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文獻 一、書籍 王甲乙、楊建華、鄭建才,《民事訴訟法新論》,三民,2009年7月,初版。 汪一凡譯,三ケ月章著,《日本民事訴訟法》,五南,1997年6月,初版。 沈冠伶,《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元照,2007年10月,初版。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憲法-權力分立》,學林,2004年5,一版。 邱聯恭,《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三民,1992年4月,初版。 邱聯恭,《程序制度機能論》,三民,1996年8月22日,初版。 邱聯恭,《程序選擇權論》,三民,2000年9月10日,初版。 邱聯恭,《爭點整理方法論》,三民,2001年11月10日,初版。 邱聯恭,《程序利益保護論》,三民,2005年4月10日,初版。 邱聯恭講述,許士宦整理,《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一)、(二)、(三)》,自版,2009年。 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自版,2000年11月。 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2001年9月,初版。 姜世明,《民事證據法實例研習(一)》,正點,2005年2月,初版。 姜世明,《民事證據法實例研習(二)暨判決評釋》,新學林,2006年11月,一版。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基礎論》,元照,2008年7月,二版。 姜世明,《民事程序法之發展與憲法原則》,元照,2009年11月,二版。 姜世明,《法院組織法》,新學林,2010年1月,二版。 陳計男,《民事訴訟法論(上)》,三民,2009年7月,五版。《民事訴訟法論(下)》,三民,2009年10月,五版。 陳計男,《民事訴訟之基本理論(二)》,元照,2009年6月,初版。 陳慈陽,《憲法學》,元照,2005年11月,二版。 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上)》,三民,2009年11月,七版;《民事訴訟法(中)》,三民,2009年10月,七版;《民事訴訟法(下)》,三民,2009年9月,五版。 許士宦,《審判對象與適時審判》,新學林,2006年2月,一版。 許士宦,《程序保障與闡明義務》,新學林,2006年9月,一版。 許士宦,《集中審理與審理原則》,新學林,2009年4月,一版。 駱永家,《民事舉證責任論》,臺灣商務印書,1972年1月,一版。 駱永家,《既判力之研究》,自版,1994年9月,八版。 駱永家,《民事法研究Ⅰ》,自版,1999年3月,八版;《民事法研究Ⅱ》,自版,1999年3月,七版;《民事法研究Ⅲ》,自版,1999年7月,七版。 二、期刊及專文 Hanns Prütting著,吳從周譯,〈德國法上法官之闡明義務〉,《法官協會雜誌》,第7卷第1期,2005年6月。 王甲乙,〈闡明權〉,《法學叢刋》,第11卷第1期,1967年1月。 王甲乙,〈辯論主義〉,《法學叢刋》,第42期,1966年4月。 王甲乙,〈集中審理與事證之提出、蒐集〉,《法官協會雜誌》,第2卷第1期,2000年6月。 呂太郎,〈法律關係之闡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5期,2000年10月。 呂太郎,〈民事訴訟闡明之理論及其趨向〉,《民事訴訟之基本理論(二)》,2009年6月,初版。 呂太郎,〈法院依職權適用過失相抵之商榷-最高法院八十五年台上字第一七五六號判例評釋-〉,《民事訴訟之基本理論(二)》,2009年6月,初版。 呂太郎,〈除斥期間應否依職權適用〉,《民事訴訟之基本理論(二)》,2009年6月,初版。 沈冠伶,〈一部請求之判決對於餘額請求之效力-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七一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1期,2001年2月。 沈冠伶,〈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之分工與合作(上)-專業審判與權利有效救濟間之選擇-〉,《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5期,2003年4月。 沈冠伶,〈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之分工與合作(下)-專業審判與權利有效救濟間之選擇-〉,《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6期,2003年5月。 沈冠伶,〈訴訟權保障與民事訴訟-以大法官關於「訴訟權」之解釋為中心〉,《司法院大法官九十三年度學術研討會-憲法解釋與訴訟權之保障》。 沈冠伶,〈論新民事訴訟法中法官之闡明義務與當事人之事案解明義務〉,《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2007年10月,初版。 沈冠伶,〈民事訴訟法2001年判解回顧-從訴訟上實質平等及當事人之訴訟促進協力義務以觀〉,《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2007年10月,初版。 吳從周,〈闡明之界限變遷〉,《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2期,2005年7月。 吳從周,〈闡明時效抗辯與法官迴避-瀏覽與備忘二○○四年以來德國學說與實務見解的最新發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5期,2005年10月。 吳從周〈闡明提出時效抗辯與二審失權-簡評最高法院九三年台上字第二三九一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8期,2006年1月。 邱聯恭,〈程序保障論之新開展〉,《月旦法學雜誌》,第19期,1996年12月。 邱聯恭,〈民事訴訟審理原則之新容貌及機能演變(一)-著重於評析其如何受最近立法走向所影響及相關理論背景〉,《月旦法學雜誌》,第53期,1999年10月。 邱聯恭,〈民事訴訟審理原則之新容貌及機能演變(二)-著重於評析其如何受最近立法走向所影響及相關理論背景〉,《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1999年11月。 邱聯恭,〈民事訴訟審理原則之新容貌及機能演變(三)-著重於評析其如何受最近立法走向所影響及相關理論背景〉,《月旦法學雜誌》,第55期,1999年12月。 邱聯恭,〈民事訴訟修正後之審判實務〉,《跨世紀法學新思維》,元照,2006年,一版 邱聯恭,〈集中審理與爭點整理〉,《法官協會雜誌》,第2卷第1期,2000年6月。 邱聯恭,〈民事訴訟法修正之法曹倫理重建機制(上)-立足於其理論思想背景之省思〉,《月旦法學雜誌》,第143期,2007年4月。 邱聯恭,〈民事訴訟法修正之法曹倫理重建機制(下) -立足於其理論思想背景之省思〉,《月旦法學雜誌》,第144期,2007年5月。 姜世明,〈德國律師從屬責任之研究(一)〉,《司法周刊》,第863期,1998年2月4日。 姜世明,〈德國律師從屬責任之研究(二)〉,《司法周刊》,第864期,1998年2月11日。 姜世明,〈德國律師從屬責任之研究(三)〉,《司法周刊》,第865期,1998年2月18日。 姜世明,〈法律性突襲性裁判之研究〉,《萬國法律》,第111期,2000年6月。 姜世明,〈二○○二年德國民事訴訟法改革-總則與第一審部分〉,《月旦法學教室》,創刋號,2000年10月。 姜世明,〈論遲延提出攻擊防禦方法之失權〉,《法官協會雜誌》,第2 卷第2期,2000年12月。 姜世明,〈具體化義務〉,《民事證據法實例研習(二)暨判決評釋》,2006年11月,一版。 姜世明,〈失權制度實務見解之綜合評析-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之發展為中心〉,《民事證據法實例研習(二)暨判決評釋》,2006年11月,一版。 姜世明,〈法官闡明制度發展之評估-評最高法院九五年台上字第九八六號民事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0期,2007年11月。 姜世明,〈法官迴避〉,《台灣法學》,第122期,2009年2月15日。 姜世明,〈法官對於法律見解之闡明-評最高法院九八年度台上字第一六五五號民事判決-〉,《台灣法學》,第149期,2010年4月1日。 姜炳俊,〈二○○二年德國民事訴訟法改革-上訴制度〉,《月旦法學教室》,創刋號,2000年10月。 孫森焱,〈論訴權學說及其實用〉,《合作界》,1974年3月。 陳計男,〈集中審理與訴訟指揮權之行使〉,《程序法之研究(四)》,2005年1月。 許士宦,〈闡明義務與程序保障(一)〉,《植根雜誌》,第7卷第9期,1991年9月。 許士宦,〈闡明義務與程序保障(二)〉,《植根雜誌》,第7卷第10期,1991年10月。 許士宦,〈辯論主義之新開展〉,《月旦法學雜誌》,第19期,1996年12月。 許士宦,〈請求之基礎事實、原因事實與訴之變更追加-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一六號民事判決及九十年度台抗字第二號民事裁定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3期,2001年4月。 許士宦,〈憲法解釋與訴訟權之保障-以民事訴訟上訴訟權之保障為中心〉,《司法院大法官九十三年度學術研討會-憲法解釋與訴訟權之保障》,。 許士宦,〈民事訴訟法上之適時審判請求權〉,《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4卷第5期,2005年9月。 許士宦,〈程序選擇權與訴訟當事人(上)-二○○四年最高法院有關民事訴訟法裁判之新開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9期,2006年2月。 許士宦,〈程序選擇權與訴訟當事人(下)-二○○四年最高法院有關民事訴訟法裁判之新開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0期,2006年3月 許士宦,〈民事訴訟法修正後審判實務上處分權主義與辯論主義之新發展(上)-二○○五年最高法院有關民事訴訟法裁判之進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0期,2007年1月。 許士宦,〈民事訴訟法修正後審判實務上處分權主義與辯論主義之新發展(下)-二○○五年最高法院有關民事訴訟法裁判之進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1期,2007年2月。 許士宦,〈法律見解之表明義務〉,《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11期,2008年9月1日。 黃國昌,〈新民事訴訟法下之訴訟標的圖像:訴訟標的相對論的再構成(上)-以法官之闡明義務、當事人程序利益與證明困難之交錯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4期,2003年3月。 黃國昌,〈新民事訴訟法下之訴訟標的圖像:訴訟標的相對論的再構成(下)-以法官之闡明義務、當事人程序利益與證明困難之交錯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5期,2003年4月。 黃國昌,〈訴訟參與及代表訴訟-新民事訴訟法下「程序保障」與「紛爭解決一次性」之平衡點〉,《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元照,2005年10月,初版。 楊建華,〈適當行使闡明權探求當事人真意以補救訴訟標的傳統理論之缺失〉,《民事訴訟法問題研析(三)》,1995年10月。 楊淑文,〈單一聲明下之重疊、選擇或預備合併-最高法院之相關判決之評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8期,2007年9月。 劉明生,〈消滅時效抗辯闡明之研究〉,《法學新論》,第22期,2010年5月。 劉明生,〈法討論義務之研究〉,《法令月刊》,第61卷第8期,2010年8月。 劉明生,〈德國法院闡明義務之新進展-以公元二○○一年德國民事訴訟法修正為中心〉,《輔仁法學》,第39期,2010年10月。 劉明生,〈論補充處分權主義之法院闡明義務〉,《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6期,2010年12月。 三、論文及研究報告 賴振宗,《闡明權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6月。 徐宏志,《民事集中審理之研究》,司法院八十七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司法研究年報,第19輯第2篇,1999年6月。 李國增,《民事訴訟審理集中化之研究》,司法院八十七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司法研究年報,第19輯第3篇,1999年6月。 蔡長林,《程序公正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司法院八十九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司法研究年報,第20輯第9篇,2000年11月。 陳真真,《闡明權之行使》,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九十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 藍雅清,《律師民事責任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劉水抱,《法官闡明義務之實證研究-以第二、第三審民事裁判分析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土論文,2003年7月。 張浴美,《促進民事訴訟集中審理之研究》,司法院九十二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司法研究年報,第23輯第3篇,2003年11月。 劉明生,《辯論主義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1月。 鄧晴馨,《訴訟上自認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阮詠芳,《民法上抗辯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呂遙,《論法院之闡明權與闡明義務》,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28日。 黃惠男,《民事訴訟之爭點整理程序:以各訴訟主體行為義務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5月。 顏銀秋,《訴訟促進義務與逾時提出攻擊防禦方法之失權-以第一審訴訟程序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四、研討會資料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三次研討會紀錄,突襲性裁判,《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一)》。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十一次研討會紀錄,民事訴訟審理方式之檢討-從審理集中化方案論如何加強事實審功能-,《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一)》。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三十九次研討會紀錄,闡明權,《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四)》。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六十一次研討會紀錄,心證公開論-著重於闡述心證公開之目的與方法,《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七)》。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七十二次研討會紀錄,處分權主義、辯論主義之新容貌及機能演變-著重評析其如何受最近立法走向所影響及相關理論背景,《民事訟法之研討(九)》。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七十八次研討會紀錄,集中審理與闡明權之行使-以研討民事訴訟法新修訂條文如何運用為中心,《法學叢刊》,第185期。 民事訴訟法修正施行後之審判實務-以集中審理為中心,《法官協會雜誌》,第2卷第1期,2000年6月。 論遲延提出攻擊防禦方法之失權研討會,《法官協會雜誌》,第2卷第2期,2000年12月。 民事訴訟闡明權行使學術研討會,《法官協會雜誌》,第4卷第2期,2001年12月。 外文文獻 一、德文文獻 Baumbach/Lauterbach/Albers/Hartmann, ZPO Kommentar, 64. Aufl., 2006. Prütting/Gehrlein, ZPO Kommentar, 1. Aufl., 2010. Münchener, ZPO Kommentar, 2. Aufl., 2000. Musielak, ZPO Kommentar, 4. Aufl., 2005. Rosenberg/Schwab/Gottwald, ZPO, 16. Aufl., 2004. Musielak, Grundkurs ZPO, 9. Aufl., 2007. Othmar Jauernig, ZPO, 29. Aufl., 2007. Wieczorek, ZPO Kommentar, 2. Aufl.. Zöller, ZPO Kommentar, 24. Aufl., 2004. Egbert Peters, Richterliche Hinweispflichten und Beweisinitiativen im Zivilprozeß, 1983. Hartmut Rensen, Die richterliche Hinweispflicht, 2001. Schaefer Thomas, Die richterliche Hinweispflicht im Zivilprozess, 2005. Ming-Sheng Liu, Die richterliche Hinweispflicht, 2008. 二、日文文獻 新堂幸司,《新民事訴訟法》,弘文堂,2004年9月30日,三版補正版。 竹下守夫、伊藤真編,《注釈民事訴訟法(3) 口頭弁論》,1993年5月30日,初版。 渡邊泰子,〈審理手続における裁判官と当事者の役割分担に関する一考察─弁論主義と裁判官の釈明行使の関係を中心に〉,《同志社法学》,58卷7號。 加藤新太郎,第五章〈釈明〉,《手続裁量とその規律──理論と実務の架橋をめざして》,大江 忠、加藤新太郎、山本和彦合著,2005年5月25日,初版。 本間義信,〈釈明権〉,《民事紛争の解決と手続─佐々木吉男先生追悼論文集》,信山社。 小林秀之,〈弁論主義の現代的意義〉,《講座民事訴訟法④》,弘文堂,198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