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182/141115 (78%)
Visitors : 46637690      Online Users : 4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857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577


    Title: 從萬年國會到全面改選-台灣民主化過程的一個面向
    From years congress to comprehensive re-election-one aspect of the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in Taiwan
    Authors: 張世賢
    Chang, Shih Hsien
    Contributors: 張炎憲
    張世賢
    Chang, Shih Hsien
    Keywords: 萬年國會
    國會改選
    臨時條款
    民進黨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3-06-27 15:19:10 (UTC+8)
    Abstract: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國民大會與立、監兩院這三個中央民意機構在臺灣重新運作。1948年在中國選出的中央民代,面臨任期陸續屆滿的問題,國民黨政府不打算進行中央民代改選,反而就中央民代任期問題聲請大法官釋憲。大法官會議作成釋字三十一號解釋,政府因故無法舉行第二屆立監委選舉時,第一屆立監委繼續行使職權。國民大會因來台國代人數不足,為能夠在1954年順利召開會議,蔣介石總統批准行政院決議,使得第一屆國代任期適用憲法二十八條第二項之規定,至次屆國民大會開會之日為止。三個中央民意機關不改選,由中國選出的中央民代無法適時反映臺灣民意,萬年國會體制形成。

    國代在第一屆第一次國民大會時,曾以修憲程序制定臨時條款凍結部分憲法。之後,臨時條款在臺灣繼續適用,政府藉由增修臨時條款擴權,萬年國會體制加上臨時條款,兩者交互關係阻礙臺灣民主的發展。

    萬年國會體制形成後,在野勢力例如省議會、雷震及殷海光等人都提出強烈批判,要求國會改選,維持民主政治。國民黨政府為維持代表中國的法統,消極回應在野勢力的訴求。但1970、8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失去聯合國席位,與美國斷交,國內又發生美麗島事件。國內外發生許多大事,動搖國民黨在臺灣統治的正當性,政府遂經由臨時條款舉行中央民代增額選舉,替萬年國會進行修補。

    1986年,黨外勢力組成民進黨,向國民黨爭取更多的民主。民進黨在國會裡頭進行體制內改革,在街頭舉行遊行抗議,藉由民意的力量,要求國民黨政府進行國會改革。蔣經國總統晚年通過政治革新案,李登輝繼任總統後繼續推動國會改革,而國民黨以豐富的政治資源主導國會改革的方向。

    在朝野雙方既競爭又合作之下,第二屆國代在1991年底選出,第二屆立委在1992年底選出,第二屆監委在1993年,經修憲後,改由總統提名,國民大會同意後產生。自此,萬年國會體制全數瓦解,國會全面改選。而經由修憲後,臨時條款廢除,憲法增修條文取代憲法。臺灣民主發展進入新的里程碑。
    Reference: 1、史料:
    (1)檔案
    《國安會檔案》,檔號0056/0102/0019/1/11/019,1972年5月14日。
    《國安會檔案》,檔號0056/0102/0019/1/9/001,1972年6月21日。
    國民黨中委會秘書處,《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會議決議案彙編》,臺北:國民黨中委會秘書處,1952年。
    國民黨黨史會,《中國國民黨七至九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上)》,臺北:國民黨黨史館,1991年。
    (2)政府出版品
    《立法院公報》
    《司法院公報》
    《總統府公報》
    《國民政府公報》
    《臺灣省議會公報》
    《臺灣省諮議會史料-臺灣省參議會》,典藏號0016120139025,1950年6月29日。
    《臺灣省諮議會史料-臺灣省臨時省議會》,典藏號0026120047037,1958年9月14日。
    立法院秘書處,《立法院會議速記錄(第一屆第九會期二十一次)》,臺北:立法院秘書處,1950年。
    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第一屆立法委員名鑑》,臺北市: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1953年。
    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第一屆立法委員名鑑》,臺北市: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1972年。
    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第一屆立法委員名鑑》,臺北市: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1973年。
    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第一屆立法委員名鑑》,臺北市: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1982年。
    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第一屆立法委員名鑑》,臺北市: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1984年。
    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第一屆立法委員名鑑》,臺北市: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1987年。
    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第一屆立法委員名鑑》,臺北市:立法院立法委員名鑑指導委員會,1990年。
    立法院秘書處,《第二屆立法委員名鑑》,臺北市:立法院秘書處,1994年。
    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大法官釋憲史料》,臺北:司法院,1998年。
    監察院秘書處,《行憲監察院實錄第一編》,臺北:監察院秘書處,1981年。
    監察院秘書處,《行憲監察院實錄第二編》,臺北:監察院秘書處,1981年。
    監察院秘書處,《行憲監察院實錄第三編》,臺北:監察院秘書處,1983年。
    監察院秘書處,《行憲監察院實錄第四編》,臺北:監察院秘書處,1986年。
    監察院秘書處,《行憲監察院實錄第五編》,臺北:監察院秘書處,1989年。
    監察院秘書處,《行憲監察院實錄第六編》,臺北:監察院秘書處,1989年。
    監察院秘書處,《行憲監察院實錄第七編》,臺北:監察院秘書處,2001年。
    臺灣高等法院,《臺灣司法二十年》,臺北:臺灣高等法院,1965年。
    臺灣省臨時議會秘書處,《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二屆第一次大會專輯(下)》,臺中:臺灣省臨時議會秘書處,1954年。
    臺灣省臨時議會秘書處,《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二屆第四次大會專輯(下)》,臺中:臺灣省臨時議會秘書處,1956年。
    臺灣省議會秘書處,《臺灣省議會第三屆第七次大會專輯》,臺中:省議會秘書處,1966年。
    臺灣省議會秘書處,《臺灣省議會第三屆第八次大會專輯(四)》,臺中:省議會秘書處,1967年。
    臺灣省議會秘書處,《臺灣省議會第四屆第二次大會專輯》,臺中:省議會秘書處,1969年。
    增選補選選舉總事務所,《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中央公職人員增選補選選舉實錄》,臺北:增選補選選舉總事務所,1970年。
    增額選舉選舉總事務所,《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選舉選舉實錄》,臺北:增額選舉選舉總事務所,1973年。
    增額選舉選舉總事務所,《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額立法委員選舉選舉實錄》,臺北:增額選舉選舉總事務所,1976年。
    中央選舉委員會,《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選舉選舉實錄》,臺北:中央選舉委員會,1981年。
    中央選舉委員會,《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額立法委員選舉選舉實錄》,臺北:中央選舉委員會,1984年。
    中央選舉委員會,《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選舉選舉實錄》,臺北:中央選舉委員會,1987年。
    中央選舉委員會,《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額立法委員選舉選舉實錄》,臺北:中央選舉委員會,1991年。
    中央選舉委員會,《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實錄》,臺北:中央選舉委員會,1994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一屆國大代表名錄》,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61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中華民國憲法》,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92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國民大會實錄》,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46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一屆國民大會實錄(第一編)》,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51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一屆國民大會實錄(第二編)》,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51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一屆國民大會實錄(第三編)》,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61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一屆國民大會實錄(第四編)》,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66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一屆國民大會實錄(第五編)》,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66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一屆國民大會實錄(第六編)》,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72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六次會議實錄》,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79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七次會議實錄》,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85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八次會議實錄》,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91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臨時會議實錄》,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91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二屆國民大會臨時會議實錄》,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92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第二屆國民大會第二次臨時會議實錄》,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93年。
    陳世宏、周琇環,《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2)組黨運動》,臺北:國史館,2002年。
    陳世宏、張建隆,《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3)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臺北:國史館,2001年。
    程玉鳳、李福鐘,《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4)國會改造》,臺北:國史館,2001年。
    程玉鳳、李福鐘,《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6)國會改造》,臺北:國史館,2001年。
    國史館徵校處時政科,《中華民國行憲政府職名錄(二)-自民國六十七年五月底至民國七十九年五月》,臺北:國史館,1991年。
    國史館徵校處時政科,《中華民國行憲政府職名錄(三)-自民國七十九年五月二十日至民國八十二年》,臺北:國史館,1994年。
    簡笙簧,《中國近百年憲政大事年表》,臺北:國史館,1992年。
    張炎憲,《李登輝總統訪談錄(二)》,臺北:國史館,2008年。
    郎裕憲、陳文俊,《中華民國選舉史》,臺北:中央選舉委員會,1987年。
    董翔飛,《中華民國選舉概況(上篇)》,臺北:中央選舉委員會,1984年。(3)報紙、期刊雜誌
    《大學》
    《生根》
    《民主潮》
    《這一代》
    《新新聞》
    《聯合報》
    《時與潮》
    《中央日報》
    《中華日報》
    《中國時報》
    《民眾日報》
    《民進週刊》
    《生根周刊》
    《自由中國》
    《自立晚報》
    《自由時報》
    《青年日報》
    《政治評論》
    《前進廣場》
    《夏潮論壇》
    《臺灣政論》
    《臺灣新生報》
    《徵信新聞報》
    《自由時代週刊》

    2、專書:
    王力行,《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臺北:天下文化,1994年。
    田弘茂,《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臺北:時報文化,1991年。
    李炳南,《憲政改革與國是會議》,臺北:永然文化,1992年。
    李松林,《蔣經國的臺灣時代》,臺北:新自然主義,2009年。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
    周玉蔻,《李登輝的一千天》,臺北:麥田,1993年。
    林美娜,《憤怒的野百合》,臺北:前衛,1990年。
    若林正丈,《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2009年。
    姚嘉文,《黨外文選》,臺北:姚嘉文律師事務所,1979年5月。
    范雲,《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灣學生運動文憲彙編》,臺北:前衛,1993年。
    施明德,《囚室之春》,臺北:敦理,1989年。
    高永光,《民主與憲法論文彙編》,臺北:政大中山人文社科所,2001年。
    梁肅戎,《梁肅戎回憶錄》,臺北:天下文化,1995年。
    郭惠娜、林衡哲,《郭雨新紀念文集》,臺北:前衛,1988年。
    黃信介,《人民制憲會議實錄》,臺北:民進黨中央黨部,1991年。
    許宗力,《兩國論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文化,2000年。
    彭樹勛,《中華民國行憲以來之立法院》,臺北:成文出版社,1986年。
    陳榮儒,《FAPA與國會外交》,臺北:前衛,2004年。
    張玉法,《中華民國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2006年。
    葉俊榮,《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臺北:元照,2003年。
    康寧祥,《康寧祥與民主政治》,臺北:八十年代出版社,1980年。
    鄧丕雲,《八○年代臺灣學生運動史》,臺北:前衛,1993年。
    鄭牧心,《臺灣議會政治40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顏文閂,《國會是改革的時候了》,臺北:遠景,1978年。
    薛化元,《戰後臺灣歷史閱覽》,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10年。
    劉錫五,《中華民國國民大會志》,臺北:民主憲政雜誌社,1967年。
    鄒景雯,《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臺北:印刻,2001年。
    鄒文海,《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1974年。
    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
    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11月 。
    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社會關懷文獻》,臺北: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資料中心,1998年。

    3、期刊論文:
    王泰升,〈自由民主憲政在臺灣的實現:一個歷史的巧合〉,《臺灣史研究》,第十一卷第一期,2004年。
    王振寰,〈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89年。
    王甫昌,〈族群政治議題在臺灣民主化轉型中的角色〉,《臺灣民主季刊》,第五卷第二期,2008年。
    吳明時,〈頻道開放運動與臺灣的民主化-以1990年代地下電臺風潮為例〉,《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4年。
    李鴻禧,〈當前中華民國憲法三階段修憲之評估〉,陳隆志《臺灣憲法文化的建立與發展》,臺北:前衛,1996年。
    林佳龍,〈威權侍從政體下的臺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89年。
    徐永明、陳鴻章,〈戰後國會改革與民主發展-一個外來國會的本土化與後果〉,《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4年。
    施正鋒,〈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族群政治〉,《臺灣民主季刊》,第四卷第四期,2007年。
    張嘉伊,〈臺灣憲法變遷的憲法學考察〉,《臺灣民主季刊》,第三卷第三期,2006年。
    陳儀深,〈臺灣制憲運動的回顧〉,群策會《臺灣新憲法-群策會臺灣新憲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群策會,2005年。
    彭琳淞,〈黨外雜誌與台灣民主運動〉,《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4年。
    劉義周,〈政黨民主與臺灣民主化〉,《臺灣民主季刊》,第一卷第一期,2004年
    薛化元,〈戰後臺灣修憲、制憲爭議與國家認同:一個歷史的探討〉,群策會《臺灣新憲法-群策會臺灣新憲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群策會,2005年。
    廖達琪,〈橡皮圖章如何轉變為河東獅吼-立法院在臺灣民主化過程中角色轉變之探究(1950-2000)〉,《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十七卷第二期,2005年。
    蕭阿勤,〈認同、述事、與行動:臺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臺灣社會學》,第五期,2003年。

    4、碩博士論文:
    李其芃,〈我國憲法中國會定位變革之研究(1990-2005)〉,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殷其光,〈臺灣解嚴後國民大會之變革(1987-2000)〉,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秦鳳英,〈知識菁英對威權體制民主化之影響研究-臺灣《大學雜誌》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許素惠,〈國民大會修憲過程中政黨互動之研究1991-1997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朝建,〈以現代立憲主義論臺灣民間社會的制憲運動1986-1995〉,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黃國宬,〈臺灣憲政改革之研究(1990-1994)-政治權力的爭奪場域〉,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曾繁川,〈我國中央民意代表機構變遷歷程之研究--行憲後立法院結構變遷之分析 (民國37年-民國80年)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曾曾旂,〈中華民國第一、二屆國民大會兩次修憲臨時會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楊浩清,〈憲法變遷與修憲政治─民主轉型國家的因應策略及其侷限〉,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歐陽任,〈中華民國憲政改革之研究(1990-1992)〉,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趙仁暉,〈黨紀或資深:我國國會改革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蔡育倫,〈臺灣民主化歷程中政治菁英、選舉機制及媒體的腳色探討-以笫一屆立法委員的退職歷程為個案〉,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劉念夏,〈民主轉型中反對黨政治抗議行為-以民進黨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6158015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801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801501.pdf930KbAdobe PDF2197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