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1206/142126 (78%)
Visitors : 48136601      Online Users : 87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49836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836


    Title: 編譯/變異:晚清新小說的「烏托邦」視野
    Authors: 顏健富
    Guan, Kean Fung
    Contributors: 王潤華
    Wang, Yoon Wah
    顏健富
    Guan, Kean Fung
    Keywords: 烏托邦
    晚清
    小說
    Date: 2007
    Issue Date: 2010-12-09 10:29:14 (UTC+8)
    Abstract: 晚清新小說的「烏托邦」視野是迷人的空間狂想史,承載了一個時代有關的世界、科學、哲學、文學等綜合價值。不過,這當中卻有看似最基礎卻最不好解決的問題:到底晚清人如何看待「烏托邦」呢?作者群又如何挪用此一詞彙與概念呢?過去一般研究者都是從「我們」的「烏托邦」概念切入,可是本文卻透過大量資料的發掘與蒐集,呈現晚清語境的「烏托邦」。為充分重審與探討此批小說材料與書寫現象,本文建構出「編譯/變異」系統,涵蓋詞彙考證、概念誤讀、材料蒐集、敘事探討等,以思考晚清作者群如何透過中西資源的「編譯」,締造出一個改寫文學傳統的「變異」理想圖。

    就「編譯」的角度而言,首先觸及「烏托邦」詞彙翻譯與文體承載的問題,因此本文先從「詞彙」的角度切入,追溯此一詞彙翻譯入晚清中國與小說文體的歷程。由於譯者的立場有別,促使「烏托邦」注入道家、佛家、儒家乃至西方的社會主義意涵。當此一詞彙與概念進入小說敘事時,更為作者群發揮想像,構築出一個有別於傳統仙鄉桃源的理想世界,以中西古今作為表述策略,如烏托邦、黃金世界、大同、極樂世界、華胥國等來自不同脈絡的詞彙與概念,相為混用,共同指涉向經由現代化脈絡營造出的完美社會國家。晚清新小說的烏托邦視野是由整個文化領域建構,遍布各出版社、報章、期刊與作者群,成就了不可忽視卻一直被忽視的文學現象,因此對其重新評價更顯重要處理詞彙與文體後,本文重新評估此類小說於晚清小說史的小位置。處理「烏托邦」與晚清新小說與文學史位置的關係後,本文借鑑「誤讀」理論的鬥爭觀點,構築出「編譯系統」——新編、譯編與轉編,聚焦於中國傳統的「桃源」、西方烏托邦的「未來」、思想界的「大同」,分析晚清作者群對於中西資源的創造性地接受。在新編/譯編/轉編的過程中,涉及真理、價值、思考的爭鬥,進而形塑出屬於晚清脈絡的「烏托邦」視野。

    本文接著為此「編譯」而產生「變異」的文學圖景本建構出敘事框架:「無地、異地、遍地」。就「無地」而言,作者先是塑造出「無地可靠」的敘事,反映晚清現實層面的窘境與危機。就在千鈞一髮之際,作者讓人物躍入理論層次的「無地」,進入一虛構的完美「非在」的「沒有場所」;就「異域」而言,作者群大量塑造出人物飄揚過海,遠離中國,於他方興邦建國的敘事,完成屬於晚清語境的「路漫漫路其修遠兮」;就「遍地」而言,由於科技的介入,使得遍地都可為烏托邦的可能,人物透過各種先進的交通進出世界,並且以超越的能力實踐「世界外之世界」的想像,甚至移民至星球與海洋,重新詮釋文藝界的「他境界」理論。此一「無地、異域、遍界」顯示的美好空間卻是暗潮洶湧,潛伏著異質的雜音,本文一一探討。不同於桃源仙鄉等傳統的理想視域經常淡化人為的力量,晚清新小說的「烏托邦」視野強調人為色彩,於是,邦內臣民的塑造是重要焦點。本文探討新小說如何捲入參與晚清文化界的主體改造,進而探討新小說的烏托邦臣民的典範轉換、身體/國體的拯救、文明三利器(報章、演說、學校)的介入等。

    從以上詞彙、概念、敘事到人物的討論,都可見到新的價值傾向,產生變異的理想境地。本文為此「變異」的圖像提出一評估:「(烏托邦)三千年未有變局」。在此一新舊理想境地的變異中,各種關於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科學、文學的知識思潮嵌入小說敘事,本文分析新知識結構介入新小說與支撐起烏托邦的方式。
    Reference: 一、原始資料
    丁祖蔭,〈徐念慈先生行述〉,《小說林》第12期,1908。
    丁鳳麟編,《薛福成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小說林社,〈月月小說出版祝詞〉,《月月小說》第1號,1906。
    小說林社,〈僅告小說林社創設宏文館之趣意〉,收入碧荷館主人,《黃金世界》,上海:小說林社,1907。
    少年中國之少年,〈愛國歌四章〉,《新小說》第1號,1902。
    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四部叢刊》本。
    王韜,〈代上蘇撫李宮保書〉,《弢園文新編》,北京:三聯,1998。
    王韜,〈救時雛議〉,《萬國公報》第43期,1892。
    平等閣主人,〈新中國未來記‧第3回總批〉,《新小說》第2號,1902。
    奴隸生,〈豪傑指南〉,《新小說》第9號,190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1994。
    老子,《老子道德經》,臺北縣:大方出版社,1974。
    司馬遷,〈封禪書〉、〈秦始皇本紀〉,《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
    冷血,〈俠客談敘言〉,《新新小說》第1號,1904。
    冷血,《世界奇談敘言》,《新新小說》第1號,1904。
    別士(夏曾佑),〈小說原理〉,《繡像小說》第3期,1903。
    宋教仁,〈陳星台先生《絕命書》跋〉,《民報》第2號,1906。
    李鴻章,〈籌議海防折〉,收入吳汝綸編,《李文忠公全集.奏稿二十四》,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
    李葭榮,〈我佛山人傳〉,收入朱一玄編,《明清小說資料選編》,濟南:齊魯書社,1990。
    李伯元,《李伯元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李恩涵,《曾紀澤的外交》,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李提摩太,〈救世當然之理〉,《萬國公報》第307卷,1874。
    李提摩太,〈各教總論〉,《萬國公報》第653卷,1881。
    李提摩太,〈《回頭看記略》序言〉,《萬國公報》第35卷,1891。
    李提摩太,〈救世教益〉,《萬國公報》第36卷,1892。
    李提摩太,〈新政策〉,《萬國公報》第87卷,1896。
    吳趼人,〈李伯元傳〉,收入魏紹昌編,《李伯元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吳趼人,《新石頭記》,《吳趼人全集》,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98。
    吳趼人,《最近社會齷齪史‧序》,《吳趼人全集》,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98。
    孟子,《孟子‧告子(下)》,《阮刻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臺北:啟明出版社,1959。
    松岑,〈論寫情小說於新社會之關係〉,《新小說》第17號,1905。
    東海覺我,〈余之小說觀〉,《小說林》第9期,1908。
    周作人,《周作人自編文集:兒童文學小論‧中國新文學的源流》,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桂笙,〈知新室新譯叢‧演說〉,《新小說》第20號,1905。
    俞樾,〈序〉,《新學大叢書》,上海:上海積山喬記書局,1903。
    胡適,《最近之五十年》,上海:申報報館,1923。
    洪秀全,《天朝田畝制度》,收入《太平天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洪秀全,《原道醒世訓》,收入《太平天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洪興祖,《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
    馬君武,〈社會主義之鼻祖德麻司摩兒之華嚴界觀〉,《譯書滙編》第2年第12期,1903。
    馬君武,〈社會黨巨子加菩提之《意加尼亞旅行》〉,《政法學報》第1期,1903。
    臥虎浪士,〈女媧石序〉,收入《中國近代小說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1。
    徐繼畬,《瀛環志略》卷1,臺北:華文書局,1968。
    徐念慈,〈小說林緣起〉,《小說林》第1期(1907.2),1907。
    夏曾佑、嚴復,〈本館附印說部緣起〉,《國聞報》,1897。
    桐城方瑛子,〈閨中歎:憫國難也〉,《安徽俗話報》第4期,1904。
    孫寶瑄,《忘山廬日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商務印書館主人,〈本館編印繡像小說緣起〉,《繡像小說》第1號,1903。
    康有為,《大同書》,臺北:龍田出版社,1979。
    康有為,《七次上書彙編‧上清帝書第一書》,《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臺北:宏業,1974。
    康有為,《康南海先生自編年譜》,《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臺北:宏業,1976。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臺北:宏業,1976。
    康有為,《日本書目志》,收入蔣貴麟編,《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第11冊,臺北:宏業,1976。
    康有為,《長興學記‧桂學答問‧萬木草堂說》,臺北:中華書局,1988。
    寅半生,〈《小說閒評》敘〉,《遊戲世界》第1期,1906。
    張之洞篡,《奏定學堂章程》,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73輯,臺北縣:文海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張木丹、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1977。
    曼殊,〈小說叢話〉,《新小說》第13號,1905。
    商務印書館編印所,Commercial Press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上海:商務,1900。
    梁啟超,〈飲冰室自由書〉,《清議報》第26冊,1899。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清議報》第35冊,1900。
    梁啟超,〈無名之英雄〉,《清議報》第37冊,1900
    梁啟超,〈本館第一百冊祝辭并論報館之責任及本館之經歷〉,《清議報》第100冊,1901。
    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新小說》第1號,1902。
    梁啟超,〈新民說〉,《新民叢報》第1號,1902。
    梁啟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學說(下)〉,《新民叢報》第2號,1902。
    梁啟超,〈《新小說》第1號〉,《新民叢報》第20號,1902。
    梁啟超,〈新民說‧論尚武〉,《新民叢報》第29號,1903。
    梁啟超,〈說希望〉,《新民叢報》第31號,1903。
    梁啟超,〈《新新小說》敘例〉,《大陸報》第2卷第5號,1904。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報癖,〈論看《月月小說》的益處〉,《月月小說》第2年第1期,1908。
    曾虛白,〈曾孟樸年譜〉,收入魏紹昌編,《孽海花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悲盦,〈發凡〉,《砭群叢報》第1期,1909。
    黃遵憲,《人境廬詩草‧以蓮菊桃雜供一瓶作歌》,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
    黃遵憲,〈黃遵憲致梁啟超書〉,《中國哲學》第8輯,北京:三聯書店,1982。
    傅蘭雅(John Fryer),〈求著時新小説啓〉,《萬國公報》第77冊,1895。
    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所編,《唐才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阿英,《小說四談‧作為小說學者的魯迅先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阿英,《晚清小說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阿英,《晚清小說戲曲目》,收入柯靈主編,《阿英全集》,合肥:安徽教育,2003。
    無名氏,《詩經‧魏風‧碩鼠》,阮刻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臺北:啟明,1959。
    莫世祥編,《馬君武集(1900-1919)》,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新小說社,〈中國唯一之文學報《新小說》〉,《新民叢報》14號,1902。
    赫胥黎(T. H. Huxley)著,嚴復譯,《天演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71。
    榮孟源、章伯鋒編,《近代稗海》第1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談者,〈俠客談〉,《新新小說》第1期,1904。
    劉廷璣,《在園雜誌》卷3,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郭嵩燾,《郭嵩燾日記》,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清末之譴責小說》,《魯迅全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魯迅,《故事新編‧序言》,《魯迅全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魯迅,《墳‧寫在「墳」後面》,《魯迅全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陳子展,《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上海:中華書局,1929。
    陳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上海:良友出版公司,1936。
    陳獨秀,〈敬告青年〉,《青年雜誌》第1卷第1號,1915。
    奮翮生,〈軍國民篇〉,《新民叢報》第1號,1902。
    陶淵明,〈桃花源記并詩〉,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魏源,《海國圖志》,湖南:岳麓書社,1998。
    鄧實,〈史學通論〉,《政藝通報》第12號,1902。
    羅家倫主編,《國民報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譚嗣同,《譚嗣同全集》(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
    鄭觀應,《盛世危言‧賽會》,臺北:學術出版社,1965。
    嚴復譯,《原富‧論沮抑外貨不使爭銷之政》卷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嚴復,〈原強〉,《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嚴復,〈《民約》評議〉,《嚴復集》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
    蘇曼殊,〈拜倫詩選‧自序〉,收入馬以君編,《蘇曼殊文集》,廣州:花城出版社,1991。
    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蠻,〈小說小話〉,《小說林》第1期,1907。
    二、專書
    丁文江、趙豐田,《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丁守和,《中國近代思潮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王潤華,《魯迅小說新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王潤華,《越界跨國文學解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4。
    北京圖書館編,《民國時期總書目‧政治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史有為,《外來詞——異文化的使者》,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史景遷,《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北京:北京大學,1997。
    列文森,《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臺灣學生,1996。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岑麒祥,《漢語外來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伯納爾著,邱權政等譯,《一九○七年以前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哈德羅‧布魯姆(Harold Bloom)著,朱元立、陳克明譯,《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圖示》,臺北:駱駝,1992。
    柏拉圖(Plato),《理想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保羅蒂利希(Paul Tillich)著,徐鈞堯譯譯《政治期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馬庫色(Hebert Marcuse)著,羅麗英譯,《愛欲與文明》,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馬西尼(Federico Masini),〈十九世紀文獻中的新詞詞表〉,《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上海: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夏鑄九、王志弘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1993。
    夏曉虹,《晚清社會與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夏曉虹,《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北京:中華書局,2006。
    夏志清,《愛情‧社會‧小說》,臺北:純文學,1974。
    袁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時萌,《晚清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時萌,《曾樸與虞山作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
    高瑞泉,《中國現代精神傳統(增補本)──中國的現代性觀念譜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康帕內拉(Thommasa Campanella)著,陳大維等譯,《太陽城》,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珠莉婭‧克里斯蒂瓦 (Julia Kristeva) 著、張新木譯,《恐怖的權力——論卑賤》,北京:三聯書店,2001。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郜元寶譯,《人詩意地安居》,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
    張旭東,《幻想的秩序——批評理論與當代中國文學話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費正清,劉廣京編,《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彭小妍,《超越寫實》,臺北:聯經,1993。
    喬‧奧‧賀茨勒(Joyce Oramel Hertzler)著,張兆麟等譯,《烏托邦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賀來,《現實生活世界——烏托邦精神的真實根基》,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馮契,《馮契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緒論》,臺北:文津,2005。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
    莫爾(Thomas More)著,戴鎦齡譯,《烏托邦》,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楊世驤,《文苑談往》,臺北:華世出版社,1978。
    聖西門(Saint Simon)著,董果良譯,《聖西門選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郭延禮,《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歐陽健,《晚清小說史》,杭州:浙江出版社,1997。
    潘光哲,《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臺北:三民書局,2006。
    劉晴波、彭國興編,《陳天華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劉小楓,《拯救與逍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劉志琴主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2002。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書局,2000。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陳平原,夏曉虹,《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資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1990。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陳平原,《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陳平原、米列娜主編,《近代中國的百科辭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翦伯讚、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近代部分》,北京:中華書局,1985。
    樽本照雄,《新編增補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濟南:齊魯書社,2002。
    鍾少華,《人類知識的新工具——中日近代百科全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6。
    鍾少華編,《詞語的知惠——清末百科辭書條目選》,貴州:貴州教育出版社,2001。
    鄒振環,《晚清西方地理學在中國》,上海:上海古籍,2000。
    鄒振環,《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6)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2005。
    羅蒂(Richard Rorty)著,李幼蒸譯,《哲學與自然之鏡》,北京:三聯書店,1987。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
    三、單篇、期刊論文
    小川環樹,張桐生譯,〈中國魏晉以後(三世紀)以降的仙鄉故事〉,《幼獅月刊》第40卷第5期,1974,頁33-36。
    王孝廉,〈試論中國仙鄉傳說的一些問題〉,《文史學報》第12期,1982,頁49-71。
    王曉明,〈從奏章到小說——試論近代的一種前景想像〉,收入王宏志主編,《翻譯與創作——中國近代翻譯小說論》,北京:北京大學大學出版社,2000,頁17-27。
    付建舟,〈論中國近代文學的前現代性〉,《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3期,2003,頁16-20。
    何冠驥,〈《桃源夢》與《遠方有個女兒國》——當代中國反烏托邦文學的兩個路向〉,《中外文學》第19卷第5期,1990,頁23-45。
    西爾威斯特‧巴克斯特(Sylvester Baxter),〈《回顧》作者的生平〉,收入愛德華‧貝拉米著,林天鬥、張自謀譯,《回顧》,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頁1-9。
    李永熾,〈近現代的烏托邦世界〉,《當代》第61期,1991,頁22-31。
    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2000,頁77-158。
    汪暉,〈韋伯與中國的現代性問題〉,收入王曉明主編《批評空間的開創》,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頁1-39。
    吳淳邦,〈新發現的傅蘭雅(John Fryer)徵文小說《夢治三癱小說》〉,第三屆中國小說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大學,2007,頁1-18。
    金觀濤,〈中國文化的烏托邦精神〉,《二十一世紀》1990年第2期,頁17-32。
    金觀濤,〈中國革命烏托邦的起源:論道德理想主義演變的邏輯〉,《亞洲研究》第30期,1999,頁18-83。
    金觀濤、劉青峰〈新文化運動的另一種圖像〉,收入呂芳上、張哲郎編,《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大文學院,1999,頁809-843。
    周寧,〈東風西漸:從孔教烏托邦到紅色聖地〉,《文藝理論與批評》2003年第1期,頁122-137。
    胡全章,〈晚清小說的主題特徵〉,《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4期,2007,頁69-72。
    袁進,〈試論近代作家的崛起〉,收入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頁80-91。
    夏志清,〈新小說的提倡者:嚴復與梁啟超〉,收入林明德編,《晚清小說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頁59-92。
    張灝,〈轉型時代中國烏托邦主義的興起〉,《新史學》第14卷第2期,2003,頁1-42。
    張惠娟,〈樂園神話與烏托邦〉,《中外文學》第 15卷第3期,1986,頁78-102。
    敦玉林,〈《鏡花緣》中「君子國」的道德問題〉,《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2003,頁801-803。
    湯哲聲,〈故事新編:中國現代小說的一種文體存在,兼論陸士諤《新水滸》、《新三國》、《新野》〉,《明清小說研究》2001年第1期,頁85-93。
    楊玉成〈世紀末的省思:〈桃花源記并詩〉的文化和社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4期,1998,頁79-100。
    齊益壽,〈桃花源記并詩〉管窺」,《臺大中文學報》第1期,1985,頁285-319。
    熊月之,〈晚清社會對西學的認知程度〉,收入王宏志編,《翻譯與創作:中國近代翻譯小說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頁28-42。
    郭蓁,〈論晚清政治烏托邦小說〉,《清末小說》第22號,1999,頁53-86。
    劉樹森,〈李提摩太與回頭看記畧〉,《美國研究》第1期,1999,頁122-138。
    葉凱蒂,〈晚清政治小說的楔子〉,收入雄向東等選編,《首屆中國近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頁263-286。
    歐陽健,〈晚清「翻新」小說綜論〉,《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第5期,頁131-136。
    歐陽健,〈陸士諤的奇想之一:三國的改革——《新三國》析評〉,《明清小說研究》1989年第1期。
    陳俊啟,〈重估梁啟超小說觀及其在小說史上的意義〉,《漢學研究》第20卷第17期,2002,頁309-338。
    陳建華,〈新小說與想像社群〉,《讀書》2000年第1期,頁22-25。
    陳建華,〈拿破崙與晚清「小說界革命」:從《泰西新史攬要》到《泰西歷史演義》〉,《漢學研究》第23卷2期,2005,頁321-354。
    蔡樂蘇,〈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餘種白話報刊〉,收入丁守和編《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第5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頁493-546。
    顏健富,〈「易屍還魂」的變調:論魯迅小說中的體格、精神與民族身分〉,《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5期,2006,頁113-149。
    顏健富,〈一個國民,各自表述——論晚清小說與魯迅小說的國民想像〉,《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頁325-358。
    顏健富,〈進出神仙島,想像烏托邦——論旅生《癡人說夢記》的空間想像〉,《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3期,2005,頁105-138。
    魏紹昌,〈《冰山雪海》是冒名李伯元翻譯的一本假貨〉,《清末小説》第3期,1979。
    鄭文惠,〈新形式典範的重構——陶淵明〈桃花源記并詩〉新探〉,收於衣若芬、劉宛如主編,《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頁259-300。
    羅蘭‧費希爾(Roland Fischer)著、陸象淦譯,〈烏托邦世界觀史撮要〉,《第歐根尼》1994年第2期,頁1-22。
    顧昕,〈烏托邦與極權主義〉,《當代》第61期,1991,頁56-65。
    四、學位論文
    李廣益,《大同新夢——清末民初文學烏托邦研究》,北京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7。
    郭蓁,《論晚清政治烏托邦小說》北京大學:碩士論文,1997。
    五、外文資料
    Bellamy, Edward. Looking Backward,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1951.
    Bellamy, Edward. ‘Postcript’, Looking Backward,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1951, pp. 275-276.
    Bloom, Harold. The Anxiety of Influence: A Theory of Poet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Bloom, Harold. Poetry and Repression: Revisionism from Blake to Steve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David, Miller.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Though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Frank, Arthur W. ‘Bringing Bodies Back in: a Decade Review’,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7, 1990.
    Hayek, F. A. The Road to Serfdo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Kaufmann, Moritz. Utopias, London: Kegan Paul, 1879.
    Kumar, Krishan. 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Levitas, Ruth. The Concept of Utopia, London: Philip Allan, 1990.
    Lobscheid, W.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1869.
    Mannheim, Karl. Ideology and Utopia,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
    Manuel, F. E. and F. P. Utopian Thought in the Western World,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Mumford, Lewis. The Story of Utopia: Ideal Commonwealths and Social Myths, London: Harrap, 1923.
    Popper, Karl 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 1,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62.
    Said, Edward W.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Synnott, Anthony. The Body Social: Symbolism, Self and Society, N.Y.: Routledge, 1993.
    Timothy, Richard. ‘Conversion by the Millions in China’, Shanghai ,Vol. 1,1907.
    Turner, Bryan S. The Body and Society ,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1996.
    Wells, H.G. A Modern Utopia, Lincon: University of Nebrasa, 1967.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2151505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1505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1505101.pdf53KbAdobe PDF2866View/Open
    51505102.pdf90KbAdobe PDF2757View/Open
    51505103.pdf79KbAdobe PDF2833View/Open
    51505104.pdf521KbAdobe PDF22086View/Open
    51505105.pdf829KbAdobe PDF23811View/Open
    51505106.pdf769KbAdobe PDF21828View/Open
    51505107.pdf685KbAdobe PDF21604View/Open
    51505108.pdf807KbAdobe PDF21930View/Open
    51505109.pdf730KbAdobe PDF22565View/Open
    51505110.pdf392KbAdobe PDF21941View/Open
    51505111.pdf210KbAdobe PDF2177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