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967842      Online Users : 68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550


    Title: 刑事訴訟協商程序制度之研究
    Authors: 邱筑琪
    Contributors: 何賴傑
    邱筑琪
    Keywords: 協商程序
    認罪協商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0-04-09 13:34:04 (UTC+8)
    Abstract: 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刑事審判負擔日益增加,為解決案件負荷的問題,各國均設有簡易程序或是採取認罪協商機制,以解決刑事審判案件負荷為主要目的。 我國係屬大陸法系國家,引進源於英美法系國家之認罪協商制度,就條文明文規定「認罪協商制度」而言,因此可說是充滿了實驗性,屬於先進且大膽之立法例。故本論文擬從比較法學之宏觀,對於我國協商程序制度與美國、英國等國立法例予以比較分析,藉以巡歷可資借鑑之處,以作為將來修法上之參考。
    為了能有效解決法院運用協商程序制度偏低所導致案件承重負擔之問題,對於刑事訴訟法中協商程序制度之規範內容如何予以解釋適用?實務運作有何?問題現行法有無缺失或不足之處?各界對認罪協商制度之看法?本論文擬於文中將彙整指出我國現行協商程序制度,有何不足之處,並提供解決之方法。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5
    第三節 研究方法…………………………………………………7
    第二章 美國法之認罪協商制度………………………………………9
    第一節 認罪協商之意義……………………………………… 9
    第二節 美國認罪協商制度之起源及發展……………………10
    第一項 美國認罪協商制度之起源…………………………10
    第二項 美國認罪協商制度之發展…………………………10
    第一目 十九世紀末的發展……………………………….10
    第二目 1920年後之發展………………………………….12
    第三目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發展……………………….13
    第三項 美國認罪協商制度之理論基礎…………………….16
    第四項 美國認罪協商制度盛行之原因…………………….16
    第五項 認罪協商制度之利弊………………………………22
    第一目 反對認罪協商制度之批評……………………….23
    第二目 支持認罪協商之意見……………………………26
    第六項 認罪協商之態樣……………………………………30
    第一目 控訴之協商( Charge Bargaining)……………30
    第二目 罪狀的協商(Count Bargaining)……………….32
    第三目 量刑的協商……………………………………….33
    第七項 認罪協商之程序……………………………………35
    第一目 認罪協商之時間…………………………………35
    第二目 認罪協商之程序…………………………………36
    第一款 罪狀認否程序中之有罪答辯(Plea of guilty )38
    第二款 法院審查認罪協商之標準……………………39
    第三款 法官可否參與協商認罪程序……………….42
    第八項 認罪協商之效力及救濟…………………………….47
    第一目 認罪協商之效力………………………………….47
    第二目 認罪協商之救濟程序……………………………49
    第三章 英國認罪協商制度…………………………………………52
    第一節 概說……………………………………………………52
    第二節 認罪協商之背景………………………………………56
    第三節 認罪協商成長因素……………………………………58
    第四節 各方參與者之角色觀察………………………………59
    第一項 律師之角色觀察……………………………………59
    第二項 法官介入認罪協商之觀察…………………………61
    第三項 司法從業者的反應…………………………………63
    第四項 小結…………………………………………………64
    第四章 我國協商程序………………………………………………65
    第一節 我國簡易訴訟程序的立法與歷年修法概況…………65
    第二節 簡易訴訟程序應注意之相關問題……………………68
    第一項 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的平衡………………………69
    第二項 正當法律程序的踐行………………………………70
    第三項 被告權利的保護……………………………………71
    第四項 小結…………………………………………………72
    第三節 刑事訴訟法增訂第七編之一—協商程序……………75
    第一項 立法過程之檢視……………………………………76
    第二項 立法背景目的與適用範圍…………………………77
    第三項 偵查中的「協商」…………………………………79
    第四項 作為「交互詰問」配套措施的協商程序…………80
    第五項 我國協商程序的特色………………………………83
    第四節 各界對認罪協商制度之看法…………………………87
    第五節 協商程序……………………………………………..93
    第六節 實務運作問題…………………………………………97
    第一項 法官、檢察官與律師行為動機之分析……………97
    第一目 法官之態度趨向……………….……………….97
    第二目 檢察官之態度傾向………………………………98
    第三目 律師之態度傾向…………………………………99
    第二項 實務運作流程………………………………………100
    第三項 實務運作成效概說…………………………………101
    第四項 協商判決之首例………………………………….110
    第七節 對協商程序之批評……………………………………112
    第一項 自訴案件不得協商…………………………………113
    第二項 本法所定以外事項協商……………………………113
    第三項 違反強制辯護之協商………………………………115
    第四項 檢察官之裁量權範圍………………………………116
    第五項 上訴之限制…………………………………………117
    第六項 有罪門檻之認定……………………………………118
    第七項 被告的自白與其他共犯案件………………………119
    第八項 本法第455條之7之缺漏……………………………120
    第九項 對協商程序之批判…………………………………122
    第五章 比較法之分析與修法建議…………………………………124
    第一節 比較法之綜合分析……………………………………124
    第二節 修法建議………………………………………………128
    第六章 結論…………………………………………………………151
    <附錄一>………………………………………………………….155
    <附錄二>………………………………………………………….159
    參 考 書 目…………………………………………………………161
    "
    Reference: 一、中文資訊
    (一)中文書籍
    1. 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0月,2版。
    2. 王兆鵬,『論新法之協商程序,新刑訴,新思維』,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8月,初版。
    3. 王兆鵬,『刑事訴訟講義(二) 』,台北,元照出版社,2005年8月,2版。
    4.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4月,3版。
    5.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下)冊』,台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
    6.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 』,自版,2003年9 月,3版,。
    7.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 』,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9 月,4版2刷。
    8. 林山田,『刑事訴訟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
    9. 林永謀著,『刑事訴訟法釋論(中冊)』,台北:自版,2007年2月。
    53.鄭文中,「以刑事司法外部之觀點看刑事訴訟協商程序之形成-以德國法制為觀察中心」,法學叢刊,第210期,2008年4月。
    54.廖尉均,「認罪協商之理論與實務-兼論我國刑事簡易程序」,刑事法雜誌,第43卷,第6期,1999年12月。
    (三)報紙
    1.王文宇,「從商業協商到認罪協商—法律究竟應袖手旁觀?還是應積極干預? 」,中國時報,民國86年11月23日,第11版。
    2.林輝煌,「認罪協商制度是減少訟源仙丹嗎」,中國時報,86年12月9日,第11版。
    3.楊崇森,「採行認罪協商制度慎防流弊」,中國時報,86年12月16日,第13版。
    4.「千萬別坐牢,千萬換緩刑—砂石業者被控恐嚇圍標,接受認罪協商,捐千萬元作公益免入監」,自由時報,93年12月28日。
    5.「刑事訴訟法大翻修,司法機關也要換腦筋」,中國時報社論,86年12月14日,第3版。
    6.「法律千萬條不敵黃金一條」,中國時報,94年9月23日,A2版。
    7.「捐1000萬換緩刑,認罪協商惹爭議—違反採購法被訴,他經濟條件較佳,捐款協商刑度,其他三被告面臨判刑,法官嘆:法律就是黃金一條」,聯合報,93年12月28日。
    2. 許坤田,『論我國刑事訴訟簡易程序』,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7月。
    (四)論文
    1. 王文和,『與正義交易—以我國緩起訴制度的刑事司法功能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3. 陳業鑫,『認罪協商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4. 陳清怡,『我國刑事簡易程序的再定位-以修復性司法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
    5. 陳鈺玟,『認罪協商制度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7月。
    6. 黃于玉,『犯罪被害人之訴訟程序權--以美國法為中心,兼論我國刑事訴訟法之規定』,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5月。
    7. 楊尚訓,『認罪協商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8. 劉思廷,『擴大適用認罪協商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9. 戴遐齡,『我國簡易訴訟程序與認罪協商』,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2000年。
    10.朱朝亮,『從各國法制論公判前訴追構造』,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二、英文資料
    2. Rudolph J. Gerber, A Judicial View of Plea Bargaining, Criminal Law Bulletin, January-February, 1,18.(1998) .
    (一)英文書籍
    1. JAMES A.CRAMER,HENRY H.ROSSMAN,WILLIAMF.MCDONALD,THE JUDICIAL ROLE IN PLEA-BARGAINING.139,140(1980)
    3. Robert L.Misner, Recasting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86 J. CRlM.L. & CRIMIN OLOGY 717, 736 (1996)
    4. W. Va. Code sec. 61-11A-6 (a) (5)(c) See also Marc L.Miller & Ronald F. Wright, Criminal Procedures-Prosecution and Adjudication 511 (1999) .
    5. Douglas D.Guidorizzi Should We Really “Ban” Plea Bargaining?: The Core Concerns Plea Bargaining Critics, Emory Law Joural 47 Emory L.J.753(1998)
    6.Dawn Reddy,Guilty Pleas and Practice,American Criminal Law Review,vol.30.(1993)
    (二)英文期刊
    1. ALBERT ALSCHULER, Plea Bargaining and Its History, LAW & SOCIETY REVIEW, vol. 13 .no.2, at 224-225(1979) .
    2. Aogan Mulcahy, The Justification of “ Justice” : Legal Practioners’ Accounts of Negotiated Case Settlements in Magistrates’ Court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vol.34 no.4 1994, at 411.
    3. Conrad G. Brunk ,The Problem of Voluntariness And Coercion In The Negotiated Plea, Law And Society, vol. 13, win,525, 528(1979)
    4. John Baldwin & Michael McConville, Plea Bargaining and Plea Negotiation in England, Law & Society Review vo1.l3 n0.2 1979, 287, at 287-83 .
    10.林國賢、李春福合著,『刑事訴訟法論(下冊)』,自版,2006年1月,初版。
    5. William M. Ejzak, Plea Bargains And Nonprosecution Agreements;What Interests Should Be Protected Reneg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Law Review, vo1. 1991, no. 1,107,135(1991).
    6.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Sourcebook of Criminal Justice Statistics-2003.
    11.陳衛東主編,『刑事訴訟法資料彙編』,法律出版社,2005年5月,1版。
    12.范珍輝,「比較法」,龍冠海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5月,2版第一冊。
    13.陳瑞華,『刑事訴訟的前提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2版1刷。
    14.張麗卿,『驗證刑訴改革脈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4年9月,2版1刷。
    15.張麗卿,『刑事訴訟法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
    16.張明珠譯,蔡墩銘審閱,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刑事訴訟法、美國聯邦法典第十八編犯罪暨刑事訴訟部分條文譯文,法務部,1987年3月。
    17.黃東熊,『刑事訴訟法研究』,台北: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1999年,修訂一版。
    18.黃東熊,『刑事訴訟法研究(第二冊)』,台北:中央警察大學出版,1999年新版。
    19.褚劍鴻,『刑事訴訟法論(下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7年11月,二次修訂本,。
    20.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83年9月,6版,上冊。
    21.蔡墩銘著,『刑事訴訟法概要』,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
    (二)期刊及專論
    1. 王文,「認罪協商與有罪答辯制度之探討—評析我國刑事訴訟法新增之認罪協商制度」,刑事法雜誌,第42卷第5期。
    2. 王兆鵬,「論刑事訴訟新增訂之協商程序(上)、(中)、(下) 」,司法周刊,1181、1182、1183期,2004年4月23日、4月29日、5月6日。
    3. 王兆鵬,「論刑事訴訟新增訂之協商程序(上)」,司法週刊,第1181期,2004年4月22日,第2版。
    4. 王兆鵬,「刑事訴訟的新潮流-與被告協商」收於,蔡墩銘先生六秩晉五壽誕祝壽論文集,台北:1997年2月,初版。
    5. 王梅英,「從刑事簡易程序正當性基礎評現行法」,月旦法學雜誌,第45期,1999年2月。
    6. 王梅英,「引進認罪協商之質疑」,司法週刊,第855期,86年12月3日,第2版。
    7. 王皇玉,「認罪協商程序之法社會學考察:以台灣刑事司法改革為例」,臺大法學論叢,第37卷第4期,2008年12月。
    8. 丹尼爾‧傅特,「美國如何處理刑事司法負荷問題之演講稿」,法學叢刊,第178期。
    9. 李建明,「辯訴交易與正義保障」,江海學刊,2003年3月。
    10.朱建男,「認罪協商制度(上) 」,司法週刊,第852期,1997年11月12日,第2版、第3版。
    11.朱建男,「認罪協商制度(下)」,司法週刊,第583期,1997年1月19日,第二版。
    12.朱建男,「美國檢察官在刑事訴訟中之角色與實務之運作」,刑事法雜誌,第42卷,第5期。
    13.余振華,「我國新增量刑協商程序運用之勢議」,法學講座,第28期, 2004年7 月。
    14.吳巡龍,「我國協商程序實務問題的探討」,月旦法學教室,第22期,2004年8月,頁109。
    15.吳巡龍,「我國宜否擴大採用認罪協商制度以減輕司法負荷」,台灣本土法學,第50期,2003年9月。
    16.吳巡龍,「美國的量刑公式化,」月旦法學雜誌,第85 期,2002年6月。
    17.何賴傑,「從拘束力觀點論協商程序」,月旦法學雜誌,第118期,2005年3月。
    18.何賴傑,「論簡易判決之上訴程序-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台非字第二一號判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74期,2009年11月。
    19.林鈺雄,「協商程序與審判及證據原則(上)」,月旦法學教室,第25期,2004年11月。
    20.林鈺雄,「協商程序與審判及證據原則(下)」,月旦法學教室,第26期,2004年12月。
    21.林開任,「美加實施認罪協商制度之概況及其利弊得失(上) 」,司法週刊,第953期,第2版, 台北,1999年11月3日。
    22.林開任,「美加實施認罪協商制度之概況及其利弊得失(下) 」,司法週刊,第954期,第2版, 台北,1999年11月10日。
    23.林俊益,「試評刑事簡易程序之修正」,收於氏著,『程序正義與訴訟經濟』,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2月。
    24.林俊益,「求刑與求刑協商之辨正: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6490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 109期,2004年6月1日。
    25.林俊益,「2004年修正刑事訴訟法簡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7期,2004年4月。
    26.林麗瑩,「有關協商程序的幾點看法」,法學講座,29期。
    27.孫啟強,「協商程序在實務運作之情形(上)」,司法週刊,第1333期,96年4月12日,2版。
    28.孫啟強,「協商程序上訴案件之實務研究(下)」,司法周刊,1359期,2007年10月11日,2版。
    29.孫啟強,「我國協商程序之立法特徵及修法建議」,軍法專刊,第54卷第4期。
    30.高榮宏、施柏宏,「緩起訴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21輯第5篇,司法院印行,91年11月出版。
    31.陳運財,「從刑事簡易程序正當性基礎評現行法」,月旦法學雜誌,第45期,1999年2月。
    32.陳運財,「協商認罪制度的光與影」,月旦法學雜誌,第110期,2004年7月。
    33.陳運財,「採用美國有罪答辯制度之評議」,月旦法學雜誌,第16期,1996年9月號。
    34.張麗卿,「刑事案件之協商程序」,刑事法雜誌,第48卷第5期,民國93年10月。
    35.康順興,「刑事訴訟法適用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之探討」,刑事法雜誌,第43卷, 第4期,1997年8月。
    36.黃東熊著,「英國刑事訴訟制度」,收錄於氏著『刑事訴訟法研究』,1981年4月初版。
    37.黃翰義,「簡析認罪協商制度」,全國律師,第11卷第2期,2007年2月。
    38.黃朝義,「簡易訴訟程序-協商程序」,月旦法學教室,第35期,2005年9月。
    39.彭明今,「淺論刑事訴訟法之認罪協商」,致理法學,第1期,民2007年3月。
    40.蔡清遊,「量刑協商程序之理論與實務座談會紀實之發言」,法學講座,第29期,2004年9月。
    41.蔡清遊,「刑事訴訟協商程序實務探討(上)」,司法週刊,第1194期,93年7月22日,第3版。
    42.蔡清遊,「刑事訴訟法協商程序之理論與實務附件二、準備程序筆 錄」,刑事訴訟法協商程序研討會第二梯次,93年7月5日。
    43.蔡清遊,「刑事訴訟法協商程序之理論與實務附件三、台灣台中地方法院宣判判決筆錄」,刑事訴訟法協商程序研討會第二梯次,93年7月5日。
    44.蔡清遊,「簡述刑事訴訟新增定協商程序之實務運作」,法學講座,第28期, 2004 年7月。
    45.蔡名堯,「認罪協商研究」,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出國報告,94年9月。
    46.蔡墩銘,「論刑事訴訟法上簡易程序之適用」,法令月刊,第43卷,第4期, 1992年4月。
    47.楊雲驊,「刑事訴訟法新增協商程序之探討(上) 」,月旦法學教室,第20期,2004年6月。
    48.楊雲驊,「刑事訴訟法新增協商程序之探討(下) 」,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2004年7月。
    49.楊雲驊,「協商程序與法官保留原則」,月旦法學雜誌,119期,2005年4月。
    50.劉秉鈞,「刑事訴訟法新增協商程序規定之檢討」,法學講座,第28期, 2004年7 月。
    51.龍宗智,「正義是有代價的—論我國刑事司法中辯訴交易兼論一種新的訴訟觀」,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第20卷第6期,2002年12月。
    52. W. Hassemer 著,陳志龍譯,「刑事程序中的法定性與便宜性」,刑事法雜誌,第40卷3期, 1996年6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2961001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29610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66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