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307555      Online Users : 132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151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12


    Title: 史家天工── 從《史記》到《漢書》聖王形象研究
    Historians Craftsmanship—— “The Image Research of Sage-King” from Shi-Ji to Han-shu
    Authors: 陳莨之
    Contributors: 林啟屏
    陳莨之
    Keywords: 史記
    漢書
    三代
    五帝
    聖王
    典範
    形象研究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3-01 10:37:03 (UTC+8)
    Abstract: 堯、舜、禹、湯、周文、周武,此諸位上古人物,被以「聖王」稱之,他們同時兼具道德(聖)與人間權力(王),德位兼備的完美結合,是政治上的終極理想,在思想與文化中有特殊的意義。戰國時期的諸子往往以聖王形跡作為學說立論,借用歷史人物為學說的寓體,據此變造聖王的形象,然而史家不僅身負「求真」的史家傳統規範,又肩負著解釋歷史興衰的責任,於是往往更注意政治上的更迭因果。面對著不同的資料來源、概念架構、敘述目的,史家填補、重組,並聯絡其因果關係,其敘述的方式、事件順序的安排、視角的選擇,皆呈現出史家心目中歷史事件的樣貌,以及史家作為詮釋者如何對聖王典範加以建構。本文嘗試以《史記》、《漢書》中對聖王的記載與描寫,整理史家對聖王歷史情節的篩選、鋪排,分析當中的書寫策略與思維,說明聖王形象建立的脈絡與文化的符碼意義。最後連結司馬遷、班固與漢代的政治環境,探討當時朝堂各方對此符號的運用與競合,並討論史家的在聖王典範形成過程中的角色及其意義。
    Reference: (一)專書
    1、古籍(按作者年代排列)
    (春秋)左丘明著,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出版社,1993。
    (春秋)《國語》,徐元誥編:《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戰國)墨翟著,張純一注述:《墨子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戰國)荀況著,〔清〕王先謙注:《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
    (戰國)莊周著,(晉)郭象注,〔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7。
    (戰國)韓非著,〔清〕王先謙注《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漢)董仲舒著,(清)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明宇出版社,1982。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漢)劉向輯,(元)吳師道校注:《戰國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編:《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晉)郭璞注,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
    (劉宋)范曄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出版社,1994。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83。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10。
    (明)凌稚隆輯校,(明)李光縉增補,(日)有井範平補標:《史記評林》,臺北:地球出版社,1992。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 。
    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今人著作(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Sarah Allan:《世襲與禪讓:古代中國的王朝更替傳說》,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朴宰雨:《《史記》《漢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4。
    王文亮:《中國聖人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發行,1993。
    王建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基礎》,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
    王健文:《戰國諸子的古聖王傳說及其思想史意義》,臺北: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87。
    王孝廉編:《神與神話》,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1994。
    王明通:《漢書導論》,臺北:五南出版社,1991。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臺北:允晨出版社,2015。
    申丹、王麗亞:《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白壽彝:《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朱大成:《文化的宗教性:本雅明.伽達默爾.勒維納斯的文化理論》,香港:道風書社,2010。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87 。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出版社,1986。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
    吳福助:《史漢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以舜、甯武子、顏淵與黃憲為釋例》,臺北市:里仁出版社,2000。
    吳懷祺:《史學思想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
    呂世浩:《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李幼蒸:《文化符號學:符號學與意識形態》,臺北:唐山出版社,1997。
    李向平:《王權與神權:周代政治與宗教研究》,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李宗侗:《中國史學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
    李長之:《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臺北:台灣開明書局,1982。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
    李美枝編:《社會心理學》,臺北:大洋出版社,1981。
    李學勤:《史記五帝本紀講稿》,北京:三聯書店,2012。

    李豐楙、廖肇亨編:《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2。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2。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周虎林:《司馬遷與其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2004。
    林聰舜:《史記的人物世界》,臺北,三民書局,2003。
    林聰舜:《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3。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施治生、劉欣如編:《古代王權與專制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徐中玉編:《意境.典型.比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
    范文芳:《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徐序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出版社,1999。
    徐復觀:《中國人性史論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徐復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75。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二)、(三)》,臺北:學生書局,1984。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2。


    袁珂:《中國神話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1992。
    張新科:《唐前史傳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2000。
    張小鋒:《西漢中後期政局演變探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陳泳超:《堯舜傳說硏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陳桐生:《史記與諸子百家之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
    陳曦:《史記與周漢文化探索》,北京:中華書局,2007。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
    陸揚:《後現代性的文本闡釋:傅柯與德里達》,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
    裘錫圭:《中國出土文獻十講》,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發行,2004。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釋》,北京:三聯出版社,1998。
    傅玉璋:《中國古代史學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1。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北 : 東大圖書公司,2007。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黃俊傑編:《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
    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叢》,臺北:學生書局,1981 。
    黃俊傑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黃俊傑編:《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83。
    黃俊傑編:《歷史思維、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時報出版社,2006。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
    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黃進興:《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臺北:三民書局,2006。
    黃進興:《聖賢與聖徒——歷史與宗教論文集》,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1。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4。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楊權:《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堯後火德」說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
    葉林生:《古帝傳說與華夏文明》,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
    葉舒憲:《熊圖騰:中華祖先神話探源》,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7。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過常寶:《原史文化及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劉家和:《史學.經學與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對於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思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5。
    劉康:《對話的喧聲 巴赫金的文化轉型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2002。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周公.秦漢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譚君強:《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臺北:洪葉出版社,1994。
    顧頡剛:《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3。

    (二)翻譯專書(按國別、作者名排序)
    (法)Halbwachs, M.著,華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法)Jacques Derrida著,劉北成、陳銀科、方海波譯:《言語與現象》,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
    (法)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
    (法)Roland Barthes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臺北︰桂冠出版社,1991。
    (法)Louis Gardet著,鄭樂平、胡建平譯:《文化與時間》,臺北:淑馨出版社,1992。
    (法)Marc Bloch著,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德)Droysen Johann Gustav著,胡昌智譯:《歷史知識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德)Gademer Hans-Ceorg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出版社,1996。
    〔德〕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臺北︰桂冠出版社,1990。
    (德)Max Weber著,康樂等譯:《支配的類型》,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
    (英)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
    (英)Tim O’Sullivan等著,楊祖珺譯:《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臺北:遠流出版社,1997。
    (英)Keith Jenkins:《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美)Benjamin I. Schwartz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美)Fredric Jameson著,王逢振、陳永國譯:《政治無意識:作為社會象徵行為的敘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美)Hayden White著,董立河譯:《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美)Hayden White著,劉世安譯:《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臺北 : 麥田出版社,1999。
    (美)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出版社,2002。
    (美)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出版社,2001年)
    (美)Shoshana Felman、Dori Laub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7。
    (美)William Mckinley Runyan著,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譯:《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2。
    (荷)Mieke Bal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加)David Easton著,王浦劬等譯:《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

    (三)單篇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健文:〈西漢律令與國家正當性——以漢律中的「不道」為中心〉,《新史学》3卷3期1992年9月,頁1-35。
    伍振勳:〈聖人敘事與神聖典範:〈史記孔子世家〉析論〉,《清華學報》第39卷第2期,頁227-259。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通古今之變」〉,收入《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頁253-284。
    林啟屏:〈儒學思想中的歷史觀:以出土文獻為討論起點〉收入《諸子學刊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17-26。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哲學與文化》,2012年4月,頁117-140。
    林啟屏:〈理分--血緣關係架構中的「仁義」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十四期,2014 年3月,頁143-171。
    倪慶竹,〈從《漢書》的體例談《史》《漢》以來正史之寫作〉,《內湖高工學報》,第 6 期,1993 年4 月,頁14-25。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3期,1981年3月,頁79-116。
    陳熙遠:〈聖王典範與儒家「內聖外王」的實質意涵〉,收入《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頁50-53。
    陳逢源:〈宋儒聖賢系譜論述之分析——朱熹道統觀淵源考察〉(《政大中文學報》第13期 2010年 6月),頁75-116。
    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頁337-366。

    黃俊傑:〈儒家論述中的歷史敘述與普遍理則〉,《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頁403-431
    楊晉龍:〈神統與聖統:鄭玄王肅感生說異解探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頁483-526。
    楊儒賓:〈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2期,2005 年12 月,頁99-136。
    葉舒憲:〈《容成氏》夏禹建鼓神話通釋──五論「四重證據法」的知識考古範式〉,《民族藝術》,2009年第1期,頁98-108。
    葛兆光:〈道統、系譜與歷史——關於中國思想史脈絡的來源與確立〉,《文史哲》(總294期),第2006年第3期,頁48-60。
    趙沛霖:〈神話、歷史與古史傳說人物〉,《天津師大學報》,1995年第2期。
    趙沛霖:〈從對神話傳說的處理看司馬遷的神話思想〉,《天津社會科學報》,1999年第2期。
    盧南喬,〈從史學和史料來論述《漢書》編纂特點〉,《中國史學史論集》,第 1 期,頁271-299。

    (四)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阮芝生:《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74。
    許景昭:《禪讓、世襲及革命:從春秋戰國到西漢中期的君權傳承思想研究》,香港浸會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9。
    許賢俊:《中國上古讓王敘事研究——以堯舜禹及三代帝王為對象》,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劉文星:《司馬遷歷史哲學新探》,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劉國平:《《漢書》歷史哲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0。
    盧晞雲:《論君主性的建立與類型——《尚書.堯典》堯、舜、禹人物形象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915100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00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501.pdf2163KbAdobe PDF296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