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6/141856 (78%)
Visitors : 47736982      Online Users : 123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1148


    Title: 國營事業人員有關刑法公務員身分之探討--以臺灣電力公司員工為例
    The Research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s Employees and the Official identity--A Case Study of Employees of Taiwan Power Company
    Authors: 呂榮琦
    Contributors: 李聖傑
    呂榮琦
    Keywords: 刑法公務員
    公共事務
    公權力
    國營事業
    臺電公司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10-01 11:42:16 (UTC+8)
    Abstract: 隨著國家任務多元化,民間參與政府各項行政的機會大幅增加,公務員不再侷限於任職政府機關的人員,即使任職於民間機構,亦有可能因為協助或代替政府執行公共事務,而有公務員身分之適用。民國95年7月刑法修正前對於公務員概念定義為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多數學說及實務均認為公務員定義過於籠統,尤其實務在某些個案判斷上,更有具體判斷標準不明之疑慮。以國營事業為例,大法官解釋字第8號係以政府是否持有公司股份百分之五十以上為判斷依據,若超過百分之五十,該公司屬國營事業,而從業人員則為刑法上之公務員。部分國營事業業務雖依相關法令負有行政目的,但依私法組織設立之國營事業,係本企業化精神經營,業務內容與一般公司行號亦無二致,徒以持股比例為評價國營事業人員之身分,顯已造成不公平之評價,而有法律適用之困難。
    為避免舊法規定過於抽象而有不合理之判決結果,刑法於94年間修法時,將公務員重新定義,新法排除國營事業、公立學校、醫院等與從事公共事務無關之人員,力圖將公務員類型化,然自刑法95年7月1日正式生效迄今,實務上仍有許多爭議的空間。回歸刑法對於公務員犯罪加重處罰之立法目的,學說不外乎是由保護國家利益、公務員忠誠關係、政府的威信與政府的統治機能、國家內部秩序、公務員執行職務的廉潔與公正、人民的合法權益與對國家之信賴等方面探討,概因公務員係本於身分或取得授權、委託等關係,而從事公共事務之人,代表的是國家實行公權力,與一般侵害人民生命、身體、財產等犯罪,及其他損害國家、社會法益之犯罪,存有特別的身分關係,公務員若不具國家賦與的特別權力,依法執行具有國家任務之公共事務,侵害的將不是前述法益,而與一般人民犯罪即無差別,當然亦無須以加重的刑事責任相繩。
    雖最高法院透過適用解釋新法的過程,在判決中對刑法公務員概念的判斷依據及論理過程,有許多著墨及說理,有逐步勾勒新法公務員圖像的發展,但多數判決係以直接援引修法理由代替說明得心證之歷程,修法理由轉而成為如舊法「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般之公式,只要屬修法理由中明文排除的國營事業、公立學校、公立醫院未兼任採購工作之人員,均毫無理由地被劃分為不具公務員身分。姑且不論我國修法是否背離國際間擴大公務員概念之潮流,舊法遭人詬病之「二分法」,尤其新法完全不顧部分國營事業所從事事務之公共性,在國家任務或組織日趨私法化的發展趨勢下,是否導致過於僵硬的判斷基準再度復辟?會否帶來更嚴重的刑罰漏洞?新法完全忽視部分國營事業從事公共事務之特性,追求齊頭式平等,同樣欠缺學理依據,由學說與實務對於國營事業人員之不同看法,造成被告於司法訴訟過程中,面臨不同法官而有差別評價之情形,可知新法不僅無法使公務員定義越趨精準,反而增添了更多的混淆與歧義。
    為嘗試釐清國營事業人員有關刑法公務員身分之適用,本文將以文獻分析方式,檢視我國刑法於94年修法前後,學說之見解看法,與實務於司法判決上遭遇之困難,再以比較法方式,評析我國與國外刑法公務員定義,及國營事業人員與公務員關係之差別,並以德國法院對於國營事業有關基本權之判決,提供我國作為參考借鏡。另再以刑法對於公務員犯罪加重處罰之法理、刑法對於公務員犯罪所保護之法益、公共事務與公權力之關聯性等面向,分析國營事業業務與刑法公務員之關係,最後再以個案研究方式,研析我國法院刑事判決,對於本文將探討之臺電公司,及業務性質、營運方式雷同的臺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除政府機關持股接近百分之百,在市場具有獨占地位,又屬國家基於生存照顧人民基本生活給付行政之一環,則從業人員究竟是否落入刑法公務員範圍,有無特別權力關係存在、與公共事務及公權力間之關聯性,並對法院對於臺電公司及臺水公司之差別評價進行評析。
    Reference: 一、中文書目
    01.白忠志,論新刑法公務員定義變更後之影響,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編印,97年3月。
    02.甘添貴,刑法各論(下),三民書局出版,99年2月。
    03.甘添貴等,2005年刑法總則修正之介紹與評析,元照出版公司出版,94年4月。
    04.甘添貴等,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公司出版,
    94年9月。
    05.甘添貴等,刑法修正後之適用問題,最高法院印行,95年8月。
    06.甘添貴等,新修正刑法論文集,司法院編印,95年12月。
    07.朱志宏,公共政策,三民書局出版,80年9月。
    08.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出版,增訂12版,101年9月。
    09.吳再益等,國營事業採公有民營之可行性與配套措施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臺灣綜合研究院二所研究計畫,96年2月。
    10.李聖傑等,政治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學中心編,元照出版公司出版,100年5月。
    11.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下冊)」,元照發行,95年11月。
    12.林山田,「2005年刑法修正總評」,元照出版,96年5月。
    13.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元照出版公司出版,97年1月。
    14.林鍾沂,公共事務的設計與執行,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80年6月。
    15.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元照出版公司出版,101年3月。
    16.陳志龍,法益與刑事立法,作者自版,86年3版。
    17.陳愛娥等合著,行政法入門,元照出版公司出版,94年2月。
    18.翁岳生編,行政法(上冊),元照出版公司出版,89年3月。
    19.詹鎮榮,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出版,94年9月。
    20.蔡墩銘,刑法總論,三民書局出版,98年9月。
    21.Wolfgang Rufner著,蔡震榮譯,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下冊),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99年10月。
    22.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元照出版公司出版,96年7月。
    23.王仲興,刑法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89年10月。
    24.刑事法熱點問題的國際視野,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99年9月。
    二、中文期刊論文
    01.Novak,Richard,吳庚譯,公權力行政與私經濟行政的界限,憲政思潮,第65期,73年3月。
    02.甘添貴,刑法上公務員概念之界定與詮釋,收錄於「刑法修正後之適用問題」,最高法院發行,95年8月。
    03. 甘添貴,公立大學教師是否為刑法上之授權公務員?,大學教授執行計畫經費使用之形式法律問題學術研討會,台灣法學雜誌特刊,101年8月。
    04.吳耀宗,評析刑法新修正之公務員概念,警大法學論集第11期,95年3月。
    05.吳豐盛,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績效評估,國家政策季刊,第3卷第2期,93年6月。
    06.沈政雄,給付行政之理論發展與行政法學課題,憲政時代,第32卷第2期, 95年10月。
    07.李惠宗,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國家賠償責任--兼論受委託行使公權力與依契約執行職務之區辨,臺灣法學雜誌,第174期,100年4月。
    08.呂潮澤,新修正刑法適用問題之探討,法官協會雜誌,第8卷第1期,95年6月。
    09.邱華君,公權力之探討,考銓季刊,第6期,85年4月。
    10.邱耀德,新刑法總則上之公務員概念,行政試訊,第20期,96年3月。
    11.林東茂,刑法修正重點評釋,警察法學,第4期,94年12月。
    12. 林東茂,不實的研究經費核銷,成立什麼罪?大學教授執行計畫經費使用之形式法律問題學術研討會,台灣法學雜誌特刊,101年8月。
    13.林雍昇,實質的刑法公務員概念--兼論職務犯罪之保護法益及不法內涵,律師雜誌,第316期,95年1月。
    14.林雍昇,新刑法公務員概念與範圍的再商榷,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2期,97年1月。
    15.林雍昇,民營化下刑法公務員範圍變動的理論初探--以德國法制為借鏡, 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3期,97年2月。
    16.林雍昇,最高法院刑事裁判評釋--建構中的新刑法公務員圖像,臺灣法學雜誌,第128期,98年5月。
    17.林雍昇,從德國法論公務員刑事責任之法學實證分析,臺灣法學雜誌,第132期,98年7月。
    18.林雍昇,國營事業員工是否為刑法上公務員?--簡評最高法院九七年度臺上字第三六一○號判決,臺灣法學雜誌,第133期,98年8月。
    19.柯耀程,「職務」概念的解釋與限制,法學叢刊,第56卷第2期,100年4月。
    20.柯耀程,刑法公務員概念初探,德國刑法公務員概念之發展與檢討--以公務員職務犯罪為詮釋核心,軍法專刊,99年6月。
    21.徐曉菁,國營事業人員之法律地位研究-從公務員法與民營法之觀點,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3卷第1期,90年3月。
    22.許玉秀,公務員概念的立法定義-第十六次修正刑法檢討(第十條第二項),收錄於:「新修正刑法論文集」,司法院發行,初版,95年12月。
    23.許宗力,論行政任務的民營化,當代公法新論(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中),91年5月。
    24.陳世民,行政契約廣泛適用於公權力領域的可行性及風險預防之研究,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14期,99年12月。
    25.陳建明,政府機關涉及公權力業務委託民間辦理情形,人事月刊,第49卷第4期,98年10月。
    26.陳新民譯,公權力的概念及其法律救濟,憲政思潮,第65期,73年3月。
    27.陳東誥,公務員圖利罪關於違背「法令」之意義,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7期,96年8月。
    28.梁添盛,論新興的確保行政義務履行之手法--以斷水斷電措置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41期,93年8月。
    29.張淳淙主持 ; 張志輝報告,「刑法修正後衍生之爭議問題--最高法院96/97年度實體法裁判評釋」議題討論,臺灣法學雜誌,第127期,98年5月。
    30.張淳淙,刑法修正後爭議問題之探討,法官協會雜誌,第8卷第2期,95年12月。
    31.張麗卿,臺灣貪污犯罪實況與法律適用之疑難,法學新論,第28期,100年2月。
    32.張麗卿,社會變遷與刑法修正,刑事法雜誌,第52卷第5期,97年10月。
    33.程明修,刑法與行政法有關公務員概念的交錯--從行政法學的角度觀察,法學叢刊,第55卷第2期,99年4月。
    34.曾淑瑜,妨害公務罪之保護客體是「公務員」?還是「公務」?,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1期,96年2月。
    35.黃惠婷,論貪污治罪條例與公務員圖利罪,台灣法學雜誌,第132期,98年7月。
    36.黃榮堅,從個別化公務員概念看政府採購中的公務員身分-評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台上字第四八一號等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72期,98年9月。
    37.黃榮堅,刑法上個別化公務員概念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8卷第4期,98年12月。
    38.黃慧娟,論供水供電之法律性質,警學叢刊,第27卷第5期。
    39.黃慧娟,論斷水斷電措置之適法性,警學叢刊,第27卷第6期,86年5月。
    40.黃默夫,行政法上之制裁與強制執行(下):連續處罰與斷水斷電之相關爭議問題,司法新趨勢,第24期,95年4月。
    41.詹鎮榮,民營化後國家影響與管制義務之理論與實踐--以組織私法化與任務私人化之基本型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15卷第1期,92年8月。
    42.詹鎮榮,國家任務,收錄於氏著: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初版,94年9月。
    43.靳宗立,新修刑法公務員之解釋與國家之任務,軍法專刊,第56卷第3期,99年6月。
    44.廖義男,國家對公用事業與顧客間法律關係之監督與規範,律師通訊,第177期,83年6月。
    45.劉淑範,行政任務之變遷與「公私合營事業」之發展脈絡,中研院法學期刊,第2期,97年3月。
    46.劉淑範,公私夥伴關係 (PPP) 於歐盟法制下發展之初探:兼論德國公私合營事業 (組織型之公私夥伴關係) 適用政府採購法之爭議,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0卷第2期,100年6月。
    47.鄭善印,兩岸刑法有關公務員概念的比較,軍法專刊,第56期3月,99年6月。
    48.鄭善印,新刑法總則公務員概念之合理範圍,月旦法學,第137期,95年10月。
    49. 蔡志方,論大學執行研究計畫教師之法律地位,大學教授執行計畫經費使用之形式法律問題學術研討會,台灣法學雜誌特刊,101年8月。
    50.紀俊乾主持、蔡聖偉報告,「刑法修正後衍生之爭議問題--最高法院96/97年度實體法裁判評釋」議題討論,台灣法學雜誌,第128期,98年5月。
    51.蔡墩銘,刑法上之公務員與水利會職員,刑事法雜誌第15卷5期,60年10月。
    52.謝榮堂,我國法制上公務員之定義與適用範圍,軍法專刊,第56卷第3期,99年6月。
    三、學位論文
    01.尤忠秋,以斷水斷電確保行政實效的法處理--從給付行政與違反行政法規之民事效力以論,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1年
    02.吳安平,我國國營事業民營化過程中公務員之困境與省思,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89年。
    03.侯寬仁,最新修正刑法上公務員概念之探討,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4年。
    04.徐紹鐘,刑法上公務員賄賂罪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研究所,95年。
    05.郭建伶,行賄罪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0年。
    06.郭純陽,國營事業組織變革法制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87年7月。
    07.黃士益,營建工程補助行為中非機關採購人員辦理採購時之法律地位,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93年。
    08.黃慧娟,論確保行政上義務履行之手段-兼論斷水斷電措置尼適法性問題 ,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85年。
    09.廖震宇,論公務員圖利罪-以應刑實體要件之展現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8年。
    10.劉榮祥,國軍醫院醫師職務上行為與公務員身分適用之探討,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7年。
    11.劉達鴻,論刑法上之公務員概念,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8年。
    四、外文文獻
    01.Huntington, S. P.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pp.196-198.
    02.Raffel, J., & Barnekov, T. K. (1992) , Public management of privatization. In M. Holzer (Ed.), The public productivity handbook (pp. 99-116). Monticello, NY: Marcel Dekker, Inc.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9961032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6103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3201.pdf900KbAdobe PDF2186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