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080/141030 (78%)
Visitors : 46389044      Online Users : 124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4931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931


    Title: 從朱熹的「太極」思想論「心」的意義與地位
    On the Meaning and Status of “Xin” in ZhuXi’s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His Theory of “Taiji”
    Authors: 劉鎧銘
    Contributors: 何淑靜
    劉鎧銘
    Keywords: 朱子
    太極


    理氣關係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10-30 14:23:03 (UTC+8)
    Abstract: 在朱熹思想中「心」是最關鍵之處,朱熹的「心」不僅負責知覺「理」,也是道德實踐的樞紐。因此,要了解朱熹思想,其「心」的意義便是至要關鍵處。然而朱熹思想中的「心」該如何了解,卻是有爭議的。如:朱熹的「心」與「理」的關係,究竟是為一或者二分的;以及朱熹的「心」是否僅有認知意義,而非是道德實踐之主體。這些爭議,也延伸出朱熹思想是否偏離了儒家正宗的問題。本論文試圖為此爭議提出一個解答,為朱熹思想中「心」的意義給予一清楚的定位。
    為了回答以上的問題,本論文將以三個步驟去說明。首先,對於朱熹為何會有以上之爭議,以及其「心」之概念如何偏離了儒家正宗作說明。然後藉由朱熹的太極思想,來釐清、界定其「理氣關係」乃至於「心理關係」。從而可知朱熹的「心」與「理」乃是二分的,且朱熹的「心」乃是「氣心」。最後,則是說明以上論述之形上架構,如何在朱熹的道德思想議題上產生影響,進而說明朱熹為何以「認知意義」來定位「心」的原因。
    Reference: 一、古籍
    〔魏〕王 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周敦頤著:《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周敦頤撰、〔清〕董榕輯:《周子全書》,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宋〕程 顥、程 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程 頤、朱 熹著:《易程傳.周易本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宋〕胡 宏著:《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朱 熹著、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十冊),台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民89年。
    〔宋〕朱 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2008年。
    〔宋〕朱 熹著: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十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朱 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外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宋〕陸九淵著:《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明〕王守仁撰:《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黃宗羲著、沈盈之點校:《明儒學案》(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王懋竑撰:《朱子年譜-附朱子論學切要語二卷》,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
    二、專書
    田 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台北:藍燈出版社,1991年。
    朱伯崑:《易學漫步》,台北:學生書局,2010年。
    成中英:《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台北縣:康德出版社,200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7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2002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冊),台北:正中書局,2006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4年。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77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二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年。
    李明輝:《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杜保瑞:《北宋儒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
    杜保瑞:《南宋儒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
    金春峰:《朱熹哲學問題》,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二冊),台北縣:谷風出版社,1989年。
    張其誠:《易符與易圖》,北京:中國書店,1999年。
    陳 來:《中國近世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陳 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陳 來:《朱熹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四冊),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台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民79年。
    錢 穆:《朱子新學案》,五冊),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三、期刊、論文集:
    期刊論文
    史少博:〈朱熹「太極」觀對前人的超越〉,《周易研究》2006卷5期,2006年5月,山東。
    何孟岑:〈由「心具理」探討朱熹哲學中本心的道德實踐性〉,《鵝湖月刊》361期,2005年7月,新北市。
    吳略余:〈論朱子哲學的理之活動義與心之道德義〉,《漢學研究》29卷1期,2011年3月,雲林。
    杜保瑞:〈對朱熹在《知言疑義》中批評胡宏的方法論反省〉,《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評論》37期,2009年3月,台北。
    杜保瑞:〈對牟宗三批評朱熹與程頤依《大學》建立體系的方法論反省〉,《哲學與文化》36卷8期,2009年8月,新北市。
    沈享民:〈再探訪朱熹格物致知論:並從德性知識論的視域略論其可能性與限制〉,《哲學與文化》39卷2期,2012年2月,新北市。
    林月惠:〈由太極圖說探討周濂溪與朱子思想之差異〉,《嘉義師院學報》第3期,1989年11月,嘉義。
    林維杰:〈朱陸異同的詮釋學轉向〉,《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期,2007年9月,台北。
    金春峰:〈朱熹晚年思想〉,《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卷1期,山東。
    張永儁:〈從程朱理氣說析論朱熹心性論之要義〉,《台大哲學評論》第12期,1989年1月,台北。
    陳代湘:〈朱熹推尊周敦頤考論〉,《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卷6期,2006年11月,湖南。
    陳佳銘:〈朱子的太極理氣論與格物致知工夫之探究〉,《華梵人文學報》10期,2008年7月,新北市。
    陳佳銘:〈從朱子對《太極圖說》及《通書》的詮釋論其「理」的活動性〉,《中正大學學術年刊》18期,2011年12月,嘉義。
    游騰達:〈唐君毅先生的朱子學詮釋之省察-以心性論為焦點〉,《鵝湖學誌》42期,2009年6月,新北市。
    黃甲淵:〈關於周子「太極圖說」的諸說與「無極而太極」的先後次序問題〉,《鵝湖學誌》9期,1992年12月,新北市。
    楊雅妃:〈朱熹談「體驗未發」的可能思考進路〉,《興大中文學報》22期,2007年12月,台中。
    賈忠婷:〈朱熹透過「孟子」所闡述的「心性情」三分之義理內涵〉,《鵝湖月刊》341期,2003年11月,新北市。
    蒙培元:〈論朱熹生的學說〉,《鄱陽湖學刊》2011卷1期,2011年1月。
    劉原池:〈朱熹對張載「心統性情」說的開展〉,《哲學與文化》32卷7期,新北市。
    蔡仁厚:〈「繼別為宗」或「別子為宗」〉,《鵝湖月刊》306期,2000年12月,新北市。
    蔡仁厚:〈朱子性理系統形成的關鍵與過程〉,《哲學與文化》28卷7期,2001年7月,新北市。
    鄭惟亮:〈初探朱熹的「理-氣」宇宙論〉,《哲學與文化》34卷3期,2007年3月,台北縣。
    黎建球:〈朱熹的形上思想〉,《哲學論集》10期,1977年12月,新北市。
    黎華標:〈朱子之道德的宇宙論〉,《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4期,1972年,香港。
    黎華標:〈朱子理氣論系統之疏解〉,《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3期,1971年,香港。
    盧其薇:〈朱熹理學豁然貫通的依據〉,《華岡哲學學報》3期,2011年6月,台北。
    羅雅純:〈論朱熹詮孟之意涵〉,《淡江中文學報》20期,2009年6月,新北市。
    論文集
    吳 震編:《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李明輝、陳瑋芬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個案篇》,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
    周大興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展望篇》,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
    蔡振豐編:《東亞朱子學的詮釋與發展》,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鍾彩鈞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四、學位論文:
    延在欽:《朱熹心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張子立:《朱子倫理觀爭議評述-以牟宗三先生批判觀點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佳銘:《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台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研究所
    96154005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154005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5101.pdf1561KbAdobe PDF21398View/Open
    005102.pdf205KbAdobe PDF2618View/Open
    005103.pdf893KbAdobe PDF269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