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721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09948/140897 (78%)
造访人次 : 46098622      在线人数 : 73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77217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217


    题名: 尊經‧崇禮‧教化:柳宗元儒學思想研究
    Honoring the Classics,Paying attention to the Li,and Emphasizing Moralization──The Study of Liu Tsung-yüan`s Confucian Thought
    作者: 王志浩
    WANG, CHIH-HAO
    贡献者: 林啟屏
    王德權

    王志浩
    WANG, CHIH-HAO
    关键词: 柳宗元
    儒學思想
    新《春秋》學派

    教化
    Liu Tsung-yüan
    Confucian Thought
    New Ch’un-Ch’iu Studies
    Li(Propriety)
    Moralization
    日期: 2015
    上传时间: 2015-08-03 13:25:44 (UTC+8)
    摘要: 本論文以柳宗元為焦點,探討其置身中唐環境、思想變遷下,提出哪些具體意見,付出什麼實際行動,回應時代難題。生逢安史亂後,國家、社會、秩序、思想、制度面臨亟需重新整頓的窘況,柳宗元沒有選擇遁入佛家、道家的世界,而是堅持儒者的信念,叩問傳統經典、重新詮釋禮書、強調士之職分,這是其思想的特殊面向,亦是一種理想的儒者形象。藉由此一個案的考察,掌握唐代士人的處境,有助我們瞭解中唐儒學思想的特質。

    除緒論和結論,正文內容概分為四章。第二章考察中唐思想變遷情況,以定位柳宗元的位置。第三章試圖由科舉制度的明經科出發,討論置身選制底下的士人,如何看待自身所習、周遭學風變遷,乃至經典詮釋的意見,並導出啖助為首的新《春秋》學派興起。柳宗元之所以批判用以解釋《春秋》的二傳及章句之學,背後繼承的即是新《春秋》學派的「尊經」意識。第四章以柳宗元的家學背景為核心,探討柳宗元禮學意識的兩個面向:其一是對「禮」的認識,此屬禮學意識之形成;其二是對禮書與禮制的批評,此乃禮學之反省。第五章討論科舉制度影響下的士人,面對制度衍生的弊端,有何具體回應。面臨制度衍生的弊端,中唐士人群體開展出兩股新的動向,其一是修身,其二是教化。亦儒亦士的柳宗元,體認士是確保國家能夠順利運作的關鍵,他呼籲士人應承擔教化百姓的責任。

    柳宗元的確對佛、道義理深感興趣、與僧道交遊往來密切,然而,根據本文的考察,他並沒有因此就捨棄倫理觀念,其恪守的依舊是儒家傳統價值。柳宗元的身上,展現出理想儒者的特質:尊崇經典、重視禮儀、務求教化,其終極關懷始終是如何安頓百姓、澤被萬民。即使遭受歲月和境遇無情的打擊,柳宗元內心這股儒者情懷,依舊是持續燃燒,從未熄滅。
    參考文獻: 一、中文著作

    (一)古籍與注本(依年代排列)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儀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龔抗雲整理:《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年)。
    漢‧班固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釋名疏證》(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唐‧吳兢:《貞觀政要》(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唐‧獨孤及撰;劉鵬、李桃校注:《毘陵集校注》(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唐‧柳宗元:《五百家註柳先生文集》,收入於《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唐‧柳宗元:《五百家註柳先生集》收入於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臺北:頂淵文化出版,2002年)。
    唐‧柳宗元撰;尹占華、韓文奇校注:《柳宗元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唐‧劉禹錫撰;《劉禹錫集》整理組點校:《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白居易撰;謝思煒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後晉‧劉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2000年)。
    宋‧王溥撰;牛繼清校證:《唐會要校證》(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年)。
    宋‧司馬光撰;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新校資治通鑑注》(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明‧茅坤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收入於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北京大學哲學系注:《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余培林:《詩經正詁》(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
    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岳純之點校:《唐律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二)專書論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方介:《韓柳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佺:《唐代干謁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孔祥來、陳佩鈺編:《杜維明思想學術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王基倫:《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
    王基倫:《韓柳古文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朱剛:《唐宋「古文運動」與士大夫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朱剛:《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臺北:大安,1990年)。
    何懷宏:《選舉社會:秦漢至晚清社會形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吳文治編:《柳宗元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吳錚強:《科舉理學化:均田制崩潰以來的君民整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岑仲勉:《隋唐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李伏清:《柳宗元儒學思想研究──兼論中晚唐儒學復興》(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年)。
    李長遠:《北宋理學「性與天道」思想的淵源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年)。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臺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
    尚永亮:《元和五大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林紓:《韓柳文研究法》(臺北:廣文書局,1998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慶彰:《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2年)。
    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金瀅坤:《唐五代科舉的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侯外廬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四卷(上冊)。
    柳立言:《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洪銘吉:《唐代科舉明經進士與經學之關係》(臺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孫昌武:《柳宗元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孫昌武:《柳宗元傳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孫昌武:《唐代古文運動通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
    孫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高明士:《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高明士等著:《隋唐五代史》(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張分田、張鴻、商愛玲主編:《中國政治思想通史‧隋唐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張勇:《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觀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張豈之:《中國儒學思想史》(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張國剛:《唐代家庭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章士釗:《柳文指要》(上海:文匯出版社,2007年)。
    許東海:《風景.夢幻.困境:辭賦書寫新視界》(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陳秀宏:《唐宋科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弱水:《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7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傅璇琮:《唐宋文史論叢及其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第三冊(上)。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第二冊。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黃永年:《唐史十二講》(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1年)。
    黃俊傑論譯:《史學方法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再喜:《唐宋柳宗元傳播接受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楊承祖:《元結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楊聯陞:《東漢的豪族》(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葉國良:《經學側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二卷。
    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劉海峰、李兵:《中國科舉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4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鄧廣銘:《隋唐五代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鄭雅如:《親恩難報: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盧寧:《韓柳文學綜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錢基博:《韓愈志》(臺北:華正書局,1975年)。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錢穆:《國史大綱(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錢穆:《錢錢穆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年)。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羅聯添:《唐代四家詩文論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
    龔玉蘭:《貶謫時期的柳宗元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龔延明:《中國古代職官科舉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龔鵬程:《唐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三)論文集

    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中央研究院漢學會議論文集‧思想與哲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
    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中央研究院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
    中國唐代學會、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主編:《第五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2001年)。
    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編:《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歷史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委員會,1984年),第三輯。
    李華瑞主編:《「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林慶彰主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叢》(桃園:聖環圖書公司,1994年),總第二輯。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編:《第七屆東方詩話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文听閣圖書,2012年)。
    孫家洲、劉後濱主編:《漢唐盛世的歷史解讀:漢唐盛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康樂、彭明輝主編:《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
    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4卷。
    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5卷。
    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1卷。
    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5卷。
    劉東主編:《中國學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總1輯。
    劉東主編:《中國學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總3輯。
    劉東主編:《中國學術》(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總29輯。
    劉海峰主編:《二十世紀科舉研究論文選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蔡長林主編:《隋唐五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
    盧向前主編:《唐宋變革論》(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盧建榮主編:《唐宋變革說及其宰制論述的猖獗》(臺北:時英出版社,2010年)。

    (四)單篇論文

    方介:〈柳宗元的中道思想〉,《書目季刊》,第15卷第2期(1981年9月),頁58-76。
    方介:〈柳宗元的思想背景〉,《書目季刊》,第15卷第1期(1981年6月),頁9-36。
    方介:〈韓、柳對儒、釋、道的取捨〉,《中正中文學術年刊》創刊號(1997年11月),頁1-40。
    王基倫:〈《禮》與柳宗元古文〉,《文與哲》第23期(2013年12月),頁69-98。
    王德權:〈「士人」合理性的重構──以柳宗元的政治社會批判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2004年11月),頁67-117。
    王德權:〈李華政治社會論的素描──中唐士人自省風氣的轉折〉,《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6期(2006年11月),頁1-28。
    王德權:〈修身與理物──中唐士人自省之風的兩個面向〉,《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5期(2006年6月),頁1-48。
    朱維錚:〈史官與官史──韓、柳的史官辯〉,《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頁10-22。
    黃正建:〈唐代「士大夫」的特色及其變化──以兩《唐書》用詞為中心〉,《中國史研究》2005年第3期,頁119-124。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期(2007年3月),頁27-50。
    龔鵬程:〈唐朝中葉的文人經說〉,《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6-27。

    (五)學位論文

    方介:《柳宗元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方介:《韓柳比較研究──思想、文學主張與古文風格之析論》(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甘懷真:《唐代京城社會與士大夫禮儀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何堅萍:《柳宗元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7年)。
    周秀華:《柳宗元儒學思想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陳錫龍:《柳宗元天人思想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楊舒雲:《《大學》、《中庸》經典化的一個側面──由制度與思想的互動論中唐心性之學的開展》(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二、外文論著

    (一)專書論著

    Chen Jo-shui, Liu Tsung-yü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 773-819(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David McMullen,State and Scholars in T’ang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Peter K. Bol, “This Culture Of Ours”:Intellectual Transtit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日)松本肇著,孫險峰譯:《韓柳文學論》(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日)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日)副島一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日)溝口雄三、(日)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Arthur F. Wright等著,陶晉生等譯:《唐史論文選集》(臺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90年)。
    (美)William H. Nienhauser, Jr.編選:《美國學者論唐代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美)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英)Denis Twitchett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589-90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英)Nicholas Bunnin、余紀元編著:《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德)Max Weber,康樂等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伊沛霞、姚平、單國鉞編:《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中古史卷》(上海:上海古籍,2012年)。
    陳弱水著,郭英劍、徐承向譯:《柳宗元與唐代思想變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年)。
    劉俊文主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一卷通論。
    劉俊文主編,韓昇、黃正建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四卷六朝隋唐。

    (二)單篇期刊

    (日)戶崎哲彥著,王青譯:〈關於中唐的新《春秋》學派──以其家系、著作、弟子為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2期(2001年6月),頁31-50。
    (日)戶崎哲彥著,金培懿譯:〈柳宗元的明道文學──其與陸淳《春秋》學之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2期(2001年6月),頁103-131。
    (日)戶崎哲彥著,龔穎譯:〈關於中唐新《春秋》學──以其創始者啖助的學說為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2期(2001年6月),頁51-69。
    (日)吉原文昭著,孫彬譯:〈關於唐代春秋三子的異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2期(2001年6月),頁71-102。
    (日)島一著,金培懿譯:〈啖、趙、陸等之《春秋》學及其周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2期(2001年6月),頁19-30。
    (日)稻葉一郎著,李甦平譯:〈中唐新儒學運動的一種考察──劉知幾的經書批判和啖、趙、陸氏的《春秋》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2期(2001年6月),頁1-1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115101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1014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1401.pdf3008KbAdobe PDF2129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