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825782      Online Users : 44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865


    Title: 市地重劃實施過程中衝突化解之研究
    Authors: 邱品方
    Contributors: 賴宗裕
    邱品方
    Keywords: 都市計畫
    市地重劃
    衝突解決模式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8 16:15:10 (UTC+8)
    Abstract: 市地重劃對都市發展而言具有許多正面的效益,如提高土地價值、利於公共設施的儘速完成、解決政府重大徵購土地及工程建設的財政負荷,更可藉此推動都市更新,大幅提昇人民生活環境。市地重劃按理說應受到民眾的支持與歡迎,然而實施的結果,並未符合大多數民眾的期望或利益,市地重劃雖具有許多優點,惟若執行不當也可能造成許多弊病。
    本研究以衝突管理理論為基礎,經由分析一個實際執行案例,從執行過程中所發生之衝突問題進行探討,並分別對區內土地所有權人及政府行政部門人員利用問卷調查方式瞭解市地重劃開發,可能引發民眾抗爭或衝突議題及其原因,以及政府部門辦理市地重劃在專業分工與部門成見及事權不統一無法整合等問題,並就現行市地重劃業務執行程序等相關階段,將其原因歸納為三個面向(意識形態之衝突、權力結構之衝突及經濟利益之衝突)加以分析及檢討。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1. 研究結果顯示,土地所有權人認為最易引起爭議而產生衝突之原因分別為重劃辦理期間過長、施工期間造成民眾生活極大干擾與衝擊,以及重劃負擔比例過高與預期利益有偏差等項;而政府部門受訪者則認為都市計畫與通盤檢討未能配合實際需要,以及土地所有權人對重劃土地分配區位不滿意為造成衝突之主因。對於衝突化解方式,以透過協調、協商及加強政策宣導讓民眾充分瞭解計畫內容等為雙方所認同與接受之方式。另對於政府辦理重劃業務事權無法整合的原因,主要關鍵在各單位本位主義作崇,缺乏横向連繫,以及政府組織分工太過僵硬,缺乏調整性等。有鑑於此,本研究提出一套預防衝突的機制,藉由雙向溝通模式,透過組織的運作,將上下雙方意見進行整合,以期在市地重劃辦理的各個階段,將衝突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
    2. 本研究企圖建立市地重劃衝突解決模式,從衝突的認知及接受、分析衝突的本質與環境、建立雙向溝通管道、擬定衝突管理策略,到事後的觀察與檢討作一歸納探討,並提出相關配套措施,作為日後政府辦理市地重劃工作之參考。

    關鍵字:都市計畫、市地重劃、衝突解決模式
    Reference: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5,「經界線與同心圓」。
    內政部,2004,「內政地政司九十三年業務年報」。
    王月娥,1999,「市地重劃開發時機指標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6卷,第2期,頁1-23。
    王靜琇,1992,「市地重劃地價查估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經建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委託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1992,「公共建設規劃與推動過程中爭議化解模式之研究」。
    吳容明,1990,「市地重劃效益分析及其評估模式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容明,1997,「市地重劃促進都市建設之研究」,台北:現象文化。
    吳連山,1980,「市地重劃概論」,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合譯,Stephen P Robbins著,1994,「組織行為學」,華泰書局。
    汪明生、朱斌妤等著,1999,「衝突管理」,五南出版社。
    周良惠,1986,「市地重劃土地分配對促進市地利用之評估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中森,1986,「市地重劃對土地利用影響之研究-高雄市實證分析」,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玲芬、葉光毅、徐豪,1997,「市地重劃發展過程及其效益形成之研究-台南市之實證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執行單位:成功大學。
    林英彥,1997,「市地重劃」,第三版,台北:文笙書局。
    林英彥,2000,「不動產估價」,第九版,台北:文笙書局。
    林英彥,2003,「台灣之市地重劃問題與對策」,『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5期,頁50-54。
    林英彥、黃正義、賴虹橋、陳奉瑤、周良惠,1987,「市地重劃如何配合促進都市建設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系。
    林鋒文,2001「市地重劃負擔公平性之研究-以已建合法房屋減輕負擔為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再利,1978,台灣現行市地重劃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維廷,1996,「發展許可制協商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鴻智,1995,「空間衝突管理-策略規劃方法之應用」,中興大學法商學報,頁177-206。
    洪鴻智,1995,「環境污染事件之協商」,『規劃學報』,頁123-147。
    馬康莊譯,唐納博士著,「社會學理論的建構」,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高孟定,1994,「市地重劃有效的都市計畫實施工具」,『學術論叢』,頁3-17。
    張世達,2000,「集合住宅中住商混合使用衝突解決機制建立之研究:以廣三大時代社區為例」,逢甲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利國,1997,「從環境衝突觀點探討傳統都市計畫制定模式之合理性-以台中縣大肚山居民抗爭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金鑑1971,「行政學典範」,中國行政學會。
    張維一,2000,「台灣地區推行市地重劃之成效—為地方政府節省鉅額公共設施用地徵地價及工程建設費用」,『中國地自方自治』,頁6-19。
    張誌聲,1997,「太魯閣國家公園設立對當地原住民土地資源利用衝突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秉翔,1994,「污染性工業區空間衝突管理之研究-以大社工業區公害糾紛事件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奉瑤、賴宗裕、林英彥、林森田、卓輝華,1998「市地重劃前後地價查估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系。
    陳明燦,1998,「土地開發過程中私權保障之研究:以市地重劃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9期,頁57-80。
    陳明燦,1999,「市地重劃實施過程中法律救濟問題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62期,頁129-163。
    陳俊潔,1995,「都市計畫衝突解決之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美芳,1996,「衝突管理策略之研究-以主管機機與原住民對『野生動物保育政策』之衝突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忠穎,1998,「空間衝突中民眾與政府對立的政策論證-以台北市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違建拆遷案為例之研究」,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松齡,1994,「平均地權制度公平原則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13期,頁144-158。
    楊松齡,1995,「以市地開發配合都市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葉文玉,2000,「塔塔加地區土地經營管理衝突之研究」,東海大學景觀系碩士論文。
    趙淑德,1995,「台灣地區市地重劃之探討(下)」,『現代地政』,頁6-11。
    趙淑德,1995,「台灣地區市地重劃之探討(上)」,『現代地政』,頁6-13。
    劉麗真譯,H.S.Kindler著,1993,「衝突管理-如何面對不同的聲音」,台北:麥田。
    劉瑞煌,2003,「台灣之市地重劃」,『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6期,頁41-47。
    蔡源德,1998,「台北市路外停車場與建立衝突管理分析」,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輝,1990,「派森斯」,風雲論壇出版社。
    賴宗裕,1986,「台北市市地重劃效益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宗裕,1997,「土地開發方式之新觀念—日本東京都Opera City重劃區訪問心得」,『人與地』,第162期,頁9-12。
    賴宗裕,1999,「都市成長與土地開發管理-理論與實踐」,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謝偉薇,2000,「公共設施設置之環境衝突管理分析:以台北市公共設施設置衝突事件為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靜琪,1995,「市地重劃效益與負擔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靜琪,2003,「市地重劃之學理初探」,『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40卷第3期,頁15-31。
    韓乾、周齡子等人,1999,「市地重劃與都市發展關係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學論。
    邊泰明,1997,「土地開發賦權與過程中協商制度之差異經驗」,『經社法制論叢』,第20期,頁217-241。
    邊泰明,2000,「土地使用變更回饋之迷失」,中國地政研究所60年論文集,中國地政研究所。
    英文部分
    Andrew, J. D.,1978, Fundamentals of Organinational Behavior :An Applied Perspective, 2nd Edition, N.Y.: Pergamon Press Inc.
    Austin, R., 1971, Governing :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arker, R. L., 1987, “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Silver Spring , M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 Conflict Management, pp31.
    Dalton, E. M., 1974, Management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4th Edition,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David, R. H., 1969, Moder Management : Issues and Ideas, Belmont California: Dickenson Publishing Company, Inc.
    Elliott, M.L.P, 1988, Confict Resolution , In Synder , J.(ed.)Urban Planning, pp159-183.
    Forester, J., 1989, Planning in the Face of Pow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rsson , G., 1997, Land Readjustment : A Tool for Urban Development, Habitat Intl.
    Lee, T., 2002, “ Land ReadjustmentIn Korea,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 Conference Paper.
    Liebmann , G..W., 1998, “ Land Readjustment for America: A Proposal for a Statute,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 Working Paper.
    Minnery , J.R, 1985, “ Conflict management in urban planning ”,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Brookfield, Vt., USA:Gower.
    Rivkin , M.D.,1986, Negotiating With Neighborhoods, Urban Land, pp.15-19.
    Sorensen , A., 1999, “ Land Readjustment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Sprawl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Urban Studies.
    Sorensen, A., 2000, “Land readjustment and metropolitan:an examination of suburban land development and urban sprawl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Progress in Planning.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1923022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2302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2302201.pdf44KbAdobe PDF21053View/Open
    92302202.pdf81KbAdobe PDF21090View/Open
    92302203.pdf79KbAdobe PDF21069View/Open
    92302204.pdf80KbAdobe PDF21071View/Open
    92302205.pdf584KbAdobe PDF21726View/Open
    92302206.pdf402KbAdobe PDF22383View/Open
    92302207.pdf325KbAdobe PDF25651View/Open
    92302208.pdf871KbAdobe PDF25879View/Open
    92302209.pdf390KbAdobe PDF21628View/Open
    92302210.pdf275KbAdobe PDF21852View/Open
    92302211.pdf154KbAdobe PDF21154View/Open
    92302212.pdf130KbAdobe PDF21440View/Open
    92302213.pdf132KbAdobe PDF21153View/Open
    92302214.pdf148KbAdobe PDF2155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