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791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09927/140876 (78%)
造访人次 : 45982453      在线人数 : 8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917


    题名: 中國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戰略
    China`s Strategy on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作者: 陳綺韓
    贡献者: 李明
    陳綺韓
    关键词: 東亞區域經濟整合
    自由貿易協定
    東協加一
    中國戰略
    日期: 2008
    上传时间: 2014-07-29 16:14:38 (UTC+8)
    摘要:   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多邊自由化談判中,由於參與成員國數目龐大,部份議題內容如農業、金融等又頗為敏感,協商過程愈來愈艱難,故在90年代區域性貿易整合成為國際間推動貿易自由化的新潮流。在此趨勢下,目前全球經濟版圖大略三分天下,出現了歐洲、美洲和東亞經濟圈三個塊狀區域經濟。一向在區域經濟整合方面相對落後於歐美地區的東亞,近年更是趁著自由貿易協定(FTA)風潮急起直追,分別以東協、日本以及中國為洽簽主軸,相互交織並較勁。
    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與周邊國家之區域經濟整合,並展開政治安全的對話,成為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主導者,也牽動東亞區域權力與經濟版圖的重整。因此,中國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策略、其具體作為及成效、各國對其戰略及作為之回應,以及其對東亞及台灣的影響等,值得吾人加以研究。
    本研究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章探討區域經濟發展理論、經濟整合型態及其經濟效果、全球區域經濟整合之發展趨勢及現況;第三章說明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緣起背景及發展現況、經濟整合企業層次及政府層次不同之特徵,以及整合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第四章說明亞太主要勢力中國、日本、東協及美國在東亞的權力競爭、中國的外交戰略及目標、中國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戰略、提供東亞國家之資源,以及在推進東亞區域整合中扮演的角色;第五章說明中國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相關作為,包括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參與東協加三的合作、推動中日韓三方合作、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的安排、推動建立兩岸經濟合作等,以及相關成效;第六章說明東協、日本、南韓、美國及台灣之區域整合戰略,以及其面對中國推動東亞區域經濟整合所因應之相關策略及作為;第七章分析中國推動東亞區域經濟整合未來發展情形,以及其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並提出對台灣因應之道的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政府出版品
    中共年報雜誌社主編,《中共年報-2005》,台北:中共年報雜誌社,2005年。
    中共年報雜誌社主編,《中共年報-2007》,台北:中共年報雜誌社,200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主編,《中國外交》,北京:200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主編,《中國外交》,北京:2006年。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我國因應中國大陸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之研究》,台北,2004年11月。
    經濟部報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構想及推動重點》,立法院第7屆第3會期經濟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台北,民國98年4月13日。
    (二)專書
    中華經濟研究院,《全球經貿結盟區域化與雙邊化的趨勢與衝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計畫,93年。
    沈玄池,《國際關係》,台北:高立出版社,民93年。
    林灼榮、施雅琴著,《國際貿易理論、政策、實證》,台北:新陸書局,2004年。
    胡春惠、宋成有主編,《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正中書局,2003年。
    孫國祥,《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3-2004》,台北:遠景基金會,2004年。
    耿協峰,《新地區主義與亞太地區結構變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紹勳,《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2004年。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與現勢》,台北:晶典,2004年。
    劉碧珍、陳添枝、翁永和,《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台北:雙葉書廊,2002年。
    葉至誠、葉立誠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2002年。
    歐陽勛、黃仁德著,《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台北:三民,2006年。
    陳勁,《歐洲聯盟之整合與體制運作》,台北:五南,1999年。
    陳勇,《新區域主義與東亞經濟一體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蔡瑋主編,《東亞與台、日、中的新形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年。
    謝福進等著,《2002~2003年亞太形勢發展與展望》,台北:遠景基金會,2004年。
    羅浩主編,《國際政治與國際組織:Q & A》,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9年。
    Dougherty, James E. & Robert L. Pfaltzgraff 等著,洪秀菊、徐振德、衛嘉定、陳文煙合譯,《爭辯中之國際關係理論》(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9年。
    Karl W. Deutsch 原著,李其泰譯,《國際關係的解析》(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emel Hampstead: Prentice-Hall, 1968. 台北:黎明,1971)。
    Trevor Taylor等著,紐先鍾譯,《國際關係中的學派與理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二)期刊
    井川一宏〈日本經濟貿易政策的展望與課題〉,《南洋資料譯叢》,2007年2期,頁10-18。原載日本《世界經濟評論》,2007年1月。
    王文娟,〈區域性貿易協定之發展趨勢及最新動態〉,《經濟情勢評論》,2002年,第8卷,第3期,頁48-66。
    王毅,〈亞洲區域合作與中日關係〉,《中國外交》,2005年7月,頁19-22。
    王勝今、于瀟,〈從中日關係的深層矛盾看“東亞共同體”的未來——兼論東亞合作中的矛盾與競爭〉,《東北亞論壇》,2005年11月,頁28-31。
    王曉梅,〈冷戰後東盟對亞太地區局勢的影響〉,《國際政治》,2005年10月,頁91-95。
    任曉,〈中國與亞洲地區主義〉,《中國外交》,2009年3月,頁46-48。
    吉野文雄,〈東盟與中國的貿易現狀〉,《南洋資料譯叢》,2005年第2期,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頁7-12。
    朱乃新,〈東亞經濟區域化:“軸心”的缺失與重構〉,《當代亞太》,2004年11月,頁33-37。
    何衛剛,〈美國亞太戰略解析〉,《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68-78。
    李丹,〈從“面向世界”到“建構和諧世界”—對外開放30年來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歷史性變化〉,《中國外交》,2008年12月,頁22。
    吳昊,〈論中國在推動東北亞區域合作中的作用與對策〉,《東北亞論壇》,第15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3-7。
    門洪華,〈國家主義、地區主義與全球主義——兼論中國大戰略的謀劃〉,《中國外交》,2005年8月,頁2-10。
    胡鞍鋼、門洪華,〈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中美日戰略關係〉,《中國外交》,2006年5月,頁29-37。
    哈迪.斯薩蘇托洛,〈東盟經濟共同體——其概念、成本和利益〉,《世界經濟導刊》,2005年12月,頁51-58。
    時殷弘,〈中國崛起的條件:從對外關係角度的討論〉,《中國外交》,2006年5月,頁9-14。
    符大海,〈亞太新雙邊主義興起的原因研究—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分析視角〉,《世界經濟導刊》,2008年12月,頁20-26。
    孫學峰、陳寒溪,〈中國地區主義政策的戰略效應〉,《中國外交》,2006年8月,頁8-10。
    張心怡,〈評析當前東亞區域經濟整合與台灣因應之道〉,《歐洲國際評論》,第2期,2006年,頁1-46。
    張宗斌,〈東亞經濟發展模式的演變與重構〉,《東北亞論壇》雙月刊,2006年7月第15卷第4期,頁36-41。
    張海平:〈論開放式地區主義〉,《亞太經濟》,1998年第5期,頁1-5。
    張祥山,〈從中共「和平崛起」到建構「和諧世界」的國際戰略看當前臺灣的外交戰略選擇〉,《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3期,民國97年3月,頁22-26。
    張慧智,〈中日韓FTA對產業的影響分析〉,《東北亞論壇》雙月刊,第15卷第4期,2006年7月,頁52-57。
    張蘊嶺,〈探求東亞的區域主義〉,《國際政治》,2005年3月,頁124-127。
    張鐵軍,〈中國與東亞共同體建構〉,《中國外交》,2006年7月,頁47-51。
    馮昭奎,〈建設東亞共同體的十大關鍵因素〉,《國際政治》,2006年3月,頁120-128。
    曹雲華、朱幼恩〈論東盟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國際政治》,2005年5月,頁75-80。
    陸建人,〈論亞洲經濟一體化〉,《世界經濟導刊》,2006年8月,頁46-58。
    楊潔篪,〈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中國外交》,2008年12月,頁3-5。
    童振源,〈東亞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戰略〉,《問題與研究》雙月刊,2006年,第45卷第2期,頁25-60。
    翟崑,〈東盟戰略整合成效及啟示〉,《國際政治》,2006年5月,頁128-133。
    劉忠華,〈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與實現途徑〉,《東北亞論壇》雙月刊,2005年第6期(總第62期),吉林,頁13-17。
    陳文,〈2004年東盟:加快區域一體化,擴大國際合作〉,《國際政治》,2005年7月,頁126-132。
    陳虹,〈共享增長: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現實與思考〉,《國際經濟評論》,2003年第9-10期,頁51-55。
    陳勇,〈區域生產網絡:東亞經濟體的新分工形式〉,《世界經濟導刊》,2006年5月,頁84-91。
    陳建安,〈中韓日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可行性及其經濟效應〉,《世界經濟導刊》,2007年4月,頁58-65。
    盧光盛,〈大湄公河次地區合作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國際政治》,2006年7月,頁107-112。
    鄭京淑,〈東亞的區域內貿易發展及期動力機制研究〉,《世界經濟導刊》,2005年11月,頁57-62。
    鄭昭陽、周昕,〈東亞地區產業內貿易的發展狀況—G-L指數及發展原因分析〉,《世界經濟導刊》,2007年11月,頁39-44。

    (三)報紙及網站
    《中國時報》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http://big5.mofcom.gov.cn
    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ctasc.org.tw
    台灣經濟研究院網站:http://www.tier.org.tw
    北美新浪網:http://financenews.sina.com
    世界貿易組織網站:http://www.wto.org
    東南亞國協秘書處網站:http://www.aseansec.org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網站:http://www.apec.org
    美國人口統計局網站:http://www.census.gov
    財政部網站:http://www.mof.gov.tw
    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
    華翼網:http://www.chinesewings.com
    歐盟網站:http://europa.eu/


    二、西文部分
    (一)官方出版品
      Fernandez, R. & J. Porters, “ Returns to Regionalism: An Analysis of Nontraditional Gains from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vol.12, no.2, May 1998, pp. 197-220.
    Ng, Francis & Alexander J. Yeats, World Bank: Major Trade Trends in East Asi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3084.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June 18, 2003.
    Scollay, Robert,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 Proposal for a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 An Issues Paper for the APEC Business Advisory Council (ABAC), 2004.
    網頁:https://www.abaconline.org/v4/download.php?ContentID=1292
     (二)專書
    Balassa, Bel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London: Allen & Unwin, 1962.
    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New York: Prentice-Hall, 1965.
    Evans, Graham and Jeffrey Newnham, 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enguin Books, 1998.
    Fawcett, Louise and Andrew Hurrell, 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 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Gilpin, Robert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Haas, Ernst B., Beyo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Keohane, Robert 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89.
    Keohane, Robert O. &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1977.
    Lindberg, Leon N., The Political Dynamics of Europe Integr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Mansfield, Edward and Helen Milne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ion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Sannwald, R. F. & J. Stohler, Economic Integration,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9.
    (三)期刊
     Ethier, Wilfred J, “ The New Regionalis,.” Economic Journal, vol.108, July 1998, pp. 1149-1161.
    Keohane, Robert O. & Lisa L. Martin, “ 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 1, Summer, 1995, pp. 39-5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1921018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21018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1801.pdf1464KbAdobe PDF21498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