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65135      Online Users : 10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461


    Title: 企業併購程序中有關併購公司取得成本、被併購公司公平價值與與商譽攤銷爭議問題研究
    Authors: 蔡智仁
    Contributors: 王文杰
    蔡智仁
    Keywords: 企業併購
    商譽
    商譽攤銷(提)
    企業併購法第35條
    最高行政法院聯席會會議決議
    經營判斷原則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goodwill
    amortization of goodwill
    the article 35 of the Busines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
    Resolution of the Joint Conferen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urt
    business judgment rule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9-02 17:00:09 (UTC+8)
    Abstract: 企業併購商譽產生係由「併購公司投資成本」與「被併購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平價值」產生差異所致,本文先由「併購商譽攤銷」之行政訴訟進行分析,進而研究我國稅捐稽徵機關是否應當發展公平價值評價審查制度以解決相關租稅爭議。另外由於在我國102年起上市櫃公司全面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的前提下,透由我國上市櫃公司於102年度之商譽減損測試執行狀況,將該分析結果與國際現況進行比較,試圖了解我國上市櫃公司之商譽會計政策是否隱藏併購公司高估商譽之風險,並進而探討公司負責人於併購時點所作之投資決策,是否有「經營判斷原則」之適用?在此混沌不明的過渡期間中,本文希望透過此研究而呼籲我國監理機關能盡早正視此一問題。
    M&A Goodwill arises from the difference of "M&A investment cost" and "the acquired company`s identifiable net assets at fair valu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bout the " amortization of goodwill" at first. Further we study that whether the tax authority should develop the examination system of fair value evaluation to resolve disputes related to income tax.
    In addition , science Taiwan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FSC) formally announced that all listed companies must apply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 after year 2012, we summary the the Goodwill impairments during year 2013 evaluated by the listed companies and compar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listed companies"s accounting policy and weather the M&A Goodwill is without evaluation .
    At last, this study discuss when responsible person of the corporation high paying to the acquired company whether there is "business judgment rule" applicable? In this chaotic period, this study hopes that this research result could let FSC to notice this issue as soon as possibl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
    第一項 研究範圍 1
    第二項 研究限制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2
    第一項 研究方法 2
    第二項 研究限制 3
    第二章 企業併購與商譽 5
    第一節企業併購法對併購之定義 5
    第一項 合併(Merger) 6
    第二項 收購(Acquisition) 6
    第三項 分割(Spin-off) 7
    第四項 股權交換(stock-for-stock exchange) 7
    第二節 企業併購流程 7
    第一項 初期評估階段 8
    第二項 出價前評估階段 8
    第三項 全面評估階段 8
    第一款 實地查核評鑑概說 8
    第二款 企業價值評估概說 9
    第四項 交易完成協商階段 11
    第五項 履約及整合階段 11
    第三節 企業併購之會計處理程序概說 12
    第一項 我國96年1月1日以前有關企業併購之處理程序 12
    第一款 購買法(purchase method) 12
    第二款 權益結合法(Pooling of Interest method) 13
    第二項 我國96年1月1日以後至102年1月1日前之財務會計處理程序 13
    第三項 我國102年1月1日以後截至目前止之會計處理程序 13
    第一款 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之時程及(非)限定採用對象概說 13
    第二款 現階段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進行企業併購之會計處理—收購法 14
    第四節 企業併購下商譽(Good Will)之定義與其後續相關認列、衡量問題 15
    第一項 企業併購下商譽之定義 15
    第一款 商譽於財務會計上之定義 15
    第二款 併購商譽之法律定義 15
    第一目 公司法對商譽之定義 15
    第二目 最高行政法院對商譽的見解 16
    第二項 企業併購商譽之認列 17
    第一款 將收購成本與被併購公司之可辨認淨資產部分之差異,認列為商譽 17
    第二款 併購公司因收購而取得之可辨認資產與承擔之負債,其公平價值之決定如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25號第18段) 18
    第三款 商譽之公式化表達 19
    第三項 企業併購下商譽之攤銷 21
    第一款 商譽攤銷之財務會計處理概說 21
    第一目 於85年3月7日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25號「企業合併—購買法之會計處理」發布後之處理方式 21
    第二目 於94年12月22日修正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25號「企業合併—購買法之會計處理」後之處理方式 22
    第三目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35號「資產減損之會計處理準則」有關商譽衡量之會計處理 22
    第四目 我國102年1月1日起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公報第3號「企業合併—收購法之會計處理」及同準則第36號「資產減損」後有關商譽後續衡量之會計處理 22
    第二款 併購商譽後續衡量之法律及相關行政規則之規定 23
    第一目 94年12月22日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25號第35段規定修正前相關法律及行政規則之規定 23
    第二目 94年12月22日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25號第35段規定修正後相關法律及行政規則之規定 28
    第三章 我國併購商譽攤銷於行政救濟程序中主要爭議文獻整理 35
    第一節「商譽攤銷」爭議統計綜覽 36
    第二節 稅捐稽徵機關及財政部對於系爭併購商譽攤銷之見解 42
    第一項 稅捐稽徵機關及財政部於企業併購法適用開始時之相關想法(91年度之研究意見) 42
    第一款 將企業併購法第三章租稅措施屬性認定為「租稅優惠」 42
    第二款 所得稅法對企業併購商譽攤銷處理擬援引美國內地稅法之規定辦理 42
    第二項 稅捐稽徵機關及財政部於企業併購法適用第二年度時之想法變更(92年度之研究意見) 43
    第一款 直接認定企業併購商譽攤銷嚴重違反租稅中立原則 43
    第二款 將企業併購法第三章租稅措施的屬性變更認定為「租稅措施」而非租稅優惠 44
    第三款 小結 44
    第三項 於95年03月13日台財稅字第 09504509450 號函釋形成前,財政部訴願決定對稅捐稽徵機關行政處分之審查意見 45
    第四項 於95年03月13日台財稅字第 09504509450 號函釋形成後,財政部訴願決定對稅捐稽徵機關行政處分之審查意見 46
    第一款 就X(原始購入成本)認定部分 47
    第二款 就Y(併購公司取得目標公司可辨認淨資產之公平價值)認定部分 48
    第三節 行政法院對企業併購商譽攤銷之法律見解差異與後續最高行政法院聯席會議決議之形成 50
    第一項 行政法院併購商譽攤銷之法律見解差異問題 51
    第一款 就X(原始購入成本)認定之主要爭議部分 51
    第二款 就Y(併購公司取得目標公司可辨認淨資產之公平價值)之主要爭議部分 52
    第二項 最高行政法院100年度12月份第1次庭長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對併購商譽攤銷之見解 56
    第四章 最高行政法院100年度12月份第1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對系爭併購商譽攤銷訴訟案件之影響分析 63
    第一節 最高行政法院聯席會議決議之效力說明 63
    第二節 最高行政法院100年度12月份第1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後之法律見解分析—以仁寶案及遠傳電信案為例 63
    第一項 就收購成本爭議部分 64
    第二項 就可辨認淨資產之公平價值爭議部分 67
    第一款 可辨認資產是否須逐項衡量計算商譽 67
    第二款 可辨認資產之公平價值證明文件 71
    第三款 商譽是否得以全數剔除爭議 76
    第四款 就商譽之舉證責任爭議部分 76
    第三項 小結 78
    第五章 系爭併購商譽攤銷訴訟案件之「職權調查」、「協力義務」與「舉證責任」問題研究 81
    第一節 職權調查主義初步探究 81
    第一項 職權調查主義於行政程序與行政訴訟中之規範差異 81
    第一款 職權調查主義之消極及積極意義 81
    第二款 行政程序法與職權調查主義之適用規範 82
    第三款 行政訴訟與職權調查主義之適用規範 83
    第二節 協力義務初步探究 83
    第一項 租稅法上當事人協力義務之原因 83
    第二項 徵納協同主義適用 85
    第三項 我國租稅法上之協力義務之種類與範圍 85
    第四項 協力義務之違反效果 87
    第一款 失權效果 87
    第二款 採用推計課稅 88
    第三款 是否處以稅捐之行政罰 91
    第三節 舉證責任研究 93
    第一項 證據評價與證明程度 93
    第二項 主觀與客觀舉證責任區分 94
    第三項 我國稅務訴訟客觀舉證責任研究 94
    第一款 我國行政訴訟法規範概述 94
    第一目 舊行政訴訟法第33條規範 94
    第二目 現行行政訴訟法第136條規範 95
    第三目 現行行政訴訟法對舉證責任之規範 95
    第二款 我國行政訴訟客觀舉證責任學說主張 96
    第一目 由民事訴訟法之舉證責任談起 96
    第二目 我國稅務訴訟客觀舉證責任規範理論之通說主張 96
    第三目 稅捐客觀舉證責任之範圍理論主張 97
    第四節 本文對系爭併購商譽攤銷之研究發現及建議 98
    第一項 併購商譽攤銷係屬「租稅優惠」抑或「租稅措施」之定性分析 98
    第一款 就企業併購法第35條之立法意旨而言,具有經濟引導作用 98
    第二款 就後續相關併購法令有關併購攤銷之立法意旨而言係屬於租稅優惠 99
    第二項 稅捐稽徵機關之職權調查與舉證責任研究 100
    第一款 財政部95年03月13日台財稅字第 09504509450 號函釋影響 100
    第二款 稅捐稽徵機關之職權調查與舉證責任爭議 101
    第一目 以納稅義務人角度而言 101
    第二目 以稅捐稽徵機關角度而言 103
    第三款 針對構成要件Y(被併購公司各項資產之公平價值)之職權調查責任探討 104
    第一目 由大陸稅局針對股權轉讓之公允價值評估案例談起 104
    第二目 大陸稅務機關對股權轉讓之價值評估程序係採職權調查進行 105
    第三目 我國稅捐稽徵機關針對被併購公司淨資產部位之價值評估程序探討 105
    第三項 併購交易中被併購公司淨資產公平市價認定 107
    第一款 併購交易按務會計準則公報第25號第10 段之規定 107
    第二款 併購交易按務會計準則公報第25號第18 段之規定 108
    第三款 財政部95年03月13日台財稅字第 09504509450 號函釋對公平市價之認定 109
    第四款 商業會計法對公平市價的定義 109
    第五款 最高行政法院100年度12月份第1次庭長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採甲說見解者對公平市價的看法 110
    第六款 小結 110
    第四項 稅捐稽徵機關之推計課稅與轉正義務 111
    第一款 所得稅法與查核準則之推計課稅及轉正規定 111
    第二款 稽徵機關對併購交易所需確實證明文件的檢討 112
    第三款 稅捐稽徵機關之推計課稅 113
    第四款 稅捐稽徵機關之轉正義務 115
    第六章 「高併購成本、商譽減損與公司管理階層法律責任研究」暨「我國獨立鑑價專家的運作現狀檢討」 117
    第一節 研究背景討論 117
    第一項 由大陸新世紀公司收購南京江琛公司案例談起 117
    第一款 案例背景說明 117
    第二款 本案例之爭點 119
    第三款 本文欲研究分析之範圍 120
    第二節 高併購成本是否容易伴隨高商譽減損的可能性 120
    第一項 高併購成本與後續商譽產生減損之關聯性研究 120
    第二項 商譽減損評價不足與相對風險 122
    第一款 惠普公司併購Autonomy案 122
    第二款 Caterpillar 併購中企案 122
    第三款 小結 122
    第三節 我國現行企業併購交易中,進行商譽減損評價之情形 123
    第一項 以歐盟證券管理機構之調查報告作為台灣警示 123
    第二項 美國證管會以財報公平價值審查做為重點 123
    第三項 我國先前於財務會計會計準則第35號公報施行後之商譽減損情形研究 124
    第四項 我國目前適用國際會計準則後執行商譽減損之情況分析 125
    第一款 資料庫與樣本選取過程 125
    第二款 分析結果 125
    第五項 小結 126
    第四節 管理階層投資決策之「經營判斷原則」爭議 127
    第一項 由最高行政法院對於併購成本高估之法律見解談起 127
    第二項 經營判斷法則概論 127
    第一款 美國判例法上之經營判斷原則 128
    第二款 經營判斷原則之適用效果 129
    第三款 經營判斷法則於我國實務之見解 129
    第四款 我國與美國法有關經營判斷原則之差異 130
    第三項 小結 131
    第五節 我國獨立鑑價專家的運作現狀檢討 132
    第一項 企業併購法對獨立專家的規範 132
    第一款 企業併購法第6條之規範 132
    第二款 鑑價專家目前尚未納入企業併購法之獨立專家範圍 133
    第三款 鑑價專家於併購過程中之重要職能 134
    第二項 我國目前鑑價制度的不足之處 135
    第一款 我國企業鑑價服務的提供者不足 135
    第二款 我國鑑價師是否須經國家考試產生 136
    第三款 鑑價師之民事與刑事規範尚待明確法令予以規範 137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38
    第一節 我國行政法院稅務專業法庭成立與稅官公平價值評價能力建立之即時性需求 138
    第一項 行政法院稅務專業法庭成立 138
    第二項 稅官公平價值評價能力建立之即時性需求 138
    第二節 稅捐稽徵機關之職權調查與舉證責任 138
    第一項 併購商譽攤銷係屬「租稅優惠」抑或「租稅措施」之定性分析 138
    第二項 稅捐稽徵機關之職權調查與舉證責任 139
    第三節 我國商譽減損之程度遠低於國際水準是否成為一警訊值得留意 142
    第四節 併購交易成本過高之公司,主管機關監管力道應加強 142
    參考文獻 144
    附錄 149
    附錄一 最高行政法院首次對「商譽攤銷」爭議的判決見解【99年度判字第1195號判決節錄:仁寶案】 149
    附錄二 最高行政法院後續對「商譽攤銷」爭議的不同判決見解 【100年度判字第723號判決節錄:遠傳案】 155
    附錄三 最高行政法院 100 年度 12 月份第 1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內容 168
    附錄四、財政部訴願決定書查詢 177
    附錄五、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書查詢 188
    "
    Reference: 一、中文
    (一)專書及學位論文
    王文宇,公司與企業法制,元照出版, 2005年5月
    李惠宗,行政程序法要義,元照出版, 2004年
    林石猛、邱基峻,行政程序在稅務爭訟之運用,元照出版社,2009年8月
    林芝君,企業併購下目標公司董事之受任人義務,政治大學法律碩士論文, 2011年6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2010年10月增訂11版
    吳東都,行政訴訟之職權調查主義—兼論新行政訴訟法關於職權調查主義之規定,台灣法學,第15期,2000年10月
    吳東都,行政訴訟與行政執行之課題,學林出版,頁28-29,2003年10月
    吳東都,行政訴訟與行政執行之課題,學林文化,2003年10月
    陳清秀,稅法總論,元照出版社,2008年11月5版
    陳文宗、許春安,稅捐稽徵法,勤業眾信財稅顧問,2010年2月
    陳敏,行政法總論,學林出版,2004年11月4版
    洪啟仁,企業併購交易指南,安侯企業管理, 2008年11月
    黃茂榮,稅法總論第三冊,植根法學叢書,2008年2月2版
    黃茂榮,職權調查原則及合作原則與稅務證據方法之提出,載於:稅捐證據法治探討暨台灣2012年最佳稅法判決,元照出版社,2013年3月初版
    黃士洲,稅務訴訟的舉證責任,翰蘆出版,頁209,2004年10月。
    黃士洲,稅捐舉證責任與協力義務的規範關聯,載於:稅捐證據法制探討暨台灣2012最佳稅法判決,元照出版,2013年3月
    葛克昌,協力義務與納稅人基本權,載於: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稅捐稽徵法之新思維,翰蘆出版,2012年4月三版
    葛克昌,憲法解釋與稅捐罰,司法院98年度學術研討會(下冊), 2009年12月
    蕭文生,職權調查主義、當事人協力義務與舉證責任,載於:行政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第4輯),司法院,2005年12月
    簡俊彥、王鶯娟、張幸芬,財政部91年度研究發展專題報告:企業併購與營利事業所得稅核課之研究,載於:財政部台北市國稅局91年度稅務研究選集, 2002年11月30日
    簡俊彥、侯鑽浪、黃露露,財政部92年度研究發展專題報告:企業跨國併購與營利事業所得稅核課之研究,載於:財政部台北市國稅局92年度稅務研究選集, 2003年12月30日
    廖正志、鍾佳蓉、楊靜怡,財政部91年度研究發展專題報告:固定資產紀企業併購資產計價之課稅(所得稅)問題之探討,載於:財政部台北市國稅局91年度稅務研究選集, 2002年11月30日
    劉紹樑、葉秋英、蘇紅霞等,企業併購與金融改組,金融研訓院, 2002年12月
    劉連煜,董事責任與經營判斷法則之運用,載於:公司法理論於判決研究(五),元照出版,2009年4月
    薛明玲、廖烈龍、林宜賢,企業併購策略與最佳實務,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 2006年1月
    郭介恆,行政調查與資訊隱私權,載於:台灣行法法學會,行政調查之建置與人權保障,元照出版,頁1,2009年7月
    葛克昌,協力義務與納稅人基本人權,載於:行政程序與納稅基本人權—稅捐稽徵法之新思維,翰蘆出版,2012年4月
    陳則銘,企業併購之相關智慧財產管理策略與法律規劃研究-以併購美國高科技公司時之專利查核評估探微,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
    張明德、吳素珍、陳松穗、趙淑惠、盧怡君、邱有相,財政部95年度研究發展專題報告—移轉訂價問題研究,高雄市國稅局,2006年12月
    劉兆容,商譽減損對我國企業併購會計處理及財務報表價值攸關性之影響,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二)期刊論文
    方嘉麟,論經營判斷法則於我國法下適用之可能性—以明基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一案為例,政大法學評論(第128期),2011年12月25日
    林曉琴、楊惠英、龍雲裳,舉證責任與協力義務之研究-論稅捐稽徵法新增第12條之1對稅捐核課之影響,台北市國稅局,2010年12月
    林仁光,企業併購規範制度之微調—以「重大性判斷法則」為規範標準,台灣法學第60期, 2004年7月
    李建良,稅捐稽徵、協力義務與依法行政原則—簡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2年度訴字第2316號判決,台灣法學,第69期,2005年4月
    陳敏,租稅稽徵程序之協力義務,政大法學評論,37 期,1988 年
    黃源浩,營業稅法上協力義務及違反義務之法律效果,載於:納稅人協力義務與行政法院判決,翰蘆出版,2011年4月
    游明德、楊敬先,企業併購的策略規劃,會計研究月刊第308期, 2011年7月
    盛子龍,租稅法上舉證責任、證明度與類型化方法之研究—以贈與稅課徵要件上贈與合意之證明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24卷第1期,2012年7月
    謝春惠,商譽認購成本之查核(上),稅務旬刊2206期,2013年1月10日
    謝春惠,商譽認購成本之查核(下),稅務旬刊2207期,2013年1月20日
    張炳坤,商譽攤銷的稅務爭議,稅務旬刊2199期,2012年10月31日
    周黎芳、陳心儀,探討商譽議題中認購成本合理性之舉證責任問題--兼評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408號判決,稅務旬刊2198期,2012年10月20日
    余景仁,商譽攤銷認列之稅務爭議,稅務旬刊2179期,2012年4月10日
    陳啟垂、廖大穎,論我國法適用「商業判斷原則」與舉證責任之分配,興大法學(9期), 2011年5月
    蔡朝安、李益甄,商譽攤銷之舉證責任--從最高行政法院近期聯席會議決議談起(上),稅務旬刊2175期,2012年2月29日
    蔡朝安、李益甄,商譽攤銷之舉證責任--從最高行政法院近期聯席會議決議談起(下),稅務旬刊2178期, 2012年3月31日
    蕭文生,職權調查主義、當事人協力義務與舉證責任,載於:行政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第4輯),司法院,2005年12月。
    林瑞彬、張憲瑋,法院實務對合併商譽計算影響之評析,會計研究月刊320期,2012年7月
    許祺昌、鍾典晏、黃詠婕,最高行政法院定調併購商譽認列爭議,會計研究月刊317期,2012年4月
    陳明進,所得稅上併購商譽攤銷費用認定爭議之探討,稅務旬刊2161期,2011年10月10日
    周黎芳、林思吟,從合併商譽訴訟案件討論商譽攤銷之稅務爭議(上),稅務旬刊2157期,2011年8月31日
    周黎芳、林思吟,從合併商譽訴訟案件討論商譽攤銷之稅務爭議(下),稅務旬刊2158期,2011年9月10日
    呂東英,美國全國企業鑑價分析師協會第12屆年會會議紀要,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5年10月
    吳世宗,論商譽認列之舉證責任,稅務旬刊2140期,2011年3月10日
    蔡朝安、李益甄,併購交易中所生商譽之課稅問題,稅務旬刊2043期,2008年6月30日
    許祺昌、陳怡儔,商譽攤銷稅務處理疑義,稅務旬刊1936期,2005年7月10日
    袁金蘭、楊曜準,企業合併下所產生之商譽得否認列之爭議,會計研究月刊311期,2011年10月。
    社論:商譽認定應有準則,稅務旬刊2218期, 2013年5月10日
    陳愛娥,行政程序制度中當事人協力義務,第7屆兩岸行政法學術研法會,2005年7月
    陳紫雲,惠普併購報假帳風暴 收入擊傷與會計惹議,會計研究月刊第326期,2013年1月。
    陳紫雲,CAT併中企打銷鉅額商譽 歐盟公司商譽減損未落實,會計研究月刊第326期,2013年1月
    陳紫雲,公允價值為SEC審查財報重點IAASB發布審計警覺,會計研究月刊第315期,2012年2月
    陳紫雲,美評價專業受考驗 會計師查核評價仍嫌不足,會計研究月刊第314期,2012年1月
    蘇瓜藤,評價師納入專技人員國家考試可行性研究(上),會計研究月刊第276期, 2008年11月
    蘇瓜藤,評價師納入專技人員國家考試可行性研究(下),會計研究月刊第277期, 2008年12月。
    二、英文
    Feng Gu & Baruch Lev,Overpriced Shares, Ill-Advised Acquisitions,and Goodwill Impairment,THE ACCOUNTING REVIEW,Vol. 86, No. 6 ,2011
    三、資料庫
    司法學資料全文檢索系統:http://nw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檢索系統:http://law.moj.gov.tw/fl.asp
    財政部賦稅法令條文全文檢索系統:http://dotsearch.dot.gov.tw/Searchall/search.asp
    財政部賦稅法令彙編釋示函令檢索系統:http://www.ttc.gov.tw/laws/index.asp
    財政部新頒賦稅法令釋函全文檢索系統:http://dotsearch.dot.gov.tw/Searchnew/search.asp
    財政部訴願審議委員會http://web01.mof.gov.tw/peapply/result_suit.asp
    台灣經濟新報(TEJ)資料庫(線上版)

    三、其他參考網頁
    資料來源:聯合報,記者: 孫中英、薛翔之,2013年4月8日http://www.udn.com/2013/4/8/NEWS/FINANCE/FIN10/7815142.shtml
    資誠,大陸稅局股權轉讓查核新紀元:台商應更審慎準備鑑價報告與盡職調查,網路資料來源http://www.pwc.tw/zh/challenges/invest-in-mainland-china/invest-in-mainland-china-20120411.jhtml
    資誠,股權轉讓交易需按公允價值評估課稅,網路資料來源http://www.pwc.tw/zh/challenges/invest-in-mainland-china/invest-in-mainland-china-20121003.jhtml
    2013年3月18日 13:03 來源:東方網 作者:邵麗蓉http://finance.eastday.com/stock/m3/20130318/u1a7265544.htm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99652010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65201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93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