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1200/142120 (78%)
造访人次 : 48099163      在线人数 : 4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327


    题名: 我國銀行業辦理應收帳款承購業務所面臨問題之研究
    作者: 王國旭
    贡献者: 蔡孟佳
    王國旭
    关键词: 應收帳款承購
    應收帳款收買
    應收帳款受讓管理
    保理
    保付代理
    Factoring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日期: 2004
    上传时间: 2009-09-18 14:45:10 (UTC+8)
    摘要: 我國銀行業的經營環境在1992年產生了大變化,15家新銀行自1992年初陸續開行營業,由於每家新銀行均握有至少一百億台幣的資本,其可創造的槓桿及乘數效果,使放款市場頓時多出數兆元的潛在供給,為了搶奪客戶及快速建立規模經濟,新銀行的授信政策遠比老行庫積極進取,大量資金流向以股票或不動產為擔保品的放款市場。豈料股市及房市相繼反轉,許多銀行遭受嚴重損失,握有的股票、房地產擔保品難以脫手,及至1997、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我國的受創程度雖然不如南韓及東南亞諸國嚴重,但已足夠惕勵國內銀行業省思過去業務方向及授信政策的偏差,不再以取得實質擔保品為授信的唯一條件。

    為了因應泡沫經濟的破滅,銀行業主動修正授信政策,積極尋求業務的創新,藉以增加收入來源,因而產生加強承作以實質交易為基礎(transaction based)的授信案件之思路,而我國廠商面對國內及國際貿易都有買方市場日益強化的趨勢,亟需解決交易習慣改變及貿易條件惡化所帶來的買方信用及資金週轉問題,適逢財政部在1997年開放銀行業申辦應收帳款承購業務(factoring),該業務的特性正好可以滿足銀行業及廠商雙方的需求,自1998年以來,我國已有30 家左右的銀行投入該業務的市場,該業務已成為銀行企業金融貿易融資業務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筆者發現我國銀行業辦理該業務所遭遇的諸多實務問題,至今仍缺乏來自學術面的研究探討,國內現有的相關著作及論文,大多側重在該業務的發展史及基本功能的介紹與探討,較少觸及實務性及普遍性的探討,對實際從事該業務的資深金融業者而言,比較具有意義的,應該是針對該業務的法律架構及相關權利義務所作之研究,然而,純粹從法律角度研究該業務的論文,往往較為艱深,多數不具法律背景的從業人員恐難快速理解,因此,筆者希望藉由本次研究與論文寫作,將所認識之應收帳款承購業務及國內銀行業辦理該業務之實況與面臨之問題,以深入而廣泛(以涵蓋的銀行數目而言)、理論與實務兼顧的方式留下紀錄,提供銀行業者、主管機關及其他對該業務有興趣的研究者作為參考,並期待所提出的建議可以為該業務在我國的健全發展產生貢獻。

    本文的研究主題為我國銀行業辦理應收帳款承購業務所面臨之問題,因此,研究的對象只限於在我國營業的銀行,包括外商銀行在我國之分行,研究的範圍是我國銀行業辦理該業務的歷程與現況,重點則在於銀行業辦理該業務所面臨的內外在限制與問題。

    為了瞭解國內銀行業辦理應收帳款承購業務的實際運作情形,筆者根據10多年來從事該業務的親身經驗,設計了一份涵蓋範圍較廣且深入的問卷,透過抽樣的方式委請實際從事該業務的銀行人員予以填寫,並輔以人物訪談的方式來增加資料的正確性,然後將回收的問卷資料加以整理、分析,期能藉問卷調查的結果反映銀行業辦理該業務的實況。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簡茂男(1997),「票貼、L/C之外的另類選擇--應收帳款受讓管理業務的發展與展望」,會計研究月刊,第142期,52-56。
    2. 紀麗秋 鄧誠中(1999),「出口商避險與融資之新選擇--國際應收帳款收買業務」,產業金融季刊,第104期,89-104。
    3. 廖正井(1985),應收帳款收買業務,台北,台灣新生報社。
    4. 吳建賢 譯(2002),General Rules for International Factoring,國際應收帳款承購統一規則,台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5. 劉園 葉志壯 譯(1995),Factoring Law and Practice,保理法律與實務,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6. 邱斯薇(2001), 「國際貿易風險規避系列報導之二 – 國際貿易商業糾紛處理」, 市場行銷與流行預測,第36期,4-5。
    7. 鄧誠中 紀麗秋(2000),「論應收帳款收買業務」,企銀季刊,第24卷,第2期,119-144。
    8. 郭慧文 鍾燕萍(2000),「積極開展國際保理業務促進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福建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年3月號,福州,35-38。
    9. 陳思廷(2001),「談電子化應收帳款的法律問題」,商業現代化,第48期,46-49。
    10. 鄭宗良(1993),「國際客帳管理業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劉鶴田(2003),「論國際應收帳款收買規範的演進趨勢」,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9卷,第5期,46-57。
    英文部分:
    1. Salinger, Freddy(1999), Factoring:The Law and Practice of Invoice Finance, Third Edition, London, Sweet & Maxwell Limited.
    2. Salinger, Freddy(1991), Factoring Law and Practice, London, Sweet & Maxwell Limited.
    3. Cox, Anthony N. and MacKenzie, John A. (1986),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London, Euromoney Publications Limited.
    4. 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2004), “Annual Review 2004”, 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 Amsterdam.
    5. 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2004), “Press Release for 2003 FCI Statistics”, 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 Amsterdam.
    6. 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2003), “Press Release for 2002 FCI Statistics”, 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 Amsterdam.
    網站部分:
    1. 迪和應收帳款管理公司(2004)。【Online】。Available:http://www.factoring.com.tw
    2. 中國輸出入銀行(2004)。【Online】。Available:http://www.eximbank.com.tw
    3. 台灣工業銀行(2004)。【Online】。Available:http://www.ibt.com.tw/company/company2.htm
    4. 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 (2004)。【Online】。Available:http://www.factors-chain.com
    5. Unidroit(2004)。(Online)。【Online】。Available:http://www.unidroit.org/english/conventions/1988factoring/main.htm
    6.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2004)。【Online】。Available:http://www.jcic.org.tw/revolution.htm
    7.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4)。【Online】。Available: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04/01/index.htm
    8. 中國銀行(2004)。【Online】。Available:http://www.bank-of-china.com/product/balance/index.s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0932109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32109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93210901.pdf40KbAdobe PDF2942检视/开启
    93210902.pdf48KbAdobe PDF21242检视/开启
    93210903.pdf49KbAdobe PDF2935检视/开启
    93210904.pdf46KbAdobe PDF2925检视/开启
    93210905.pdf44KbAdobe PDF21037检视/开启
    93210906.pdf59KbAdobe PDF21394检视/开启
    93210907.pdf428KbAdobe PDF224564检视/开启
    93210908.pdf328KbAdobe PDF24270检视/开启
    93210909.pdf124KbAdobe PDF26399检视/开启
    93210910.pdf129KbAdobe PDF26538检视/开启
    93210911.pdf123KbAdobe PDF22975检视/开启
    93210912.pdf75KbAdobe PDF21467检视/开启
    93210913.pdf75KbAdobe PDF21401检视/开启
    93210914.pdf49KbAdobe PDF2108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