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4/141854 (78%)
Visitors : 47794947      Online Users : 102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682


    Title: 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實踐-以美濃鎮為例
    Authors: 廖桂敏
    Liao Kuei-Min
    Contributors: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
    廖桂敏
    Liao Kuei-Min
    Keywords: 文化工業
    地方文化產業
    美濃鎮
    文化觀光
    文化活動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8 15:42:16 (UTC+8)
    Abstract: 自民國六○年代中期起台灣面臨國族認同和政治權力的對峙、產業結構轉型的壓力、地方傳統文化流逝及傳承的焦慮等相互糾結之危機,政府首先於文化政策角度回應,「社區總體營造」即是政府自民國八十三年起大力推動的因應政策,此一政策之重要核心為「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之操作,為地方提供積極支持「社區總體營造」的經濟誘因,相關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政策亦陸續推出;近年來,台灣面臨資本全球化更劇烈的社會轉型壓力,政府更積極推動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民國九十一年自行政院游錫堃內閣就任後,提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為施政主軸,其中將「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列為重點之一,並加重以地方文化結合產業發展面向切入社區營造工作,彰顯出地方文化產業的推動為我國政府現階段為地方文化再發展、振興地方經濟,以提昇國家競爭力的重點工作。
    在此一政策發展下,值得探究地方文化產業為一種以地方文化為基底之產業發展形態,然經濟成長之一元化慣性追求一直是台灣過去發展軌跡的主要思維模式,因此疑慮這樣之思維下,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是否會本末倒置以經濟效益為最主要、甚至為單一之指標及考量,或以觀光客人數為發展鑑定指標,而致使在發展地方文化產業的同時會犧牲其環境生態、生活品質,甚或戕害地方原有文化資產,而不利文化主體性之落實。而各別地域之間因具有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及環境條件,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內涵也必然因地域而異,而有多元而複雜的呈現。據此,本文研究目的乃嘗試對單一地域-美濃鎮之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實踐現況做一清楚的描述、記錄及建構其走向,分析此一發展下是否呼應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理念,對地方經濟及文化層面上的衝擊為何,以及挖掘所面臨之阻力及困境,據以提出值得批判與檢討的策略及定位,期能對個案地方文化產業之推動產生影響力及應用性,並為台灣地方永續發展提供可能的方向與借鏡。
    在章節安排上,本文共分為六章,茲將其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文獻檢閱、研究架構與流程、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作為後續各章節研究導引之基礎。
    第二章 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理念與脈絡
    論述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理論面,以及政策面興起與開展之歷史脈絡。第一節析論地方文化產業之意涵並釐清其推動之價值,以利本文後續個案實踐情形之解讀;第二節闡釋我國地方文化產業相關政策在如何之歷史時勢下興起與開展;第三節彙整歸納行政體系就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所提出之相關政策之歷史回顧及現況,以有助了解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在整體政府施政所處的位置。
    第三章 個案分析(一)-美濃鎮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背景與歷史時勢
    論述個案在地方文化產業上之發展背景與發展之歷史機緣與因素。第一節就美濃鎮歷史地理及產業發展背景作一交代,以期對美濃鎮有一基本之認識,並明瞭近年來在產業發展上所面臨之問題;第二節闡述文化認同乃支撐地方文化產業永續發展之基底,美濃鎮至今一甲子菸葉種作所蘊含之集體記憶,以及經歷長達七、八年之反水庫運動,地方文化質素被提煉出而建構再生具有集體性象徵與文化認同符號之脈絡;第三節闡述美濃鎮觀光發展之優勢,以及地方基於延續與提升此一既有優勢而納入反水庫運動之訴求中,建構出地方文化產業發展願景之此一發展脈絡。
    第四章 個案分析(二)-美濃鎮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文化經濟分析
    論述地方文化產業之理念在美濃鎮是否啟動與啟動後之實踐情形。由第一至三節分別就美濃鎮發展文化觀光、舉辦文化活動、經營傳統及特色產業之發展脈絡、呈現之樣貌做一描述與記錄,以及探析此一發展下對地方經濟及文化層面上之衝擊。此外,地方整體景觀風貌的營造、相關措施,以及產業體系之良性互動與整合下,方能強化整體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第四節就此加以闡述,以明美濃鎮整體發展地方文化產業之條件及面臨之侷限性。
    第五章 個案分析(三)-美濃鎮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之主體分析
    美濃鎮未來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未必能循著第四章所建構之軌跡邁進,因美濃鎮各主要權力集團人際網絡之互動關係及既有資源之運用,決定了美濃鎮為何、如何發展地方文化產業的基本策略與樣貌。據此,本文第五章就美濃鎮公所、農會,以及非營利組織之間的人際網絡互動關係及既有資源運用情形做一探討,以明美濃鎮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之主體,方有助於釐清未來美濃鎮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可能走向。
    第六章 結論
    就前述各章節之論述總其成歸納結論。第一節歸納出研究發現;第二節就研究發現提出地方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策略與定位,並可作為後續研究之面向。
    Reference: 八色鳥協會大家來寫龍肚庄誌編輯委員會
    民88 大家來寫龍肚庄誌,南投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于國華
    民91a 「社區總體營造」理念之探討:全球化趨勢下的一種地方文化運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民91b 「馬修․連恩與亞維儂藝術節-全球化浪潮下的地域文化振興」,文化視窗,第38期,頁24-27。
    王振寰
    民85 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丘昌泰
    民87 政策科學之理論與實際:美國與台灣經驗,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84 八十四年全國文藝季精華錄,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87a 縣市層級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87b 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88a 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88b 台灣社區總體營造之軌跡,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88c 文建會地方文化產業振興計畫執行情形彙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89a 地方文化產業振興計畫經驗交流研討會暨人才培訓計畫成果專輯,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89b 地方文史工作現況初探,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90 一鄉鎮一生活文化館計畫,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江明修
    民86a 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民86b 公共行政:研究方法論,台北:政大書城。
    朱元鴻
    民89 「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收錄於張苙雲主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頁11-45,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柔若譯(W. Lawrence Neuman著)
    民89 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宋廷棟
    民88 「雙溪在嗚咽」,收錄於美濃愛鄉協進會編重返美濃(三版),頁204-208,台中:晨星出版社。
    李允斐、鄭敏聰
    民91 「美濃竹門電廠與台灣區域空間的發展」,月光山雜誌,第八版(91.11.29)。
    李允斐、鍾榮富、鍾永豐、鍾秀梅
    民86 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李允斐
    民78 清末至日治時期美濃聚落人為環境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民88a 「建構台灣文化年輪」,收錄於美濃愛鄉協進會編重返美濃(三版),頁93-96,台中:晨星出版社。
    民88b 「土地•菸樓•人民的藝廊」,收錄於美濃愛鄉協進會編重返美濃(三版),頁97-103,台中:晨星出版社。
    邱家宜
    民88 「隨水逝去之鄉愁」,收錄於美濃愛鄉協進會編重返美濃(三版),頁257-273,台中:晨星出版社。
    林金作
    民85 「美濃文化資產現況調查報告」,高縣文獻,第15期,頁87-103,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林福岳
    民91 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學位論文。
    范振乾
    民89 「客家文化結合休閒產業初探-從北埔『老頭擺餐廳』與『澎風節』之案例說起」,收錄於政府行政與客家文化:客家文化行政研討會議論文集,頁99-114,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美濃愛鄉協進會
    民85 「美濃產業歷史與空間演變-試論美濃社區總體營造」,高縣文獻,第15期,頁107-123,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民87 孵育一個永安聚落生態博物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88 「美濃水庫興建公聽會實錄」,收錄於美濃愛鄉協進會編重返美濃(三版),頁173-184,台中:晨星出版社。
    美濃鎮公所
    民88 高雄縣美濃鎮簡介,高雄縣美濃鎮:美濃鎮公所。
    民90 2001高雄縣九十年度客家嘉年華會成果專輯,高雄縣美濃鎮:美濃鎮公所。
    美濃鎮誌編纂委員會
    民86 美濃鎮誌(上)(下)(修訂二版),高雄縣美濃鎮:美濃鎮公所。
    姜蘭虹、宋郁玲
    民90 「生態旅遊發展與社區參與-以高雄縣美濃鎮為例」,2001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論文集(II),頁II-A6-1~17,台北: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
    洪文珍、翁徐得譯(宮崎 清著)
    民83 「內發性的鄉鎮建設」,台灣手工業,第52期,頁4-9。
    洪馨蘭
    民88 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台北:唐山出版社。
    民89a 「客家、美濃、菸草文化之象徵化過程」,收錄於徐正光主編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09-25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民89b 「南部地區、美濃客家、原料菸葉之產經關係」,頁123-201,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90 「一場起於反水庫卻永無止境的社區運動:美濃在地的培力團體-美濃愛鄉協進會」,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4期,頁186-193。
    民91a 「文化產業再現過程的拉扯焦慮:以美濃為例」,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頁19-1~19-27,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民91b 高雄縣美濃鎮菸葉主題調查計畫-空間篇:菸樓、輔導區,高雄縣:高雄縣文化局。
    高雄縣政府
    民85 美濃鎮建設發展計畫,收錄於高雄縣政府綜合發展計畫:鄉鎮市建設發展計畫(三),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翁註重
    民90 試論地場性產業:文化產業的地方特性與時空意義,工業設計,第二十九卷第2期,頁160-167。
    夏鑄九、林鍫、顏亮一編著
    民81 古市街與傳統聚落保存方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梁冬譯(Milan Kundera原著)
    民86 「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第三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美傳
    民90 社會網絡與地方產業文化發展-白河蓮花節與官田菱角節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淑芬、宮崎 清
    民88 「從『傳統地方工藝品產業』試論『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1999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09-34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基鴻
    民91 美濃工藝消費文化之社會生態研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世輝
    民87 「談日本區域文化產業振興政策」,空間雜誌,第106/107期,頁58-65。
    民90 「文化產業與居民參與」,文建會2001社區總體營造年會論文集,頁19-2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世輝、宮崎 清
    民85 「從產品設計到社區設計-談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與方法」,台灣手工業,第60期,頁4-20。
    黃國禎
    民87 文化政策、認同政治與地域實踐-以九○年代宜蘭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民90 文化政策的地方模式:宜蘭文化經驗1990-2000,作者自印。
    黃麗玲
    民84 新國家建構過程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鴻松
    民91 「讓菸樓活起來-菸樓的再生與創新實例」,月光山雜誌,第八版(91.4.19)。
    第七小組工作站
    民88 「美濃菸樓『勞動記憶之再生產』」,收錄於美濃愛鄉協進會編重返美濃(三版),頁104-107,台中:晨星出版社。
    張二文
    民90 「文化印象初探:從美濃菸葉產業的變遷及美濃印象探討集體記憶的形塑」,台灣史蹟,第38期,頁99-134。
    民91 美濃土地伯公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張譽騰
    民85 「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第10期,頁7-18。
    張均昌
    民91 「選戰大家談-與你共同關心監督鎮長選舉」,月光山雜誌,第七版(91.1.19)。
    郭沛溪
    民90 「美濃山下的綠色天堂-福安國小」,文化視窗,第31期,頁66-67。
    郭百修
    民89 地方文化產業化機制之研究-以美濃鎮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郭中瑞、堀 亾憲二
    民82 「從菸草產業到聚落保存-美濃的產業文化的保存與活用」,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第19期,頁86-89。
    陳板
    民91 「化邊緣為資源:台灣客家文化產業化的策略」,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頁17-1~17-25,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其南
    民84a 「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頁4-9,南投: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業研究所。
    民84b 「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台灣手工業,第55期,頁4-9。
    民85 「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87a 「文化產業與原住民部落振興」,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3-12,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民87b 「歷史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社區產業發展」,歷史月刊,第123期,頁14-21。
    民89 「為何亞維儂不是美濃?談文化藝術活動的全球化與在地化」,典藏,第99期,頁158-160。
    民90 「從全球化看文化產業與地方行政」,文化視窗,第33期,頁46-51。
    陳怡方
    民90 描繪苑裡草編:一個傳統工藝產業生態與脈絡之研究,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志浩
    民88 「美濃菸業輔導區另類利用的可能」,1999高雄縣文化節:戀戀客鄉․情在美濃:成果專輯,頁86-93,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游仁君
    民89 北埔傳統聚落觀光發展與空間行為模式之研究,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葉智魁
    民91 「發展的迷思與危機:文化產業與契機」,哲學雜誌,第38期,頁4-25。
    曾文忠
    民91 「夥房之再生利用-將夥房變成博物館」,月光山雜誌,第八版
    (91.7.9)。
    曾湋茹
    民91 北埔傳統聚落之文化資源商品化現象,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宗孝
    民91 「活化具有地方特色工藝產業」,台灣工藝,第13期,頁55-61。
    楊秋霖
    民85 「黃蝶祭之省思」,現代育林,第12期,頁49-52。
    楊敏芝
    民91 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敏芝、辛晚教
    民88 「金門傳統文化產業與地方經濟發展策略研究」,金門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49-383,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廖淑容、古宜靈、周志龍
    民89 「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之發展-西歐城市經驗的省思」,理論與政策,第十四卷第2期,頁165-197。
    劉大和、許琇媛、陳家苓
    民90 「發展產業文化-從芬蘭的文化產業報告談起」,收錄於劉大和主編,APEC議題研究精選系列(二):觀光˙文化節慶,頁126-145,台北:APEC研究中心/台灣經濟研究院。
    劉昭能
    民85 「走訪老街 尋找老瀰濃」,高縣文獻,第15期,頁54-69,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民90 「從美濃黃蝶祭看文化消費之意涵與推動」,日月光雜誌,第四版(90.7.19)。
    劉還月
    民80 「台灣的客家民俗」,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78-101,台北:正中書局。
    民88 台灣客家風土誌,台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玉惠
    民88 集體行動與地域性的再建構-以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鄭鄭棨元、陳慧慈譯(John Tomlinson著)
    民92 文化全球化,台北:韋伯文化。
    謝英俊
    民88 「從福安國小新教室到美濃客家文物館」,1999高雄縣文化節:戀戀客鄉․情在美濃:成果專輯,頁63-74,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謝世忠
    民83 山胞觀光-當地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社。
    謝宜文
    民92 「右堆地區客家人的祭河神祭典」,未發表之論文。
    鍾永豐
    民88 「從菸樓陶藝到第七小組菸樓錄音室」,1999高雄縣文化節:戀戀客鄉․情在美濃:成果專輯,頁75-85,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鍾志宏
    民82 菸業對美濃大崎下聚落空間的影響,東海大學建築系碩士學位論文。
    顏新珠
    民89 「菸樓美濃」,新故鄉雜誌,第6期,頁80-91。
    蘇明如
    民90 九0年代台灣文化產業生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Adorno, T. W.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in J. M Bernstein(Eds.),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89256027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256027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6027101.pdf127KbAdobe PDF21390View/Open
    56027102.pdf137KbAdobe PDF21232View/Open
    56027103.pdf201KbAdobe PDF21277View/Open
    56027104.pdf397KbAdobe PDF21913View/Open
    56027105.pdf554KbAdobe PDF210763View/Open
    56027106.pdf368KbAdobe PDF28660View/Open
    56027107.pdf949KbAdobe PDF25323View/Open
    56027108.pdf418KbAdobe PDF22456View/Open
    56027109.pdf170KbAdobe PDF21481View/Open
    56027110.pdf281KbAdobe PDF2214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