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287434      Online Users : 69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6787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877


    Title: 情欲‧禮樂‧經典:荀子與歷史意識
    Xunzi and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uthors: 莊祐端
    Chang, YuTuang
    Contributors: 林啟屏
    莊祐端
    Chang, YuTuang
    Keywords: 荀子
    歷史意識
    情欲
    禮樂
    經典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7-29 16:06:19 (UTC+8)
    Abstract: 荀子及其後學在戰國晚期與秦漢之際致力於傳承儒家經典的工作,他們傳經的心理動機是什麼?本文試圖從荀子思想本身回答這個問題。荀學儒者以傳經為其一生志業,這與荀學儒者的「自我」認識有關,因此本文將從荀學「如何意識「自我」」的問題談起。荀子的「天」與「人」都是有限的存在,人在「天命」帶來的「限制」中了解「自我」的重要性。然而,由於「情欲」是人的存在基礎,因此人必須回到歷史當中,從歷史境遇理解「情欲」的由來,方能理解真實的「自我」。透過理解真實的「自我」,掌握情欲的變化規則,人得以看見歷史的發展軌跡,從「過去」的經驗為自己的「未來」生活找到方向,歷史意識亦由此誕生。對荀子來說,「禮樂」喚醒人們的情感與記憶,人在「禮樂」的感染中了解生為人的本質,了解人性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人們對於理想的生活有著共同期待。「禮樂」讓人們互相理解彼此的心靈,一個適合人們生活的世界因而獲得實現的可能。「禮樂」來自於人們的歷史經驗,荀子認為人們應當從歷史汲取現代生活所需的資源,反映他重視歷史連續性的思維。「歷史」有賴以語言文字的形式傳諸後世,因此荀子及其後學傳承「詩書禮樂」等經典,也就是傳承人類的歷史,傳承歷史當中的情感與記憶。荀子認為人們透過經典才能充分理解自我和世界的意義,了解「人」原來具有創造意義的能力和自由。因此,歷史意識之生成,也就是自我意識的生成,荀子的歷史意識說明他深刻關懷人類的存有境況,深信人們值得過一種安樂、幸福、自由的生活。
    Reference: 徵引書目

    (一)傳統文獻
    1、《荀子》相關注釋本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梁啟雄:《荀子柬釋》(臺北:臺灣商務,1979年)。
    北大哲學系編:《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

    2、出土文獻與古籍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開雕本,2011年)。
    ﹝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開雕本,201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開雕本,2011年)。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開雕本,2011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集解》(《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開雕本,2011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開雕本,2011年)。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注》(臺北:頂淵文化,2003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朱熹:《詩集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王先慎撰:《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


    (二)工具書
    羅伯特‧奧迪(Robert Audi)英文主編;王思迅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公司,2002年)。


    (三)近人專書論著
    1、中國思想與學術相關論著
    王志楣:《莊子生命情調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王燦:《《尚書》歷史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2年)。
    江乾益:《詩經之經義與文學述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07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年)。
    李明輝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年)。
    李明輝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個案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一):先秦兩漢之部》(臺北:里仁書局,1986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李澤厚:《華夏美學》(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汪文聖編:《漢語哲學新視域》(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
    周大興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展望篇》(臺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所,2009年)。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維杰、邱黃海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中國觀點》(臺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所,2010年)。
    林啓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姜廣輝編:《中國哲學》第20輯「郭店楚簡研究」(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上冊、下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2007年)。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學生書局,1982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2008年)。
    馬育良:《中國性情論史》(北京:人民出版公司,2010年)。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梁濤、斯雲龍編:《出土文獻與君子慎獨:慎獨問題討論集》(桂林:灕江出版社,2012年)。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論硏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5年)。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年)。
    陳福濱編:《新出楚簡與儒家思想論文集》(新北:輔仁大學文學院,2002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程元敏:《先秦經學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黃俊傑編:《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編:《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年)。
    黃俊傑編著:《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黃意明:《道始於情:先秦儒家情感論》(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楊儒賓、黃俊傑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1996年)。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述先、楊貞德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理論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2007年)。
    劉耘華:《詮釋學與先秦儒家之意義生成:《論語》、《孟子》、《荀子》對古代傳統的解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上冊)》(臺北:學生書局,2009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盧瑞容:《中國古代「相對關係」思維探討:「勢」「和」「權」「屈曲」槪念溯源分析》(臺北:商鼎文化,2004年)。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

    2、荀子專論
    王 楷:《天然與修為──荀子道德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伍振勳:《語言、社會與歷史意識:荀子思想探義》(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學生書局,1979年)。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何淑靜:《荀子再探》(臺北:學生書局,2014年)。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吳文璋:《荀子的音樂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周德良:《荀子思想理論與實踐》(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
    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0年)。
    郭志坤:《荀學論稿》(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譚宇權:《荀子學說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3、其他專著
    石元康:《當代自由主義理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
    金哲、陳燮君:《時間學》(臺北:弘智文化,1995年)。
    洪漢鼎:《重新回到現象學的原點:現象學十四講》(臺北:世新大學,2009年)。
    殷 鼎:《理解的命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東華書局,2006年)。
    張鼎國著;汪文聖、洪世謙編:《詮釋與實踐》(臺北:政大出版社,2011年)。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
    蔡美麗:《胡塞爾》(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年)。
    蔡英文:《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年)。


    (四)外文著作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等編著;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日﹞池田知久著;黃秀敏譯:〈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下)〉《古今論衡》5期(2000年12月),頁65-103。
    ﹝日﹞池田知久著;黃秀敏譯:〈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上)〉《古今論衡》4期(2000年6月),頁58-86。
    ﹝日﹞赤塚忠著;佐藤將之、朱湘鈺譯:〈中國古代思想家們對「一」的探求〉《鵝湖》353期(2004年11月),頁9-21。
    ﹝美﹞卡爾‧羅傑斯(Carl R. Rogers)著;宋文里譯:《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
    ﹝美﹞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fer T. Ames)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梅德文(Derwent May)著;黃怡譯:《漢娜鄂蘭》(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美﹞蘇珊‧郎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1991年)。
    ﹝英﹞柯林烏(R. G. Collingwood)著;陳明福譯:《歷史的理念》(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德﹞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年)。
    ﹝德﹞威廉‧狄爾泰(Wilhelm Dilthey)著;艾彥譯:《精神科學引論》第一卷(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
    ﹝德﹞威廉‧狄爾泰(Wilhelm Dilthey)著;艾彥譯:《歷史中的意義》(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
    ﹝德﹞埃德蒙特‧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 張憲譯:《笛卡兒的沉思: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德﹞埃德蒙特‧胡賽爾(Edmund Husserl)著;張慶熊譯:《歐洲科學危機和超越現象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德﹞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r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合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2012年)。
    ﹝德﹞漢娜‧阿倫特(Arendt Hannah)著;王寅麗譯:《人的境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真理與方法I、II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
    Jürgen Habermas,1983:"Hannah Arendt: Oh the Concept of Power” In Philosophical-Political Profiles. Cambridge MA.:MIT Press.


    (五)期刊論文
    尤煌傑:〈「周易」思想中的「時間」觀念〉《哲學與文化》20:8=231期(1993年8月),頁751-761。
    王志楣:〈論戰國時期「情」概念的發展──以《孟子》、《莊子》、〈性自命出〉、《荀子》為範圍的考察〉《先秦兩漢學術》16期(2011年9月),頁33-60。
    伍振勳:〈「逝者」的意象:孟子、荀子思想中的流水、雲雨隱喻〉《成大中文學報》31期,(2010年12月),頁1-26。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變化」觀念之演變暨其思想意義〉《政大中文學報》3期(2005年6月),頁51-85。
    佐藤將之:〈荀子哲學研究之解構與建構:以中日學者之嘗試與「誠」概念之探討為線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4期(2007年10月),頁87-127。
    佐藤將之:〈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27卷4期(2009年12月),頁35-60。
    李約瑟著;劉君燦譯:〈中西時間觀與變化觀的比較〉《思與言》21卷5期(1984年1月),頁78-92。
    李燕蕙:〈早期海德格的生死哲學〉《揭諦》8期(2005年4月),頁93-134。
    東方朔:〈心知與心慮──兼論荀子的道德主體與人的概念〉《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7期(2012年1月),頁35-74。
    林月惠:〈荀子「樂論」美學思想的衡定〉《嘉義師院學報》4期(1990年11月),頁125-145。
    林宜均:〈論荀卿之實用文學觀──以其引詩及創作為例〉《輔仁國文學報》17期(2001年11月),頁33-54。
    林啟屏:〈儒學思想中的歷史觀:以出土文獻為討論起點〉《諸子學刊》第五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頁17-26。
    林啟屏:〈釋《荀子》書中所謂「文」並論其可能之意涵〉《暨大學報》1卷1期(1997年3月),頁89-116+331。
    林朝成:〈「樂記」與「樂論」審美理想對比研究〉《成大中文學報》1期(1992年11月),頁233-249。
    林麗真:〈《周易》「時」「位」觀念的特徵及其發展方向〉《周易研究》18期(1993年),頁12-25、44。
    夏春梅:〈從《墨子》〈非樂〉談《荀子》〈樂論〉〉《輔大中研所學刊》19期(2008年4月),頁83-105。
    夏春祥:〈論時間──人文及社會研究過程之探討〉《思與言》37卷1期(1999年3月),頁29-72。
    孫長祥:〈《禮記‧月令》中的時間觀〉《東吳哲學學報》7期(2002年12月),頁1-34。
    孫長祥:〈「詩經」中的時間觀──從詩經試探儒家時間觀的原型〉《人文與管理學報》1卷1期(1997年3月),頁1-28。
    孫長祥:〈儒家禮樂思想中的身體思維──從「禮記」論起〉《東吳哲學學報》10期(1994年8月),頁25-54。
    袁信愛:〈荀子的生死觀及其禮義之學〉《哲學年刊》10期(1994年6月),頁161-175。
    張才興:〈荀子的禮義之治與法治〉《逢甲中文學報》2期(1994年4月),頁21-31。
    張才興:〈論「荀子」與群經及其在儒學史上的定位〉《逢甲人文社會學報》6期(2003年5月),頁85-111。
    張美煜:〈荀子引用「詩經」的方式及其涵義〉《國文學報》24期(1995年6月),111-142頁。
    張振東:〈時間的基本概念〉《哲學與文化》177期(1989年2月),頁47-54。
    莊祐端:〈重探荀悅《申鑒》與荀子哲學之關係〉《輔大中研所學刊》29期(2013年10月),頁49-74。
    莊祐端:〈論郭店儒簡與荀子的思想連繫──以〈尊德義〉為核心的考察〉《思辨集》17期(2014年6月),頁103-124。
    郭齊:〈中國歷史上哲學範疇「和」的形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6期(2000年3月),頁451-466。
    陳平坤:〈荀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1期(2006年3月),頁77-135。
    陳福濱:〈荀子的禮論思想及其價值〉《哲學與文化》35卷10期(2008年10月),頁25-44。
    黃偉倫:〈〈樂記〉「物感」美學的理論建構及其價值意義〉《清華中文學報》7期(201206年月),頁107-144。
    楊建章:〈「單子」的歷史──論阿多諾音樂史觀與歷史時間性〉《新史學》21卷3期(2010年9月),頁125-186。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期(2007年3月),頁27-50。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3期(2006年12月),頁33-54。
    劉述先:〈從發展觀點看「周易」時間哲學與歷史哲學之形成〉《臺大歷史學報》27期(2001年月6民),頁1-20。
    劉振維:〈論《莊子》書中「情」字蘊義與情感議題〉《朝陽人文社會學刊》9卷2期(2011年12月),頁151-178。
    歐陽禎人:〈《荀子》中“情”字的哲學意涵〉《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7卷3期(2008年7月),頁41-47。
    潘小慧:〈荀子的「解蔽心」──荀學作為道德實踐論的人之哲學理解〉《哲學與文化》289期(1998年6月),頁516-536。
    潘小慧:〈從自由意志論自由〉《哲學論集》30期(1997年6月),頁111-125。
    潘小慧:〈禮義、禮情及禮文──荀子禮論哲學的特點〉《哲學與文化》35卷10期(2008年10月),頁45-63。
    鄭毓瑜:〈身體時氣感與漢魏「抒情」詩──漢魏文學與楚辭、月令的關係〉《漢學研究》45期(2004年12月),頁1-34。
    黎建球:〈荀子的自然生死論〉《哲學與文化》21卷7期總號242(1994年7月),頁592-599。
    盧瑞容:〈中國古代時間觀的萌芽──《詩經》時間意識探討〉《人文及管理學報》4期(2007年11月),頁23-43。
    簡澤峰:〈《荀子》引《詩》用《詩》及其相關問題〉《興大中文學報》19期(2006年6月),頁265-291。


    (六)論文集論文
    朱曉海:〈荀學的一個側面─「氣」─的初步摹寫〉,收於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頁454。
    林啟屏:〈荀子思想中的「身體觀」與「知行觀」〉,收於《中華文化的傳承與拓新──經學的流衍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2009年3月),頁125-145。
    陳昭瑛:〈人作為「類的存有」:荀子人文主義重探〉《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10月),頁21-47。
    陳昭瑛:〈荀子的音樂思想:從宇宙論到公共感性的形成〉《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5月),頁153-174。
    黃冠閔:〈儒家音樂精神中的倫理想像〉,收於周大興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展望篇》(臺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所,2009年),頁175-205。
    劉又銘:〈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政大文學院,2001年),頁55-77。
    蔣年豐:〈荀子「隆禮義殺詩書」之涵義重探──從「克明客類」的世界著眼〉《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台中市:東海大學文學院,1989年12月),頁123-144。


    (七)學位論文
    王靈康:《荀子的「法後王」思想》(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林建邦:《荀子理想人格類型的三種境界及其意義──以士、君子、聖人為論述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9151002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0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0201.pdf5299KbAdobe PDF2128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