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48/140897 (78%)
Visitors : 46094878      Online Users : 82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317


    Title: 論複保險及保險競合
    The Study on Legal Issues of Double Insurance and Other Insurance
    Authors: 林佑昇
    Contributors: 林勳發
    林佑昇
    Keywords: 複保險
    保險競合
    多數保險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9-02 16:06:15 (UTC+8)
    Abstract: 多數保險制度為損失填補原則之延伸,其中心思想在於防免被保險人藉由保險獲得超過實際損失之填補。而我國現行法定有「複保險」相關規定,以處理類似問題。然複保險有其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在屬於多數保險卻不構成複保險之情況下,我國保險法並未就此有所規定,但在損失填補原則之限制下,必須對此有所規範乃屬必然。因此,我國學者引進美國法「Other Insurance Clause」概念,將以翻譯為「保險競合」制度以補充現行法之不足。現行保險實務上亦於許多示範條款中,在多數保險承保同一風險的情況下,除複保險規定外,訂有保險競合之規範。本文之研究中心即在於探究複保險與保險競合之關係藉以建置一適於我國之多數保險制度。
    在我國現有的複保險制度下,複保險制度具有一相當重要的功能為透過懲罰要保人故意多數投保的惡性,以達到防堵道德危險之發生。但此功能之實現,勢必被保險人有得以透過多數保險獲取超過其實際損失的填補之可能,始有懲罰之必要。在資訊發達之今日,保險公司間連絡日漸,各公司間是否可透過彼此間的聯繫以及聯合被保險人及保險標的資訊中心的建立,得知被保險人之風險是否已有保險保障,以事先得知多數保險狀態之存在。在損失填補原則之要求下,被保險人僅不得獲取超過實際損失之填補,實際損失範圍內的填補仍為合理的,若保險人之間可事先獲取多數投保之資訊,保險人即可透過妥善的核保機制以篩選重複投保的風險,如此,懲罰被保險人的惡性而使契約完全無效,是否仍有必要,即生疑問。此議題亦牽涉上述複保險與保險競合間的關係,本文將分析各國多數保險之法制,期以對此一議題尋找解答。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
    1. 王澤鑑,民法總則,自行出版,2000年9月。
    2. 王澤鑑,債法原理(二)不當得利,自行出版,1991年。
    3. 袁宗蔚,保險學,三民書局,1963年五版。
    4. 袁宗蔚,保險法,三民書局,1964年。
    5. 梁宇賢、劉興善、柯澤東、林勳發,商事法精論,新學林書局,2009年3月。
    6. 梁宇賢,保險法新論,自行出版,2005年。
    7. 林勳發,保險契約效力論,自行出版,1996年。
    8. 汪信君、廖世昌,保險法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2006年9月。
    9. 桂裕,保險法論,三民書局,1987年。
    10. 劉連煜、曾宛如、張新平、江朝國合著,當代案例商事法,2012年四版。
    11.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書局,2003年9月。
    12. 江朝國,保險法逐條釋義-第一卷 總則,元照,出版2012年初版。
    13. 葉啟洲,保險法實例研習,元照出版,2009年6月。
    14. 葉啟洲,保險法專題研究(一),元照出版,2007年5月
    15. 吳榮清,財產保險概要,三民書局,1992年。
    16. 劉宗榮,新保險法,自行出版,2007年1月。
    17. 鄭玉波著、劉宗榮修訂,保險法論,三民書局,2006年2月。
    18. 鄭玉波,民法債篇總論,三民書局,1990年。
    19. 施文森,保險法總論,三民書局,1993年。
    20. 施文森,財產保險法,國泰產物保險公司,1989年7月。
    21. 施文森譯,美國加州保險法(上冊),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9年。
    22. 陳彩稚,保險學,三民書局,2012年8月。
    23. 陳雲中,保險學要義-理論與實務,自行出版,2004年。
    24. 蘇文斌、林宏誠、陳明國合著,保險學:學理與實務,華立圖書,2007年。
    25. 楊誠對,意外保險-理論與實務,自行出版,1999年5版。
    26. 林群弼,保險法論,三民書局,2008年3版。
    27. 陳猷龍,保險法論,瑞興書局,2010年。
    28. 潘維大、范建淂、羅美隆合著,商事法,三民書局,1998年。
    29. 安建,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9年。
    二、中文期刊論文
    1. 林勳發,保險法修正芻議,保險大道,第21期,1999年12月。
    2. 林勳發,從保險契約之特性論保險法之修正,第56期,政大法學評論,1996年12月。
    3. 林勳發,保險法修正評述與建議,政大法學評論,第68期,2001年12月。
    4. 林勳發,複保險之適用範圍與效力-最高法院七十六年台上字第一一六六號判例暨八十四年台上字第七二三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3期,2000年8月
    5. 汪信君,複保險與利得禁止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50期,2006年12月。
    6. 汪信君,損失分攤原則之理論基礎與運用-兼論消費者保護與保險競合條款之衝突,保險專刊,第49輯,1997年9月。
    7. 汪信君,多數保險制度之研析(下),保險專刊,第52輯,1998年6月。
    8. 江朝國,論我國保險法中被保險人之地位-建立以被保險人為中心之保險契約法制,月旦法學教室,第100期,2011年2月。
    9. 于志強,損害填補原則在保險法之運用及其缺失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0. 李寄駿,重置成本保險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11. 施文森,火災保險之改進及其理由,台北市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1995年。
    12. 施文森,現行火災保險缺失之分析,法令月刊,第47卷第1期,1996年1月。
    13. 謝芳宜,營造工程財物損失險保險金額釐訂之研究,淡江大學保險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4. 張有捷,論多數保險,法令月刊,第57卷第5期,2006年5月。
    15. 陳俊元,英美保險代位本質之再探,政大法學評論,第119期,2011年。
    16. 童兆祥,保險競合條款之研究-以美國法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7. 張詩婷,商業健康保險重複給付問題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18. 張冠群,臺灣保險法關於惡意複保險法律效果之檢討與修正建議,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1期,2011年3月
    19. 張冠群,重論複保險相關規定於醫療費用保險之適用-評臺灣高等法院九十八年度保險上易字第三三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92期,2011年5月。
    20. 藍鼎澔,損失填補原則法律規範之比較研究,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三、外文文獻
    1. 山下友信、竹濱修、洲崎博史、山本哲生合著,保険法,有斐閣,2010年3月25日。
    2. 岡田豐基,現代保険法,中央经济社出版,2010年。
    3. 倉沢康一郎,保険法通論,新青出版,1993年。
    4. 田邊康平撰著,廖淑惠譯述,保險契約法,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3年10月。
    5. 田邊康平,現代保険法,文真堂,1985年。
    6. 西島梅治,保険法,筑摩書房,1980年。
    7. 今井薰、岡田豐基、梅津昭彥合著,レクチャー保険法,法律文化社,2005年6月第二版。
    8. 土岐孝宏,重複保険,保険法改正の論点―中西正明先生喜寿紀念論文集,法律文化社,2009年。
    9. 福田弥夫、古笛恵子,逐条解説改正保険法,ぎょうせい,2009年。
    10. 荻本修,保険法‧一問一答,2009年6月初版。
    11. D. S. Hanaell著,孫惠瑛等譯,保險學入門,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4年。
    12. Malcolm A. Clarke, The law of insurance contracts, Lloyd’s of London Press, 3rd ed., 1989.
    13. Harnett and Thornton, Insurable Interest in Property: A Socio-Economic Reevaluation of a Legal Concept.
    14. John Birds, Modern Insurance Law, London Sweet & Maxwell, 1997.
    15. John Birds, Bird’s Modern Insurance Law, 2010.
    16. John Birds, MacGillivray on Insurance Law, 9th edition.
    17. Robert Merkin, Colinvaux’s Law of Insurance, 2010.
    18. Emeric Fischer & Peter Nash Swisher, Principles of insurance law, 2nd edition, 1994.
    19. John F. Dobbyn, supra note 10.
    20. Douglas R. Richmond, Issues and problems in “Other Insurance”, “Multiple Insurance”, and “Self-Insurance”, 22 Pepperdine Law Review.
    21. Douglas R. Richmond, supra note 14.
    22. Robert E. Keeton, Insurance Law - Basic Text, 1971.
    23. Robert E. Keeton & Alan I. Widiss, Insurance Law, student edition, 1988.
    24. Robert E. Keeton and Alan I. Widiss, supra note 7,19,27,47.
    25. Kenneth S. Abraham, Distribution Risk – Insurance, Legal Theory, and Polic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6. Kenneth S. Abraham, Insurance law and Regulation, 3rd Edition, New York Foundation Press.
    27. Scott Harrington & Gregory R. Niehaus,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1999.
    28. Wilbur J. Russ, The Double Insurance Problem – A Proposal, 13 HASTING L.J. ,1961.
    29. John Lowry & Philip Rawlings, Insurance Law: Doctrines and Principles, 200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
    99358014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35801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801401.pdf1393KbAdobe PDF2149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