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 一、中文資料 (一) 書籍 1 Hans F. Zacher, 社會保險與人權,郭明政主編,社會保險之改革與展望,初版,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2006年2月,第1頁至第18頁。 2 2011年性別圖像,行政院主計處編印,2011年2月。 3 大美百科全書22,光復書局,初版第6刷,1994年10月。 4 尤美女、王如玄、張晉芬、嚴祥鸞、劉梅君、陳美華,養兒育女是妳/你家的事?,1999年催生男女工作平等法手冊,初版,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出版,1999年5月。 5日本東京大學社會保障研究所著,張雪真譯,瑞典的社會保險制度,初版,生活家出版社,2004年9月30日。 6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Allan G. Johnson著,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一版,群學出版社,2008年03月。 7 何穎怡譯,Marilyn Yalom著,太太的歷史,初版五刷,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分有限公司,2010年10月。(7) 8 兩性工作平等法立法大事紀,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出版,初版,2003年。 9 社會指標統計年報,行政院主計處,2010年7月。 10林麗珊,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第2版,五南出版社,2003年6月。 11林萬億,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第1版,巨流圖書公司印行,2006年10月。 12施世駿譯,Franz-Xaver Kaufmann著,德國福利國家的挑戰,初版,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4月。 13施世駿譯,Franz-Xaver Kaufmann著,比較福利國家-國際比較中的德國社會國,初版,巨流圖書公司印行,2006年3月。 14馬維麟譯,Ute Frevert著,德國婦女運動史:走過兩世紀的滄桑,初版,五南出版社,1995年12月。 15孫迺翊,從社會保險之財務處理方式論世代負擔之公平性問題,當代公法新論(下)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2002年7月,第465頁至496頁。 16張志銘,從基礎保障看工業國家的年金改革,郭明政主編,「年金制度及其法律規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勞動法與社會法叢書2,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出版,1999年,第71頁至第102頁。 17郭明政,社會安全制度-一個遭受嚴重誤解與曲解的現代社會制度,社會安全制度與社會法,勞動法與社會法叢書1,第1版,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1月,第1頁至第52頁。 18郭明政,社會安全制度之歷史發展及展望,社會安全制度與社會法,勞動法與社會法叢書1,第1版,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1月,第53頁至76頁。 19郭明政,勞動基準法制中企業社會給付條款之分析與檢討,年金政策與法制,第1版,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6月,第181頁至第202頁。 20郭明政,德國1992年年金改革之研究,勞動法與社會法叢書1,第1版,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1月,第247頁至第284頁。 21黃世鑫,老年經濟安全與政府財政-現行規畫老年退休金制度之迷思,郭明政主編,「年金制度及其法律規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勞動法與社會法叢書2,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出版,1999年,第103頁至第180頁。 22劉燕芬譯,Alice Schwarzer,著,大性別,初版,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1月。 23劉梅君,建構「性別敏」的公民權:從女性照顧工作本質之探析出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再版2刷,女書文化,2007年3月,第185頁至第226頁。 (二)學位論文、研究報告及研討會論文 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女性勞動力與率與生育之關聯性分析,2009年11月。 www.cepd.gov.tw/dn.aspx?uid=7784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7月25日) 2 李美玲,少子化對策與台灣社會安全體系的展望,台灣社會福利學會2008年年會暨「新世紀社會保障制度的建構與創新:跨時變遷與跨國比較」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社會福利學會與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主辦,2008年5月23日、24日,第21頁至第28頁。 3 林佳慧,美國、德國與瑞典的親職假政策研究:從福利國家制度面來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4 林彥妏,「生」與「不生」的矛盾:現代女性生育行為之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7月。 5 郝充仁(計畫主持人)、周林毅(協同主持人),瑞典實施NDC年金制度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托研究報告,100年12月。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4811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6月30日。) 6 傅從喜(研究主持人)、林志鴻(協同主持人)、張秋蘭(協同主持人)、藍科正(協同主持人),德國、日本、美國及韓國社會年金保險制度面臨問題及改革方向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2008年9月。http://sowf.moi.gov.tw/09/Research/%BCw%B0%EA%A1B%A4%E9%A5%BB%A1B%AC%FC%B0%EA%A4%CE%C1%FA%B0%EA%AA%C0%B7%7C%A6~%AA%F7%ABO%C0I%A8%EE%AB%D7%AD%B1%C1%7B%B0%DD%C3D%A4%CE%A7%EF%AD%B2%A4%E8%A6V%A4%A7%AC%E3%A8s.pdf?%A6~%AA%F7%ABO%C0I%A8%EE%AB%D7%AD%B1%C1{%B0%DD%C3D%A4%CE%A7%EF%AD%B2%A4%E8%A6V%A4%A7%AC%E3%A8s.doc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6月30日)。 7 黃曉薇,後工業社會下職職照顧策略:比較瑞典、德國與西班牙的兒童照顧體系,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7月。 8 詹皓菁,以女性人格尊嚴之維護探討育嬰假津貼制度之憲法基礎,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1月。 9 雷蓓蓓,台灣與瑞典的母性保護與兒童照顧制度之比較,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6月。 10羅秀青,德國母性保護制度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12月。 (三) 期刊 1 尤美女,從立法到執法-談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落實,全國律師,第6卷第3期,頁4-8,2002。 2 王正、王舒芸、鄭清霞,保障兒童經濟安全之可行性:以「兒童津貼」為起點,兒童及少年福利,第18期,頁1-9,2011。 3 呂玉瑕、伊慶春,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臺灣七○年代與九○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臺灣社會學,第10期,頁41-92,2005。 4邱駿彥,從女性勞工特別保護至兩性工作平等立法-檢討與展望,輔仁法學,第13期,頁129-145,1994。 5易永嘉,OECD國家對育兒父母推行友善家庭職場政策、作法及借鏡,台灣勞工季刊,第14期,頁118-131,2008。 6 范郁文,養小孩是你家的事?從再生產社會化角度,看(陪)產假、育嬰假、兒童照顧假,婦女新知通訊,第202期,頁4-6,1999。 7 唐文慧、楊佳羚,瑞典育嬰休假制度之研究:共同照顧價值,政大勞動學報第19期,頁75-117,2006。 8 馬財專,回首來時路:育嬰留職津貼的初步思索,社區發展季刊,第119期,頁428-444,2007。 9常欣怡,瑞典兒童照顧制度對台灣相關政策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第101期,頁463-473,2003。 10張晉芬、李奕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女人的家事」、「男人的家事」:家事分工性別化的持續與解釋,第19卷第2期,頁203-229,2007。 11陳昭如,張晉芬,性別差異與不公平的法意識-以勞動待遇為例,政大法學評論,第108期,頁63-121,2009。 12焦興鎧,歐洲聯盟兩性工作平等法制之研究,歐美研究,第31卷第四期,頁753-818,2001。 13焦興鎧,歐洲聯盟家庭照護休假制度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84期,頁102-116,2002。 14焦興鎧,對我國實施家庭照顧休假制度之檢討評析,台灣勞工季刊,第24期,頁54-60,2010。 15黃世鑫,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改革:切勿隨波逐流,誤入漩渦,考銓季刊,第五十期,頁71-90,2007。 16黃吉伶,我們需要的是育嬰津貼還是留職停薪津貼,工訊,第29期,頁4-6,2008。 17劉梅君,「兩性工作平等法」與「母性保護」-立法之關聯-淺談「育嬰假」、「家庭照顧假」等「促進工作平等」措施的立法理由,律師雜誌,第242期,頁34-41,1999。 18劉梅君,「兩性工作平等法」與「母性保護」-立法之意義、釋疑及理論淺談,律師雜誌,第271期,頁13-27,2001。 19劉梅君,兩性工作平等法中「育嬰津貼」的定位及立法意義淺析,萬國法律,第125期,頁2-9,2002。 20劉梅君,性別與就業:前瞻與省思 兼檢討部分時間工作、育兒照顧政策及玻璃天花板現象,研考雙月刊,第32卷,頁54-66,2008。 21潘淑滿,平等或差異?-母親身分與母性政策的論述,社區發展季刊,第114期,頁219-238,2006。 22蔡良文,公務人員退撫體制的現況與變革分析,考銓季刊,第50期,頁37-70,2007。 23鄭清霞、洪惠芬,養育責任的集體分擔-公共財與外部性的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10期,頁55-112,2005。 24鄭清霞,育兒責任分擔的探討與推估-國家vs.家庭,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17期,頁95-135,2007。 二、外文資料: (一) 英文資料 1 William H. Chafe (1992), The Paradox of Change: American Women in the 20th Centu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John Ekberg, Rickard Eriksson, & Guido Friebel (2005), Parental Leave – A Policy Evaluation of the Swedish “Daddy-Month” Reform, IZA Discussion Paper No. 1617. 3 Federal Ministry of Labour and Social Affairs 2010, Social Security at a Glance, Federal Ministry of Labour and Social Affairs. 4 Jane Lewis (1997), ‘Gender and Welfare Regimes: Further Thoughts’, Social politics, vol.4, no.2, pp.160-177. 5 Sigrid Leitner (2003), ‘Varieties of Familialism: The caring function of the famil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uropean Societies, Vol. 5,no, 4, pp. 353-375. 6 Monika Merz (2004), Women’s Hours of Market Work in Germany: The Role of Parental Leave, IZA Discussion Paper No. 1288. 7 Peter McDonald (2006), ‘Low Fertility and the State: The Efficacy of Polic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32, no.3, pp. 485-510. 8 Ministry of Health and Social Affairs 2005, Swedish family policy fact sheet, Ministry of Health and Social Affairs. 9 Gerda Neyer (2003), Family Policies and Law Fertility in Western Europe, Max-Planck-Institut für demografische Forschung. 10 OECD( 2007), Babies and Bosses - Reconciling Work and Family Life: A Synthesis of Findings for OECD Countries, OECD. (二) 德文資料 1 BGBl. I1985. 2 BMFSFJ – Bundesministerium für Familie, Senioren, Frauen und Jugen (2006) (Hrsg.) Familie zwiechen Flxibilität, Siebter Familienbericht, Bundestagsdrucksache 16/1360: Berlin. 3 BMFSFJ(Hg.), 2009: Einstellungen und Lebensbedingungen von Familien 2009, Berlin, Allensbach-Umfrage IfD-Archiv Nr. 10036. 4 BMFSFJ,Familien Report 2010, Bundesministerium für Familie. Senioren, Frauen und Jugend, http://www.bmfsfj.de/RedaktionBMFSFJ/Broschuerenstelle/Pdf-Anlagen/familienreport-2010,property=pdf,bereich=bmfsfj,sprache=de,rwb=true.pdf(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7月2日) 5 BMFSFJ, Broschüre zu Elterngeld und Elternzeit, BMFSFJ, 2011. 6 BR-Drucks. 350/85 7 BT-Drucks. 10/3792. 8 BT-Drucks. 14/3553 9 BT-Drucks. 16/1889. 10 Igl, Gerhard, Kindergeld und Erziehungsfeld, 3.auflage, Verlag C.H.Beck, München, 1993. 11 Georg Karuth, Kindereryiehungszeiten in der gesetylichen Rentenversicherung: Verfassungsmäßigkeit der subsidiären Anrechnungsmethode, Europäisch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n , Frankfurt am Main 2000. 12 Fuchsloch/Scheiwe, Leitfaden Elterngeld, Verlag C.H. Beck, 2007. 13 W.Schreiber, Existenzsicherheit in der industriellen Gesellschaft. Köln 1995. 14 Zmarzlik/Zipperer/Viethen, Mutterschutzgesetz, 5., neubearbeitete und ergänzte Auflage, Verlag KG München 1986. 15 Jana Schultneiss, Frauenerwerbstätigkeit und staatliche Familienpolitik, Verlag. VDM Verlag Dr. Müller, 2008. 16 Richtlinien zum BEEG, BMFSFJ/204. http://www.fluechtlingsinfo-berlin.de/fr/pdf/BMFSFJ_Richtlinie_BEEG.pdf(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7月2日) 三、網頁資訊 (一)OECD 1 OECD Family database. http://www.oecd.org/dataoecd/1/50/43199641.pdf(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6月30日) 2 OECD統計資料網頁。http://www.oecd.org/document/0,3746,en_2649_201185_46462759_1_1_1_1,00.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6月30日) 3 OECD統計資料庫http://www.cite.gov.pt/asstscite/images/grafs11/Key_charact_parent_leave.pdf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1日) (二)立法院法律系統:「性別工作平等法」之法條沿革立法理由。http://lis.ly.gov.tw/lgcgi/lglaw?@3:1804289383:f:NO%3DE03616*%20OR%20NO%3DB03616$$10$$$NO-PD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20日) (三)行政院勞委會 1 勞動統計櫥窗,2007年7月育嬰留職停薪概況。http://www.cla.gov.tw/cgi-bin/siteMaker/SM_theme?page=4626ea2e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20日) 2勞動統計簡易快速查詢網,關於勞保及就業保險投保人數之查詢。http://statdb.cla.gov.tw/statis/stmain.jsp?sys=100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30日) (四)維基百科 德國聯邦父母津貼暨父母時間法http://de.wikipedia.org/wiki/Elterngeld_%28Deutschland%29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6月30日) (五)德國聯邦統計局網站:關於德國例年女性生育率http://www.destatis.de/jetspeed/portal/cms/Sites/destatis/Internet/EN/Content/Statistics/Bevoelkerung/GeburtenSterbefaelle/Tabellen/Content50/BirthRate,templateId=renderPrint.psml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7月2日) (六)德國之聲網站: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5973222,00.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7月2日)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14742813,00.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7月2日) (七)新聞資料電子報 1 工商時報,2006年5月9日,聯合新聞網,請育嬰假 政府發奶粉錢。http://fe3.udn.com/ACT/ovsearch/search.jsp?search_type=websearch&q=%BD%D0%A8%7C%C0%A6%B0%B2+%ACF%A9%B2%B5o%A5%A4%AF%BB%BF%FA&Keywords=%BD%D0%A8%7C%C0%A6%B0%B2+%ACF%A9%B2%B5o%A5%A4%AF%BB%BF%FA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21日)。 2 工商時報,2008年10月26日,中央日報網路報,失業率猛飆 就保基金瀕破產。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4&docid=100555364(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23日)。 3 中央廣播電台新聞,2011年1月27日,內政部兒童津貼草案 設有排富條款。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78495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6月29日)。 4 自由電子報,2006年5月9日,育嬰假津貼 月領135000可領半年。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y/9/today-life1.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21日)。 5 自由時報電子報,2009年3月19日,挪就保基金 勞團堅決反對。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r/19/today-life1-2.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