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一、中文部份 1. 王春源、邱振淼編著,中國大陸證券市場分析與證券法規彙編,鼎茂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 2. 王春源、邱振淼,中國大陸股市最近發展之分析,證券公會雙月刊35期,2001年 3. 證基會,中國大陸證券暨期貨市場,2003年 4. 常清主編,中國期貨操作實務,1995年 5.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我WTO入會案服務業議題諮商總報告 6. 周濟、陳元保,加入WTO對我國證券市場結構與制度影響之評估 7. 陳建宏,我國與大陸券市場之比較與優勢分析,證交資料469期,2001年 8. 劉憶如、林宏儒,中國大陸加入WTO後金融市場之開放情況 9. 朱浩民,大陸金融制度與市場,三民書局,2002年 10. 詹凱婷,兩岸三地金融市場互動關係之探討,淡大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11. 常清主編,期貨交易與期貨市場,人民出版社,1993年 12. 楊邁軍,積極穩健地促進期貨市場規範發展,載於中國證券報,2001年 13. 周小川,在期貨業協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中國證券報,2000年 14. 殷乃平,兩岸金融市場的開放與合作,華夏經緯網,2005年 15. 胡茂剛,中國期貨市場發展與期貨法制創新,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16. 楊永清,期貨交易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 17. 酆強,關於期貨經營機構政策調整思考 18. 郭鴻、汪江,我國期貨品種上市機制現狀分析,期貨日報 19. 嚴金明,期貨市場國際化前景展望,證券時報,2001年 20. 姜輝,對發展我國期貨市場的思考,金融科學中國金融學院學報,2000年 二、英文部份 1. Figlewski, S., 1985, Hedging with stock index futures: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a new market,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2. Bums Greg、Lindorff Dave(1996),”Chinese Futures May Have A Futures After All.”, Business Week, 3. Blank, Steven C., Colin A. Carter, and Brian H. Schmiesing, Futures And Options Market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st edition, 1991). 4. Jim Kharouf(2006),”Open arms”, FOW, No.420, 5. Helen Wray(2005),”China’s futures”, FOW, No.410, 三、網路部份 1.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http://www.fscey.gov.tw 2. 台灣期貨交易所:http://www.taifex.com.tw 3. 中華民國期貨業商業同業公會:http://www.futures.org.tw 4.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http://www.csrc.gov.cn 5. 上海期貨交易所:http://www.shfe.com.cn 6. 鄭州商品交易所:http://www.czce.com.cn 7. 大連商品交易所:http://www.dce.com.cn 8.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http://www.cffex.com.cn 9. 中國期貨業協會:http://www.cfachina.org 10. 中國期貨保證金監管中心:http://www.cfmmc.com 11.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12. 中國期貨網:http://www.ghrb.com.cn 13. 東亞經濟評論:http://www.e-economic.com 14. 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http://www.sfi.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