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182/141115 (78%)
Visitors : 46713644      Online Users : 82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602


    Title: 從釣魚臺爭議分析中國與日本之海洋戰略
    Authors: 葉柏熙
    Yeh, Bor Shi
    Contributors: 邱坤玄
    朱新民
    張五岳
    何思慎

    葉柏熙
    Yeh, Bor Shi
    Keywords: 釣魚臺
    尖閣羣島
    海洋戰略
    地緣政治與經濟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3-09-09 11:13:42 (UTC+8)
    Abstract: 釣魚臺列嶼位處東中國海大陸礁層邊緣,釣魚臺列嶼自被發現命名以來,歷經一連串歷史時局的演變,其領土主權歸屬問題牽涉到中國大陸、日本與台灣經濟資源之分配與海洋戰略之發展。而我們整個社會卻普遍缺乏海洋意識。尤其迄今「重陸輕海」、「以陸控海」的陸權思維仍然根深蒂固。基於此特殊歷史背景與現實結構的制約,台灣僅有海洋國家之名,而無海洋國家之實。
    本論文研究之目的在探討:隨著中國大陸勢力崛起其海洋戰略之發展,與美國為確保其在亞太地區之國家利益,在日美合作關係之下日本海洋戰略之發展。在此種情勢下,我國究竟應如何兼顧國內外環境,維護國家尊嚴與人民福祉,尋求解決釣魚臺問題的最佳途徑,更期能對台灣在海洋戰略事務之發展上有所助益。本論文研究方法係採用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為主,同時以法律研究法為輔。從海洋戰略著眼,但因其涉及範圍廣泛,故將其範圍作目的性限縮:僅在釣魚臺列嶼主權爭議問題,引發台灣、中國與日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與論述己方的立場作其探討,並兼論中國與日本在其地略位置基礎與形勢考量下海洋戰略之發展沿革,並探討其海洋戰略在擴及成地區性戰略時對其他當事國之考量觀點與相關聯性,作為台灣在現今國際劣勢下,尋求如何妥善解決釣魚臺列嶼之爭議,發展國家海洋戰略事務之借鏡,以達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之效。
    海上安全已成為全球化新興環境的核心議題。我國藉由海洋與世界接軌,理論上,有相當機會因落實海洋政策而成為世界最富強的國家以因應來自海上的安全威脅,確保海洋利益。本文研究目的在於隨著中國大陸勢力崛起其海洋戰略之發展,與美國為確保其在亞太地區之國家利益,在日美合作關係之下日本海洋戰略之發展,在台灣現況下有何值得借鏡並如何改進並強化本身洋戰略之發展。
    Reference: 一、 中文文獻
    (一) 書籍

    中曾根康弘。《日本二十一世紀的國家戰略》。聯惠譯。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2004年。
    中曾根康弘。《新的保守理論》,金蘇城、張和平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4年。
    井上清著。陳其南譯。《釣魚列嶼,歷史和主權的剖析》。宜蘭:釣魚臺國際法研討會,1997年。
    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第149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王蜀寧。《海戰與戰略》。龍潭: 國防大學, 2004年。
    王曉波。《尚未完成的歷史,保釣二十五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6年。
    丘宏達。《現代國際法參考文件》。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丘宏達。《釣魚臺列嶼主權爭執問題及其解決方法的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1年
    外山三郎。《日本海軍史》中譯本。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
    伊藤憲一。《國家與戰略》。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年。
    吉田茂。《十年回憶》。韓潤棠、閻靜先、王維平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65年。
    向達。〈順風相送〉,《兩種海道針經》。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曲明。《2010年兩岸統一:中國邁向海權時代》。台北:九儀出版社,1995年。
    吳幅員。《在台叢稿》。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
    吳磊著。《中國石油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李長浩譯。《中國之海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8年。
    沈克勤。《國際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佘拉米。侯肯等合編。《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指南》。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
    周煌。《琉球國志略》。廣文書局印行:1967年。
    季辛吉著。時報出版公司特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979年。
    屈萬里。《明代史籍彙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9。
    林正義主編。《石油與國際安全》。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7。
    林田富。《再論釣魚臺列嶼主權爭議》。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林金莖。《戰後中日關係之實證研究》。台北:中日關係研究會,1984年。
    林金莖。《戰後中日關係與國際法》。台北:中日關係研究會,1987年。
    姚有志主編。《二十世紀戰略理論遺產》。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柯白。《海洋戰略原理》。台北市:海軍總司令部,1958年。
    徐葆光。《中山傳信錄》。上海:著易堂,1719年。
    徐煕光。《國際法與國際事務論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秦天、霍小勇主編。《中華海權史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
    翁明賢、吳東林合著。《新安全環境下的海洋戰略》。台北:國防政策評論,2002。
    馬英九。《從新海洋法論釣魚臺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台北:正中書局,1986年。
    馬漢。《海權論》。梅然等譯。北京:言實出版社,1997。
    高之國、張海文、賈宇主編。《國際海洋發展趨勢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50~1972》。台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許勤華著。《新地緣政治:中亞能源與中國》。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7。
    傅啓學。《中國外交史上冊》。台北:商務印書館發行,1987年。
    傅崐成、水秉和/編。《中國與東北亞海疆糾紛》。台北:問津堂出版,2007。
    彭明敏、黃昭堂。《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北:玉山出版社,1995年。
    程家瑞。《釣魚臺列嶼之法律地位》。台北:東吳大學法學院,1997年。
    鈕先鍾。《國家安全與全球戰略》。台北:軍事譯粹社,1988年。
    鈕先鍾譯。《戰略緒論》。台北:麥田,2000。
    鈕先鍾譯。《戰略論》。台北:軍事譯粹社,1980。
    黃兆強/主編。《釣魚臺列嶼之歷史發展與法律地位》。台北:東吳大學出版,2004。
    楊仲揆。《琉球古今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葉翔之主編。《共匪竊據下的中國大陸分省地圖》。台北:中華民國國防研究院敵情研究所,1966年。
    齊鴻章。《海權與國防建設之研究》。台北:國防研究院,1967年。
    樓耀亮。《地緣政治與中國國防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鄭海麟。《從歷史與國際法看釣魚臺主權歸屬》。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鄭舜功。《日本一鑑桴海圖經》,第1卷。1559年。
    傅角今、鄭勵儉。《琉球地理誌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
    盧春如等著。《海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 年。
    蕭崇業、謝杰。《使琉球錄》。台北:學生書局影印本,1969年
    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編。《2006年海洋政策白皮書》。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2006年。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釣魚臺列嶼附近海洋環境與資源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年。
    《國軍軍語辭典八十九年修訂本》。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00年。
    《2006國家安全報告》。台北:國家安全會議,2006年。
    《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台灣之鰹漁業,台灣之水產第二號〉。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編,1915年。
    《海軍作戰要綱》。台北:海軍總司令部。2000年。
    《釣魚臺列嶼—日本海上保安本部實際調查的相關資料》。台北:立法委員傅崑成國會辦公室編,1997。




    (二) 書之一章、篇

    李明峻。〈依國際法審慎處理釣魚臺問題〉,《台灣雜誌》,頁66-68,2008年。
    松井芳郎。〈日本對釣魚臺主權主張的法律依據與分析〉,《釣魚臺國際法研討會論文與討論紀實彙編》,林詩梅譯,頁18。台北:台灣法學會、台灣國際法研究會,1997年。
    徐葆光。〈中山傳信錄〉,《小方壼輿地叢鈔》,頁 7693。上海:著易堂印行,1719年。
    陳侃。〈使琉球錄〉,《叢書集成簡編》,王雲五主編,第149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陳荔彤。〈國際海洋法與我國海洋事務之發展〉,《2009海洋事務發展與推動研討會》,頁11-12。台南:國立成功大學,2009年。
    趙國材。〈中華戰略學會第275次學術座談會-釣魚臺問題之研究〉,《中華戰略會訊》,頁41。 1996年。
    〈台灣周遭海域重要國際資訊報告〉。台北:海巡署編製,2010年。






    (三) 期刊

    方豪。〈『日本一鑑』和所記釣魚嶼〉。《東方雜誌》,第5巻第6期。1971年10月,頁74。
    王冠雄。〈主權之爭?抑或漁權之爭?-論東海漁業爭端之本質〉。《戰略安全研析》,第3期。2005年7月,頁14。
    王冠雄。〈台日漁業談判之後續發展〉。《戰略安全研析》,第5期。2005年9月,頁31。
    丘宏達。〈日本對釣魚臺列嶼主權問題的論據分析〉。《政大法學評論》,第5期。1971年12月,頁3。
    丘宏達。〈釣魚臺列嶼問題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6期。1972年6月。
    沙學浚。〈釣魚臺是中國領土專號〉。《學粹雜誌》,第14巻第2期。1972年2月,頁14。
    沙學浚。〈釣魚臺屬中國不屬琉球之史地根據〉。《學粹雜誌》,第14巻第2期。1972年2月。
    初曉波。〈身分與權力:冷戰後日本的海洋戰略〉。《國際政治研究》,第4期。2007年,頁93。
    周軍。〈日本海洋開發計畫〉。《全球科技經濟瞭望》,第12期。2000年,頁19。
    林東換。〈中國海權發展與亞太安全〉。《海軍學術月刊》,第36卷第10期。民91年10月,頁37。
    胡念祖。〈海洋事務部之設立,理念與設計〉。《國家政策季刊》,第1卷第1期。2002年。
    唐龍。〈歷史和法理的證明─釣魚臺屬於中國〉。《開放雜誌》,第118期。1996年10月,頁43。
    張啟雄。〈釣魚臺列嶼的主權歸屬問題-日本領有主張的國際法驗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3年6月,頁124。
    張榮華。〈海峽兩岸在石油石化領域共謀發展的前景分析〉。《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第23 卷第3期。2006 年6月,頁1。
    郭汝霖。〈嘉靖辛酉使事記〉。夏子楊、王士禎。〈使琉球錄〉。屈萬里。《明代史籍彙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9年12月,頁120。
    楊仲揆。〈從史地背景看釣魚臺列嶼〉。《文藝復興月刊》,第1卷第10期。1970年10月,頁2-4。
    楊仲揆。〈釣魚臺列嶼主權平議〉。《文藝復興月刊》,第28期。1972年4月,頁16。
    趙欣燕。〈釣魚臺列嶼地理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第18期。1992年,頁115。
    齊鯤、費錫章。《續琉球國志略》,墨香書屋珍藏本,第3卷。1812年,頁24。
    劉泳暐。〈從美日安保條約談雙方防衛合作關係〉。《日本學報》,第11期。1991年5月,頁140。
    劉傳宗。〈舊軍國主義復活的隱憂—日本海上自衛隊發展動向〉。《海軍學術月刊》,第36卷第2期。民91年2月,頁55。
    劉達材。〈迎向二十一世紀新的海權時代〉。《海軍與國際海洋法研究專輯》。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 2000,第29-34卷,頁7-8。
    鞏建華。〈中國國家海洋戰略情勢的SWOT 分析,未來與發展〉。《未來與發展》,第11期。2008年,頁77。
    韓文琦。〈論新中國海軍發展戰略之演化〉。《西安政治學院學報》,第3期。1999年,頁68-69。
    譚征。〈走向海洋新世紀〉。《海洋世界》。第一期,北京,1996 年1 月,頁3。


    (四) 碩博士畢業論文

    李毓萱。〈釣魚臺列嶼主權爭議之評析〉。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五) 報紙

    《人民日報》,1970年12月4日。
    《人民日報》,1971年11月3日。
    《人民日報》,1971年12月31日。
    《人民日報》,1971年5月1日。
    《上海申報》,1885年9月6日。
    《中央日報》,1970年8月12日第1版。
    《中央日報》,1970年8月18日第2版。
    《中央日報》,1970年8月23日,第1版。
    《中央日報》,1970年9月4日,第2版。
    《台灣時報》,1996年9月23日,第4版。
    《自由時報》,1996年9月20日,第4頁。
    《自立早報》,1996年8月5日,第3版。
    《自立早報》,1996年9月25日,第8版。
    《聯合報》,1974年4月21日第1版。
    《聯合報》,1990年10月12日,頁2。
    《聯合報》,1996年9月23日,第3版。
    《聯合報》,1996年9月24日第9版。
    《聯合報》,1996年9月6日,第2版。
    (六) 網際網路專文

    王崑義教授〈日本修防衛大綱 鎖定中國軍事威脅〉2010.2.24
    http://blog.sina.com.tw/wang8889999/article.php?pbgid=22448&entryid=596980(閱覽日期:2011.04.26)
    平可夫,《中國艦隊要告別甲午陰影》,載香港《亞洲週刊》2004.9.12。http://www.hanghairi.com/msg.asp?id=377(閱覽日期:2011.4.20)
    呂秀蓮,〈台灣應東進太平洋扮演關鍵角色〉,《大紀元》台灣新聞2004 .2.28
    http://www.epochtimes.com/gb/4/2/28/n475564p.htm(閱覽日期: 2011.4.30)
    宋燕輝,〈印度「東進」南海:改變區域內權力結構複雜化南海問題之解決〉,http://www.dsis.org.tw/peaceforum/papers。(閱覽日期: 2011.4.19)
    Hiroshi Terashima and Moritaka Hayashi,National Ocean Policy: Japan,( the Ocean Policy Summit:October 10-14, 2005, Lisbon, Portugal, available ) 2005.10.10-14
    http://www.globaloceans.org/tops2005/index. html(accessed April 20,2011)
    倪鴻祥,〈釣魚臺事件馬府強硬聲明:日立即放人賠償〉,2008 年6月12 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6/7/0/4/100670498.html?coluid=1&kindid=0&docid=100670498&mdate=0612171026。(閱覽日期: 2011.4.17)
    孫國祥南華大學副教授,〈反制中國 日本新防衛大綱策畫機動防衛〉, 2011.1.11
    http://tw.myblog.yahoo.com/jw!LaA52ZWCAhjWHtqVC207BlN5YUejYHUS/article?mid=6428&next=6423&l=f&fid=20(閱覽日期: 2011.4.26)
    馬利編輯,日本海上保安廳,《海上保安報告2010》年度報告, (中國新聞網,2010.05.12)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7824/2011/05/12/5005s3245419.htm(閱覽日期: 2011.4.20)
    張景全。〈日本的海權觀及海洋戰略初探〉,2009.10.03文章。
    http://yataisuo.cass.cn/Bak/ddyt/0505-3.htm(閱覽日期:2011.4.20)
    劉偉、韓增林《淺析日本海洋地緣經濟問題》2009.12.07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188115.html(閱覽日期: 2011.4.28)
    蔡東杰,〈日韓中東亞競合潛藏衝突因子〉2008.12.30
    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1332&tid=1295121#ixzz1O6ab2rx2(閱覽日期:2011.04.26)
    鞏建華〈中國海洋形式分析與海洋政治戰略分析〉,2009.3.18 http://www.docin.com/p-17129407.html(閱覽日期:2011.4.19)
    〈東海油田 中日劃定共同開發區〉,《聯合新聞網》,2008.6.19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240&f_SUB_ID=1665&f_ART_ID=132084(閱覽日期: 2011.4.29)
    〈國政評論,為了能源 定要爭取釣魚臺主權〉,2002.9.27。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 /sd/091/sd-c-091-144.htm(閱覽日期: 2011.4.13)
    《日本新防衛計畫大綱全文》,附錄2,2011.4.23 。http://www.cetin.net.cn/cetin2/servlet/cetin/action/HtmlDocumentAction;jsessionid=7861DF777DD0A8788EF3A83B16876796?baseid=1&docno=44344(閱覽日期: 2011.4.23)
    《歷年保釣事件記載》保釣行動委員會,http://www.diaoyuislands.org/fwl/1.html。(閱覽日期: 2011.4.13)
    《中國經濟網》,北京,2010.8.18
    http://intl.ce.cn/specials/zxgjzh/201008/18/t20100818_21732789.shtml(閱覽日期: 2011.4.30)
    日本主辦「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安全倡議」2007 年10 月13-15 日,稱之為「太平洋盾構」海上攔截演習。2007.10.15
    http://hk.epochtimes.com/7/10/15/53129.htm(閱覽日期: 2011.4.26)
    日本外務省之聲明:〈關於尖閣諸島的領有權〉(東京:1972年3月8日)。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4549/13718208.html(閱覽日期:2011.4.15)
    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0》2010.6.23
    http://www.cima.gov.cn/_d270570118.htm(閱覽日期: 2011.4.28)
    《人民日報》,1970年12月29日,blog.sina.com.cn/s/blog_4c7b03ef0100kq05.html。(閱覽日期: 2011.4.13)
    《人民日報》,1971年5月1日,blog.sina.com.cn/s/blog_4c7b03ef0100kq05.html。(閱覽日期: 2011.4.13)




















    二、 日文文獻
    (一) 書籍

    白石隆。《海洋帝國—如何思考亞洲》。東京:中央公論社,2000年。
    伊波普猷、東思納寬惇、橫山重合編。《琉球史料叢書》。東京:名取書店,1941年;轉引自丘宏達。《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修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頁43,註5。
    吉田東伍。《增補大日本地名辭書》。東京:合資會社富山房,1990年。
    安倍晉三。《致美麗的國家》。東京:文藝春秋出版社,2006年。
    佐藤市郎。《海軍五十年史》。東京:鱒書房,1943年。
    英修道。《沖繩之地位》。東京:有斐閣,1955年;轉引自丘宏達。《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修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頁57,註17
    船橋洋一編著,《日本戰略宣言—邁向民生大國》,東京:講談社,1991年。
    勝海舟。《冰川清話》。東京:角川文庫,1972年。
    《明治文化集》。第2卷。東京:日本評論社,1928年。
    《東亞戰略概覽》。防衛廳防衛研究所編。東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2004年。
    《海洋與日本:面向21世紀海洋政策提案》。東京:海洋政策研究財團,2006年。


    (二) 書之一章、篇

    川勝平太。〈西太平洋聯合論〉,載《21世紀日本的前進道路—第26期防衛討論會演講集》,東京:社團法人隊友會,2000年。
    今井義久。〈海洋政策和海洋開發、利用技術〉,載《東海大學海洋學部紀要》,頁49-56。日本静岡:東海大學海洋學部,2004年。
    左近允尚敏。〈海洋空間的戰略性〉,載《21世紀日本的大戰略—從島國邁向海洋國家》,伊藤憲一監修,頁98。東京:日本國際論壇、森林出版社2000。
    林子平。〈三國通覽輿地路程全圖〉,載《日本古版地圖集成》,栗田元次,頁17。東京:東部書林,1932年;轉引自丘宏達。《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修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頁53,註10。
    〈關於2005年度以後的防衛計畫大綱〉。載《防衛手冊2005年》,日本防衛廳編,頁48。東京:朝雲新聞社,2005年。



    (三) 期刊

    小藤文次郎。〈琉球孤島的地質構造〉。《地質學雜誌》,第5巻第49號。1897年10月,頁8;轉引自丘宏達。《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修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頁68,註7。
    丹羽雅雄。〈日本戰後補償與日美安保體制的現狀〉。《海峽評論》,第70期。1996年10月,頁13。
    宇佐美滋。〈尖閣列島問題,アヅアワオ─タリ─〉,第4卷4號。1972年10月, 頁77。
    宮島幹之助。〈黃尾島〉。《地學雜誌》,第12輯第144巻。1900年,頁691。
    宮島幹之助。〈北小島〉。《地學雜誌》,第12輯第144巻。1900年,頁544。
    琉黑。尖閣列島研究會。〈尖閣列島與日本的領有權〉。《沖繩季刊》,第56號。1971年,頁184;轉引自丘宏達。《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修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頁61,註21。
    高岡大輔。〈尖閣列島周邊海域之學術調查〉。《沖繩季刊》,第56號。1971年3月,頁63;轉引自丘宏達。《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修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頁68,註9。
    高岡大輔。〈尖閣列島周邊海域之學術調查〉。《沖繩季刊》,第56號。1971年3月,頁52-54;轉引自丘宏達。《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修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頁68,註10。
    黑岩恆。〈尖閣列島探險記事〉。《地學雜誌》,第12輯第140巻。1900年。頁481
    黑岩恆。〈尖閣列島探險記事〉。《地學雜誌》,第12輯第141巻。1900年。頁519、頁535
    鈴木美勝。〈新外交政策:自由與繁榮之弧〉。《世界週報》, 2006年12月,頁18。
    櫻田淳。〈新南洋戰略論〉。《諸君》,東京:文藝春秋,第3號。2000年。
    尖閣列島研究會。〈尖閣列島與日本的領有權〉。《沖繩季刊》,第56號。1971年3月,頁8;轉引自丘宏達,《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修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頁73,註28。
    尖閣列島研究會。〈尖閣列島與日本的領有權〉。《沖繩季刊》,第56號。1971年3月,頁9-10;轉引自丘宏達,《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修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頁79,註65。
    尖閣列島研究會。〈尖閣列島與日本的領有權〉。《沖繩季刊》,第56號。1971年3月,頁251;轉引自丘宏達,《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修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頁80,註66。



    (四) 網際網路專文

    平間洋一。〈日本的選擇:海洋地緣政治論〉,《海洋聖經:第四卷海權理論》社團法人國際經濟政策調查會編,東京:日本財團,1998年。日本財團圖書館網路版全文參見:2011.4.25
    http://nippon.zaidan.info/seikabutsu/1998/00362/contents/087.htm。(閱覽日期: 2011.4.25)
    日本《海洋基本法》全文參見日本國土交通省網站:2011.4.23
    http://www.mlit.go.jp/kisha/kisha07/01/010611_3/11.pdf。(閱覽日期: 2011.4.23)。
    參見2007年4月3日日本眾議院第166次國會國土交通委員會通過的決議全文:2011.4.23 ,http://www.sangiin.go.jp/japanese/gianjoho/ketsugi/166/f072_041901.pdf (閱覽日期: 2011.4.23)

























    三、 英文文獻
    (一) 書籍
    Binnendijk, Hans., & Ronald N. Montaperto eds., Strategic Trends in China. Washington, D.C.: INSS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1998.
    Campbell ,Kurt. Ensuring Secur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Foreign Policy Agenda: An Electronic Journal of the U.S. Information Agency.
    Chung,Chien-Peng., Domestic Politics, 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China’s Territorial Disputes.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press, 2004.
    Graham,Euan. Japan`s Sea Lane Security, 1940-2004: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6.
    Guo,Rongxing. Territorial Disputes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 Global Handbook.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2007.
    Hara ,Kimie. Cold War Frontiers in theAsia-Pacific: Divided territories in the San Francisco System.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2004.
    Joseph R. Cerami and James F. Holcomb Jr.. eds. US Army War College Guide to Strategy. Carlisl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2001.
    K.O.Emery et al.Geological.Structure and Some Wat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Yellow Sea. UNECAFE/CCOP Technical Bulletin:2nd,1969.
    Liddell-Hart ,B. H. Strategy: The Indirect Approach. Faber and Faber:1967.
    Matsui,Yoshiro. Legal Bases and Analysis of Japan’s Claims to Diaoyu Islands., 1997.
    Pak,Hui-gown.,The Law of the Sea and Northeast Asia: A Challenge for Cooperation Cambridge,M.A.: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0.
    Tai-Wei ,Lim. Oil and Gas in China: The new Energy Superpower`s Relations with its Region. Hackensack, NJ: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ress, 2009.
    U.N.DocA/AC.135/I,1968.
    Wu-Lay.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Strategic Studies, Oil and security . London :Routledge,2006.


    (二) 期刊
    Calder,Kent E. The New Face of Northeast Asia. Foreign Affairs:Vol.80, No.1,2001.
    C.Ott,Marvin. East Asia: Security and Complexity. Current History:Vol. 100,No.645,2001


    (三) 網際網路專文
    Terashima,Hiroshi.,and Moritaka Hayashi,National Ocean Policy: Japan. The Ocean Policy Summit:October 10-14, 2005, Lisbon, Portugal, available :2005.10.10-14http://www.globaloceans.org/tops2005/index. html
    (accessed April 20,201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8981008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8100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801.pdf1391KbAdobe PDF270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