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1/141868 (78%)
Visitors : 47489317      Online Users : 104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971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717


    Title: 臺大哲學系事件之研究
    A study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incident of NTU
    Authors: 游欣璇
    Contributors: 薛化元
    游欣璇
    Keywords: 學術自由
    哲學系事件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3-09-03 13:36:39 (UTC+8)
    Abstract:   臺大哲學系事件,是指發生於1972年12月到1975年6月之間,臺大哲學系內發生的多起風波,最後並導致多位哲學系教師,被迫離開哲學系。這些教師離開之後,還繼續受到事件所帶來的困擾,處境都不太理想。由於臺大哲學系事件除了令受害教師權益受損,並改變了臺大哲學系的學術發展之外;也因為,整起事件處處充斥著恐怖的政治氛圍,使得臺大師生人人自危,進而致使臺大的自由學風轉趨保守,並引發各界對於政治力干預學術自由,及介入校園的質疑。

      雖然臺大哲學系事件一直被視為思想、學術自由遭到迫害的重要抽樣。但在未能取得直接證據的情況之下,臺大哲學系事件的真相與疑點似乎一直無法釐清。因此,本論文透過全面檢視目前已公開的官方檔案、調查報告,以及相關研究成果,並配合訪談資料,對臺大哲學系事件進行完整的研究及分析,以剖析臺大哲學系事件的諸多疑點。雖然當年政治力不當介入校園的現象、以及不完善的制度已經不復存在,但是有關學術自由與教師權益的維護,仍是必須被徹底落實的議題。期盼各界能以臺大哲學系事件為殷鑑,使思想自由、學術自由能得到絕對的保障。
    Reference: 一、史料與檔案
    1. 《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29期,1949年5月5日。
    2. 《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1期,1949年6月5日。
    3. 《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32期,1949年6月20日。
    4. 國立臺灣大學行政會議紀錄。
    5. 國立臺灣大學校務會議紀錄。
    6. 國立臺灣大學校務簡報。
    7. 監察院,《八十五年調查報告彙編》,臺北:監察院,1997年。
    8. 臺大哲學系事件調查小組,《臺大哲學系事件調查報告》,臺北:臺灣大學,1995年。
    9. 臺大哲學系事件調查小組,《臺大哲學系事件調查報告附冊》,臺北:臺灣大學,1995年。
    10. 檔案局典藏,臺灣大學哲學系案、哲學系事件相關檔案。
    二、報紙
    1. 《工商日報》。
    2. 《中央日報》。
    3. 《中國時報》。
    4. 《民生報》。
    5. 《自由時報》。
    6. 《自立晚報》。
    7. 《經濟日報》。
    8. 《臺灣新生報》。
    9. 《聯合晚報》。
    10. 《聯合報》。
    11. 香港《工商日報》。
    12. 香港《星島日報》。
    13. 香港《華僑日報》。
    三、專書
    1. Thomas A. Marks著,李厚壯、張聯祺、劉謦豪、張維屏譯,《王昇與國民黨:反革命運動在中國》,臺北:時英出版社,2003年。
    2. 丁亮等撰述、項潔主編,《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稿(1928~2004)》,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3. 王曉波,《尚未完成的歷史》,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6年。
    4. 丘為君編,《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
    5. 史紫忱,《雜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6. 朱立民,《逼稿成篇》,臺北:九歌出版社,1980年。
    7. 余光中、顏元叔、朱炎等著,《消失在長廊盡處-追憶朱立民教授》,臺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
    8.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臺北:國家政策硏究中心,1990年。
    9. 孤影,《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臺北:中央日報社,1972年。
    10. 林玉体編著,《學術自由史》,臺北:心理出版社,2009年。
    11. 洪三雄,《烽火杜鵑城-七O年代臺大學生運動》,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
    12. 殷海光,《雜憶與隨筆》,臺北:桂冠出版社,1990年。
    13. 問學出版社選輯,《揭穿陳鼓應-臺大哲學系春秋》,臺北:問學出版社,1979年4月。
    14. 國立臺灣大學人事室編印,《國立臺灣大學人事服務手冊》,臺北:臺灣大學,1988年6月。
    15. 國立臺灣大學訓導處編印,《國立臺灣大學導師手冊》,臺北:臺灣大學,1972年。
    16. 國立臺灣大學編印,《五十九學年度臺大概況》,臺北:臺灣大學,1971年4月。
    17. 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主編,《教育獨立與學術自由》,臺北:唐山出版社,1999年。
    18. 教育部編,《教育法令》,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
    19. 陳鼓應,《民主廣場》,陳鼓應自刊,1978年。
    20. 陳鼓應,《再論學生運動》,陳鼓應自刊,1978年。
    21. 陳鼓應,《言論廣場》,臺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
    22. 陳鼓應,《殷海光最後的話語》,臺北:環宇出版社,1971年。
    23. 陳實,《王昇將軍的心路歷程》,臺北:黎明文化,1993年。
    24. 單德興、李有成、張力訪問,林世青記錄,《朱立民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25. 馮滬祥,《青年與國難》,臺北:先知出版社,1973年。
    26. 馮滬祥,《哲學與國運》,臺北:問學出版社,1979年。
    27. 臺灣主權與一個中國論述大事記編輯小組編,《臺灣主權與一個中國論述大事記》,臺北:國史館,2002年。
    28. 趙天儀編著,《臺大哲學系事件真相-從陳鼓應與「職業學生」事件談起》,臺北:花孩兒出版社,1979年。
    29. 澄社,《臺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
    30. 鄭鴻生,《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臺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31. 薛化元、陳翠蓮、吳鯤魯、李福鐘、楊秀菁,《戰後臺灣人權史》,臺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年。
    32. 薛化元主編,《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臺北:國家政策硏究中心,1990年。
    33. 魏廷朝,《臺灣人權報告書1949-1996》,桃園:朝陽雜誌社,2007年。
    四、論文
    1. 王金水,〈向臺大閻振興校長致敬〉,《新知識》,97期,1973年9月。
    2. 王實之整理,〈為所有受政治迫害的學界人士平反-臺大哲學系事件公聽會〉,《海峽評論》,55期,1995年7月。
    3. 本刊資料室,〈論「臺大哲學系事件」真相專題〉,《國是評論》,16期,1993年10月。
    4. 田秋堇,〈退出聯合國,民族救星讓臺灣揪心〉,《新臺灣新聞週刊》,553期,2006年10月。
    5. 吳家,〈請蔣部長及臺大閻校長解答〉,《新知識》,81期,1974年5月。
    6. 李福鐘,〈從政府檔案看臺大哲學系事件〉,臺灣經濟史及轉型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臺灣歷史學會主辦,2008年5月10日。
    7. 使徒,〈駁斥成中英有毒的「來函」〉,《新知識》,86期,1974年10月。
    8. 林子,〈費正清又耍「魔術」〉,《新知識》,96期,1973年8月。
    9. 林雲南,〈從臺大問題論執政黨的教育政策-請蔣彥士效法「包青天」!〉,《新知識》,86期,1974年10月。
    10. 社論,〈孫智燊博士為何離開臺大〉,《新知識》,85期,1974年9月。
    11. 社論,〈教育當局應接受教訓-對臺大問題應作澈底的全面的檢討革新〉,《新知識》,86期,1974年10月。
    12. 社論,〈清理臺大思想的途徑-向歷史負責,向有關當局盡忠言〉,《新知識》,84期,1974年8月。
    13. 社論,〈臺大哲學系問題嚴重〉,《新知識》,83期,1974年7月。
    14. 邱銘輝、郭宏治、蕭菊貞,〈那個年代,政治迫害是校園內常上演的戲碼〉,《新新聞》,430期,1995年6月4日。
    15. 秋雨河,〈教育界的老毛病-看臺大事件有感〉,《新知識》,86期,1974年10月。
    16. 秋雨河,〈毀去賣國船!剷除墻頭草!〉,《新知識》,85期,1974年9月。
    17. 秋雨河,〈對赤色份子的「寬大」是埋葬自己的「深坑」-臺大事件有感之二〉,《新知識》,87期,1974年11月。
    18. 孫智燊,〈我在臺大被赤色份子圍攻〉,《新知識》,83期,1974年7月。
    19. 孫智燊,〈更正啟事〉,《新知識》,84期,1974年8月。
    20. 孫智燊,〈述小事,懷大哲──東美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紀念〉,《傳記文學》,90卷6期,2007年6月。
    21. 孫智燊,〈臺大人精神:不說謊〉,《國是評論》,16期,1993年10月15日。
    22. 孫智燊,〈談海外左傾報刊猖獗情形〉,《新知識》,90期,1975年2月。
    23. 張美娜,〈『臺大哲學系事件調查報告摘要』--政工系統的黑手介入哲學系的殿堂〉,《新新聞》,430期,1995年6月4日。
    24. 張德溥,〈折戟沉沙(上)〉,《傳記文學》,79卷5期,2001年12月。
    25. 張德溥,〈折戟沉沙(下)〉,《傳記文學》,80卷1期,2002年1月。
    26. 郭太乾,〈看了臺大被赤色份子控制後感想〉,《新知識》,84期,1974年8月。
    27. 陳征遠,〈我必得要說的幾句話(上)〉,《新知識》,85期,1974年9月。
    28. 陳征遠,〈我必得要說的幾句話(下)〉,《新知識》,87期,1974年11月。
    29. 陳征遠,〈我必得要說的幾句話(中)〉,《新知識》,86期,1974年10月。
    30. 陳征遠,〈我訪問了臺大哲學系主任孫智燊博士〉,《新知識》,84期,1974年8月。
    31. 陳純瀅,〈我國威權體制建構初期之警政(1949-1958),《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3期,2007年3月)。
    32. 陳鼓應,〈我對韓國學潮處理方式的看法〉,《大學雜誌》,47期,1971年11月。
    33. 陸劍公,〈我所認識的陳征遠〉,《新知識》,16期,1972年7月。
    34. 勞力,〈臺大哲學系事件再翻案〉,《新文化》,14期,1990年3月。
    35. 勞力,〈臺大哲學系的風波〉,《七十年代》,57期,1974年10月。
    36. 勞心,〈受害者之一-趙天儀〉,《新文化》,14期,1990年3月。
    37. 勞心,〈受害者之二-李日章〉,《新文化》,14期,1990年3月。
    38. 華國權,〈由臺大哲學系被赤色份子把持說起-見「臺大哲學系緊座談會記錄」有感!〉,《新知識》,84期,1974年8月。
    39. 華國權,〈有感於臺大問題而作-從「明恥教學」談教育部應有的「清教運動」!〉,《新知識》,86期,1974年10月。
    40. 雲林,〈執政黨應立即改組臺大〉,《新知識》,85期,1974年9月。
    41. 馮滬祥,〈東美恩師的生命精神〉,《傳記文學》,90卷6期,2007年6月。
    42. 馮滬祥,〈追憶經國總統與王昇將軍〉,《傳記文學》,90卷4期,2007年4月。
    43. 新知識雜誌編者,〈臺大無名氏來信照登〉,《新知識》,87期,1974年11月。
    44. 楚子,〈就臺大設置三民主義研究所而言-臺大國父思想教授與黨團部應負起責任〉,《新知識》,86期,1974年10月。
    45. 楚子,〈閻振興應為三民主義教育而盡瘁〉,《新知識》,85期,1974年9月。
    46. 資料室,〈文友反應來函摘錄〉,《新知識》,84期,1974年8月。
    47. 資料室,〈有關「臺大問題」之親友來函〉,《新知識》,85期,1974年9月。
    48. 資料室,〈國大聯誼會決議請政府嚴加究辦〉,《新知識》,85期,1974年9月。
    49. 臺大,〈「言論自由在臺大」座談會記錄(上)〉,《大學雜誌》,47期,1971年11月。
    50. 臺大法言,〈言論自由在臺大〉,《大學雜誌》,48期,1971年11月。
    51. 趙慎安,〈臺大事件的背景〉,《新知識》,87期,1974年11月。
    52. 劉孚坤記錄,〈大哲宗師方東美先生遺言〉,《傳記文學》,90卷6期,2007年。
    53. 劉新等整理,〈為台灣社會所有受迫害的人討公道〉,《海峽評論》,30期,1993年6月。
    54. 閻振興,〈對所謂「臺大哲學系事件」之澄清〉,《國是評論》,12期,1993年6月15日。
    55. 薛化元,〈強人威權體制與臺灣民主發展〉,「臺灣民主的興起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臺中:臺灣省諮議會主辦,2006年10月18日。
    56. 謝金蓉,〈六位教授用雙手趕走盤旋在臺大上空的寒蟬〉,《新新聞》,430期,1995年。
    57. 羅思義,〈陳省身讚美中共〉,《黃花崗》,第12期,2005年2月。
    五、學位論文
    1. 呂建良,〈日本的東海政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2. 周志宏,〈學術自由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3. 林仁傑,〈一段跨時代的故事:臺灣學生運動史研究(1920-1994)〉,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4. 林振平,〈七十年代「臺灣意識」論述探求-以《大學雜誌》、《臺灣政論》、《美麗島》三本雜誌為中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5. 張世忠,〈論言論自由權之保障一以臺大哲學系事件為例〉,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6. 陳素華,〈趙天儀現代詩創作與評論的研究〉,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六、網路資料
    1.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網頁,國家安全局沿革史,http://www.nsb.gov.tw/index01.html。
    2. 外交部網站,中華民國(臺灣)政府遷臺後歷任外交部長任期,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11390&CtNode=1413&mp=1。
    3. 全國法規資料庫,〈教師法〉,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aspx?PCode=H0020040。
    4. 全國法規資料庫,〈懲治叛亂條例〉,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H0020041。
    5. 臺灣大百科網站,薛化元,〈「退出」聯合國〉,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86。
    6.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4158010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801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801001.pdf1790KbAdobe PDF2111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