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525/141442 (78%)
Visitors : 47072028      Online Users : 102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755


    Title: 戰後臺灣「非獨占」公營企業的經營分析-以臺灣省農工企業公司為例(1957~2000年)
    Authors: 謝芳怡
    Hsieh,FangYi
    Contributors: 黃紹恆
    謝芳怡
    Hsieh,FangYi
    Keywords: 非獨占公營企業
    公營企業
    臺灣農工
    臺灣省農工企業公司
    公營企業經營分析
    Date: 2006
    Issue Date: 2009-09-18 15:56:28 (UTC+8)
    Abstract: 本文以象徵「非獨占」公營企業-臺灣省農工企業公司作為檢視其「非獨占」公營事業的進行。在研究材料上,主要利用該公司1957~2001年歷年的《董監事會議紀錄》、《常務董事會議紀錄》與1978~2001年歷年《決算書》資料,並且大量運用各期《臨時省議會大會專輯》、《省議會公報》、《省政府公報》,再加上《臺灣銀行季刊》、《經濟參考資料》從該公司的經營分析來探討戰後政府對此種公營企業的掌控、經濟發展政策對其影響、在臺灣戰後經濟是否仍擔負起公營企業的責任及效果評估等問題。

    本文結果發現,戰後臺灣的經濟發展經由「日產」的接收延續戰前的體制,1953年耕者有其田政策後,由於民股挑選剩下的廠礦所成立臺灣省農工企業公司,承接日本人中小企業、農林及工礦而組成,致使該公司在先天上的不足,預留了諸如土地資產糾紛、資產處分、生產設備更新及面臨民營競爭的問題,這些問題成為臺灣農工經營困境的歷史約制。

    臺灣農工歷年的虧損主要是該公司業務體質所致的因素佔較大的成份,在公司業務種類繁多且相關性甚低,彼此間又不具備綜效,互補性亦不高,所以到後期常常依靠賣公司資產來挹注資金。又因為是應政府政策成立的公司,在經營體質上難脫政府機關之習氣,同時面臨國際化與自由化的市場劇烈競爭,受制於本身成本過高,產銷無法大幅成長。該公司自1993年度開始的虧損每年持續擴大,此情形便反映在每年營業報告書都會提及「因公司先天條件不良,經營倍極艱困,致歷年虧損累累,幾至岌岌可危」。再加上,省政府的態度搖擺多變,使得該公司數次暫緩民營化的腳步,最後於2003年1月1日起進入解散清算階段至今。
    Reference: 一、史料
    1. 《臺灣省農工企業公司董監事會議紀錄》(1956年12月~2002年9月)。
    2. 《臺灣省農工企業公司常務董事會議紀錄》(1956年12月~1980年9月)。
    3. 《臺灣省農工企業公司決算書》(1978年~2001年)。
    4. 《臺灣臨時省議會大會專輯》(1951年12月~1959年9月)。
    5. 《臺灣省議會公報》(1959年6月~1998年12月)。
    6. 《財政部公報第36卷第1794期》〈民國87年3月24日〉頁41422-41428。
    7. 《臺灣省政府公報》(1945年~2001年)
    電子資料庫:http://www.tpg.gov.tw/b-info/info-og.htm
    8. 基隆粉料廠《臺灣區麵粉市場報告》〈1996年12月23日〉。
    9. 中華開發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臺灣省農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移轉民營規劃報告》〈1993年11月11日〉。
    二、專書
    1.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1991。
    2. Neil H. Jacoby (1967) US Aid to Taiwan: A Study of Foreign Aid, Self-Help,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FA Praeger。
    3. Paul Baran (196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4. A. G. Frank (1969) Latin America: Underdevelopment or Revolution,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5. Samir Amin (1977) Imperialism and Unequal Development,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6. Immanuel Wallerstein (1974) The Modern World-System,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7. 中國農民銀行徵信室編印《臺灣區麵粉業調查報告》〈民國六十三年三月〉。
    8. 林滿紅主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調查報告(1)-臺灣所藏中華民國經濟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
    9. 林昌義《臺灣之麵粉工業》臺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1987年1月。
    10. 谷浦孝雄編著《臺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人間出版社,1992年。
    11.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易會《小麥聯合進口制度及其管理方式之探討》〈民國92年11月〉。
    12. 吳若予《戰後臺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業強出版社,1992年。
    13. 周添城、林志誠著《臺灣中小企業的發展機制》聯經出版社,1999年。
    14. 後藤靖等著、黃紹恆譯《現代經濟史的基礎》經濟新潮社,2003年。
    15. 陳朝威《大宗穀物進口問題檢討》〈經濟論述彙編(二):1986年〉。
    16. 隅谷三喜男、劉進慶、凃照彥《臺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人間出版社,1993年。
    17. 孫克難《臺灣地區公營事業經營績效之決定因素試析》中華濟研究院(1986年)。
    18. 劉進慶《臺灣戰後經濟分析》人間出版社,1992年。
    19. 劉鳳文、左洪疇《公營事業的發展》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20.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國際客家研究中心《臺灣省農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文化性資產清查計畫》〈執行期程:中華民國94年12月至96年3月〉。
    21. 蕭峰雄編著《我國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遠東經濟研究顧問社,民國83年7月。
    22. 臺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機械工業60年史》〈2005年10月〉。
    三、期刊
    1. Chan, S. and C. Clark and D. R. Davis (1990) State Entrepreneurship, Foreign Investment, Export Expan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J. of Conflict Resolution, No.34, p102-129。
    2. 江文苑《臺灣之民營工業》〈臺灣銀行季刊第四卷第二期:民國四十年六月〉。
    3.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中華民國統計月報》〈第253期~第278期:民國76年2月~民國78年3月〉。
    4.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商品價格月報》〈第169期~第229期:民國75年2月~民國79年1月。
    5. 沈佐明《臺灣之水魚肝製造事業》〈臺灣銀行季刊第四卷第三期:民國四十年九月〉。
    6. 汪金鑄《臺灣遠洋鮪釣漁業之經營與發展》〈臺灣銀行季刊第十八卷第三期:民國五十六年九月〉。
    7. 林士洋《農業機械化與投入要素之關係》〈臺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二卷第二期:民國七十年六月〉。
    8. 馬春祥《臺灣之水畜罐頭工業》〈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卷第四期:民國四十三年六月〉。
    9. 許嘉棟《公營事業與民營企業經濟效率的計量分析-成本函數之應用》〈經濟論文叢刊第十一卷第一期:1983年3月〉。
    10. 許冀武《臺灣之水產罐頭工業》〈臺灣銀行季刊第四卷第三期:民國四十年九月〉。
    11. 陳振凱《臺灣之瓊麻》〈臺灣銀行季刊第七卷第四期:民國四十四年九月〉。
    12. 陳朝威《臺灣大宗穀物平準基金設置經過與效果評估》〈臺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五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13. 陳萬福《苗育秀與高清愿公開撕破臉-麥粉公會為小麥進口鬧得不可開交》〈財訊:1993年8月〉。
    14. 陳同白、盧向志《十六年來臺灣之漁業》〈臺灣銀行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一期:民國五十九年三月〉。
    15. 陳金城《臺灣之水產加工業》〈臺灣銀行季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民國六十三年六月〉。
    16. 曾延暉《臺灣之麵粉工業》〈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卷第四期:民國四十三年六月〉。
    17. 經濟部編印《臺灣農地改革之發展》〈經濟參考資料第五十五期:民國四十二年三月三十日〉。
    18. 經濟部編印《四大公司如何移轉民營》〈經濟參考資料第九十八期:民國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
    19. 經濟部編印《臺灣漁業之發展》〈經濟參考資料第九十二期:民國四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
    20. 經濟部編印《臺灣民營工業的發展》〈經濟參考資料第一七二期:民國四十八年三月三十日〉。
    21. 鄭月遂《臺灣農業機械化推行成效與發展動向之剖析》〈臺灣銀行季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22. 霍蓮池《臺灣之水產加工業》〈臺灣銀行季刊第十七卷第一期:民國五十五年三月〉。
    23. 趙荷生《臺灣之瓊麻》〈臺灣銀行季刊第十四卷第一期:民國五十二年三月〉。
    24. 孫泰恒《臺灣之漁處漁具及漁業器材工業》〈臺灣銀行季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民國六十三年三月〉。
    25. 藍胄耀《麵粉工業》http://140.127.193.52/industry/htm/213-05.htm。
    26. 劉祥熹《我國麵粉工業之產業經濟分析-小麥進口制度之影響》〈經濟研究二十八期:1988年6月〉。
    27. 劉國橋《臺灣之製革工業》〈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卷第二期:民國四十一年九月〉。
    28. 闕壯狄、陳再發《臺灣之遠洋鮪釣漁業》〈臺灣銀行季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民國六十三年三月〉。
    29. 臺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鋼鐵機械分公司《臺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鋼鐵機械分公司概況》〈臺灣銀行季刊第一卷第三期:民國三十六年十二月〉。
    30. 戴旭如《臺灣農家農業機械之密度與投資率之變遷》〈臺灣銀行季刊第二十五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三年六月〉。
    三、學位論文
    1. 張怡敏《從紅糖產業之變遷論二次大戰後臺灣民間資本之動向》(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2. 邱文昌《公民營企業經營績效之比較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3. 陳海鑫《國家機關與企業之政經分析-以台灣發展經驗為例採用歷史結構研究途徑》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4. 李信義《公營事業民營化-以臺灣機械公司個案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5. 江漢貴《公營事業民營化方法之一研究-臺灣中興紙業個案分析》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6. 黃雅卿《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之研究-中華工程公司之個案分析》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7. 王順節《公營報業民營化前後經營管理模式之比較研究─以臺灣新生報業公司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8. 張炳榮《公營事業民營化問題之系統化探討》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濟研究所
    93258004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580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濟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5800401.pdf307KbAdobe PDF2668View/Open
    25800402.pdf315KbAdobe PDF2930View/Open
    25800403.pdf1694KbAdobe PDF21059View/Open
    25800404.pdf559KbAdobe PDF21422View/Open
    25800405.pdf1145KbAdobe PDF24422View/Open
    25800406.pdf1976KbAdobe PDF21798View/Open
    25800407.pdf316KbAdobe PDF2805View/Open
    25800408.pdf335KbAdobe PDF2128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