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0934/141859 (78%)
造访人次 : 47679829      在线人数 : 82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8590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590


    题名: 晚清民初「姦情命案」之研究—以「殺死姦夫」條及其案例為中心
    A Research of ";Adultery Murder";in Late-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Specializing in the ";Xa Si Jian Fu";Act and its Cases
    作者: 朱軒劭
    Chu, Hsuan Shao
    贡献者: 黃源盛
    Huang, Yuan Sheng
    朱軒劭
    Chu, Hsuan Shao
    关键词: 殺死姦夫
    姦情命案
    法律繼受
    大理院
    晚清民初
    日期: 2009
    上传时间: 2013-06-27 16:55:25 (UTC+8)
    摘要: 晚清沈家本奉旨修訂新刑法,繼受近代西方法制起,開啟中國法律的新頁,打破了傳統中國法的框架。從沈氏修法到民國大理院休院這段期間,則是我國繼受外國法關鍵的轉折時期,許多新舊思想在此時激盪摩合,融合成適合當時中國需求的新想法。
    過去《大清律例》受傳統「夫為妻綱」的精神影響,本夫在法律上的地位明顯地優於妻或妾,猶如妻妾的「尊長」一般。傳統中國法制在「守貞」一事,給予本夫法律上優越的地位,繼受之後,新刑法卻嘗試建立起平等的關係,「守貞」這件事成為觀察繼受前後,夫妻雙方刑法上地位演變的一個切入點。
    本文選擇由此切入,以「殺死姦夫」條的出現與消失,到繼受前後如何審判「姦情命案」的改變為主題,觀察夫妻在法律上地位的變化。透過對立法史料與裁判史料的分析,嘗試重建晚清民初時期,傳統中國法制與近代西方法制存在的衝突,以及立法者與司法者如何融合新舊法,開創我國法制新局面的歷史。
    參考文獻: 史料、彙編(依歷史時間排序)

    1. 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1963年。
    2. (清)鮑書芸參定;(清)祝慶棋編次,《刑案匯覽》六十卷(附讀增刑案匯覽十六卷,新增刑案匯覽十六卷)。台北:成文,1968年。
    3. (清)祝慶祺等編,《刑案匯覽三編》。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4年。
    4. 郭衛編,《大理院判決例全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72年,台一版。
    5. 郭衛編,《大理院解釋例全文》。台北:成文出版社,1972年。
    6. 郭衛編,《大理院解釋例全文檢查表.大理院判決例全書檢查表》。台北:成文,1972年,台一版。
    7. 黃源盛編,《大理院刑事判決匯覽》(一)至(三十)冊。(未刊行)
    8. 黃源盛編,《大理院刑事判例全文匯覽》(一)至(十七)冊。(未刊行)
    9. 《資政院會議速紀錄》,藏於政治大學基礎法學中心。

    律例文本(依歷史時間排序)

    1. 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臺六版。
    2. 屈萬里主編,《大明律集解附例》,收於《明代史籍彙刊》。台北:學生書局,1970年。
    3. 田濤、鄭秦點校,《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發行,新華書店經銷,1999年。
    4. (清)姚雨薌原纂,胡仰山增輯,《大清律例會通新纂》。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5. (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臺一版。
    6. (清)薛允升著;黃靜嘉編校,《讀例存疑重刊本》。台北:成文,1979年。
    7. 黃源盛纂輯,《晚清民國刑事立法史料集註與研究I》上、下冊。2007年。(未刊行)
    8. 我妻榮等編集,《旧法令集》。日本東京:有斐閣,2000年。

    專書(依姓名筆畫排序)

    1. Kate Millett著,鍾良明譯,《性的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新華書店經銷,1991年。
    2. 沈大明,《大清律例與清代的社會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 沈宗靈著,林文雄校訂,《法理學》。台北:五南,1994年台灣版。
    4. 沈家本,《寄簃文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5. 林山田,《刑法通論》。台北:台大法學院經銷,2005年,增訂九版。
    6. 洪福增、陳樸生編著,《刑法總則》。台北:五南,1982年,初版。
    7.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台北:五南,1992年,初版。
    8. 陳惠馨,《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台北:五南,2006年,初版。
    9. 勞乃宣,《桐鄉勞先生(乃宣)遺稿》。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1960年。
    10. 黃源盛,《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台北:元照總經銷,2007年,改訂初版。
    11. 黃源盛,《漢唐法制與儒家傳統》。台北:元照,2009年,初版。
    12. 黃源盛,《民初法律變遷與裁判(1912~1928)》。台北:政治大學法學叢書,2000年。
    13. 禇劍鴻,《刑法總則論》。台北:作者自版,1974年,初版。
    14. 楊仁壽,《法學方法論》。台北:三民,1987年。
    15. 楊幼炯,《近代中國立法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台增一版。
    16. 楊鴻烈,《中國法律在東亞諸國之影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台一版。
    17. 蔡墩銘著,《刑法總論》。台北:三民,2006年,六版。
    18. 賴惠敏,《但問旗民:清代的法律與社會》。台北:五南,2007年,初版。
    19.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1994年,初版三刷。
    20. 瞿同祖,《瞿同祖法學論著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
    21. 蘇亦工,《明清律典與條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版。

    期刊論文(依姓名筆畫排序)

    1. Manfred Rehbinder,陳添輝譯,〈從社會學的觀點探討外國法的繼受〉(一)(二)(三),載《司法周刊》(台北,1994年3月16日、23日、30日等)。
    2. 王志強,〈清代司法中的法律推理〉,收錄於柳立言主編《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台北:聯經,2008年。
    3. 江照信,〈以史立論:案件與法學的認識問題—以大清律“殺死姦夫”之案件為例〉,載於《法律方法》第八卷。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
    4. 沈家本,〈論殺死姦夫〉,收錄於氏著《寄簃文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5. 沈家本,〈裁判訪問錄序〉,收錄於氏著《寄簃文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6. 邱澎生,〈真相大白?明清刑案中的法律推理〉,收入熊秉真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7. 邱澎生,〈淺析《刑案匯覽》的知識史〉,中研院史語所「審判史研讀會」上報告(2004年6月19日)。
    8. 陳惠馨,〈重建清朝的法律帝國:從清代內閣刑科題本刑科婚姻姦情檔案談起—以依強姦未成或但經調戲本婦羞忿自盡案為例〉。《法制史研究》第五期,2004年。
    9. 彭小妍,〈五四的“新性道德”—女性情慾論述與建構民族國家〉,《近代中國婦女研究》第三期,1995年。
    10. 勞乃宣,〈修正刑律草案說帖〉,收於《桐鄉勞先生(乃宣)遺稿》,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1960年。
    11. 勞乃宣,〈聲明管見說帖〉,收於《桐鄉勞先生(乃宣)遺稿》,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1960年。
    12. 黃源盛,〈晚清與日本刑事立法近代化的比較〉,載於台北,《政大法學評論》,第54期,1995年。
    13. 黃源盛,〈西法東漸中無夫姦存廢之爭〉,《政大法學評論》91期,2006年。
    14. 黃源盛,〈中國法律文化的傳統與蛻變〉,收錄於氏著《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台北:元照總經銷,2007年,改訂初版。
    15. 黃源盛,〈唐律中的禮刑思想〉,收錄於氏著《漢唐法制與儒家傳統》。台北:元照,2009年,初版。
    16. 黃源盛,〈中國法律文化的傳統與蛻變〉,收錄於氏著《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台北:元照總經銷,2007年,改訂初版。
    17. 黃源盛,〈晚清修律大臣沈家本〉,原載於《東海法學研究》第九期。台中,1995年9月。亦收錄於氏著《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台北:元照總經銷,2007年,改訂初版。
    18. 黃源盛,〈大清新刑律的禮法爭議〉,收於氏著《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台北:元照總經銷,2007年。
    19. 黃源盛,〈民初暫行新刑律的歷史與理論〉,載於《刑事法雜誌》41卷6期,台北,1996年。
    20. 黃源盛,〈民初大理院(1912~1928)〉,收於氏著《民初法律變遷與裁判(1912~1928)》。台北:政治大學法學叢書,2000年。
    21. 黃源盛,〈大理院司法檔案的典藏整理與研究〉,收於氏著《民初法律變遷與裁判》。台北:政治大學法學叢書,2000年。
    22. 黃源盛,〈傳統中國法對日本刑事立法最後的影響〉,收於氏著《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台北:元照總經銷,2007年,改訂初版。
    23. 楊度,〈楊氏新刑律姦非罪擬請修改說〉,收於《桐鄉勞先生(乃宣)遺稿》,引自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1960年。
    24. 賴惠敏,〈檔案介紹:清代〈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命案類〉 〉,《近代中國婦女研究》第七期,1999年。
    25. 瞿同祖,〈清律的繼承與變化〉,收於氏著《瞿同祖法學論著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

    學位論文(依姓名筆畫排序)

    1. 莊以馨,《情罪平允的法律世界—以清代「威逼人致死」案件為中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08年1月。
    2. 黃聖棻,《大理院民事判決法源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7月。

    日文文獻(依姓名筆畫排序)

    1. 仁井田陞著,《補訂 中國法制史研究 刑法》。日本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1年,補訂版第3刷。
    2. 石井紫郎、水林彪,《法と秩序》。日本東京:岩波書店,2000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5651056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651056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5601.pdf2136KbAdobe PDF2446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