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6/141856 (78%)
Visitors : 47720302      Online Users : 109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6371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3714


    Title: 同業公會與聯合行為之研究
    Studies of Associations and Cartel
    Authors: 毛書傑
    Contributors: 吳秀明
    毛書傑
    Keywords: 同業公會
    職業公會
    聯合行為
    決議
    行為主體
    責任主體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2-10 14:57:45 (UTC+8)
    Abstract: 公平法第2條第3款我將同業公會規定為事業類型之一種,故得以作為聯合行為之主體,並應受公平法之規範。且由於同業公會的特性使然,造成同業公會往往成為聯合行為的溫床。
    雖然同業公會得作為聯合行為之主體,且我國聯合行為的案例有相當比例是由同業公會所主導,惟在現行法的規範下卻產生了諸多爭議。首先,實務上主導聯合行為的組織類型眾多,何者為公平法所稱的同業公會?尤其是專門職業公會,其往往依相關專門職業法律有制定自律規範之權限,在公平法第46條的規定下,應如何適用公平法?其次,同業公會主導聯合行為的方式與其他事業不同,公平法第7條第4項之規定,造成了許多法律上的解釋問題。最後,在聯合行為的案例中,應如何認定行為人為同業公會?在認定行為人為同業公會後,應由何人來承擔法律責任?在確定應由何人承擔法律責任後,其所應承擔的具體法律責任為何?這些問題無論在我國實務上或學理上均為重要之爭議,不但影響公平會執法以及司法審判,更成為學者的研究重點。本文嘗試以我國與外國之法令、案例、學理,探討這些相關問題,期望能提出適當之見解以供參考。
    Reference: 一、國內文獻(按姓名筆劃排列)
    (一)書籍
    1.公平交易委員會,認識公平交易法,101年8月,增訂第14版。
    2.王泰銓,歐洲事業競爭法(二)歐洲競爭規範,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98年6月,第2版。
    3.汪渡村,公平交易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01年5月,第5版。
    4.吳秀明,競爭法制之發軔與展開,元照出版有限公司,93年11月,初版。
    5.吳秀明,競爭法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99年6月,第1版。
    6.林鈺雄,新刑法總則,元照出版有限公司,95年9月,初版。
    7.黃茂榮,公平交易法理論與實務,自版,82年10月,第1版。
    8.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之釋論與實務,自版,83年,第1版。
    9.賴源河審編,公平交易法新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94年3月,第3版。
    (二)期刊
    1.何之邁,公平交易法:第二講 聯合行為,月旦法學教室,元照出版有限公司,96年12月,第62期。
    2.林明鏘,同業公會與經濟自律----評大法官及行政法院相關解釋與判決,台北大學法學論叢,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院,98年9月,第71期。
    3.周淑萍,聯合行為主體之判斷,公平交易季刊,公平交易委員會,87年4月,第6卷第2期。
    4.莊春發,聯合行為相關問題的研究,公平交易法重要案例研討會實錄,公平交易委員會,92年11月。
    5.莊春發,廠商人數、公會與聯合行為----公平會處分案的研究,公平交易季刊,公平交易委員會,94年10月,第13卷第4期。
    6.陳榮隆,同業公會為聯合行為主體之研究—兼評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公處字第95012號及第95013號處分書,公平交易法研究會彙編,公平交易委員會,95年12月。
    7.黃茂榮,公平交易法中的聯合行為,政大法學評論,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80年12月,第44期。
    8.劉連煜,論關係企業是否適用我國公平法聯合行為管制規範,臺大法學論叢,臺灣大學法學院,82年12月,第23卷第1期。
    9.顏廷棟,日本獨占禁止法對於國際卡特爾之規範與實例,貿易政策論從,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貿易發展委員會,99年8月,第13期。
    10.顏廷棟,專門職業適用競爭法規範之迷思—以台北市會計師公會聯合行為聯合行為案之檢討為例,發表於公平會主辦-專門職業與競爭研討會,102年12月2日。
    11.顏廷棟,聯合行為之執法檢討與展望,公平交易季刊,公平交易委員會,101年10月,第20卷第4期。
    12.蕭文生,聯合行為與咖啡條款,月旦法學教室,元照出版有限公司,101年2月,第112期。
    13.蕭文生,聯合行為構成要件之研究,第三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公平交易委員會,88年10月。
    14.蘇永欽,事業團體的聯合行為,政大法學評論,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80年12月,第44期。
    (三)論文
    1.林俊寬,同業公會與競爭法-以同業公會自我規範行為為中心,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4年4月。
    2.洪晧庭,同業公會為聯合行為主體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7年7月。
    (四)研究報告
    1.公平交易統計年報,公平交易委員會,102年4月。
    2.石世豪、何之邁、范建得、黃銘傑、廖義男、劉華美共同主持,公平交易法之註釋研究系列(一),公平交易委員會92年合作研究報告七,92年12月。
    3.石世豪、吳秀明、陳志民、黃銘傑、廖義男、謝銘洋共同主持,公平交易法之註釋研究系列(三),公平交易委員會94年委託研究報告二,94年12月。
    4.朱雲鵬、何之邁共同主持,公平交易之理念與實踐,公平交易委員會83年合作研究計畫七,83年6月。
    5.吳秀明、單驥、蕭文生、羅昌發共同主持,聯合行為構成要件之研究----同業公會聯合行為之處分及公平交易法第十四條與第十九條第四款之適用關係,公平交易委員會87年度合作研究計畫六,87年5月。
    6.許宗力主持,公平交易法行為主體研析,公平交易委員會82年度委託研究計劃四,83年12月。
    7.聯合行為主體之研究,公平交易委員會95年度研究發展報告,96年1月。
    二、中國大陸文獻(按姓名筆劃排列)
    (一)書籍
    1.王曉曄,競爭法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王曉曄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詳解,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2008年2月,第1版
    3.時建中主編,反壟斷法----法典釋評與學理探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4.游鈺,卡特爾規制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5.葉明,行業協會限制競爭行為的反壟斷法規制,法律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
    (二)期刊
    1.于靜濤,行業協會概念論析,福建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福建省臺灣法律研究所,2008年6月,第36期。
    2.李劍,論聯合抵制交易的違法性判斷標準,當代法學,吉林大學,2009年5月,第23卷第3期。
    3.徐士英,行業協會限制競爭行為的法律調整-解讀《反壟斷法》對行業協會的規制,法學,華東政法,2007年第12期。
    4.梁上上,論行業協會的反競爭行為,法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1998年第4期。
    5.魏靜,行業協會卡特爾行為的《反壟斷法》規制,法治研究,浙江省法學會,2010年第1期。
    6.饒世權、劉鋒,論中國同業公會立法,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北津工業大學,2009年10月,第9卷第5期。
    三、英文文獻
    (一)書籍
    1.Ivo Van Bael & Jean-Francois Bellis, Competition Law of the EC, CCH Editions Limited.(1996)
    2.Philip Clark &Stephen Corones, Competition Law of the EC-Cases and Materials, Oxford University.(2000)
    3.Mark Furse, Competition Law of the EC and UK, Oxford University.(2006)
    4.D.G. Goyder, Ec Competition Law, Oxford University , 4th Edition.(2003)
    5.Alison Jones & Brend Sufrin, Ec Competition Law-Text,Cases,and Materi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th Edition.(2011)
    6.Arthur R. Miller & Thmas L. Gossman, Bussiness Law , Foreman and Company.(1990)
    7.George D. Webster, The Nature of Associations: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e Law of Associations, Matthew Bender & Co.(1990)
    (二)案例
    1.American Column & Lumber Co. v. U.S. 257 U.S. 377(1920)
    2.Atlantic Cleaners & Dyers v. U.S. 286 U.S. 427(1932)
    3.Chicago Board of Trade v. U.S. 246 U.S. 231(1918)
    4.Goldfarb v. Virginia State Bar. 421 U.S. 773(1975)
    5.Maple Flooring Manufacturer’ Association v. U.S. 268 U.S. 588(1925)
    6.Marjorie Webster Junior College, Inc. v. Middle States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econdary Schools. 432 F.2d 650 (1970)
    7.Marrese v.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edic Surgeons. 692 F.2d 1083(1982)
    8.Standard Oil Co. of New Jersey v. U.S. 221 U.S. 2(1911)
    9.U.S. v. Socony-Vacuum Oil Co. 310 U.S. 150(1940)
    10.U.S. v. Topco Association,Lnc. 405 U.S. 596(1972)
    11.U.S. v. Trenton Potteries Company et al. 273 U.S. 392(192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9651025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65102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2501.pdf2403KbAdobe PDF273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