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4/141854 (78%)
Visitors : 47779181      Online Users : 5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898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985


    Title: 醫師說明義務--理想與現實之間
    Authors: 楊仕屹
    Yang, Shih I
    Contributors: 楊淑文
    楊仕屹
    Yang, Shih I
    Keywords: 說明義務
    醫療契約
    告知後同意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0-04-24 15:56:55 (UTC+8)
    Abstract: 醫療糾紛中涉及醫師說明義務違反之相關案例逐漸增加,然而何謂醫師說明義務?醫學院課程安排上隻字未提,而我國法律對其之規定為何,其規定是否能讓醫師有標準可以遵循,常常造成臨床醫師的困擾。從整理我國之相關法律規定出發,來尋找醫師說明義務的法律依據。就我國法而言,以契約法來思考,通說歸類為委任契約,或亦有認為無法以典型契約類型來歸類醫療契約,在適用上可以適用或類推適用委任契約之相關規定,在某些適用上會與醫療倫理相牴觸之下,仍然可以依民法第一條之規定,以習慣或法理從誠信原則出發,找到醫師說明義務之依據。以侵權行為法的思考,醫師說明義務的理論基礎有二,且其並不互相衝突。其一,以阻卻違法事由出發,且經由透過對病患同意其真摯性之要求,來架構醫師的說明義務。其二,醫師的說明義務納入醫師對病患的注意義務中,即是以過失的概念來架構醫師的告知說明義務。不論從契約法或侵權行為法之角度,均應肯定醫師在從事醫療行為時負有說明義務。此外比較美國及德國對醫師說明義務之相關理論發展與法律規定,從比較法之角度,來思考在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中,醫師說明義務規定不足之處如何能有所補充。在醫師說明義務的履行方面,在現行法律規定之下,從說明義務實踐時所可能面對的個個面向,包括說明的主體、說明的時間點、說明的對象、說明的方式、說明的項目、說明的標準等,嘗試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希冀醫師在履行說明義務時能有所遵循。
    Reference: 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台北:三民書局,增訂版第七刷,民國九十二年十月。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九十二年十月。
    王澤鑑,民法總則,台北:三民書局,增訂版,民國九十三年三月。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 第二冊,台北:三民書局,八版,民國八十九年四月。
    Felix Marti-Ibanez 著,葉頌壽、葉頌熙譯,西方醫學史,台北:當代醫學雜誌,民國六十七年。
    邱聰智,民法研究(一),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二版一刷,民國八十九年九月。
    孫森焱,新版民法債篇總則上册,台北:三民書局,修訂版,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偏通則上,氏者自行出版,新訂一版,民國八十九年九月。
    文衍正,看診法門─醫療倫理與法律,台北:永然文化公司,民國八十九年。
    李明亮,醫療糾紛案例彙編,台北:行政院衛生署,民國九十二年。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台北:學林出版社,民國九十三年。
    張世展,論醫療行為有關民法上損害賠償諸問題,司法研究年報第二十四輯第一篇,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
    張苙雲,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討,台北:巨流出版社,民國九十一年。
    張麗卿,司法精神醫學─刑事法學與精神醫學之整合,台北:元照經銷,民國九十年。
    黃丁全,醫事法,台北:元照出版社,初版第一刷,民國八十九年。
    黃丁全,醫療、法律與生命倫理,宏文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一刷,民國八十七年。
    曾淑瑜,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上冊,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七年。
    陳煥生,刑法分則實用,台北:三民書局,修訂四版,民國九十一年。
    潘維大,英美侵權行為法案例解析上冊,瑞興出版社,民國九十一年九月。
    蔡墩銘,醫事刑法要論,台北:景泰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
    蔡振修,醫事法律總論,台中:氏者自行出版,增訂版,民國九十二年。
    蔡振修,醫事過失犯罪專論,台中:氏者自行出版,增訂一版,民國九十四年。
    謝獻臣,醫學倫理,台北:偉華書局,民國八十五年。
    黎淑慧,消費者權利─消費者保護法,台北:揚智文化,民國九十二年。
    蔡墩銘,醫療糾紛裁判選集(刑事篇),台北: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初版,民國八十三年五月。
    陳櫻琴、黃于玉、顏忠漢,醫療法律,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六年六月。
    吳志正,解讀醫病關係II─醫療責任體系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民國九十五年九月。
    蘇嘉宏、吳秀玲,醫事護理法規概論,三民書局,八版,民國九十七年二月。
    曾淑瑜,醫療、法律、倫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民國九十六年九月。
    戴正德,基礎醫學倫理學,高立圖書有限公司,四版,民國九十五年九月。
    謝博生,醫療概論─醫學人文叢書,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初版民國九十三年九月。
    二、碩博士論文
    吳建樑,醫師與病患「醫病關係」之法律分析,東吳法律研究所碩士班乙組畢業論文,民國八十三年。
    楊慧鈴,醫師說明義務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
    林惠美,侵權行為法上交易安全義務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楊琇茹,從病患自主權看病患家屬參與醫療決定之權限,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三年。
    許純琪,醫病關係中的告知後同意,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管靜怡,醫療之民事責任與風險分擔,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王志傑,病患自主權理論基礎之研究--兼論病患自主權對我國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之啟示,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林建中,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關於概念範圍、定義及權利形成方法,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林東龍,醫療糾紛之社會控制--社會學分析,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
    侯宜伶,台灣醫學中心級醫院醫療糾紛風險管理之實證研究,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洪千鵬,誤診對醫師及醫病關係的影響,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邱懷萱,從醫療糾紛談台灣病患之權益,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邱文聰,由醫療資訊談國家對醫療權力的管制,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謝忠焚,醫事紛爭調處制度之研究,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龔漢芸,從法學與倫理學的觀點探討安寧緩和醫療問題,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葉柳君,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七月。
    黃天昭,醫療糾紛之民事歸責原則,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鄭舜介,從「病人自主權」論國家對當代生殖科技於醫學臨床上運用的限制,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何希皓,未成年人的基本權利─以德國法為中心並論我國之情形,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林東龍,醫療糾紛之社會控制;社會學分析,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
    白奇憲,醫療行為說明義務之探討─以民事責任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邱琪雯,醫師告知義務法律責任之再研究─以是否負刑事責任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一月。
    三、期刊
    王千維,由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到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之三---以違法性的思考以及客觀證據負擔的倒置為中心,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一),元照出版,2000年10月初版一刷。
    蔡維音,從全民健保觀察醫病關係之變遷,應用倫理通訊,第二十一期,民國2002年01月。
    蔡維音,全民健保之法律關係剖析,月旦法學雜誌,1999/5-6,第48期,頁67-78第49期。
    蔡振修,醫事人員過失除罪化的爭議與正見,醫事法學,第十二卷第一期、第二期(合訂本),民國2004年06月。
    薛瑞元,醫療契約與告知義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2004年9月,頁42。
    翁玉榮,從法律觀點談病患之自己決定權及醫師之說明義務,法律論評,第66卷第1-3期合刊,2000 年3 月,頁2-20。
    王皇玉,論醫師的說明義務與親自診察義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37期,2006年10月,頁256-280。
    王皇玉,醫師未盡說明義務之法律效果-簡評九四年台上字第二六七六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5期,2005年10月,頁224-226。
    王皇玉,論醫師之說明義務與逾越病人同意之醫療行為,刑事法裁判研討會,台大法律學院刑事法研究中心主辦,2006年5月24日。
    王皇玉,〈「告知後同意」原則在刑法上之意義─從幾則實務判決談起〉,The 24th general Scientific Meeting,Taiwanese Association of Andrology,台灣泌尿科醫學會主辦,2005年8月27、28日。
    王皇玉,整形美容、病人同意與醫療過失中之信賴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2005年12月。
    朱柔若、林東龍,醫療公道如何討?台灣醫療糾紛處理機制弊案之探索,醫事法律雜誌第11卷第3、4期,2003年12月。
    李正太,從最高法院八十六年度臺上字第五十六號判決-談錯誤診斷及醫師說明義務,司法週刊 第851期,1997年11月。
    李明濱,病人自主與知情同意,醫學教育第1卷第4期,1997年12月。
    李念組、陳仕振、曲以文,我國仲裁與訴訟制度解決醫療糾紛之比較,仲裁季刊第73期,2004年12月。
    吳俊穎,由醫療糾紛的觀點看臺灣實證醫學未來之發展,台灣醫界第8卷第4期,2004年。
    吳佳穎、蔡甫昌、陳慶餘,病情告知,當代醫學,第三十卷第十一期,2003年。
    沈冠伶,武器平等原則等於醫療訴訟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2005年12月。
    林漢強,論醫療行為之說明義務,全國律師,第八卷第十二期,2004年12月。
    林鈺雄,初探醫療秘密與拒絕證言權,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2005年12月。
    林萍章,新版手術同意書與契約法相關規定之適用,醫事法學第12卷第3-4期,2004年12月。
    林萍章,新版手術同意書與知情同意法則,萬國法律第133期,2004年2月,頁35、41-42。
    林惠嵐、曾玉喬、簡伶怡、呂孟真、陳孝範,從手術同意書的改版研析醫病關係的建立及病患自主權,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護理(學)系學刊第1卷第1期,2004年10月。
    侯英泠,從德國法論醫師之契約上說明義務,月旦法學雜誌,112期,2004年9月,頁22。
    侯英泠,醫療行為的民事賠償責任(上)-從德國醫師責任法(Arzthaftungsrecht)切入探討,月旦法學雜誌,72期,2001年5月。
    侯英泠,論消保法上醫師之安全說明義務-台灣高等法院八七年上字第一五一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7期,2002年8月。
    侯英泠,探討醫療無過失責任的適宜性,月旦法學雜誌第49卷,1999年6月,頁157-163。
    高添富,醫師專業責任風險與保險問題之探討,風險與保險雜誌第1卷,2004年4月。
    黃立,消費者保護法對醫療行為的適用,律師雜誌第217期,1997年10月。
    黃鈺媖,從醫療水準談婦產科醫療責任注意義務之認定,律師雜誌第308期,2005年5月。
    莊淑君,醫療行為是否適用消保法?-簡介我國法院見解,萬國法律第133期,2004年2月。
    曾建元,病人權利的倫理難題兼論醫療倫理委員會與倫理諮詢專員在其間的角色,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5期,2003年1月。
    曾建元,由生命倫理學原則之價值導向檢視台灣人體試驗委員會制度及其倫理與法律規範,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21期,2004年9月。
    許純琪,談我國法上醫師告知義務之民事責任,萬國法律第133期,2004年2月。
    許美麗,醫療法之修正對醫療糾紛民事責任之影響,新竹律師會刊第8卷。
    林欣柔、楊秀儀,告別馬偕肩難產事件?新醫療法第八十二條第二項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2004年9月,頁24-34。
    楊秀儀,誰來同意?誰作決定?─從告知後同意法則談病人自主權之理論與實際:美國經驗的考察,台灣法學會學報第20期,1999年10月,頁367-410。
    楊秀儀,論醫療糾紛之定義、成因、及歸責原則,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9期,2002年10月,頁121-131。
    楊秀儀,鬆綁?更多的管制?─從法律觀點看臺灣醫療法、醫師法修正草案,醫院雜誌第32卷第6期,1999年12月。
    楊秀儀,論醫院管理之醫療糾紛、醫院之醫療糾紛責任風險預估與因應策略探討,第四屆王金茂醫管論文得獎論文,2003年4月。
    楊秀儀,論強制治療所生之醫療傷害填補原則,萬國法律第133期,2004年2月。
    楊秀儀,論美國法上「告知後同意」法則之法理基礎與責任態樣,月旦法學雜誌,2004年5月。
    楊秀儀,美國告知後同意法則之考察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
    楊秀儀,病人,家屬,社會:論基因年代病患自主權可能之發展,台大法學論叢第31卷第5期,2002年9月。
    楊秀儀,醫院之醫療糾紛責任風險預估與因應策略探討,醫務管理期刊第4卷第2期,2003年6月。
    楊哲彥、楊秀儀,臺灣地區中醫與西醫醫療糾紛的差異,中醫藥雜誌第15卷第1期,2004年3月。
    陳子平,醫療上「充分說明與同意(Informed Consent)」之法理,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4卷第1期,2000年。
    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要件--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判決再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000年12月,頁80。
    陳忠五,醫療糾紛的現象與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5期,2004年5月。
    陳忠五,醫療行為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處適用領域,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期。
    陳怡安,臺灣高等法院「肩難產案」二審判決簡介與評釋,醫事法律第7卷第3期,1999年9月。
    陳怡安,醫療服務嚴格責任之解釋論—兼評「肩難產案」判決,法學叢刊第172期,1998年7月。
    陳怡安,藥物過敏的法律責任--從維他命B1案判決談起,台灣醫界第44卷第10期,2001年10月。
    陳怡安,醫療服務嚴格責任之解釋論--從「肩難產案」判決談起,醫事法學第6卷第1-2期,1998年3月。
    陳聰富,論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侵權行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三十期,2002年01月。
    鄭博文、賴俊裕、邱文宏,以危機管理建構醫療糾紛預防之模式,Journal of Crisis Management第1卷第3期,2004年。
    譚健民,併發症與醫療事故的相互關係,律師雜誌第300期,2004年7月。
    蘇巧慧,我國實務對醫療訴訟中因果關係之認定,萬國法律第133期,2004年2月。
    劉文瑢,醫療過失---英美案例為中心(上),醫事法學,2000年3月。
    韓揆,醫療糾紛概說,醫院行政管理第38卷第3期,2005年。
    外文部分
    一、英文書籍
    Barry R. Furrow et al., Health Law, 2nd ed., 2000.
    Barry R. Furrow et.al., Bioethics: Health Care Law And Ethics, 3rd ed., 1997.
    Edward P. Richard et al., Medical Care Law, 1999.
    Tom L Beauchamp & James F. Childress,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Fif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rene S. Switankowsky, A new paradigm for informed consent, 1998.
    Leanna Darvall, Medicine, Law and Social Change, 1993.
    Robert M. Veatch, Medical Ethics: An Introduction, Robert M. Veatch ed., 2nd ed., 1997.
    R. Faden & T. Beachamp, A History And Theory Of Informed Consent, 1986.
    Joseph H. King, The law of medical malpractice in a nutshell,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2nd ed., 1986.
    John G. Fleming:The Law of Torts, Law Book Co; 8th Ed., 1992.
    Richards III EP, Rathbun KC. Law and the Physician, Little Brown & Co; 1st Ed., 1993.
    Furrow BR, Greaney TL, Johnson SH, et al. Health Law, West Group Publishing, 2nd Ed., 2000.
    二、英文期刊
    Kevin W. Williams, Managing Physician Financ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Clinical Trials Conducted in The Private Practice Setting, Food and Drug Law Journal, 2004.
    Sarah K. Keitt, Sex & Gender: The Politics, Policy, and Practice of Medical Research, 3 Yale J. Health Policy L. & Ethics, 2003.
    Marjorie Maguire Shultz, From Informed Consent to Patient Choice: A New Protected Interest, 95 YALE L.J., 225, 1985.
    Michelle Wilcox DeBarge, The Performance of Invasive Procedures by HIV-Infected Doctors: The Duty to Disclose Under The Informed Consent Doctrine, Connecticut Law Review, Spring, 1993
    P. Appelbaum, C. Lidz & A. Meisel, Informed Consent, Legal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1987.
    Peter H. Schuck, Rethinking Informed Consent, 103 Yale L.J. 911, 1994.
    Richard E. Shugrue, Kathryn Linstromberg, The Practitioner’s Guide to Informed Consent, Creighton Law Review April, 1991
    Wear, Stephen. Informed Consent: Patient Autonomy and Physician Beneficence within Clinical Medicine, 1998
    Sharona Hoffman, Regulating Clinical Research: Informed Consent, Privacy and IRBs, 31 Cap. U. L. Rev. 71, 2003.
    Brian Paul Wyman, Biomedic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 on Juvenile Inmates: Uninformed Choice and Coerced Participation, 15 J.L. & Health 77 , 2000-2001.
    Bird, S., Does my patient have capacity to consent to treatment? Australian Family Physician, 33(8), 638-639, 2004.
    Clarke, S., & Oakley, J., Informed consent and surgeons`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edicine & Philosophy, 29, 11-35, 2004.
    Jebbin, N. J., & Adotey, J. M., Informed consent: how informed are patients? Nigerian Journal of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sident Doctors of Nigeria, 13(2), 148-151, 2004.
    三、網路資料
    行政院衛生署網站,http://www.doh.gov.tw。
    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網站,http://www.thrf.org.tw。
    中央健康保險局網站,http://www.nhi.gov.tw。
    台灣臨床倫理網站,http://www.tcen.org.tw。
    世界醫學會(WMA)網站,http://www.wma.net/e。
    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網站,http://www.ohsr.od.nih.gov。
    美國衛生及人道服務部(DHHS/HHS)網站,http://www.hhs.gov。
    美國總統之生命倫理委員會(The President’s Council on Bioethics)網站,http://www.bioethics.gov。
    國際醫藥協和會(ICH)網站,http://www.ich.org。
    聯合國(UN)網站,http://www.unhchr.ch/html/menu2/6/crc/treaties/crc.htm。
    世界衛生組織網站,http://www.who.int/mediacentre/en。
    http://www.ama-assn.org/ama/pub/category/2416.html。
    http://www.os.dhhs.gov/。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學士後法學組
    93651048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65104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5104801.pdf92KbAdobe PDF2874View/Open
    65104802.pdf116KbAdobe PDF2895View/Open
    65104803.pdf119KbAdobe PDF2981View/Open
    65104804.pdf129KbAdobe PDF2828View/Open
    65104805.pdf146KbAdobe PDF21011View/Open
    65104806.pdf289KbAdobe PDF21571View/Open
    65104807.pdf206KbAdobe PDF21368View/Open
    65104808.pdf360KbAdobe PDF21323View/Open
    65104809.pdf157KbAdobe PDF21063View/Open
    65104810.pdf233KbAdobe PDF2177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