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704/143671 (78%)
Visitors : 49749894      Online Users : 87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7033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0335


    Title: 《楞嚴經正脈疏》與《楞嚴經圓通疏》諍論之研究──以「四決定義」與「四不決定義」為主
    A Study on the Dispute over the Annotations between the Zheng Mai Shu and the Yuan Tong Shu of Śūraṅgama Sūtra : the “Four Decisive Factors” versus the “Anti-Four Decisive Factors”
    Authors: 雷承平
    Lei, Cheng Ping
    Contributors: 熊琬
    雷承平
    Lei, Cheng Ping
    Keywords: 《楞嚴經》
    《正脈疏》
    《圓通疏》
    交光真鑑
    幽溪傳燈
    如來藏
    根性
    見精
    二決定義
    二種根本
    天台止觀
    華嚴宗
    一心三觀
    耳根圓通
    Śūraṅgama Sūtra
    Zheng Mai Shu
    Yuan Tong Shu
    Jiaoguang Zhenjian
    Youqi Chuandeng
    Tathāgatagarbha
    awareness of sense organs
    visual awareness
    Two Decisive Factors
    Two Fundamental Roots
    Zhiguan of the Tiantai School
    the Huayan school
    Three Meditations of One Mind
    Meditation on the Organ of Hearing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10-01 13:44:49 (UTC+8)
    Abstract: 本文主要在探討《正脈疏》(交光真鑑法師所著)與《圓通疏》(幽溪傳燈法師所著)之間的諍論。而造成二疏諍論最主要的原因,是雙方對於以天台宗止觀法門來注解與修證《楞嚴經》是否適當,完全持對立的立場所致。因此,雙方對《楞嚴經》「解」「行」宗旨的解釋上,也因立場不同,而產生諸多諍論。因此,如何釐清並解決二部疏之間的諍議,便成為本論文研究的主要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導論將整個研究分成二個進路來進行。先從雙方產生諍論的「結果」,依經典原意來評斷孰是孰非,以期解決結果上的諍論;然後再依評斷的結果進一步分析諍論產生的「原因」。希望藉由從「因」與「果」二個進路的考察所呈現出來的研究成果,能消弭長久以來的「楞嚴之諍」。
    第二章到第五章的研究,便是依經典本意來解決諍論「結果」的進路來進行。第二章的內容是從二疏產生眾多的諍論中,搜集重要的議題來進行探討,並逐一說明雙方對同一議題的不同看法,以釐清彼此的立場與觀點。然而,為使問題意識能聚焦以求進一步解決二疏的諍論,再將辯證重心集中於《正脈疏》「四決定義」與《圓通疏》「四不決定義」的諍論上。此部分為雙方「用根」與「用識」的修行路線之爭,內容也與《楞嚴經》解行宗旨密切相關。而第三章與第四章則是以考察《楞嚴經》「解」與「行」的本意與宗旨為主,內容各以「二種根本」與「二決定義」為主軸而展開討論,以作為第五章評斷二疏諍論的準則。經過第五章「四決定義」與「四不決定義」的辯證後,本文發現《正脈疏》「四決定義」的主張確實是符合《楞嚴經》的解行宗旨;而《圓通疏》以「四不決定義」對於《正脈疏》「四決定義」的批評不但皆為無效,而且自己在論述上也發生「不符合經典原意」、「自我矛盾」與「誤解、誤讀真鑑本意與忽略自己論述的缺失」等嚴重問題。
    第六章則是依據第五章評斷後的結果,再進一步探討諍論產生的原因為進路。內容則是以探討天台與華嚴二宗與《楞嚴經》在心性論與修行方法論上的比較,以及宗派意識是否對傳燈與真鑑在注經時造成影響,以釐清諍論產生的原因。經第六章的研究後發現,華嚴宗與《楞嚴經》彼此的解行宗旨是較為相契的,也證明真鑑以華嚴宗來解經是較為適當的選擇。但真鑑在解經時運用到華嚴宗教義的部分其實非常少,解經的原則也是以《楞嚴經》原意為「主」,華嚴教義為「輔」的立場來補充說明,所以本文認為真鑑在注經時受到宗派意識的影響可說是非常有限。另外,透過華嚴宗判教的判釋結果得知,以「根性思想」為核心的《楞嚴經》是一部以大乘「終教」如來藏思想為主體的經典(亦兼華嚴圓、頓二教思想)。然而,「終教」如來藏思想在天台判教思想中是被歸於「別教」,而「別教」教義本來就是別異於天台「圓教」教義。因此,若以天台宗的教義來看,要以天台「圓教」教義來注解與修證解行宗旨以「別教」教義為多分的《楞嚴經》,實為不太合適的選擇。
    因此,造成傳燈在論述上的諸多問題與產生二疏爭論的主要原因在於,《楞嚴經》主要的解行宗旨與天台圓教思想本來分屬於二個不相契的理論系統。但傳燈為了替天台宗「雪謗」,加上其宗派意識又凌駕於《楞嚴經》本意,強行注解之下,自然會產生第五章評斷後的結果。
    透過本文分別從二疏諍論產生的「結果」與「原因」這二方面所呈現出來的研究成果,皆能解決果上的諍論與釐清諍論產生的原因,確實有助於解決長久以來的「楞嚴之諍」,也成為本論文在學術研究上的實質貢獻與價值之處。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dispute over the two sets of annotations deriving from Śūraṅgama Sūtra between Dharma Master Jiaoguang Zhenjian’s交光真鑑Zheng Mai Shu正脈疏(The Text-based Annotation)and Dharma Master Youqi Chuandeng’s幽溪傳燈Yuan Tong Shu圓通疏(The Enlightenment-based Annotation). It focuses on the controversies over the two annotations of the completely opposite stands towards whether it is appropriate to annotate and practice Śūraṅgama Sūtra based on “Zhiguan”止觀(Buddhist meditation)of the Tiantai School天台宗(a school based on the Lotus Sūtra in Chinese Mahāyāna Buddhism). Therefore, in the light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jie”解(teachings)and“xing”行 (practice) in Śūraṅgama Sūtra, their attitude are different, thus having caused a few debates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larify and resolve the disputes between the Zheng Mai Shu and the Yuan Tong Shu.
    The first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irst, it tries to resolve the disputes by analyz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Śūraṅgama Sūtra; second, it explains what motivates the rise of the disputes. In this way, the paper will focus on both the “Cause” and the “Result” of the disputes and help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the disputes.
    From chapter 2 to chapter 5, they clarify the result of the disputes by expound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Śūraṅgama Sūtra. In chapter 2, a list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within the disputes is provided and a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t ideas given in order to draw a clear picture from both sides. To understand the disputes better and to make it more representative, the foci are put on the perspectives of both the “Sijue dingyi” 四決定義(Four Decisive Factors)and the “Sibujue dingyi” 四不決定義(Anti-Four Decisive Factors).This par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isputes of using “liugen” 六根(sense organs)and “liushi” 六識(the sixth consciousnes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rticular goals of teachings and practice of Śūraṅgama Sūtra.
    Chapter 3 and chapter 4 further explore the particular goals of teachings and practice of Śūraṅgama Sūtra through the discussion in accordance with “Erzhong genben” 二種根本(Two Fundamental Roots)and “Erjue dingyi” 二決定義(Two Decisive Factors),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is to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inal remark in chapter 5.
    Chapter 5 further discusses the ideas between the “Four Decisive Factors” and the “Anti-Four Decisive Factor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cept of the “Four Decisive Factors” from the Zheng Mai Shu is indeed consistent with the core doctrine of Śūraṅgama Sūtra. On the contrary, the “Anti-Four Decisive Factors” of the Yuan Tong Shu not only makes useless criticism against the “Four Decisive Factors” of the Zheng Mai Shu but also has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misinterpretations of the teachings of Śūraṅgama Sūtra,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reading the Zheng Mai Shu , ignoring the faults from its own assertions and created self-contradiction in core subjects of the Yuan Tong Shu.
    Chapter 6 talks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disputes, based on the result of chapter 5. This chapt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on “xinxing lun” 心性論(Buddha-Nature theory)and “xiuxing fanfalun” 修行方法論(methodology in Buddhist practice) between the Tiantai School and the Huayan School華嚴宗(a school based on the Flower Garland Sūtra in Chinese Mahāyāna Buddhism)and tries to respond to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consciousness of sectarianism has any impact on the origin of the disputes.
    As a result, the aims of teachings and practice of the Huayan School is closer to Śūraṅgama Sūtra than the Tiantai school and it would be a better choice for Zhenjian 真鑑 to follow the Huayan School’s interpretation. However, Zhenjian rarely referred to the doctrine of the Huayan School when interpreting Śūraṅgama Sūtra.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to which he adhered was to follow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Śūraṅgama Sūtra and he only used the teachings of the Huayan School as the complementary comments.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consciousness of sectarianism, namely, the teachings of the Huayan School, had caused very little impact on Zhenjian.
    In addition, through “panjiao”判教(the doctrine classification)of the Huayan School,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ore concept of “genxing” 根性(awareness of sense organs)from Śūraṅgama Sūtra is a sūtra mostly based on the “Dasheng zhongjiao” 大乘終教(Final Teachings of Mahāyāna), and encompasses the “Yuan jiao” 圓教 (Complete Teachings)and the “Dun jiao” 頓教(Sudden Teachings).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doctrin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iantai School, the concept of the Huayan’s “Final Teachingof Mahāyāna ” is characterized as the “Bie jiao” 別教 (Distinctive Teachings)of the Tiantai School, which is in reality different from the Tiantai’s “Complete Teachings”. Therefore,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use Tiantai’s “Complete Teachings” to make an annotation to Śūraṅgama Sūtra because Śūraṅgama Sūtra is mostly based on Tiantai’s “Distinctive Teachings.”
    Therefor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Chuandeng’s傳燈 interpretat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disputes arises mainly from the fact that the aims of teachings and practice between Śūraṅgama Sūtra and the “Complete Teachings” of the Tiantai School actually belong to opposite theoretical systems. However, since Chuandeng had a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sectarianism , he wanted to erase the slander for the Tiantai School, which eventually leads to his biased interpretation as mentioned in the previous chapter.
    Through the analyses on the “Result” and “Cause” of the disputes, 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putes are clarified. It is hoped that this thesis will effectively help us to resolve the long-lasting problem and serve as a contribution to future research on Śūraṅgama Sūtra.
    Reference: 一、 漢譯佛教經藏

    (一)《大正藏》(CBETA 2010年版)(依經號排序)
    北涼.曇無讖譯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2,第374號。
    後秦.鳩摩羅什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第235號。
    唐.玄奘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正藏》冊8,第251號。
    後秦.鳩摩羅什譯 《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第262號。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大法鼓經》。《大正藏》冊9,第 270號。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10,第279號。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藏》冊12,第353號。
    後秦.鳩摩羅什譯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正藏》冊12,第389號。
    後秦.鳩摩羅什譯 《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14,第475號。
    元魏.菩提流支譯 《佛說不增不減經》。《大正藏》冊16,第668號。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藏》冊16,第670號。
    唐.實叉難陀譯 《大乘入楞伽經》。《大正藏》冊16,第672號。
    唐.佛陀多羅譯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藏》冊17,第842 號。
    唐.般剌蜜帝譯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冊19,第945號。
    後秦.鳩摩羅什譯 《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第1509號。
    唐.玄奘譯 《佛地經論》。《大正藏》冊26,第1530號。
    唐.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第1579號。
    唐.玄奘譯 《成唯識論》。《大正藏》冊31,第1585號。
    唐.玄奘譯 《唯識三十論頌》。《大正藏》冊31,第1586號。
    陳.真諦譯 《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第1595號。
    陳.真諦譯 《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冊32,第1666號。
    隋.智顗說 《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冊33,第1716號。
    唐.湛然述 《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冊33,第1717號。
    唐.湛然述 《法華文句記》。《大正藏》冊34,第1719號。
    隋.智顗說 門人灌頂記 《觀音玄義》。《大正藏》冊34,第1726號。
    宋.知禮述 《觀音玄義記》。《大正藏》冊34,第1727號。
    唐.法藏述 《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冊35,第1733號。
    唐.澄觀撰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冊35,第1735號。
    唐.澄觀述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冊36,第1736號。
    隋.智顗撰 《維摩經玄疏》。《大正藏》冊38,第1777號。
    宋.子璿集 《首楞嚴義疏注經》。《大正藏》冊39,第1799號。
    宋.智圓述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大正藏》冊39,第1801號。
    唐.窺基撰 《唯識二十論述記》。《大正藏》冊43,第1834號。
    宋.子璿錄 《起信論疏筆削記》。《大正藏》冊44,第1848號。
    明.普泰補註 《八識規矩補註》。《大正藏》冊45,第1865號。
    唐.法藏述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藏》冊45,第1866號。
    唐.澄觀述 《華嚴法界玄鏡》。《大正藏》冊45,第1883號。
    唐.法藏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大正藏》冊45,第1876號。
    隋.智顗說 門人灌頂記 《摩訶止觀》。《大正藏》冊46,第1911號。
    隋.智顗說 《四念處》。《大正藏》冊46,第1918號。
    唐.湛然述 《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藏》冊46,第1912號
    隋.智顗述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藏》冊46,第1915號。
    宋.知禮述 《十不二門指要鈔》。《大正藏》冊46,第1928 號。
    宋.諦觀錄 《天台四教儀》。《大正藏》冊46,第1931號。
    宋.知禮撰 《四明十義書》。《大正藏》冊46,第1936號。
    宋.宗曉編 《四明尊者教行錄》。《大正藏》冊46,第1937號。
    元.懷則述 《天台傳佛心印記》。《大正藏》冊46,第1938號。
    明.智旭述 《教觀綱宗》。《大正藏》冊46,第1939號。
    宋.惟蓋竺編 《明覺禪師語錄》。《大正藏》冊47,第1996號。
    唐.玄覺撰 《永嘉證道歌》。《大正藏》冊48,第2014號。
    唐.智昇撰 《開元釋教錄》。《大正藏》冊55,第2154號。

    (二) 《卍續藏》(CBETA 2010版)(依經號排序)
    唐.澄觀疏義 明.德清提挈 《華嚴綱要》。《續藏經》冊8,第240號。
    宋.戒環解 《楞嚴經要解》。《續藏經》冊11,第270號。
    明.真鑑述 《楞嚴經正脉疏懸示》。《續藏經》冊12,第274號。
    明.真鑑述 《楞嚴經正脉疏》。《續藏經》冊12,第274號。
    明.袾宏述 《楞嚴經摸象記》。《續藏經》冊12,第276號。
    明.德清述 《楞嚴經通議》。《續藏經》冊12,第278號。
    明.傳燈疏 《楞嚴經圓通疏》。《續藏經》冊12,第281號。
    明.傳燈述 《楞嚴經玄義》。《續藏經》冊13,第282號。
    明.智旭撰述 道昉參訂 《楞嚴經玄義》。《續藏經》冊13,第284號。
    明.智旭撰述 道昉參訂 《楞嚴經文句》。《續藏經》冊13,第285號。
    明.錢謙益鈔 《楞嚴經疏解蒙鈔》。《續藏經》冊13,第287號。
    明.傳燈述 《楞嚴經圓通疏前茅》。《續藏經》冊14,第297號。
    明.傳燈著 《維摩經無我疏》。《續藏經》冊19,第348號。
    明.廣益纂釋 《百法明門論纂》。《續藏經》冊48,第803號。
    明.德清述 《八識規矩通說》。《續藏經》冊55,第893號。
    明.智旭解 《八識規矩直解》。《續藏經》冊55,第895號。
    明.傳燈著 《性善惡論》。《續藏經》冊57,第970號。
    明.真覺解 《三千有門頌略解》。《續藏經》冊57,第0954號。
    明.受教記 《淨土生無生論親聞記》。《續藏經》冊61,第1168號。
    明.德清閱 《紫柏尊者全集》。《續藏經》冊73,第1452號。
    清.彭希涑述 《淨土聖賢錄》。《續藏經》冊78,第1549號。

    (三)《嘉興大藏經》(CBETA 2010版)
    明.智旭彙輯 《閱藏知津》。《嘉興大藏經》冊32,第271號。
    明.智旭著《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嘉興大藏經》冊36,第B348號。

    (四)其他大藏經
    元.惟則會解 《楞嚴經會解》。《新編縮本乾隆大藏經》冊144。(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0 年,臺一版)

    二、 近人著作

    (一) 書籍
    太虛。《太虛大師全書》。(臺北: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1970 年再版)。
    張曼濤主編(1978)。《《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1978)。《佛學研究方法》。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岑學呂編輯,樂崇輝增訂(1982)。《虛雲老和尚年譜法彙增定本》。臺北:大乘精舍。
    霍韜晦(1986)。《絕對與圓融》。台北:東大圖書。
    李富華(1996)。釋譯《楞嚴經》。高雄:佛光出版社。
    釋圓瑛(1997)。《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台南:和裕出版社。
    牟宗三(1997)。《佛性與般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方立天(2002)。《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聖嚴法師(2002)。《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
    呂澂(2003)。《經論攷證講述》。臺北:大千出版社。
    周貴華(2006)。《唯識、心性與如來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楊維中(2007)。《中國佛教心性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賴永海(2010)。《中國佛性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斌宗法師(2012)。《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二) 學位論文
    李治華(1994)。《《楞嚴經》哲學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健財(1996 )。《《大佛頂首楞嚴經》「耳根圓修」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張成鈞(1996)。《《楞嚴經》中身心關係之探究》。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毅文(1998)。《《楞嚴》真心思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由斌(1998)。《《楞嚴經》疑偽之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英德(2005)。《《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覺華(2005)。《臨濟禪法之研究──以《楞嚴經》之詮釋為主》。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蔡旻芳(2005)。《明末註疏對《楞嚴經》「五十陰魔」之研究》。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明儀(2006)。《《楞嚴經》緣起觀之研究》。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李綺玟(2007)。《《楞嚴經》中五十陰魔生、住、異、滅相狀考述》。台北: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素連(2008)。《《大佛頂首楞嚴經》「修行實踐論」之研究》。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曉濤(2008)。《從《楞嚴經》的真偽辨析看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進程》。重慶:西南大學宗教學碩士論文
    陳玉萍(2009)。《《楞伽經》與《大乘起信論》關係之研究──以呂澂的觀點為線索》。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洪志耀(2010)。《《楞嚴經》之身心變化及修行次第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段新龍(2011)。《《楞嚴經》如來藏思想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宗教學博士論文。
    程思(2011)。《《楞嚴經》之生死哲學研究》。江西:江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碩士論文。

    (三) 期刊論文
    1、中文方面
    李富華(1996)。〈關於《楞嚴經》的幾個問題〉。《世界宗教研究》第3 期。頁74-82。
    李治華(1998)。〈《楞嚴經》與中國宗派〉。《中華佛學研究》第2 期。頁207-229。
    李治華(2000)。〈《楞嚴經》「七番破處」的論辯過程與判教旨趣〉。《正觀雜誌》第14 期。頁4-27。
    楊維中(2001)。〈論《楞嚴經》佛學思想的特色及其影響〉。《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 期。頁70-76。
    楊維中(2001)。〈論《楞嚴經》的真偽之爭及其佛學思想〉。《宗教學研究》第1 期。頁59-66。
    胡健財(2001)。〈從《楞嚴經》「七處徵心」試談佛法之修行〉。《華梵大學第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21-431。
    胡健財(2002)。〈從《楞嚴經》「十番辨見」試論真心之體認〉。《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頁243-268。
    熊琬(2003)。〈《楞嚴經》思想之特色──富有文學與哲學價值〉。《法光》第162 期。頁2-4。
    龍延(2003)。〈《楞嚴經》真偽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3期。頁43-46。
    荊三隆(2004)。〈《楞嚴經》色陰十禪境探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 卷第1 期。頁95-102。
    馬忠庚(2005)。〈從科學史角度證偽《楞嚴經》〉。《學術論壇》第 169 期。頁182-85。
    吳可為(2007)。〈華嚴判教論辨微〉。中華佛學學報第二十期。頁205-225。
    夏志前(2007)。〈《楞嚴》之諍與晚明佛教──以《楞嚴經》的詮釋為中心〉。《中國哲學史》第3 期。頁26-33。
    龔隽(2008)。〈宋明楞嚴學與中國佛教的正統性──以華嚴、天台《楞嚴經》疏為中心〉。《中國哲學史》第3期。頁33-47。
    龔曉康(2008)。〈真心與妄心之辨──以智旭為重點〉。《宗教學研究》第1期。頁113-115。
    王紅蕾(2010)。〈錢謙益《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考論〉。《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頁69-76。
    夏志前(2011)。〈《楞嚴經》與晚明北宗禪〉。《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 期。頁92-97。
    胡健財(2011)。〈《楞嚴經正脈疏》「指見是心」詮釋意涵之探析〉。《第一屆楞嚴經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33-144。
    黃琛傑(2011)。〈試析交光真鑑對於《楞嚴經會解》中「破妄見」之說的批評〉。《第一屆楞嚴經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楞嚴經》的學術與宗教詮釋》。頁25-49。
    黃琛傑(2011)。〈論交光真鑑對於《楞嚴經》「八還辨見」說的看法〉。《2011 年鶴山21世紀國際論壇‧宗教論壇論文集》。頁127-154。
    吳汝鈞(2012)。〈《唯識三十頌》與《成唯識論》的阿賴耶識思想〉。《正觀雜誌》第60期。頁139-140。
    田秋菊(2012)。〈《楞嚴經》受陰十魔境之心理學分析〉。《宗教學研究》第2期。頁130-135。

    2、日文方面
    金井崚純(1986)。〈孤山智圓における《首楞嚴經》の講讚〉。《天台學報》第29 號。頁150-153。
    崔昌植(1992)。〈《楞嚴經》の韓國流傳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1卷1號。頁127-132。
    大松博典(1988)。〈宋代天台學と《首楞嚴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7 卷第1號。頁122-125。
    大松博典(1991)。〈《首楞嚴經》の研究〉。《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9卷第2 號。頁130-133。
    大松博典(1997)。〈宋代における《首楞嚴經》受容の問題點〉。《駒澤大學禪研究所年報》第8號。頁135-149。
    崔昌植(2002)。〈敦煌本《楞嚴經》の校正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1卷1號。頁334-341。
    岩城英規(2002)。〈智旭と山外派──《首楞嚴經》解釋に見る連續性と非連續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0卷2號。頁636-641。
    岩城英規(2004)。〈《首楞嚴經》注釋書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2卷2號。頁144-148。
    岩城英規(2004)。〈《首楞嚴經》の解釋──《圓覺經》注釋との比較に焦點を當て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3卷1號。頁105-109。
    岩城英規(2006)。〈智旭と智圓──《首楞嚴經》注釋の比較に焦點を當て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4卷2號。頁97-102。
    岩城英規(2010)。〈「空仮中」と「真俗中」──山家山外派の注釈書を中心に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5卷2號。頁587-591。
    林敏(2010)。〈日本における『首楞厳経』の展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8卷2號。頁672-676。
    林敏(2011)。〈日本古写経本『続古今訳経図紀』の発見とその意義 :『首楞厳経』に関わる記述に着目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9卷2號。頁1068-1064。

    三、網路、工具書
    Williams .2008. Monier 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梵英電子辭典)http://www.sanskrit-lexicon.uni-koeln.de/monier/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新表解 http://www.oocities.org/suramgama/index00_2005.htm
    平川彰主編(1997)。《佛教漢梵大辭典》。東京:靈友會。
    神亮三郎(1995)。《梵語學》。台北:如實出版社。
    荻原雲來(1985)。《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釋慈怡主編(1988)。《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
    丁福保編(1989)。《丁福保大辭典》。台北:天華出版。
    藍吉富主編(1994)。《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出版。
    望月信亨主編(1972)。《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0光碟版 CBETA電子佛典。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98156004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56004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4101.pdf15885KbAdobe PDF2183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