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0944/141864 (78%)
造訪人次 : 47860490      線上人數 : 106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907


    題名: 我國土地登記之更正涉及公信力問題之探討
    作者: 黃成翔
    貢獻者: 楊松齡
    黃成翔
    關鍵詞: 登記更正
    公信力
    公信原則
    信賴保護原則
    存續保障
    價值保障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09-09-18 16:21:39 (UTC+8)
    摘要: 台灣之土地登記制度依現行民法物權編及土地法規定觀之,係以公示及公信原則來確定人民產權以保障交易安全,惟因行政處理過程中常發生過失,倘若不正確的登記影響當事人權益,因不動產之價額高昂,依土地法第六十八條之規定將使登記機關擔負損害賠償的責任,而登記之更正能避免侵害財產權事件之發生或彌補因執行缺失對權利人造成的侵害,於損害尚未發生前,若能先行查明依法辦理更正,即可避免損害賠償責任之發生,故其深具保障財產權之功能。
    依土地登記規則一百三十四條及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觀之,登記更正之原因,前者為登記之錯誤或遺漏,後者第二項則屬登記機關之疏失而錯誤之登記,皆屬不應登記而登記錯誤或遺漏,於法有違,對此不應登記而登記之結果,不管是用更正或塗銷之方式,仍得更正之,因此,故本文亦將土地登記規則一百四十四條第二項之規定納入登記更正之範圍加以討論。
    上述之法令於適用時,仍諸多疑義,登記之錯誤、遺漏既可更正或塗銷,如在第三人取得之後,方才發現原先之錯誤或遺漏,此時,如欲更正,第三人可否主張公信力之保護,如因考量公信力之保護,而不得更正,真正權利人又該如何保護,是登記之更正出現真正權利人與第三人之權益交錯、競合之情形時,究應如何辦理,現行規定仍不明確,而係散見於眾多文獻中,實賴有系統的分析整理,並繼續探討。
    以保障財產權的觀點看,在此爭議發生時,因相關見解只散見於眾多判決、法學論著中,實讓一般民眾無所遵循,尤有甚者,連地政從業人員對於相關規定之見解亦不ㄧ,將使得登記之更正涉及公信力時,發生爭議之可能性大增。那些登記之更正方有涉及公信力?若涉及對於公信力之保護,應如何配合?而公信力之保護是否即為信賴保護?登記更正法令規定的缺漏,是否讓爭議擴大,致侵害民眾財產權?仍有進一步探討之空間,也使得本議題仍有繼續研究之必要性。
    本文首先從財產權保障之觀點出發,探討登記更正之意涵,並就財產權保障與登記更正及公信力之關係做一論述,其次,則就現行法令之規定做一分析與探討,而後探討相關實務爭議之登記更正問題,並尋求合理之解決方式,最後,則提出公信力保障範圍確定之重要性、財產權保障方式之不同,對於相關權利人影響至大、公信原則與信賴保護原則仍有區別實益、並非每項登記之更正皆涉及公信力以及登記更正範圍宜納入土地登記規則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二項等結論,期能促使對相關權利人之財產權保障更臻完善。
    參考文獻: 一、專書
    1. 內政部,「土地登記複丈地價地用電腦作業系統(登記作業手冊)」,民國九十年。
    2. 尤重道,「重要土地登記實用」,永然,民國八十三年。
    3. 王文宇,「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元照,民國八十九年。
    4.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民國八十九年。
    5. 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民國九十三年。
    6.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五南,民國八十九年。
    7. 李鴻毅,「土地法論」,三民,民國九十年。
    8. 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民國七十二年。
    9. 徐台玉,「最新土地登記法規與實務」,華文,民國九十年。
    10. 張風謨,「民事法論文集」,美和,民國八十年。
    11. 陳向榮,「土地建物登記精義」,三民,民國七十二年。
    12. 陳敏,「行政法總論」,神州,民國九十年。
    13. 陳鳳琪,「土地登記實用」,五南,民國七十八年。
    14. 焦祖涵,「土地登記之理論與實務」,三民,民國八十二年。
    15. 楊松齡,「土地法規要論」,華泰,民國八十六年。
    16. 楊松齡,「實用土地法精義」,五南,民國九十四年。
    17. 溫豐文,「土地法」,作者自版,民國九十四年。
    18. 溫麗琪譯,Rober Cooter & Thomas Ulen,「法律經濟學」,華泰,民國九十二年。
    19. 鮑德徵,「土地法要論」,三民,民國四十九年。
    20.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三民,民國九十二年。
    21. 顏慶德、雷春生,「臺灣土地登記制度之由來與光復初期土地登記之回顧」,內政部編,民國八十一年。
    22. 蘇志超,「土地法規新論」,文笙,民國八十三年。
    二、期刊
    1. 尤重道,「談不動產更正登記」,土地事務月刊,第二八二期,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頁4。
    2. 王楡評,「財產權之保障與限制-以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為中心」,憲政時代,第二十五卷第四期,民國八十九年四月,頁146。
    3. 林明鏘,「信賴保護與程序保障」,台灣本土法學,第十一期,民國八十九年一月,頁141。
    4. 洪家殷,「論信賴保護原則之適用,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二五號解釋評析」,台灣本土法學,第二十七期,民國九十年十月,頁41、42、44、48、52-53。
    5. 胡大武,「論抵押權登記的公信力」,法律評論,第七-九期,民國八十九年九月,頁42。
    6. 張婉宜,「土地法第六十八條登記之損害賠償與國家賠償法相關問題之研究」,人與地,第一七五期,民國八十七年七月,頁14。
    7. 許仁舉,「更正登記之理論與實務」,土地事務月刊,第三五七期,民國九十年三月,頁9。
    8. 許松、魏月美,「各國土地登記制度之比較研究」(二),現代地政人與地,第二六四期,民國九十二年六月,頁54。
    9. 陳明燦,「土地徵收註記登記之法律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二十七期,民國九十四年一月,頁24。
    10. 陳愛娥,「公共設施保留地的指定與財產權保障」,台灣本土法學,第十期,民國八十九年五月,頁108。
    11. 陳瑞強,「土地建物更正登記簡化之研究」,土地行政雜誌,第三三期,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頁35。
    12. 黃明芳,「論土地登記之公信力」,土地事務月刊,第二七五期,民國八十三年5月,頁3-5。
    13. 黃明芳,「論更正登記」,現代地政,第一七四期,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頁58。
    14. 楊松齡,「基本權、財產權與土地徵收」,人與地,第一六五期,民國八十六年九月,頁37。
    15. 楊寬盛,「從土地登記條例草案談測量錯誤之更正登記」,土地事務月刊,第二十六期,民國六十二年八月,頁8-9。
    16. 溫豐文,「論不動產登記-以探討民法物權編修正草案之規定為主」,月旦法學雜誌,第六十八期,民國九十年一月,頁110。
    17. 劉榮村,「從大法官釋憲看比例原則在我國憲政上之發展」,全國律師,第五卷第八期,民國九十年八月,頁95。
    18. 蔡明誠,「土地登記之公信力」,月旦法學雜誌,第六十八期,民國九十年一月,頁11。
    19. 謝榮堂,「行政行為明確性原則與信賴保護之實例探討」,台灣本土法學,第六十四期,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頁154-155。
    20. 鍾玉美,「未辦理徵收移轉登記前土地再行移轉與善意第三人之公共建設用地產權取得問題之探討」,現代地政與人與地,第二七四期,民國九十三年四月,頁22-23。
    21. 蘇永欽,「民事判例的合憲性控制-以釋字第三四九號解釋為例」,憲政時代,第二十卷第三期,民國八十四年一月,頁56。
    22. 蘇永欽,「財產權的保障與大法官解釋」,憲政時代,第四十二卷第三期,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頁9。
    23. 蘇永欽,「財產權的保障與司法審查」,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六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五年一月,頁56。
    三、論文
    1. 王澤鑑,「土地登記錯誤遺漏、善意第三人保護與國家賠償責任-最高法院七十六年度第五次民事庭會議決議之檢討」,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六),三民,民國七十八年。
    2. 史尚寬,「土地登記錯誤遺漏的更正之研究」,民刑法論叢,榮泰,民國六十二年。
    3. 史尚寬,「德國土地登記之公信力」,民刑法論叢,榮泰,民國六十二年。
    4. 田凱偉,「土地登記錯誤遺漏、善意第三人之保護與國家賠償責任之再探討,對最高法院與行政法院歷來相關判決之研究」,判解研究彙編(二),務實法學基金會,民國九十年。
    5. 李建良,「行政處分」,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合著,行政程序法實用,學林,民國九十年。
    6. 林旺根,「土地登記損害賠償制度之研究」,土地登記條例專案研究報告,內政部委託研究,民國八十一年。
    7. 林明鏘,「從大法官解釋論都市計畫之基本問題」,李建良、劉孔中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民國八十七年。
    8. 殷章甫,「中外土地法制之比較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專題報告,民國七十八年。
    9. 張龍文,「論登記請求權」,鄭玉波主編,民法物權論文選輯(上冊),五南,民國七十三年。
    10. 陳愛娥,「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中財產權概念之演變」,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民國八十六年。
    11. 陳新民,「憲法財產權保障之體系與公益徵收概念」,憲法基本權利與基本理論(上冊),三民,民國八十一年。
    12. 廖義男,「行政處分之概念」,翁岳生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冊),民國八十九年。
    13. 謝在全,「民法第七五九條爭議問題之研究」,蘇永欽主編,民法物權爭議問題研究,五南,民國八十八年。
    四、碩士論文
    1. 康云馨,「我國土地登記制度公信力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2. 張婉宜,「土地登記制度對財產權保障之研究-從新制度經濟學之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3. 曾惠敏,「土地登記不正確與國家賠償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4. 蔡珠明,「土地建物更正登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暨中國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年。
    五、網路
    1.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nw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2. 地政法規全球資訊網,http://www.land.moi.gov.tw/law/chhtml/index.asp。
    3. 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88257025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8257025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7025101.pdf40KbAdobe PDF2824檢視/開啟
    57025102.pdf86KbAdobe PDF21080檢視/開啟
    57025103.pdf81KbAdobe PDF2844檢視/開啟
    57025104.pdf52KbAdobe PDF2760檢視/開啟
    57025105.pdf183KbAdobe PDF21378檢視/開啟
    57025106.pdf204KbAdobe PDF22420檢視/開啟
    57025107.pdf259KbAdobe PDF27714檢視/開啟
    57025108.pdf311KbAdobe PDF27027檢視/開啟
    57025109.pdf91KbAdobe PDF21143檢視/開啟
    57025110.pdf105KbAdobe PDF2166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