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1321/142230 (78%)
Visitors : 48415460      Online Users : 13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520


    Title: 網際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以MSN Messenger為例
    Authors: 潘美岑
    Pan, Mei-Chen
    Contributors: 蔡琰
    Tsai, Yean
    潘美岑
    Pan, Mei-Chen
    Keywords: 語言遊戲
    網路語言
    MSN Messenger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8 18:46:13 (UTC+8)
    Abstract: 本文以MSN Messenger為研究對象,從語言遊戲的角度出發,嘗試把網路語言放在一個新的理論位置。網路語言(Netspeak)在本文中的定義為:網路溝通多變的實際情境裡出現的語言,包括書寫、口語的語言,亦包括副語言(語言符號裡的輔助、身勢符號、非語言符號的面部表情和圖像)。

    經由文獻探討,「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具備兩個概念:一是「語言遊戲」,一是「情境的言語遊戲」。前者的語言遊戲(Language Play)認為讓語言作平常不作的事就是玩語言遊戲,因此網路語言的特殊性可以歸納成口語強化遊戲和視覺符號遊戲,這個理論有助於我們檢視遊戲的根源轉化自語言的哪個部分。而後者「情境的言語遊戲」則融入了維根斯坦的概念,要我們回到語言的實際運用情境裡面,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前面的語言遊戲如何在情境中展現與變化。

    本研究採取三種研究方法探索六個研究問題:調查法、內容分析法、對話分析法。內容分析法用來瞭解視覺符號遊戲與口語強化遊戲是什麼;調查法用來瞭解為何使用者玩語言遊戲、語言遊戲在不同情境中的變化;對話分析法則用以找出口語強化遊戲和視覺符號遊戲的對話功能,以及找出MSN溝通環境對傳播情境和溝通者而言,具有怎樣的限制和創造力之特性。

    視覺符號遊戲最主要的轉化來源仍是面部表情,其中以MSN內建的表情符號比例最高,而誇張、戲謔版的下載符號則較線條組成的自製符號更受歡迎。口語強化遊戲最主要的轉化來源是語尾助詞,但口語遊戲的轉化來源通常不只一個,和日常生活的語言遊戲、通常一次只有一個變化的現象不一樣。此外,研究者亦發現,口語遊戲是MSN情境裡的核心現象;而視覺符號遊戲的「關係修辭性」比較強。網路情境還容許口語遊戲「視覺效果」的轉化,這樣的視覺效果也可能營造出聽覺效果。

    使用者玩語言遊戲最主要的因素是獲致愉悅,其次是社交因素,即玩語言遊戲不但讓談話更為有趣,而且還讓自己和交談的對方變得比較親近。至於語言遊戲在不同情境中的變化,交談的目的僅是在維持某種社會關係時,使用者的溝通愉悅帶來了較多的語言遊戲;若是為了某種特定的任務溝通時,使用者的語言遊戲明顯較少。就熟稔程度來說,在低度熟稔程度的時候,有熟稔程度越高、玩越多視覺符號遊戲的趨勢,兩種遊戲皆是在「半生不熟」的狀況下玩得最多。

    此外,不同的情境裡果然存在著不同的言語特色,運用視覺符號遊戲和口語強化遊戲的方式、提出話題的策略以及話題內容都有區別。由對話分析所觀察到MSN的對話限制及其延伸出的可能性有以下五點:

    一、「答非所問」形成「話題跳動的彈性」
    二、「對話次序」使得「資訊不受干擾」
    三、「交談介面」有利於「製造當下的共通性」
    四、「非面對面溝通」允許「釋放更多線索」
    五、「網路溝通空間」是另一個「語言遊戲的寬廣空間」

    建議未來研究可以繼續探討語言遊戲的語藝效果,不只是MSN情境,其他網路溝通情境裡的語言遊戲也有檢視的必要。並且也建議更深入地探討玩家的遊戲心理、遊戲在綜合情境中的面貌,以及混合遊戲產生的效果。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王家茗(2002):《網路書寫動機與意義之探索--以「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偉航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李櫻、張武昌(2003):〈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文山評論》:第一卷第五期。台北:政治大學英國語言學系。
    邢福義、吳振國編(2002):《語言學概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吳筱玫發行。智勝文化總經銷。
    吳靜吉(2001):〈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靈機一動觸創意:華人創造力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
    吳國豪(1998):《網際網路虛擬社群象徵互動之探索—以irc.hinet.net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尚志英譯(1995):《哲學研究》。台北:桂冠。
    林圭譯(2001):《第六種語言》。台北:城邦文化。
    周君蘭(2001):〈虛擬的溝通藝術:一個網路語言文化的初探性研究〉。2001年網路與社會研討會論文。新竹:清華大學。
    南方朔(2001):〈新密碼:掀起電子傳訊熱〉。《在語言的天空下》。台北:大田。
    陳惠玲(2001):〈概述網際網路中『網路語言』次文化〉。南華社會所電子期刊第18期。
    曹德明譯(2001):《社會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學碩(1997):《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齊瀘揚(2000):《傳播語言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曾秀瑜(1985):《論維根斯坦生活形式的概念》。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葛本儀(2000):《語言學概論》。台北:五南。
    張君玫譯(1996):《社會情境》。台北:巨流。
    張文軒譯(1999):《語言學導論》。台北:書林。
    葉蜚聲、徐通鏘(1985):《語言學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敦華(1996):《維根斯坦》。台北:生智。
    潘美岑(2002):〈網路語言之初探研究-漢語的取徑〉。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期刊:第8卷第4期。台北:世新大學暨圖書館。頁67-76。
    劉駿州(1997):《電子資訊網路使用與生活品質之關聯性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劉福增(1987):《維根斯坦哲學》。台北:劉福增發行。
    盧諭緯(1997):〈說文解字—初探網路語言現象及其社會意義〉。「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盧諭緯(1999):《當我們同在一起!BBS社交性討論區之言說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淑芳譯(1994):《語言遊戲》。台北:遠流。
    二、英文部分
    Bloch, B. & Trager, G. L. (1942). Outline of Linguistic Analysis. Baltimor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n/Waverly Press.
    Chiaro, D. (1992). The Language of Jokes : Analysing Verbal Play. Routledge: London.
    Collot, M. & Belmore, N. (1996). Electronic language. In Herring, S. C.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s. Philadelphia: John Benji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Crystal, D. (1998). Language Play.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ystal, D. (2001).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lynn, N. & Flynn, T. (1998). Writing Effective E-mail. CA: Crisp Publications.
    Fromkin, V. & Rodman, R.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Orlando: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Halio, M. P. (1999). Writing on the Internet:Finding A Voice Online. Orlando: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Hutchby, I. (2001). Conversation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Telephone to the Internet. UK: Polity Press.
    Janik, A. (1989). Style, Politics, and the Future of Philosophy. Boston: Kluwer Academic.
    Murray, D. E. (1985). Conversation For Action: The Computer Terminal As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Nofsinger, R. E. (1991). Everyday Conversation. Sage: California.
    Ong, W. J. (1995). 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New
    York: Routledge.
    Soukup, C. (2000). Buildind a theory of multimedia CMC. New Media & Society. 2(4): 407-425.
    Stevenson, W. (1967). The 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urner, J. A. (1988). E-Mail technology has boomed, but manners of its users fall short of perfectio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13 April: A1, A16.
    Werry, C. C. (1996). Linguistic and international features of Internet relay chat. In Herring, S. C.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Williams, E. (1977). Experimental comparisons of face-to-face and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4(5): 963-976.
    Wooffitt, R. (2001). Researching psychic practitioners: Conversation analysis. In Yates, S., Stephanie, T., Wetherell, M. (Ed.) Disc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 London: SAGE, 2001
    Yates, S. J. (1996). Oral and written linguistics aspect of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Herring, S. C.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s. Philadelphia: John Benji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Philadelphia.
    三、網站資料:
    批踢踢實業坊(2002):〈2002/11/12當日上站人次統計〉。 [On Line]。 Available: BBS站 ptt..twbbs.org「Record我們的成果」
    東森新聞報(2003/9/24):〈創市際:台灣地區使用MSN Messenger人數最多〉[On Line]。Available:http://www.ettoday.com/2003/09/24/1066-1517913.htm
    資策會(2001):〈2001年台灣網際網路市場調查〉。[On Line]。Available: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friendly_mail.asp?news_id=1907
    資策會(2002):〈全球家庭網路使用者持續成長,email為主流應用〉。[On Line]。Avalable: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124
    蕃薯藤(1998-2002):〈網路大調查〉。 [On Line]。Available: http://www.yam.com.tw
    微軟新聞(2003/6/19):〈全新MSN Messenger 6展現超炫的個人新風格〉。[On Line]。Available: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press/2003/0619.htm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89453006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453006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9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