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4981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09952/140887 (78%)
造访人次 : 46287512      在线人数 : 77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810


    题名: 校園公共藝術符號取向之研究
    The study on symbol orientation for campus public arts
    作者: 王如杏
    贡献者: 湯志民
    王如杏
    关键词: 校園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符號表徵
    器物符號
    操作符號
    構念符號
    campus public arts
    symbolic characterization of public arts
    objects symbols
    operation symbols
    construct symbols
    日期: 2009
    上传时间: 2010-12-09 09:56:55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校園公共藝術符號互動表徵、校園公共藝術符號之影響的現況及其關係,並據以提出結論與建議,期能提供學校運用符號互動表徵,增進公共藝術影響的參考。本研究採取文件分析、問卷調查、觀察法、訪談法進行研究,首先蒐集相關文獻,探討校園公共藝術及符號互動的相關理論;透過文件分析我國2005、2006、2007校園公共藝術設置案計136件,歸納出校園公共藝術符號互動表徵,包含:器物符號、操作符號、構念符號等三層面。另就校園公共藝術符號之影響進行探討,包含:提升校園環境品質、呈現學校品牌形象、涵養學生美學素養、促進公共關係發展、強化溝通協調功能等五層面。再利用問卷調查學校成員與校園公共藝術符號的互動及影響現況資料,將實徵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針對研究目的與問題發展訪談提綱,針對個案研究學校進行觀察與訪談,最後綜合研究發現做成結論,並提出具體建議。
    本研究之問卷對象為臺北市、臺北縣、宜蘭縣2005、2006、2007國民中、小學校園公共藝術設置學校計35所之師生,抽樣調查765位,取得有效樣本706份,調查結果以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係數分析、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獲致以下結論:
    一、學校師生與校園公共藝術符號表徵的互動現況以「器物符號」最顯見,其次為「構念符號」,再其次為「操作符號」。
    二、學校師生受到校園公共藝術符號的影響現況,依序為:「提升校園環境品質」、「涵養學生美學素養」、「呈現學校品牌形象」、「促進公共關係發展」、「強化溝通協調功能」。
    三、學校師生與校園公共藝術符號表徵之互動在學校區域、服務年資、教育程度、現任職務上具有差異。
    四、學校師生受到校園公共藝術符號之影響在學校區域、性別、服務年資、教育程度、現任職務、就讀年級上具有差異。
    五、校園公共藝術符號表徵與校園公共藝術符號之影響各層面均呈現正相關。其中「操作符號」與「強化溝通協調功能」相關程度最高;其次為「操作符號」與「提升校園環境品質」;最低者為「器物符號」與「涵養學生美學素養」。
    六、「操作符號」對整體校園公共藝術符號之影響的預測力最佳。
    七、個案學校師生普遍認同校園公共藝術符號互動各層面之表徵。
    八、個案學校師生對於校園公共藝術符號之影響,因符號互動表徵不同而有差異。
    根據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供作學校未來設置公共藝術,能有效運用符號互動表徵,來強化公共藝術的影響之參考。
    壹、對學校之建議:
    一、運用符號互動表徵,強化公共藝術影響
    二、善用公共藝術經費,涵養學生美學素養
    三、落實公共藝術教育,提升校園環境品質
    四、活用操作符號表徵,增進溝通協調功能
    五、行銷校園公共藝術,建立學校公共關係
    六、設計校園建築符號,營造學校品牌形象
    貳、對教師之建議:
    一、參與校園公共藝術,增進專業對話溝通
    二、發展公共藝術課程,陶冶師生藝術生活
    三、經驗傳承研習進修,兼任行政專業成長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statu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ampus public art symbolic interac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campus public art symbol, and then to propos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provided for school to apply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and refer to strengthen the influence of the public art.

    The researcher adopted document analysis, questionnaires,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research in the study. The research was begun to collect the related documents and then probe related theories of the campus public art and the symbolic interaction. Through document analysis of 136 campus public art cases, from 2005 to 2007, inducted three levels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ampus public art symbolic interaction, including: objects symbols, operation symbols, and construct symbols.

    On the other h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campus public art,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campus environment, conserving students’ aesthetic literacy ", showing the school brand imag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relations, and strengthening the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five dimensions.

    Further, to survey the interaction and status of the members of the school and the campus public art signs by questionnaires, the researcher proceeded wit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empirical data to develop the interview outline related to the study purposes , interview and observe the case study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findings , the study showed th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

    From 2005 to 2007, there are 35 schools that are from the nation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public art in Taipei City, Taipei County, Ilan County in this study questionnaire. There are 765 subjects who were surveyed altogether and 706 valid samples were acquired.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includ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t test, one-way anova ,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The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s:

    1. The symbolic objects is the "most obvious" ,followed by "construct symbols “, and then followed by "operational symbols" in the interactive status of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campus public art.
    2.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school by campus public art symbols were to: "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ampus environment," "conserve students’ aesthetic literacy ", "show the school brand imag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relations",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3.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campus public art 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chool district, years of service, education, and current position.
    4.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school are affected by campus public art symbols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chool district, gender, years of service, education, current position, and school grade.
    5.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public art on campus and the campus public art signs at all levels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 “operation symbols” and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functions," were the highest relevance; followed by “operation symbol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mpus environment"; the lowest relevance for the "symbolic objects" and "conserving students’ aesthetic literacy."
    6. "Operation symbols" on the public art of the overall campus can predict the best.
    7.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ase school generally agree that the public art at all levels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representation.
    8.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ase school differ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campus public art symbol.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school and teacher:
    Recommendations on school:
    1. To us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ymbolic interaction, and strengthen the influence of the public art.
    2. To make use of thee funds for public arts and conserve students’ aesthetic literacy.
    3. To implement the public arts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4. To utilize operation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and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5. To market campus public art, and establish the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6. To design the campus building signs, and create the school brand imag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1. To participate campus public art , and enhance communi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ialogue.
    2. To develop public art programs, and refin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tistic life.
    3. To inherit the experience of the studies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文建會(2005)。九四年公共藝術年鑑。臺北市:文建會。
    文建會(2006)。九五年公共藝術年鑑。臺北市:文建會。
    文建會(2007)。九六年公共藝術年鑑。臺北市:文建會。
    文建會(2009)。公共藝術操作手冊。臺北市:文建會。2009年3月10日,取自2009http://publicart.cca.gov.tw/example/index2.php
    王玉齡(2002)。公共藝術在法國。輯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2001年公共藝術年鑑,198-205。臺北市:文建會。
    王玉齡(2005)。玩藝學堂:學校公共藝術。臺北市:典藏。
    王佩雅(2007)。學校師生對校園公共藝術的美覺態度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秋絨(1991)。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義。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瑞壎(2002)。從符號互動論的觀點探討學校組織文化。臺東師院學報,13,61-90。
    古宴榕(2004)。公共藝術運用在國小藝術教育課程模式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市。
    朱則剛、吳翠珍(1994):我國國小學生電視識讀能力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1-0301-H-032-504)。
    朱曉芳(2001)。以創作生成與大眾解讀來看當代的公共藝術。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江怡瑩譯(2004)。藝術原理與應用。Otto G. Ocvirk, Robert E. Stionson, Philip R. Wigg, Robert O. Bone,David L. Cayton (1997).Art Fundamentals: Theory and Practice.臺北市:六合。
    多多石材美容養護公司(無日期)。公共藝術品管理維護操作手冊。2009年3月12日,取自http://www.totocare.com.tw/book/公共藝術管理維護操作手冊.doc
    何春寰(2001)。紐約市公立學校公共藝術的推手。藝術家,52(3),296-302。
    吳仁潔(2006)。公共藝術創作者理念與民眾解讀關係之研究─以新竹地區公共藝術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思慧(2002)。公共藝術十年總體驗—關於「民眾參與」與「公共化過程」。空間,141/142,166-171。
    吳界祥(2005)。中部公共藝術評論。輯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九十四年公共藝術年鑑,194-197。臺北市:文建會。
    吳瑪俐(1997)。德國公共空間藝術新方向。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吳瑪琍等譯(2004)。量繪形貌─新形式公共藝術。Suzanne, L. (1995). 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臺北市:遠流。
    呂佩怡(2005)。藝術能做什麼?─從「臺北城市行動」談起。藝術家,60(3),180-211 。
    呂清夫(2006)。北部公共藝術評論。輯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九十四年公共藝術年鑑,188-193。臺北市:文建會。
    李茂政(1975)。傳播學通論。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居延安編譯(1988)。藝術社會學。Hauser, A. (1958). Social History of Art。臺北市:雅典。
    林金龍(2002)。「公共藝術」:空間、文化與實踐。建築師,28(4),96-101。
    林美玲(1993)。象徵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現代教育,8(2),20-45。
    林崇傑(2003)。城市空間中的公共藝術。空間,143/144,113-117 。
    林熺俊(2001)。公共藝術的執行與理論的差距。美育,120,34-38 。
    林熺俊(2005)。街頭美學─設施公共藝術。臺北市:文建會。
    芮逸夫(1981)。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邱惠儀(2004)。公共藝術的公共性議題。公共藝術簡訊,64,1。
    姜得勝(2004)。「符號學」的意義之研究。臺灣教育,60(29),51-55。
    姜得勝(2005a)。校園符號之探究-以「國民中學」為例。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5,29-57。
    姜得勝(2005b)。校園符號與社會變遷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24,175-202。
    洪致美(2003)。雕塑與公共藝術。臺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臺北市:藝術家。
    胡幼美、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輯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胡寶林(2001)。邁向非傳統美學和生態文化遠景的公共藝術:一種彰顯地方共同記憶、
    挖掘社群認同議題、表現場所精神及刺激論述文化遠景的公共藝術。美育,120,
    6-14。
    胡寶林(2002)。校園公共藝術之參與和營造。輯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2002
    年公共藝術國際研討會實錄:校園規劃與公共藝術,11-27。臺北市:文建會。
    倪再沁(1997)。臺灣公共藝術的探索。臺北市:藝術家。
    倪再沁(2003)。十年磨劍─臺灣公共藝術的荊棘之路。藝術家,56(2),138-139。
    夏鑄九、吳思慧(2001)。創作者如何讓使用者表達意見?—公共藝術生產的使用者
    參與操作模式及心法。美育,120,25-33 。
    秦夢群(2001)。校園開放與校園安全之我見─學者觀點。北縣教育,40,17-18 。
    秦夢群(2009,6月)。制度學派與複雜理論對學校組織特性之探討與解釋。輯於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辦「2009海峽兩岸教育領導與經營策略學術研討會暨教育學
    院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十週年慶會議手冊及論文集」(頁11-30)。臺北市:國
    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
    秦夢群、黃貞裕(2003)。教育行政研究方法論。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23-150。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Strauss, A., & Corbib, J.著。臺北:巨流。
    祝基瀅(1986)。我國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研究現況之分析。臺北市:國科會。
    高宣揚(1998)。文化區分化與符號差異化。東吳哲學學報,3,209-242。
    高桂足等(1974)。心理學名詞彙編。臺北市:文景出版社。
    張文龍(2001)。臺灣技職學校校徽造形意象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家銘(1992)。象徵互動論的奠基者—米德。輯於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2-25。臺北市:正中。
    張淑美(1991)。社會心理學在教育上的應用。高市鐸聲,2(1),56-59。
    張慶勳(2002,12月)。校長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變革與發展之研究。發表於中國教 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視聽教育學會、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及臺灣教育社會學會聯合舉辦「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
    梁福鎮(2006)。教育哲學:辯證取向。臺北市:五南。
    陳木子(1997)。藝術的創造鑑賞批評。臺北市:寰宇。
    郭少宗(1998)。八十七年公共藝術年鑑。臺北市:文建會。
    郭文昌(2004)。公共藝術的美學思維─公共藝術的轉角美學。高雄市,春暉。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伯璋 (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南宏。
    陳其南(2000)。對公共藝術在臺灣的幾點省思。典藏今藝術,98。142-144。
    陳其南、陳琳(無日期)。公共藝術觀念之建構(藝術性)。2009年6月9日,取自 http://taipeipublicart.culture.gov.tw/tw/knowledge.php?knowledge_contents_id=139
    陳雨人(1995)。藝術符號與象徵,藝壇雜誌,314,10-11。
    陳奎熹(1999)。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惠婷(1997)。公共藝術在臺灣。臺北市:藝術家。
    陳惠婷(2002)。公共藝術與學校教育。公共藝術簡訊,31,1。
    陳惠婷(2009)。心靈饗宴--醫院公共藝術。2009年3月12日,取自
    http://edu.tcfst.org.tw/form972_3_5_4..doc
    陳朝平(2000)。藝術概論。臺北市:五南。
    陳瑞文(2002)。從「符號互動論」觀點探討臺灣傳播媒體的現代圖書館形象-中央通 訊社新聞資料庫內容分析研究(1991-2001)。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慧芬(1997)。國民小學組織文化之研究---一所臺中市國民小學的個案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梓峰(2002)。邁向參與式的校園營造,輯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2002年 公共藝術國際研討會實錄:校園規劃與公共藝術(頁139-151)。臺北:文建會。
    湯志民(1987)。課程研究的新領域-「潛在課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 207-242。
    湯志民(1992)。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0)。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2)。臺灣的學校建築。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9,6月)。學校創新經營策略:理念與實務。輯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 主辦「2009海峽兩岸教育領導與經營策略學術研討會暨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十週年慶會議手冊及論文集」(頁31-103)。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
    湯明聰(2006)。有故事的學校—藍海新城。2009年3月12日取自http://163.19.81.1/ headmaster/profile1/藍海新城.doc
    黃才郎(1994)。公共藝術與社會的互動。臺北市:藝術家。
    黃承令( 2002)。教育、藝術與公共意涵。公共藝術簡訊,40 ,13-14。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市:漢文書店。
    黃健敏(1994)。百分比藝術─美國環境藝術。臺北市:藝術家。
    黃健敏(1997)。生活中的公共藝術。臺北市:藝術家。
    黃健敏(2001)。法制化的公共藝術。藝術家,52(3),268-295。
    黃健敏(2008)公共藝術獎知多少。文建會電子報。2009年6月5日,取自 http://www.cca.gov.tw/images/epaper/20081121/p01.html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耀榮(1990)。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計畫及設計問題之調查研究。臺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編輯委員會。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6)。竹影城跡:新竹市公共藝術示範〈實驗〉計畫實錄。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楊國德(1988)。喬治米德的社會心理學說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瑞彬(1991)。作為符號的藝術品。現代美術,34,84-89.
    董振平(2002)。從藝術作為歷史與文化的展示公器談起。輯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編,2002年公共藝術國際研討會實錄:校園規劃與公共藝術(頁111-121)。臺北市:文建會。
    廖仁智(1986)。國小學生對國家政治符號態度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漢寶德(2005)。談校園營造 。教師天地,139,4-8。
    熊鵬翥、孫立銓、張正霖、盧崇真、吳雅惠、鄭韻伶、鍾雨欣、張曉華(2008)。臺北縣公共藝術設置現況調查與總體規劃政策委託研究計畫期末報告。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www.publicart.culture.tpc.gov.tw/file/downLoadAction.jsp?id=64
    劉瑞如(2001)。當藝術走向公眾—談公共藝術「公共性」之落實。美育,120,41-47。
    劉瑞如、周雅菁(2005)。公共藝術教戰篇。輯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2005年度公共藝術實務講習參考手冊,18-27。臺北市:文建會。
    黎煥(2004)。勤電影視覺符號之表達-光的應用技巧和效果。高苑學報,10,169-186。
    潘廣宜、蔡青雯譯(2004)。南條史生著:藝術與城市─獨立策展人十五年的軌跡。臺 北市:田園城市。
    鼎眾實業有限公司(無日期)。色彩學。2009年6月9日,取自http://www. plasticcolor.
    com.tw/
    蔡文輝(1979)。社會學理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蔡保田(1977)。學校建築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蔡菁秤(2000) 。兒童電視識讀能力與父母介入兒童收視行為。臺中師範學院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中市。
    鄭乃銘(1997)。藝術家看公共藝術。臺北市:藝術家。
    鄭自隆(1995)。競選廣告--理論、策略、研究案例。臺北市:正中書局。
    鄭明憲(2003)。兒童對視覺意象意義的建構。藝術教育研究,5,1-22。
    鄭保華主編(1997)。康德文集:哲學史上哥白尼式的改革家。北京市:改革出版社。
    賴芷儀(2003)。公眾不只要藝術—以廣告及傳媒觀點檢視公共藝術。藝術觀點,19。 62-67。
    賴新龍(1997)。公共藝術在臺灣。公眾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謝佩霓(2006)。過猶不及間的M型發展:2006年中區公共藝術試析。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www.patw.org.tw/patw/read.php/96.htm
    鍾蔚起(1989)。簡介符號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教育文粹,18,18-29。
    簡逸珊譯(2000)。藝術‧空間‧城市。Miles, M. (1997). Art, space and the city.臺北市:創新。
    顏名宏(2007)。公共藝術的德國近象。公共藝術簡訊,76,14-17。
    顏名宏(2008)。德國的社區公共美學教育工程。輯於2008年文建會公共藝術實務講習手冊,29-36。臺北市:文建會。
    羅興漢譯(1990)。Cassirer, E.著:符號、神話、文化。臺北市:結構群。
    蘇振明(2002)。公共藝術:大眾美感提升的歷程。空間,141/142,136-143。

    二、英文部分
    Bloom, B. S., Engelahar, M. D., Frust, E.J., Hill, W. H. ,& Krathwohl, D. R.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 Handbook: Cognitive Domain. NY : David McKay.
    Carrothers, R. M., & Benson, D.E. (2004).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in introductory textbooks: Coverage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Teaching Sociology, 31 (2), 162-81.
    Cassirer, E. (1979). Symbol, myth and culture. Londo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haron, J. M. (197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An introduction, an interpretation, an intergr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Cohen, A. P. (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London: Routledge.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1998, The landscap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y and issu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
    Fiske, J.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2nd ed.). New York: Methuen.
    Henderson, T. L. ,&Cook, J. L. (2006). Grandma`s hands: Black grandmothers speak about their experience rearing grandchildren on TAN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61(1), 1-19
    Karen , Heid. (2008).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Tools for teaching artistic inquiry. Art Education , 61, 40-46.
    Kelly, B. E. ,& Bredeson, P. V. (1991). Measures of meaning in a public and in a parochial school: Principals as symbol manag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9 (3), 6-22.
    Lincoln, Y. S. ,& Guba, E. 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Mankin, L. D. (2002).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art on state university campuses.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and Society, 32(1), 57-66.
    Marcus, C. C. ,& Francis, C. (1998). People places: 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San Francisco: John Wiley & Sons.
    Marsh, D. ,& Stoker, G. (2002).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2nd ed.).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Masow, G. Leo. (2008). National Symbol. Art & Antiques , 31(1), 90-99.
    Ponticell, J . A. ,& Zepeda, S. J. (2006). Confronting well-learned lessons in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NASSP Bulletin , 88(639), 43-59.
    Richard, P. (1999). The arts centre as symbol. Art Review , 51, 54-55.
    Russell, R. (2004). A beginner’s guide to public art. Art Education, 57(4), 19-24.
    Schein, E. H. (1985).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mith, M. G. (1997).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Canadian Home Economics Journal , 46(4), 161-65 .
    Sturken, M. ,& Cartwright, L. (2001). Practices of looking :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ggenspack, B. M. (1999). The symbolic crises of adoption: Popular media`s agenda setting. Adoption Quarterly, 1(4),57-82.
    Yom, J. J. (2007). Public art in Chicago`s Millennium Park as a model for the new Civic Park in Los Angel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5(5), AAT144388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96911001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1100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0101.pdf4215KbAdobe PDF23393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