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17312      Online Users : 64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037


    Title: 組織資訊應用需求與教育部門資訊管理教育配合程度之研究
    Authors: 吳愛玲
    Contributors: 姜國輝
    吳愛玲
    Date: 2002
    Issue Date: 2010-12-08 01:57:46 (UTC+8)
    Abstract:   資訊科技的進步及資訊管理應用的普及,改變了企業組織經營管理模式,資訊管理人才需求與日劇增,因此資訊管理教育扮演重要角色。隨著資訊管理科系及資訊管理人才培育的增加,我們不妨回頭來探討學校的資訊管理教育是否符合企業所需,其間是否存在差異,而對供需層面間差異的探討,乃形成本研究的主題:組織資訊應用需求與教育部門資訊管理教育配合程度之研究。
      本研究針對資訊從業人員、資訊管理教師及資訊管理學生為研究母體,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資訊應用供給面以我國大專院校資訊管理系(所、科)1000多位教師為研究母體,採全面問卷調查方式;另對資訊管理學生採方便取樣方式調查,以政治大學、華梵大學、大華技術學院、南亞技術學院等校之資訊管理系(所、科)應屆畢業生及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資訊應用需求面則以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及中華民國資訊應用發展協會會員、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資訊管理組企業家為研究樣本。
      問卷內容經與學者專家研討後,分成基本資料、資訊管理需求及綜合評量等三部份,並將資訊管理需求分成十三類,每類再細列數種現行應用之技能,針對資訊從業人員、資訊管理教師及資訊管理學生進行問卷。按所分十三類內容為:(1)作業系統方面(2)辦公室自動化方面(3)系統分析與設計方面(4)程式語言方面(前端)(5)Web開發工具方面(前端)(6)AP Server開發工具方面(中間層)(7)資料庫開發及管理方面(後端)(8)網路及通訊管理方面(9)資訊及通訊安全方面(10)電子化(e化)管理方面(11)資訊管理方面(12)企業管理方面(13)人際溝通技巧方面。
      回收問卷以SPSS統計,經分析後發現三類人員(資訊從業人員、資訊管理教師、資訊管理學生)對各類技能認知的比較如下:
      三類人員看法完全一致者為:4.程式語言方面(前端)、6.AP Server開發工具方面(中間層)、7.資料庫開發及管理方面(後端);三類人員看法完全不一致者為:2.辦公室自動化方面、3.系統分析與設計方面、9.資訊及通訊安全方面、11.資訊管理應用方面、12.管理基本知識方面、13.人際溝通技巧方面。
      資訊從業人員與資訊管理教師看法一致者為:5.Web開發工具方面(前端)、8.網路及通訊管理方面;資訊從業人員與資訊管理教師看法不一致者為:1.作業系統方面、10.電子化(e化)管理方面。
      資訊從業人員與資訊管理學生看法一致者為:1.作業系統方面、8.網路及通訊管理方面;資訊從業人員與資訊管理學生看法不一致者為:5.Web開發工具方面(前端)、10.電子化(e化)管理方面。
      資訊管理教師與資訊管理學生看法一致者為:10.電子化(e化)管理方面;資訊管理教師與資訊管理學生看法不一致者為:1.作業系統方面、5.Web開發工具方面(前端)、8.網路及通訊管理方面。
      本研究最有價值者為三類人員分別對學校資訊管理課程應加強方向之建言提出寶貴的建議,綜合說明如下:
      (1)除了加強技術面及管理面課程之必然要件外,最迫切需求的建議有產學合作、與實務結合、人際溝通與技巧、團隊、與社會人力需求配合、前瞻性、課程規劃、界定教學目標、師資與設備等。
      (2)對資訊管理這一領域來說,產學合作及與實務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但若要達到此點必須企業界的協助,才能讓學生學以致用,早日領悟到資管與企管結合的核心,若能建教合作,對學生而言是非常務實的學習方式。而企業界若給予實習機會,學生則應好好把握,珍惜此一與實務相結合的學習機會。
      (3)人際溝通與技巧與團隊精神,已是現代社會必備要件,任何事情均無法由個人自行處理;建議學校課程除了增加個人技能領域外,多辦些社團活動及必須團隊合作始能完成的專案,讓學生早日分享集體創作的成果。
      (4)資訊管理課程的設立乃為提供社會人力需求,但因資訊科技日新月異,故又無法墨守成規,因此必須考慮與社會人力需求配合,又必須考慮前瞻性,造成老師亦必須不斷的學習,可見資管老師工作的艱辛。
      (5)課程規劃除與上述各項建議有關外,尚與教學目標、師資與設備有非常相關性,因資管教育必須有電腦軟硬體相關設備的配合,而電腦設備之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教學經費亦必須相對配合,才能讓學生學習到最新的課程領域,而若要人人均能上機,勢必增加設備或增加實習機會以竟事功。
    "論文摘要
    致謝詞
    目次
    表次
    圖次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背景----3
      1.2 研究動機----3
      1.3 研究目的----4
      1.4 研究範圍與對象-----5
      1.5 研究程序-----6
      1.6 預期成果與貢獻-----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2.1 資訊管理發展重要議題-----7
      2.2 組織資訊應用需求之探討-----11
      2.3 資訊管理教育目標之探討-----17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22
      3.1 研究架構-----22
      3.2 研究方法-----23
      3.3 研究步驟-----23
      3.4 研究變數-----25
      3.5 問卷設計-----25
      3.6 樣本蒐集方法-----29
      3.7 資料分析方法-----31
    第四章 研究分析-----32
      4.1 課程資料回收-----32
      4.2 問卷資料回收-----34
      4.3 樣本分析-----35
      4.4 資訊管理技能需求-----44
      4.5 綜合評量-----86
      4.6 認知差距-----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5
      5.1 研究結論-----105
      5.2 建議事項-----118
      5.3 研究限制-----126
      5.4 未來研究方向-----127
    參考文獻-----128
    附錄
      附錄一 資訊從業人員問卷
      附錄二 資訊管理教師問卷
      附錄三 資訊管理學生問卷
      附錄四 資訊從業教師問卷函
      附錄五 資訊管理系所課程函
      附錄六 資訊管理系所學生統計
      附錄七 資訊管理專家座談
      附錄八 大專院校九十年度資訊管理實際開課課程

    表次
    表1-1、我國大專院校資訊管理系(所、科)專任老師數/學生數/班級數/畢業生數統計-----2
    表1-2、我國大專院校專任老師數/學生數/畢業生數統計-----2
    表2-1、1984-1994國內外學者對資訊管理課題的重要性排名-----7
    表2-2、美國企業資訊主管所關心的主要課題—1994-1995年之調查結果-----8
    表2-3、ITE鑑定分類與考試科目-----14
    表2-4、DPMA建議之資訊管理課程-----19
    表4-1、課程表回收統計-----32
    表4-2、課程與間卷分類-----32
    表4-3、我國各大專院校的資訊管理系(所、科)九十年度實際開課課程統計-----33
    表4-4、問卷回收情況統計-----34
    表4-5、企業基本資料-----37
    表4-6、資訊從業人員基本資料-----40
    表4-7、資訊管理教師基本資料-----42
    表4-8、資訊管理學生基本資料-----43
    表4-9、學校課程在作業系統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工作技能需求-----44
    表4-10、不同教育背景的資訊從業人員對學校教育在作業系統上幫助程度的認知差異-----45
    表4-11、不同職務的資訊從業人員對學校教育在作業系統上幫助程度的認知差異-----46
    表4-12、資訊管理教師對作業系統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47
    表4-13、資訊管理學生對作業系統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48
    表4-14、學校課程在辦公室自動化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工作技能需求-----49
    表4-15、不同教育背景的資訊從業人員對學校教育在辦公室自動化上幫助程度的認知差異-----50
    表4-16、不同職務的資訊從業人員對學校教育在辦公室自動化上幫助程度的認知差異-----52
    表4-17、資訊管理教師對辦公室自動化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53
    表4-18、資訊管理學生對辦公室自動化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53
    表4-19、學校課程在系統分析與設計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工作技能需求-----54
    表4-20、不同教育背景的資訊從業人員對學校教育在系統分析與設計上幫助程度的認知差異-----56
    表4-21、不同職務的資訊從業人員對學校教育在系統分析與設計上幫助程度的認知差異-----57
    表4-22、資訊管理教師對系統分析與設計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58
    表4-23、資訊管理學生對系統分析與設計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59
    表4-24、學校課程在程式語言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工作技能需求-----60
    表4-25、資訊管埋教師對程式語言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61
    表4-26、資訊管理學生對程式語言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62
    表4-27、學校課程在Web開發工具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工作技能需求-----63
    表4-28、資訊管理教師對Web開發工具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64
    表4-29、資訊管理學生對Web開發工具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65
    表4-30、學校課程在AP Server開發工具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工作技能需求-----66
    表4-31、資訊管理教師對AP Server開發工具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66
    表4-32、資訊管理學生對AP Server開發工具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67
    表4-33、學校課程在資料庫開發及管理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工作技能需求-----68
    表4-34、資訊管理教師對資料庫開發及管理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69
    表4-35、資訊管理學生對資料庫開發及管理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70
    表4-36、學校課程在網路及通訊管理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表-----71
    表4-37、資訊管理教師對網路及通訊管理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工作技能需求-----72
    表4-38、資訊管理學生對網路及通訊管理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73
    表4-39、學校課程在資訊及通訊安全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工作技能需求-----74
    表4-40、資訊管理教師對資訊及通訊安全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75
    表4-41、資訊管理學生對資訊及通訊安全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75
    表4-42、學校課程在電子化(e化)管理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工作技能需求-----76
    表4-43、資訊管理教師對電子化(e化)管理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77
    表4-44、資訊管理學生對電于化(e化)管理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78
    表4-45、學校課程在資訊管理應用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工作技能需求-----79
    表4-46、資訊管理教師對資訊管理應用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79
    表4-47、資訊管理學生對資訊管理應用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80
    表4-48、學校課程在管理基礎知識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工作技能需求-----81
    表4-49、資訊管理教師對管理基礎知識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82
    表4-50、資訊管理學生對管理基礎知識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83
    表4-51、學校課程在人際溝通技巧上之幫助程度及目前資訊工作技能需求-----84
    表4-52、資訊管理教師對企業管理的重視程度及開課情況-----84
    表4-53、資訊管理學生對人際溝通技巧的熟悉程度及課堂學習狀況-----85
    表4-54、資訊從業人員認為資訊工作最重要應具備技術-----87
    表4-55、資訊從業人員初入資訊行業所遭遇最不足之技術能力-----87
    表4-56、資訊管理教師認為資訊管理學生最需要具備技術-----89
    表4-57、資訊管理教師認為資訊管理學生最不足之技術能力-----89
    表4-58、資訊管理學生認為在求學中最需要具備技術-----91
    表4-59、資訊管理學生認為在求學中所遭遇最不足之技術能力-----91
    表4-60、作業系統之供需比較-----92
    表4-61、辦公室自動化之供需比較-----93
    表4-62、系統分析與設計之供需比較-----94
    表4-63、程式語言之供需比較-----95
    表4-64、Web開發工具之供需比較-----96
    表4-65、AP Server開發工具之供需比較-----97
    表4-66、資料庫開發及管理之供需比蛟-----98
    表4-67、網路及通訊管理之供需比較-----99
    表4-68、資訊及通訊安全之供需比較-----100
    表4-69、電子化(e化)管理之供需比蛟-----101
    表4-70、資訊管理應用之供需比較-----102
    表4-71、管理基礎知識之供需比較-----103
    表4-72、人際溝通技巧之供需比較-----104
    表5-1、資訊從業人員在目前工作中最需要的技能及求學時最有幫助的課程-----106
    表5-2、資訊管理教師授課最多的課程及認為對學生最重要的課程-----107
    表5-3、資訊管理學生在學校學得最多的課程及最熟悉的課程-----108
    表5-4、資訊從業人員、資訊管理教師、資訊管理學生對各類技能認知的比較-----110
    表5-5、三類人員在作業系統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1
    表5-6、三類人員在辦公室自動化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2
    表5-7、三類人員在系統分析與設計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2
    表5-8、三類人員在程式語言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3
    表5-9、三類人員在Web開發工具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3
    表5-10、三類人員在AP Server開發工具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4
    表5-11、三類人員在資料庫開發及管理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4
    表5-12、三類人員在網路及通訊管理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5
    表5-13、三類人員在資訊及通訊安全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5
    表5-14、三類人員在電子化(e化)管理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6
    表5-15、三類人員在資訊管理應用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6
    表5-16、三類人員在管理基本知識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7
    表5-17、三類人員在人際溝通技巧方面之相關(一致)性檢定-----117
    表5-18、資訊從業人員對學校資訊管理課程應加強方向之建言-----118
    表5-19、資訊管理教師對學校資訊管理課程應加強方向之建言-----121
    表5-20、資訊管理學生對學校資訊管理課程應加強方向之建言-----122

    圖次
    圖2-1 系統分析師的工作範圍及所需的具備的知識與技術-----13
    圖2-2 資訊管理學系涵蓋的範圍-----18
    圖3-1 資訊管理人才供需研究架構-----22
    Reference: 1、教育部(2001/08),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九十年2001,台北:教育部。
    2、教育部統計處(2002/03),中華民國大專院校概況統計九十學年度,台北:教育部。
    3、朱浤源(2001/03),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第4版,台北:正中書局。
    4、周文賢、吳金朝(1996/07),碩士論文撰寫方法,台北:華泰書局。
    5、李美華等譯(1998/02),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譯自Earl Babbie。
    6、李美馨譯(2002/09),研究論文寫作指導,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譯自Ralph Berry。
    7、周宣光譯(2001/02),管理資訊系統網路化企業中的組織與科技,台北:東華書局。譯自Kenneth C. Laudon & Jane P. Laudon。
    8、宋凱、范錚強、郭鴻志、陳明德、季延平等著(1997/07),管理資訊系統,台北:華泰書局。
    9、季延平譯(2001/05),資訊管理聯繫於策略優勢,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譯自Efraim Turban、Ephraim McLean、James Wetherbe。
    10、吳琮璠、謝清佳著(2000/05),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
    11、陳文賢(2002/04),資訊管理,台北:東華書局。
    12、蕭仲良(1999/06),「管理教育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之實證研究-以國內商管學院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3、趙涵梅(1999/06),「管理教育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之個案研究-國外管理學院之經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4、鐘惠貞(1999/06),「影響網際網路上服飾採購的因素及性別的考量」,大葉大會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15、王建昌(1998/06),「學校教育對資訊從業人員技術養成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魏延超(1998/06),「教育學程學生對電腦態度及電腦素養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陳葵宏(1999),「資訊主管對影響企業引進新資訊科技因素之管理行為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王俊傑(2000/06),「結合資訊網路與集團企業關係網路以建構虛擬組織模式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黃銀豪(1999/06),「www科技引進影響組織管理績效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蕭朝文(1999/10),「網際網路之資訊分享與合作學習:設計與建構一個以興趣為基礎的分散式學習環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1、林振傑,(1997),「國內資訊管理系網路教學與產業界實際需求的探討」,大葉工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2、曾立凱,(1996),「企業界與學術界對資訊管理從業人員所需知能之比較研究」,大葉工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3、王秋華,(2001/02),「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的關係」,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4、林泓君,(2001),「科技人員生涯抉擇之探討---以電子商務人員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5、呂新科,(1993),「資訊建構規劃之研究---組織學習的觀點」,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6、Lynda M. Applegate、F. Warren McFarlan、James L. McKenney(1999),Corporate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5th edition., Irwin/Mcgraw-Hil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89932112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54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17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