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704/143671 (78%)
Visitors : 49720381      Online Users : 5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5065


    Title: 機電工程人力資源關鍵行為之研究-以K公司為例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Key Behavior Index of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uman Resource
    Authors: 鄧玉星
    Contributors: 鄭宇庭
    鄧玉星
    Keywords: 關鍵行為指標
    機電工程
    專業技能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4-01 11:15:01 (UTC+8)
    Abstract: 近年來,基於國內整體投資環境與營建產業市場的瞬息萬變的影響,直接影響機電工程產業市場的活絡,甚至影響機電工程企業的經營,然由於機電工程產業的業務含蓋範層面甚廣,而且承攬所需的人力、專業技能更是廣泛,因此機電工程企業基於人力對企業的賡續營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為能有效的激發公司人員的向心力與潛力,建立良好且合理的工作考核評量制度,不僅僅是機電工程產業的企業的需求之外,更是國內各行各業的公司所亟需建立的制度。
    有鑑於此,本研究考量以機電工程產業的個案公司為背景,蒐集K公司的員工工作考核評資料,經過資料的整理、校對、審核等處理程序,藉由適當的分析方法的導入,設計了K公司的人力資源關鍵行指標模型,並且將整體的研究發現進行敘述:
    一、 工程部門之員工的管理仍須加強其專業技能的再訓練;
    二、 在專業技能表現上,工程部門員工的考核較內勤部門員工為佳;
    三、 工程部門與內勤部門的員工,其工作考核評分是無明顯的差異性存在;
    四、 機電工程的員工工作考核的關鍵行為指標模型,可以透過「資經歷關鍵指標」及「專業行為關鍵指標」等指標予以衡量。




    【關鍵字】關鍵行為指標、機電工程、專業技能
    目 錄 I
    表目錄 II
    圖目錄 III
    第壹章 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機電工程概述 6
    第二節 人力資源綜述 9
    第三節 關鍵行為指標綜述 16
    第四節 機電工程及人力資源相關文獻 18
    第參章 研究設計 30
    第一節 機電工程員工考核評分資料 30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2
    第肆章 機電工程人力資源關鍵行為指標設計 39
    第一節 機電工程人力資源考核探討 39
    第二節 機電工程人力資源考核之平均數檢定 46
    第三節 機電工程人力資源關鍵行為指標設計 5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62
    第一節 結論 62
    第二節 建議 63
    參考文獻 65

    表目錄
    表 3 1 隨機樣本及平均數 33
    表 3 2 變異數分析表 34
    表 3 3 變異數分析檢定表 35
    表 3 4 主成份分析的資料結構表 38
    表 4 1 工程部門員工工作考核評分之地區與職稱交叉表 45
    表 4 2 內勤部門員工工作考核評分之地區與職稱交叉表 46
    表 4 3 機電工程員工工作考核評分之專業技能表現與行為態度表現之F檢定 47
    表 4 4 機電工程員工工作考核評分之專業技能表現與行為態度表現之t檢定 48
    表 4 5 工程部門考核評分之變異數分析檢定表_按職等分 49
    表 4 6 工程部門考核評分之變異數分析檢定表_按年資分 50
    表 4 7 內勤部門考核評分之變異數分析檢定表_按職等分 51
    表 4 8 內勤部門考核評分之變異數分析檢定表_按年資分 51
    表 4 9 特徵值相關係數矩陣(Eigenvalues of the Correlation Matrix) 53
    表 4 10主成份矩陣 54
    表 4 11 轉軸後主成份矩陣 55
    表 4 12 工程部門之人力資源關鍵行為評分 56
    表 4 13 特徵值相關係數矩陣(Eigenvalues of the Correlation Matrix) 58
    表 4 14主成份矩陣 58
    表 4 15 轉軸後主成份矩陣 59
    表 4 16 內勤部門之人力資源關鍵行為評分 61

    圖目錄
    圖 1 1 國內機電工程受僱員工人數統計 2
    圖 1 2 國內機電工程受僱員工平均薪資統計 3
    圖 1 3 研究流程 5
    圖 4 1 機電工程人力資源之專業技能表現考核評分_工程部 40
    圖 4 2 機電工程人力資源之行為態度表現考核評分_工程部 41
    圖 4 3 機電工程人力資源之專業技能表現考核評分_內勤部門 43
    圖 4 4 機電工程人力資源之行為態度表現考核評分_內勤部門 44
    Reference: 一、 中文文獻
    1. 江斌玉,1988,激勵行為與績效之研究,銘傳學報,第24期,頁81-100。
    2. 何永福、楊國安,1996,人力資源策略管理,三民出版,台北。
    3. 吳方誠,2006,機電工程成本估算方法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營建技術與管理組碩士論文。
    4. 吳秉恩,1999,分享式人力資源管理,翰盧圖書出版,台北。
    5. 吳復新編著,1996,人力資源管理,國立空中大學。
    6. 呂佩璇,2006,人力資源績效管理資訊系統建立-以留才績效指標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7. 呂金晃,2006,機電工程業專案工程人力績效評估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8. 李漢雄,2000,人力資源策略管理,智揚文化出版,台北。
    9. 李璋偉譯,1998,人力資源管理,西書出版,台北。
    10. 貝家寶,2012,探討人力資源專業職能與人力資源管理及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關係:以台灣造紙業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11. 林子靖,2004,人力資本、六標準差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效能關係之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林延鞠,2013,人力資源人員之特質能力分析-以104 人力銀行工作廣告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林振祥,1997,企業人員之人口統計變項、工作特性與激勵因素之相關研究,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林海清,1997,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校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15. 林欽榮,1997,人力資源管理,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16. 范鍵勇,2012,採行EICC準則之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組織承諾的影響研究-以PCB產業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7. 高銘樹,2011,高績效人力資源管理實務、網絡關係與組織績效-以廈門台商為例,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碩士論文。
    18. 張力云,2006,我國營造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及內涵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張純華,2009,高績效工作系統、人力資源技能、人力資源行為與組織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經營策略為干擾效果,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0. 張清良,1993,台灣省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甄選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1. 張瑞村,1980,企業訓練之課程發展模式,就業與訓練,8(5):67-7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出版,台北。
    22. 許士軍,1988,管理學,東華書局出版,台北。
    23. 許哲明,2005,我國公共工程機電系統品質提升成功因素之探討,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4. 許國泰,2013,機電工程產業資訊協同平台對專案工作特性與專案績效之影響,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陳世通,2011,機電工程公司之策略研究-L.T公司實案為例,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亞太營運管理組碩士論文。
    26. 陳世雄,2007,探討金融保險業人力資源績效衡量之研究--人力資源計分卡觀點,長榮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碩士論文。
    27. 陳志泰,2002,不同利害關係人對組織績效指標重要性認知差異之研究-以營建機電工程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8. 陳定國,1981,企業管理,頁 469,三民書局出版,台北。
    29. 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台北:華泰文化。
    30. 陳楚杰,1998,醫院組織與管理,台北市:宏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1. 陳榮泰,2012,組織變革過程的人力資源分配衝突-一位IT產業中階主管的抉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32. 陳銘寅,2013,企業併購後之人力資源管理,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3. 陳薇伊,2013,人力資源提升計畫之事業單位績效衡量,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4. 陶明仁,2013,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研究與反思-以原住民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35. 智庫百科 MBA,2013,關鍵行為指標網址:http://wiki.mbalib.com/zh-tw/%E5%85%B3%E9%94%AE%E8%A1%8C%E4%B8%BA%E6%8C%87%E6%A0%87
    36. 曾信超、徐郁茹,2002,增進高科技人才對組織認同感之招募與甄選策略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國科會計畫成果報告。
    37.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頁176-180,三民書局,台北。
    38. 黃書禮、張康聰、彭信坤,2009,2008國內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專業期刊排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7-2420-H-305-001)。
    39. 黃素娥,2006,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組織績效之影響-以人力資源效能為中介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0. 黃登源,1998,「應用迴歸分析」,台北:華泰書局。
    41. 楊美芳,2006,企業導入人力資源資訊系統對人力資源管理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2. 楊素惠,2005,探討策略領導、組織結構、危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績效與火災搶救效能之關聯性研究—以台中縣消防局為例,南華大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43. 楊朝祥,1984,技術職業教育辭典,三民出版,台北。
    44. 鄒應嶼,1996,Volume1,Issue1機電工程創刊期刊,國立交通大學。
    45. 趙珮伃,2006,人力資源管理效能與組織績效之關聯性探討-以策略性人力資源角色為干擾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6. 歐陽良裕,1995,基礎商用統計學,台北:華泰書局。
    47. 鄭珠鈞,2006,營造業遠地專案工程人力資源配置之研究,義守大學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48. 謝煒頻,2000,臺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能衡量模式建構與實證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管所碩士論文。
    49. 顏慧萍,1992,國民中學校長甄選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0. 譚明耀,2008,工作滿足和工作投入對離職傾向之研究–以機電工程業管理人員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1. 嚴真敏,2009,企業價值分析—以台灣機電工程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二、 英文文獻
    1. Armstrong, M., 1999, A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 7th ed. London: Kogen Page.
    2. Barber, A. E., 1994, Recruiting Employees: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Thousand Oaks.
    3. Bovee, C. L., J. V. Thill, M. B. Wood, and G. P. Dovel, 1993,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4. Byars, L. L. and L. W. Rue, 200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oston: Irwin McGraw-Hill.
    5. Castetter, W.B., 1996, The Human Resource Function i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 Hall.
    6. D’Aunno, and Fottler, 1994, Motivating People. In S.M. Shortell, and A.D. Kaluzny, Health Care Management.
    7. Davis, K., 1972, Human Behavior at Work: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42-48.
    8. Dessler, G., 1991, Personnel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5th ed, Pentice Hall Inc Editions, 2-8.
    9. Devries, D. A. Morrison, S. Shullman, and M. Gerlach, 1981, Performance Appraisal on the line.
    10. Gatewood and Field, 1994, Human Resource Selection, 3rd. Fort Worth,Texas: The Dryden Press.
    11. Gellerman, S., 1963, Motivation and Productivity,3rd.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2. Greenberg and Liebman, 1990, Incentives: The Missing Link in Strateg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Vol.11, Iss.4, 8.
    13. Herzberg, F.,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4. John, B. and G. Jeffrey, 200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theory and practice. 2nd. Manwah. NJ: /Lawrence Erlbaum.
    15. Johnston, M., J. Boles, and Hair, J., 1987, Motiv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Sales Force, Working Paper No.87-3. Department of Marketing,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Jan.
    16. Kast, F. E., 1979,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cGraw-Hill, Inc., N.Y., USA, Book Co., 169.
    17. Katzell, M. E., 1975, Productivity:The Measure and the Myth, New York:Amaeom, 5.
    18. Kelly, J., 1974, Organization Behavior, 2nd ed., Homewood Ⅲ: Richard D. Irwin.
    19. Lado, A. and R. Wilson, 1994, Human Resource System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Competency Based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4), 699-727.
    20. Lawire, J., 1990, Difference between train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Personal Journal, 69. 44.
    21. McGehee, W. and P. W. Thayer, 1961, 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 New York: Wiley.
    22. Mclagan, P. A. and D. Bedrick, 1983, Models for excellence: The results of the AST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competence study,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37(6):10-12.
    23. Mendenhall and Oddou, 1986, Acculturation Profiles of Expatriates Managers: Implication for Cross-Cultural Training Programs,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4. Milkovich, G. T. and J. W. Boudreau, 1994,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7th ed. Richard D. Irwin.
    25. Miller, V. A., 1978, The History of Training in R. L. Craig(E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 New York: Macmillan.
    26. Mondy, R. W., R. Noe, and S. R. Premeaux, 2002, Type Z organization: Stability in the midst of mobilit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308.
    27. Nadler, L., 1983,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 Perspective of Business and Industry, Columbus, OH: The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28. Pride, Hughes and Kapoor, 1991, Business: Houghton Mifflin Co.(Boston).
    29. Rebore, R. W., 1982, Personal Administration in Education: A Management Approach.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30. Robbins, S. P., 1992, Management,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31. Schuler, R. S., 1992,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Linking the People with the Strategic Needs of the Busines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21(1),18-32.
    32. Sherman, Bohlander and Snell., 1996,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10th ed.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33. Snell, S. A., 1992, Control theory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administrative inform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5(2). ,292-327.
    34. Steven M. Hronce, 1998,如何做好企業績效評估,勤業管理顧問公司,聯經出版。
    35. Szilagyi, A. O., 1981,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 California: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36. Urbanski, A., 1986, Incentives get specific, Sales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 September, 98-102.
    37. Wise, A. E., 1987, Effective Teacher Selection from Recruitment to Retention, New York: Prentice Hal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1932005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3200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9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