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0/141868 (78%)
Visitors : 47576412      Online Users : 90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994


    Title: 僑務委員會在台日關係發展(2008-2012)的角色探討:系統思考觀點
    The Role of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Council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Japan Relations(2008-2012):Systems Thinking Perspective
    Authors: 劉美玲
    Contributors: 蕭乃沂
    劉美玲
    Keywords: 僑務政策
    台日關係
    系統思考
    二軌外交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7-23 13:33:42 (UTC+8)
    Abstract: 我國政治發展演變至今,執政者須面對的是全世界190個主權國家中,與我國有正式邦交者僅23國。在行政院組織改造過程中,僑務委員會因僑胞影響力獲得保留,即可窺見僑務外交是為當下發展實質國際友好關係的權宜因應之策。本文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整體僑務政策如何應變政經局勢,及2008-2012年台日民間與官方互動的友好關係內容,並提出未來政策建議。透過「因果環路圖」作為描述方式之系統思考觀點,模擬預測政策執行結果。研究方法透過文獻分析法、親身觀察法歸納僑務政策變化與執行,並訪談利害關係人驗證分結果,探索僑務政策台日關係未來發展方向。
    研究結果發現︰僑務政策的內涵隨大環境政經局勢變化而改變,影響因素包含僑胞需求、兩岸關係、政黨競爭與僑胞影響力;而決策者對政治局勢的認知非黨派因素而為個人特質;決策者對政策的認同度影響二軌外交進行深度;決策者自身態度產生上行下效的結果;僑務工作非急功近利,必需長期經營;僑務外交確實可以透過民間建立實質國際友好關係。針對未來僑務政策本文提出研究建議有︰僑務行政首長的責任;善用僑胞海外在地人脈資源;行政資源重新分配;強化新組織之創新職能;突顯僑務行政首長領導風格;複製台日友好模式至其他國家與積極輔導各地二代僑團的建立。透過電腦軟體模擬預測僑務政策未來十年執行結果趨勢包含︰二軌外交可減少國家政策現況與目標的差距;行政資源的配合、決策者的認同與活動的國際化,將可有效提升二軌外交優勢。
    Reference: 一、中文
    日本華僑經濟﹙1959﹚。日本華僑經濟。出版地不詳︰海外出版社。
    王文松﹙2011﹚。兩岸僑務組織與政策之比較。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斯﹙2002﹚。1971年以來台灣的僑務政策。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市︰台灣商務。
    中國評論新聞﹙2009﹚。日本政黨輪替臺日關係有何變數,中國評論月刊2009年12月號。台北:中國評論新聞社。
    李中邦﹙2006﹚。日本如何做兩岸間的第三者。台北市:海峽學術。
    宋學文﹙2000﹚。第二軌道外交之機會與限制。台中市︰大同資訊。
    林煌村﹙2007﹚。蛻變中的僑務-傳承與革新,僑務委員會成立七十五年紀念特刊。台北:僑務委員會。
    林安妮﹙2009﹚。「七二年體制」下臺日關係史研究。輔仁大學︰台北
    胡慶山﹙2006﹚。台日國與國關係的展望與日美安保條約。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8︰69-94。
    范雅梅﹙2005﹚。論1949年以後國民黨政權的僑務政策:從流亡政權、在地知識與國際脈絡談起。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1965﹚。日本華僑志。台北市︰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陳一榮﹙2010﹚。中國崛起與日本安全戰略(1996-2009):權力平衡理論的檢視。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陳三井﹙1986﹚。華工與歐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52﹚︰台北市。
    陳國雄﹙2004﹚。台日中的戰略關係與美日同盟。共和國雜誌,第36期2004-03
    陳鵬仁譯﹙1990﹚。中日關係史1912-1926﹙臼井勝美原著﹚。台北市︰水牛圖書。
    陳鵬仁﹙1989﹚。日本華僑概論。台北市︰水牛圖書。
    陳樹強﹙1994﹚。三民主義僑務政策之實踐與評估。台北︰海華文教。
    郭進隆,齊若蘭譯﹙2010﹚。第五項修練﹙Peter M. Senge原著﹚。台北市︰天下遠見。
    彭懷恩﹙2008﹚。台灣政治變遷史。汐止市:風雲論壇。
    楊朝仲等﹙2011﹚。反直覺才會贏。臺北市︰商訊文化。
    僑務委員會,向誠主編﹙1982﹚。僑務五十年。台北:僑務委員會。
    鄭海麟﹙2005﹚。台灣問題與日中關係論集。台北市:海峽學術。
    臧士俊﹙1997﹚。戰後日、中、台三角關係。台北市︰前衛。
    蔣經國﹙1985﹚。十年風木。台北市︰黎明文化。
    羅福全口述;張炎憲、陳美容主編﹙2012﹚。羅福全與台日外交。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韓釗﹙2009﹚。系統動力學-探索動態複雜之鑰。台中市︰滄海。
    鐘淑敏譯﹙2008﹚。近代日本政治史﹙坂野潤治原著﹚。台北市:五南。
    二、英文
    Forrester,J.W.﹙1994﹚. System Dynamics, Systems Thinking, and Soft OR. Systems Dynamics Review,10﹙2/3﹚﹕245-256.
    Forrester,J.W.﹙2007﹚. System Dynamics - A Personal View of the First Fifty years. Systems Dynamics Review, 23︰345-358.
    Forrester,J.W.﹙2007b﹚. System Dynamics – the Next Fifty Years. Systems Dynamics Review, 23︰359-370.
    Homer,J.B.﹙1993﹚.Asystem Dynamic Model of National Cocaine Prevalence. Systems Dynamics Review,9﹙1﹚﹕49-78.
    Howlett, M. (2011).Designing Public Policies: Principles and instruments. Oxon: Routledge.
    Maani KE,Cavana RY.﹙2000﹚.Systems Thinking and Modeling : Understanding Change and Complexity. Pearson Education﹙NZ﹚:Auckland.
    Mosher, F. C. (1986). The Chang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Tactic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0(6), 541-548.
    Repenning, N.﹙2003﹚. Selling System Dynamics to ﹙other﹚ Social Scientists. Systems Dynamics Review,19﹙4﹚﹕303-327.
    Senge,P(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Doubleday.
    Sterman,J.﹙2000﹚.Business Dynamics︰Systems Thinking and Modeling for a Complex World. NY︰McGraw-Hill.
    三、日文
    丸川哲史﹙2010﹚。台湾ナショナリズム︰東アジア近代のアポリア。東京都︰講談社。
    丸山勝、山本勳﹙2001﹚。「東アジアの火薬庫」中台関係と日本。東京都︰藤原書店。
    內田直作﹙1998﹚。日本華僑社会の研究。東京都︰大空社。
    內田勝久﹙2006﹚。大丈夫が、日台関係 「台湾大使」の本音録。東京都︰產經新聞。
    中村勝範、楊合義、浅野和生﹙2007﹚。激変するアジア政治地図と日台の絆。東京都︰早稻田。
    西川潤、蕭新煌﹙2010﹚。東アジア新時代の日本と台湾。東京都︰明石書店。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100256011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2560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601101.pdf44408KbAdobe PDF233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