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60314      Online Users : 10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518


    Title: 從廣播執照核換發談廣播電台之管理
    Authors: 溫俊瑜
    Wen, Jiun-yu
    Contributors: 劉幼琍
    Liu, Yu-li
    溫俊瑜
    Wen, Jiun-yu
    Keywords: 廣播執照
    數位廣播
    核發
    換發
    頻譜稀有論
    財產權論
    言論自由
    執照拍賣
    廣電法
    廣播電台
    Date: 2002
    Issue Date: 2009-09-18 18:45:57 (UTC+8)
    Abstract: 摘 要

    無線電頻率不當使用會導致相互干擾,故需要由政府介入管理。任何人或團體,未經政府或代表政府之機構核准並發給執照,不得設置無線電台,發送射頻信息,是世界各國共同遵守的管制無線電頻率基礎。世界各民主先進國家均深知執照核換發是廣播媒介管理的主要手段,將廣播電台應獎勵或禁止之事項,納入執照核換發的評斷標準,透過電臺執照申請、撤銷與換發等方式,藉以制約經營者之不當使用或未能實現公共利益行為,發揮無線電頻率之最高使用效益,達成頻道資源之管制目的。

    鑑於有五個廣播電台經行政院新聞局駁回換照與撤銷籌設許可處分案件,均在行政救濟過程被判處原處分撤銷,致主管機關對於電台的管理無法發揮制約的效果,因而引發探討我國及歐美先進國家廣播電台執照核換發作業及其他相關管理措施的動機,俾了解我國在管理廣播電台上之問題。本研究並將該五個電台歸納成四種情形,探究我國現行廣電法令規範,在換照審議及撤銷廣播電台證照管理上,違反法律保留、比例原則、明確性原則、最後手段性原則及信賴保護原則等不符合行政程序法之一般性原則之問題缺失。

    本研究探討頻率稀有論、公共利益理論、市場經濟論、社會價值論、媒介接近使用論及財產權論等理論,並分別研析美國、英國及澳洲的廣播執照核換發作業及相關廣播電台管理措施,發現該三個國家都有獨立負責的委員會,並以法律位階清楚的將主管機關的組織職權、換發執照程序與標準、廢止執照或撤銷許可等加以規定;此外,各國都已採行拍賣方式核配新的商用廣播執照;在換照方面,各國亦多有民眾參與監督媒介經營與換照機制;在經營管理方面,各國均允許廣播執照讓售交易,並以上限管制作為避免所有權集中與壟斷的配套;在媒介接近使用方面,除了保障應有的答覆權及更正權外,並開放一般民眾得申請設置低功率的廣播電台;並特別鼓勵民選公職人員候選人透過廣電媒體宣揚政治理念,在不得歧視任何候選人規定下,使各候選人得以公平、平等的接近使用廣播媒介。

    反觀我國的廣播業者使用稀有頻率卻未盡公共利益;主管機關開放廣播電台,引進市場自由競爭制度,卻不允許執照轉讓交易,更缺乏電台多重擁有權上限管制措施;對於為了落實媒介接近使用權而開放的低功率小範圍的廣播電台,主管機關卻認為不符合經濟規模,擬將其整合成中功率的商業性電台;而各國均逐漸將頻率執照准予分租或轉讓交易,我國卻仍停留在執照不得出租轉讓或借貸的思維模式。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過程分析之資料,提出具體的改革行動方案及配套措施與結論建議,其中包括主管機關組織分工與權責整合的改造;執照的核發制度、執照的換發制度等程序與標準之法令修正;引進民眾參與核換照監督機制、允許商用執照拍賣、轉讓交易、輔以多重擁有權上限管制配套、落實民眾與政治人物公平接近使用廣播媒介權益、檢討廢止廣告時間限制、儘速開放數位廣播等有效的管理措施等,以供政府機關參考,並引發學界之共鳴。
    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中國時報(1999年5月23日)。<正視固網開放的陰暗內幕>,上網日期2003年1月12日,取自http://forums.chinatimes.com. tw/report/cable /what/88070728.htm)
    中國時報(2002年5年24日)。<強力取締地下電台,頻道開放卻明顯牛步,交通部、新聞局遭糾正>,第三版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1996),《中華民國廣播電視年鑑(79-84) 》。台北: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
    尤英夫(1999),<傳播法之檢討>。上網日期2003年1月12日,取自 http://taup.yam.org.tw/announce/9911/docs/28.html 。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2002)。<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大樹下廣播電台判決書>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2003)<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中華廣播股份有限公司判決>
    石世豪(2000)。《廣播電台聯播、聯營、策略聯盟、股權轉讓及併購等相關問題之研究結案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交通部(2001),《監察院監察調查處調查有關非法廣播電台相關事項說明報告》,未對外發行
    交通部(2002)。《監察院監察調查處調查有關非法廣播電臺相關事項說明報告》
    英國貿易工業部(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DTI)http://www.dti.gov.uk
    英國法務部(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http://www.hmso.gov.uk/
    英國廣播局(Radio Authority) :http://www.radioauthority.org.uk/index.html
    英國無線電管理局(Radiocommunications Agency) :http://www.radio.gov.uk/
    英國OFCOM :http://www.ofcom.org.uk/
    英國廣播電台協會(Radio Companies Association): www.crca.co.uk
    三、澳洲廣電
    澳洲通信資訊科技藝術部(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rts,DCITA) :http://www.dcita.gov.au/Subject_Entry_Page/0,,0_1-2_1,00.html
    澳洲廣播局http://www.aba.gov.au/legislation/bsa/index.htm
    澳洲通信局(Australian Communications Authority, ACA)http://www.aca.gov.au/
    交通部電信總局(2001年12月),《電信、資訊及傳播跨業整合監管機構組織之研究》,台北:理律法律事務所
    澳洲法務部 http://scaleplus.law.gov.au/
    澳洲競爭消費者委員會(Australian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 ACCC):http://www.accc.gov.au/
    四、其他
    Google 網站:http://www.google.com.tw/
    中華傳播學會 http://ccs.nccu.edu.tw/
    戶役政為民服務公用資料庫 http://www.ris.gov.tw
    司法院法學資料全文檢索 http://wjirs.judicial.gov.tw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 http://www.judicial.gov.tw/JTPB/default.asp
    立法院圖書館 http://npl.ly.gov.tw/index.jsp
    交通部電信總局 http://www.dgt.gov.tw/
    交通部電信總局(2002)。《交通部電信總局推動取締非法廣播電台之具體說明報告》。台北:未發行。
    行政院新聞局 http://www.gio.gov.tw/
    法務部:http://www.moj.gov.tw
    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網站:http://www.odci.gov
    行政院(2002)。<行政院桃園廣播電台訴願決定書>。
    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2003年3月31日)。<通訊傳播委員會籌設推動小組第一次會議紀錄>。
    行政院新聞局 (1994年1月)。《第一梯次開放申設調頻廣播電台須知》。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1995)。<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頻道開放作業現況簡報>。頁5-6
    行政院新聞局(2000a)。<行政院新聞局全景廣播電台訴願決定書>。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 (2000b)。《第十梯次甲類乙類指定用途調頻廣播電台申設須知》。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3)。《二○○三年廣播電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3年4月23日)。<健全廣播體質、擴大營運利基發展計畫專案—甲類調頻廣播電台調整為乙類調頻廣播電台計畫>。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李念祖(1992)。《從憲法論電視之法律規範與自律的基本原則邁向二十一世紀電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華視文化公司,頁165-179。
    李念祖(1995)。<廣播電視法修正立法關於「接近使用媒體權」-淺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三六四號解釋>,《法令月刊》。第四十六卷第二期,頁21-25。
    沈高毅(2002)。<第三代行動通訊產業-政府與業者的兩齣內心戲>,《通訊雜誌》。上網日期:2002年4月24日。http://www.grandsoft.com/cm/089/afo891.htm
    沈高毅(2002年7月15日)。<第三代行動通訊產業-政府與業者的兩齣內心戲>。上網日期2003年3月2日,取自http://www.2cm.com.tw/ docs/serial/3/c00312.htm。
    周佑霖(2000),<現行無線電基地台建設法制探討>。上網日期2003年3月2日,取自http://www.grandsoft.com/cm/089/aru881.htm。
    林子儀(1992)。〈大眾傳播行政程序規定之分析與檢討〉。收錄於翁岳生等人《現行法與行政程序法草案
    林子儀(2000)。《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元照,第三版。
    林照真(2001年12月16日)。<還原媒體未來面貌 此其時矣!>,《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02年6月12日,取自http://ctnews.yam.com.tw/news/200112/16/215230.html
    洪瓊娟、李大塊著(1992)。<真實與謊言之爭:廣播頻率分配、使用之現況及未來走向>,《行政院新聞局八十一年度研究報告彙編》。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翁秀琪、蔡明誠主編(1992)。《大眾傳播法手冊》。台北:政大新聞所
    高凱聲(2001年8月)。<第三代行動通信管理機制探討(下)>,《通訊雜誌》。
    張文輝(2001年3月14日)。<頻率釋出太多 產生轉賣串聯弊病 開放電台政策 已到檢討時刻>,《聯合報》。
    張琬琳(2001)。<開放電台南北3條聯播網串起政商版圖的重分配>,《新新聞週刊第》,741:72。
    張錦華(1995)。<從地下電台的挑戰看廣播生態的多元化與地方化>,《理論與政策》, 第九卷第四期。
    梁高榮(2001)。<無線執照的拍賣與挑戰(上)>,《通信雜誌》,第93期10月號。上網日期2003年2月12日,取自www.grandsoft.com/cm/093 /atr935 .htm
    郭瓊俐(2002年3月11日)。<黨政軍退出三台 雙法規範>,《聯合報》,第二版。
    陳世敏(1991)。<國家與廣電頻率實用權之分析:論「有限頻道,無限使用」>,《新聞學研究》,45:25-37
    陳世敏(1992)。<新聞自由與接近使用媒介權>,《大眾傳播法手冊》。台北:政大新聞所,頁219-239
    陳彥龍(2001),《電視媒介與台灣的民主化:民間全民電視台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上網日期2003年2月2日,取自http://www.dmc.isu.edu.tw/大眾傳播學系.htm。
    陳嘉彰(2001)。<政治勢力不應介入全民共有的廣播天空>,《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上網日期:2002年9月19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0/EC-C-090-074.htm
    彭芸,鍾起惠(1997)。《從理論與實務面看我國有線電視的未來走向,有線電視與觀眾》。台北:廣電基金。
    程宗明(1997)。<台灣戰後廣播工業的控制與依附研究 (1947-1961)—抑制需求面與管制生產面的收音機產業>,「中華傳播學會1997學術研討會」論文。
    須文蔚(1996)。<廣播電視結構管制行政程序法規之研究>。上網日期:2002年9月29日,取自http://www.elitelaw.com/paperread.asp? paper_no=62
    須文蔚(1999)。<你擠得進電視機的螢幕?>。上網日期:2002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990916.htm
    馮建三(1998年7月)。<公共廣電、市場競爭與效率:關於BBC前途的論述>,《廣播與電視》。頁21-44 ,台北:政大廣電系。 
    黃葳威、劉美琪(1998)。《調頻中小功率廣播頻道繼續開放申設電台之可行性評估研究成果報告》。台北:政大傳播學院。
    溫俊瑜(2002),<開放頻道解決地下電臺問題的迷思>,「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會」論文,台北:木柵。
    經建會經濟研究處(2000年9月8日)。<第三代行動通信執照值多少?>上網日期2002年9月19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service/news/2000/0908.htm
    葉龍彥(1999)。<台北廣播電台的建置—台灣廣播之始>,《台北文獻》,130。
    虞孝成(2000)。<我國無線電頻率使用費收費標準之研究>,《交通部電信總局委託研究計畫期末報告》。頁54-56。
    鼎禹 (1964)。〈電信與廣播電視之關係〉,《交通建設》,1964年12月,頁 13-16。
    管中祥(2000年10月4日 )。<地方媒體在哪個地方?從九二一報導看台灣地方傳播體系問題>,《南方電子報》。上網日期:2002年11月2日,取自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001004.htm
    劉昌德(2002)。<媒體私有化的惡果:美國有線電視解禁 消費者損失慘重>,《當代》,184:92-101,2002.12。
    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網,<申請電台執照 立委踴躍關說>。上網日期2002年9月13日,取自http://www.tvguide.com.tw。
    鄭瑞城、王振寰、瞿海源、馮建三等(1993)。《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
    謝穎青(1997)。<「拍賣電波」法?>,《通訊雜誌》。台北.
    謝穎青(1998)。<從廣播電視白皮書看我國傳播基本政策未來定位>,《通訊雜誌》第50期。上網日期:2002年2月14日,取自http://www.grandsoft.com/cm/050/aru501.htm
    謝穎青。<澳洲電信市場競爭事務管理組織再造實例>,上網日期2003年2月23日,取自http://www.grandsoft.com/cm/059/aru595.htm
    羅世宏(2000)。<打造台灣叫好叫座的公共廣電空間--以英國BBC公共廣電集團為例尋求國有化與私有化的平衡點>,《目擊者雙月刊》,18。
    羅傳賢(1990)。<中美廣播電視執照核發法制比較>,《立法院院聞》,頁25-32
    關尚仁等(1997)。《我國新聞傳播事業》,台北:中國新聞學會。
    貳、外文部分
    Adelstein, Jonathan S.( June 4, 2003), FCC Commissioner Before the Senate Committee on Commerce, Science, and Transportation Hearing on FCC Oversight,Abstracr retrieved June 13, 2003, from http://www.fcc.gov/ownership/documents.html
    Bagdikian, B. (2000), The media monopoly, (6th ed.). Boston: Beacon.
    Carter, T. Barton, Franklin, Marc & Wright, Jay. (1999). The First Amendment and the Fifth Estate (5th Edition). Westbury, N.Y.:Foundation Press.
    Coase, Ronald(1959),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II(2) J.Law & Econ, 1.
    Consumers Union Washington, DC Office(2001),LESSONS FROM 1996 TELECOMMUNICATIONS ACT DEREGULATION BEFORE MEANINGFUL COMPETITION SPELLS CONSUMER DISASTER,February 2001,http://www.consumersunion.org/telecom/lessondc201.htm.
    Copps, Michael J. (June 4, 2003),FCC COMMISSIONER BEFORE THE SENATE COMMITTEE ON COMMERCE, SCIENCE, AND TRANSPORTATION,Abstracr retrieved June 13, 2003, from http://www.fcc.gov/ownership/documents.html
    Cramton,Peter(2000),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UK 3G Spectrum Auction, Abstracr retrieved Mar 5, 2003, from http://www.cramton.umd.edu/
    Faulhaber, G. R., & Farber David (2002),Spectrum management :Property Rights, Markets, and the Commons,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Researches Conference。
    FCC (2002.09) ,Radio Industry Review 2002: Trends in Ownership, Format, and Finance,FCC Media Bureau Media Ownership Working Group,Abstracr retrieved Oct 15, 2002, from http://hraunfoss.fcc.gov/ edocs_public/attachmatch/DOC-226838 A20.doc。
    FCC(1998),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1998 64TH ANNUAL REPORT.
    FCC(2002),Radio Industry Review 2002-Trends in Ownership, Format, and Finance,Abstracr retrieved Nov 15, 2002, from http://www.fcc.gov/ownership/studies.html.
    Fishman , Willian L.(1997),Property, Rights,PROPERTY RIGHTS, RELIANCE AND RETROACTIVITY UNDER THE COMMUNICATIONS ACT OF 1934
    Fritts ,Brian C.(1999),Private Property,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Spectrum Policy in the Wake of the C Block Auction,1999 Federal Communications Law Journal.
    Gerald R. Faulhaber and David Farber(2002), Spectrum Management: Property Rights, Markets, and the Commons, The 30th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Research Conference。Abstracr retrieved Nov 15, 2002, from http://www.tprc.org/tprc03/call03.htm
    Hazlett , Thomas W. (1998),Assignning Property Rights to Radio Spectrum Users : Why Did FCC License Auctions Take 67 Years?,The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ohn McMillan,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1995, Why auction the spectrum,p191-199,Great Britain
    Ketupa.net(2002),Media profile Australia overview,Abstracr retrieved Oct 5, 2002, from http://www.ketupa.net/australia.htm。
    Policy Service Orgnization,The 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A Guide for Educators, Abstracr retrieved Nov 15, 2002, from http://www.ael.org/rel/policy/fcc97.htm.
    Powell, Michael K.( June 4, 2003),Chairman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on Broadcast Ownership Biennial Review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Commerce, Science, and Transportation United States Senate,Abstracr retrieved June 13, 2003, from http://www.fcc.gov/ownership/documents.html
    Radiocommunications Agency a(2002), DRAFT COMMUNICATIONS BILL PARLIAMENTARY JOINT SCRUTINY COMMITTEEEVIDENCE FROM THE RADIOCOMMUNICATIONS AGENCY,Abstracr retrieved Nov 5, 2002, from http://www.radio.gov.uk/topics/ofcom/communicationsbill/ofcom-duties.doc.
    Radiocommunications Agency b(2002),DRAFT COMMUNICATIONS BILL PARLIAMENTARY JOINT SCRUTINY COMMITTEE EVIDENCE FROM THE RADIOCOMMUNICATIONS AGENCY,Abstracr retrieved Nov 5, 2002, fromhttp://www.radio.gov.uk/topics/ofcom/communicationsbill/ofcom-finance.doc.
    Read, William H. & Weiner, Ronald Alan(1999),FCC Reform: Governing Requires a New Standard, p375-408,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Reed , Michelle(2002),Arising Under Jurisdiction in the Federalism Renaissance Verizon Maryland Inc vs 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 of Maryland,2002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2002。
    Robinson(1998),Glen O.,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Property Rights to Radio Spectrum,Abstracr retrieved Nov 15, 2002, from 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
    Sanders, T (1999), Radio’s millennial final four: Last year’s top five are this year’s top two , Top 40 Airplay Monitor,1999.12.17.
    Srinivasan , Kalpana(2001),Entertainment: Number of minority-owned TV stations drops,Associated Press
    http://archive.nandotimes.com/entertainment/story/0,1088,500300369-500479835-503287643-0,00.html,
    Ward , Joseph M.(2001),Secondary Markets in Spectrum:Making Spectrum Policy as Flexible as the Spectrum Market it Must Foster ,Abstracr retrieved Apr 5, 2002, from 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
    William H. Read and Ronald Alan Weiner(1999),FCC Reform: Governing Require a New Standard,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Policy handbook.
    參、參考網站
    一、美國廣電
    FCC網站:http://www.fcc.gov/
    美國國會(United States Congress):http://www.access.gpo.gov/congress/index.html
    康乃爾大學法律資訊研究所(LII) :http://www.law.cornell.edu/
    康乃爾大學法律資訊研究所聯邦法律查詢(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http://cfr.law.cornell.edu/cfr/index.php
    二、英國廣電
    英國文化媒體體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DCMS) http://www.culture.gov.uk/default.htm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89453010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45301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2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