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5/141854 (78%)
Visitors : 47755779      Online Users : 87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896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964


    Title: 工程保險之法律問題研究
    Authors: 李榮三
    Lee,Jung san
    Contributors: 林勳發
    李榮三
    Lee,Jung san
    Keywords: 工程保險
    共同保險
    保險理賠
    被保險人之權利
    保險人之權利義務
    保險金額
    保險契約之效力
    工程保險之理賠程序
    保險代位
    承保範圍
    保險期間
    保險利益
    契約當事人
    Date: 2003
    Issue Date: 2010-04-24 15:33:13 (UTC+8)
    Abstract: 工程保險為現今工程計畫風險管理之重要工具,於今工程金額日益龐大,其中所牽涉之風險亦日形複雜,若無一有效之風險管理機制,不管是業主或是承包商均將面臨巨大之風險,嚴重影響投資意願,對經濟影響相當大。
    現今工程之特性為大型化與統包化,一個工程從設計、施工、試車到完工,其中所牽涉介面之複雜程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而工程保險係概括承受其中所可能發生之風險,然工程保險保單與工程合約係兩個合約,以業主或承包商為中心,兩者關係密切,但相互間之約束力並不強。除此之外,工程保險所牽涉之人亦相當複雜,除被保險人、保險人外尚有許多共同被保險人,因此當保險事故發生後,如何理賠並釐清責任、確定保險金額即相當複雜。
    工程保險之理賠為工程保險中最複雜之部分,工程保險中所有之法律問題於理賠時均須逐一檢驗,而保單條文為理賠最重要之依據,然保單條文終有窮盡之處,難以預先規範所有可能之狀況,再者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對條文之解釋亦常有不同之意見,因此如何以保單條文為中心,釐清雙方之權利、義務即相當重要。
    如前述,工程保險理賠法律關係相當複雜,為求釐清工程保險理賠所可能發生之法律問題,筆者擬以保單為中心,從實務面出發,釐清保單與工程合約間之介面,並就其間所涉及之法律問題作一有系統之整理與研究。
    本文之研究範圍,係以保單條款為中心,探討工程保險契約履約過程中所可能產生之爭議及其解決方法。
    要釐清工程保險之法律問題,首要釐清的是保險人、被保險人、要保人與共同被保險人間之法律關係,此四主要合約關係人,除保險人角色變動不大外,被保險人、要保人與共同被保險人可能非同一人,若三者非同一人時,如何釐清其於保險合約中之權利、義務與其保險利益之變動即相當重要,而此又與三者間之合約關係有密切關連,因此於討論此一問題時,除保險契約外,工程契約亦須一併討論。
    工程保險契約之履約過程中,可能產生之法律問題,可從幾方面加以探討,一、保險契約之成立要件。二、保險期間。三、承保範圍。四、保險人之權利、義務。五、被保險人之權利、義務。六、保險金額。七、理賠金額之計算。八、爭議解決。這八大項目看似是獨立的八個議題,但其相互間卻隱藏著相當多之權利與義務之衝突,如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權利衝突、承保範圍與理賠金額之計算等。
    現今工程型態日益複雜,統包契約日益增多,一統包契約之進行,所牽涉之次承包商與設備供應商往往上百家,工程進行期間業主、主承包商、次承包商與設備供應商間之關係隨著工程之進行而變化,再加上現今之保險契約要保人通常會要求將所有之承包商列為被保險人,並要求保險人拋棄對其下包商之代位求償權,此一現象使工程保險之保險人與被保險人間法律關係日益複雜,保險法中有關保險人、要保人、被保險人與受益人之權利、義務亦須從新予以定義。又因保險契約與工程契約間之關係亦趨複雜,因此釐清保險人與承保工程契約中之承包商與次承包商間之法律問題,亦為本文之研究重點。
    本文之研究方法係以工程保險保單為中心,但不以工程保險之特定險種為討論中心,而係以工程保險中之共通問題為討論重點。保險契約之範本除本國之工程險保單外,國際間重要之保險公司如Munich Re、Swiss Re、Allianz等之工程險保單亦為本文之重要依據,蓋我國主要之工程險保單大多是以前述幾家之保單為範本。
    工程險之險種眾多,首要工作即是定義出共同爭議,再來即是如何解決與解釋爭議問題。工程保險保單解釋之兩大支柱為法律規定與工程契約。本文有關法律條文之探討,除本國法律規定、判例與學說外,因工程保險具有相當之國際性,因此國外之法律規定、判例與學說亦為重要之參考依據,本文將儘可能廣泛的收集先進國家之相關學說、法律規定與判例,以補本國法律規定之不足。
    在工程險中,工程契約為解釋工程保險契約之重要依據,工程保險中許多重要之權利、義務與條文定義均須以其所承保工程之契約條文為依據,另保險人、要保人、被保險人與受益人等之關係,亦須從工程契約中去釐清,而工程契約中許多問題又牽涉到複雜之法律關係與工程慣例,為求釐清保險契約與法律規定及工程契約間之關係,本文將從工程實務出發,以國際間最具權威之FIDIC(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Ingénieurs-Conseils)工程合約為依據 ,佐以公共工程委員會所訂之標準工程契約及筆者實際參與執行之工程契約,探討保險契約、工程契約與相關法律規定間之關係。
    工程保險之險種相當多,承保項目亦有相當大之差異,本文雖然不以特定之險種為研究對象,但為免範圍過於龐大難以歸納所有之法律問題,因此本文將研究之範圍限縮於營造綜合險、安裝綜合險、機械保險、鍋爐保險及電子設備綜合險等五個險種,另為聚集研究焦點,本文亦將第三人責任險排除,以免篇幅過於冗長。
    本文擬以十二個章節來論述工程保險理賠之法論問題,簡述如後:第一章為序論。第二章為工程保險概論,包括工程保險之特徵與類型。第三章為工程保險之契約當事人,包括保險人、要保人、被保險人與受益人之論述,第四章工程保險之保險利益,有關保險利益法律之基礎與保險利益之變化情形作一討論。第五章為工程保險契約之效力與保險期間,包括:保險契約之生效、停效、復效與終止之討論。第六章為工程保險之保險標的與承保範圍包括:工程保險之保險標的、承保範圍之討論、特約條款之效力、不保事項之論述。第七章為工程保險之保險金額,包括保險金額之定義、保險金額之決定基準、保險金額之調整等之論述與討論。第八章為工程保險保險人之權利與義務。第九章為工程保險要保人、被保險人之義務,包括保險人之權利、保險人之義務、保險人之免責事項、要保人與被保險人義務之討論。第十章為工程保險之理賠程序,包括:危險發生之通知、損失金額之理算、自負額之扣減、複保險與保險競合之責任分攤、理賠爭議程序等之論述。第十一章為保險代位權,包括:保險人代位權之權利基礎、保險代位之求償金額、保險代位之求償對象。第十二章為結論。
    Reference: 中文部分
    書籍:
    工程保險訓練教材第一輯,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印,1993.12 三版。
    工程保險訓練教材,台北市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業務發展委員會編印,1983.9。
    工程保險實務,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出版,1997 一版。
    工程保險講習,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1999.5。
    工程保險與風險分析,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出版,1999.12 一版。
    工程保險訓練教材第二輯,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印,1993.6。
    王學猛譯述,美國保險法要義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重印 1993.11。
    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 三民書局出版 1999.10 增訂版。
    王澤鑑,民法判例與學說 第一冊,三民書局出版1988.9。
    王澤鑑,民法判例與學說 第二冊,三民書局出版1988.9。
    王澤鑑,民法判例與學說 第三冊,三民書局出版1988.9。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5.9。
    江朝國,保險法論文集(一),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3.7。
    江朝國,月旦法學教室(2)私法學篇,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9。
    邱聰智,民法債篇通則 輔仁大學 1997.10。
    邱聰智,民法債篇各論(上、中、下) 輔仁大學 1996.9。
    林勳發、梁宇賢、劉興善、柯澤東等四人合著,商事法精論,今日書局出版, 2001.10。
    林勳發,保險契約效力論,今日圖書,1996。
    林永和、王美美,工程保險巨災危險管理之研究,中央再保險公司出版,1999.5。
    胡宜仁、王志鏞,財產與責任保險,中華電視公司教學部,2002。
    建築施工程師之專業責任及其保險,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印,1994.2。
    施文森,保險法總論,三民書局出版,1994增訂附錄。
    桂裕,保險法,三民書局出版,1992.12增訂新五版。
    陳繼堯,工程保險理論與實務,智勝出版社,2002。
    陳亞新、李敏忠,工程保險核保技術之研究,中國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編印,1992.6。
    陳雲中,保險學,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99.8四版三刷。
    陳雲中,保險學理論與實務,作者自行出版,修訂五版,2000.9。
    國道工程風險及保險管理策略研究,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1997.12。
    雷勝強、陸繼雄,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淑馨出版社出版,1999.1。
    楊誠對,意外保險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出版,1999.9修訂五版。
    新種保險論,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印,1989.5。
    劉宗榮,保險法,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7.3。
    劉福標,工程保險與保證,漢天下工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出版,1999.3。
    劉福勳、賴月雪,工程實務與營建管理精粹,漢天下工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出版,1999.1初版。
    鄭玉波,險法論 三民書局出版 2000.8。
    鄭玉波,民法物權 三民書局出版 1999.2。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冊 三民書局 1990.9。
    營建災害處理及賠償制度建立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委託專題研究,1991.3。
    營造綜合保險研討會講義,財團法人工程保險協進會編印,1994.5。
    繼耘保險文教基金會,陳繼堯教授退休紀念論文集,1997.10。
    學位論文:
    王文君,營造綜合保險之研究以保險單基本條款規範之法律問題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史朝財,營建工程保險與保證之初步研究,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5。
    邱必洙,營造綜合保險自負額決策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高棟梁,營建綜合保險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12。
    陳昭宏,工程保險核保危險評估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6。
    陳坤成,營建工程糾紛索賠之研究 ,工業技術學院研究所, 營建工程組碩士論文,1986.4
    張嘉圃,營造工程財物損失險承保範圍之研究,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劉福標著,營建工程保險之研究,私立中華工學院土木工程研究所建築景觀與規劃組,1995。
    盧仲昱,營建工程契約遲延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7。
    期刊:
    丁士昭、盧勇,廣州地鐵工程首期工程風險管理與工程保險方案的研究,營建管理季刊第33期,1997。
    工程保險統保制度之探討,保險專刊第34輯,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印,1993.12
    王澤鑑,為債務履行輔助人而負責 法學叢刊第135期 1989.7
    王志鏞,營造工程財損保險之保險金額及其調整方式,華僑產物保險雙月刊,第58期,1988。
    王志鏞,恢復保額條款淺說,保險資訊,第96期,1993。
    王志鏞,施工機具設備保險金額之訂定方式,保險資訊,第98期,1993。
    王志鏞,工程保險金額調整條款淺說,保險資訊,第101期,1994。
    王志鏞,談營造險之投保人,保險資訊第108期,1994。
    尹章華,論要保人、受益人與被保險人之法律地位,軍法專刊73卷9期。
    史朝財,淺談工程保險,營造工程技術,第10期,1987。
    江朝國,論我保險法第64條據實說明義務之規定,保險專刊第22輯 1990.12.
    江朝國,論被保險之受僱人或代理人故意致保險發生時,保險人是否應負責台灣本土法學14期 2000.9.。
    江朝國,論被保險人有無指定受益人之權,法令月刊51卷8期。
    江朝國,保險法上的代理人管理人監督人和受僱人之意義及期相關之法律效果,保險專刊43輯,1996.3。
    江朝國,論保險事故發生後之通知義務,保險專刊35輯,1994.3。
    朱偉民,從仲裁法之修正談保險契約中之仲裁條款,保險專刊53輯 1998.9。
    杜辰生,論工程保險之保險金額與賠償方式,產險季刊,第53期,1984。
    杜辰生,解析營造綜合保險之承保範圍,保險專刊,第41期,1985。
    杜辰生,工程業應有之保險基本認識兼論其公共責任保險,營建管理季刊,第35期,1997.6。
    吳川,營造業相關保險探討,工程保險與風險分析,1999.12.
    吳川,建築工程風險與保險,建築施工實務,1999.12.
    邱潤容,臺灣區營造業者處理工程保險之方向與展望,營造天下,第40期,1999.4。
    林勳發,保險法制之沿革與修正芻議,月旦法學65期,2000.10.
    李後政,損害(財產)保險保險利益之探討,軍法專刊第53卷第11、12期.
    李嘉慶、王仲,工程保險公斷條款與仲裁程序,商務仲裁第44期 1996.12。
    林清根,營造險常見之理賠爭議,保險資訊,第124期,1995。
    洪賑基,營造工程保險概述,營造天下,第41期,1999。
    徐積圓、姚乃嘉著,公共工程合約保險條款之探討,營建管理季刊,第36期,1998.9。
    陳榮一,論保險人免責事由,保險專刊34輯。
    陳榮一,論我國保險法對危險增加之規定,保險專刊14輯。
    郭斯傑、邱必洙,營建工程保險制度現況分析與問題探討,營建管理季刊,第42期,2001。
    郭斯傑、邱必洙,建築工程營造綜合保險自負額之決策模式,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12期,2000。
    郭斯傑 、邱必洙、 張嘉仁,隧道工程保險自負額上限之決策分析模式,中
    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 ,第13期,2001。
    黃裕凱,英美保險代位理論保險,專刊56輯 1999.6。
    黃國立,契約物價指數調整機制之探討,營建管理季刊,2001。
    彭雲宏,大型公共工程風險管理,營建管理季刊,第33期,1997.12。
    曾福德,淺談營造工程保險,營造天下,第11、12期,1996。
    鄭森耀,如何閱讀美國保險單,保險專刊61輯 2000.9。
    慕尼黑再保公司編、杜辰生譯,論工程保險的最大可能損失,保險專刊,第14期,1988。
    營建保險契約可能的爭議,營建管理顧問師訓練班講義,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
    英文部分
    書籍:
    Bunni N.G., “Construction Insurance”, Elsevier 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1986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surance Handbook” , New York : Wiley Law
    Diamant Leo, “Construction Cost Estimat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1990
    Dan Donovan,“Construction wrap-ups”, Risk Management society publishing, 1999
    Dale Cooper & Chris Champman, “Risk Analysis for Large Project”, John Willey & Son, 1987.
    F. N. Eaglestone, “Insurance For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Contract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June 1981”, 1981.
    F.D. Rose, “New foundations for insurance law”, Steven & Sons, 1987.
    FIDIC, “Guide to use of FIDIC 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Design-Built and Turn-key”, 1996.
    FIDIC, “Condition of Contract for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Works”, 1987.
    FIDIC, “Condition of Contract for Works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art I, II”, 1987.
    FIDIC, “Insurance of Large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 1985.
    Insurance Dispute, LLP Limited, 1999.
    Insurance Institute of London, “Construction and Erection Insurance”, 1985
    John D. Wright, “Construction Insurance”, Witherby, 1991.
    John D. Wright, “Construction Insurance Practice” , Law, Re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1997.
    John Hanson, “All Risk Property Insurance”, LLP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1999, UK.
    John Bird, “Modern Insurance Law”, Sweet & Maxwell, 1993.
    Kerrigan Deutsch&Stiles,“Construction Industry Insurance Handbook” ,1996.
    Kennth S. Abraham, “Insurance law and regulation”, Foundation Press, 2000.
    Levine Marshall, “Construction insurance and UK construction contracts London”; New York : Lloyd`s of London Press, 1991.
    L.J. Piper, “Contractor’s All Risk and Public Liability Insurance”, 1981.
    MARSH, P.D.V ,“Contracting for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Gower Technical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Institute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1988
    Munich Reinsurance Group,“Contractor’s All Risks Insurance”, 1991.
    M P Furmston, “Law of Contract”, Butterworths, 1996.
    Robert Duxbury, “Contract in a nutshell”, Sweet & Maxwell, 1987.
    S.S Huebner, Keenth Black Jr., Bernard L Webb, “Property and Liability Insurance”, Prentice Hall, 1996.
    Trieschmann, J.S., Gustavson, S.G.,“Risk management & Insurance”, 10th edtion ,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p.103-120, 1998
    William J. Palmer & James M. Maloney & John L. Heffron, “Construction Insurance”, Bonding & Risk Management, 1996.
    Wood, Jeremy, “Construction Insurance and UK Construction Contracts”, 1991
    期刊:
    Albert Domke, “Standstill covers under CAR and EAR insurance”, Swiss Re Publishing, 1999.
    “International Claim, Third Party Liability and Insurance”, Swiss Re Publishing, 2003.
    Julie Ame Tarr, “The Insured’s Reasonable Expectations”, Insurance Law Journal Vol.12 No.3, 2001.8
    John Bird’s, “Some Current Issue in Subrogation and Co-insurance”, Insurance Law Journal Vol.12 No.3, 2001.8.
    John D. Wright, “Subrogation: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in Construction Contract”, Construction Law Journal, Sweet & Maxwell Limited and Contributors, 1995.
    Johnny Parker, “Replacement Cost Coverage”: A LEGAL PRIMER, Copyright (c) 1999 Wake Forest Law Review Association, Inc. Wake Forest Law Review, Summer, 1999.
    Louis Wassmer, “Contractor’s All Risk Insurance”, Swiss Re Publishing, 1998.
    Max Bommeli, “Contingency Covers Force Majeure and Liquid Damage Insurance”, Swiss Re Publishing, 1999.
    Max Bommeli, “Machinery Insurance”, Swiss Re Publishing, 2000.
    Max Bommeli, “Delay in Start-up Insurance”, Swiss Re Publishing, 2003.
    Neil Campbell, “Willful Misconduct, Fraud, and the Innocent Co-insureds”, 2000 NZ Law Review.
    Patrick Mea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ntract Works Insurance”, Insurance Law Journal, (2002) 13 ILJ.
    Rachel Ellis, “What are Notifiable Circumstance?”, Insurance Law Journal Vol.12 No.3, 2001.8
    Ross Mclnnes, S. Stuart Clerk, “Gross Negligence”, Insurance Law Journal Vol.12 No.3, 2001.8
    Robert M Wiest, “Electronic Equipment Understanding for the Risk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Insurance”, Swiss Re Publishing, 200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學士後法學組
    88651039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65103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5103901.pdf44KbAdobe PDF21039View/Open
    65103902.pdf132KbAdobe PDF2945View/Open
    65103903.pdf106KbAdobe PDF21204View/Open
    65103904.pdf177KbAdobe PDF212688View/Open
    65103905.pdf139KbAdobe PDF24119View/Open
    65103906.pdf162KbAdobe PDF24652View/Open
    65103907.pdf250KbAdobe PDF210268View/Open
    65103908.pdf263KbAdobe PDF27291View/Open
    65103909.pdf186KbAdobe PDF29459View/Open
    65103910.pdf155KbAdobe PDF21662View/Open
    65103911.pdf182KbAdobe PDF23420View/Open
    65103912.pdf205KbAdobe PDF25574View/Open
    65103913.pdf185KbAdobe PDF29971View/Open
    65103914.pdf128KbAdobe PDF21370View/Open
    65103915.pdf139KbAdobe PDF2208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