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525/141442 (78%)
Visitors : 47074958      Online Users : 105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3609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609


    Title: 左傳晉國建霸君臣言行探討
    Authors: 李小平
    Contributors: 簡宗梧
    李小平
    Date: 1990
    Issue Date: 2016-04-01 17:03:35 (UTC+8)
    Abstract: 封面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進盡忠言奠定霸業基礎的賢良典範
    第一節 善諫者
    一、子犯
    二、欒枝
    三、士貞子
    四、郤缺
    五、韓厥
    六、知罃
    七、魏絳
    八、荀偃
    小 結-改變困境的諫言特色
    第二節 善謀者
    一、荀息
    二、卜偃
    三、子犯
    四、先軫
    五、臾駢
    六、郤缺
    七、欒書
    八、知罃
    小 結-知人識時的溝通技巧
    第三章 以德服人信綏諸侯的君臣楷模
    第一節 英主
    一、晉文公
    二、晉悼公
    第二節 良臣
    一、趙盾
    二、士會
    三、魏絳
    四、祁奚
    五、叔向
    小 結
    第四章 貞亮死節義無反顧的志士之氣
    第一節 義烈者
    一、先軫
    二、狼瞫
    三、介之推
    四、伯宗
    五、慶鄭
    六、鉏麑
    小 結:開豪俠風氣之先鋒
    第二節 暴汏者(相反人物)
    一、郤克
    二、欒黶
    三、趙穿
    小 結:群已概念不分
    第五章 志慮忠純戒懼小心的不懈之心
    第一節 怨怒的灼傷力量
    一、范文子之憂
    二、郤克與韓厥
    第二節 國語記載范文子不同於左傳的筆法
    第三節 「范文子祈死」在左傳國語史記中不同記載
    第四節 叔向之憂慮
    小 結
    第六章 謙沖自牧能容乃大的優遊器度
    第一節 謙讓者
    一、范文子
    二、范宣子
    三、韓無忌
    四、知罃
    五、魏絳
    第二節 與謙遜相反者
    一、陽處父
    二、韓宣子
    三、趙嬰
    四、郤犨
    五、郤至
    六、郤錡與郤犨
    小 結
    第七章 左傳寓於晉國建霸君臣言行的經學意識
    第一節 直
    一、直言與正義之間-論伯宗鄭慶之死
    二、「直」字的兩層涵意-正直與魯直
    三、直言受害與華而不實是文質損益的問題
    第二節 怒
    一、怒的宣洩方式
    二、好勇而狂與義勇犧牲
    第三節 柔
    一、威武不屈和柔而不辱的生命韌度
    二、柔而不辱與柔媚之別
    第四節 智
    一、諫言之智
    (一)韓厥為趙後代請命
    (二)魏絳以「居安思危」諫悼公
    (三)士貞子保住荀林父之命
    (四)郤缺以「德」諫趙盾
    (五)子犯諫重耳培養建霸大志
    (六)荀偃諫悼公「因而定之」
    (七)知罃勸荀偃盟辭上勿與鄭爭
    二、獻計之智
    (一)欒枝消除文公城濮之戰前的情結
    (二)子犯精神上鼓舞文公-釋夢法
    (三)士會諫君留餘地
    (四)知罃善養軍力蓄鋒銳之勢
    (五)知罃怒激荀偃士□潛能攻下偪陽
    (六)荀偃獻計假道虞以伐虢
    (七)文公一戰霸文化教養深厚
    (八)秦報令狐之役,臾駢獻計
    (九)郤缺觀人之智救回士會
    第五節 憂懼
    (一)晉景公與范文子臨終之憂
    (二)培養豪邁不憂的氣宇
    第六節 生死
    (一)申生與荀息之死-「恭」與「忠」的心結
    (二)可以兩全的和不可以兩全的事
    小 結
    第八章 左傳記載晉國建霸君臣言行的史筆特色
    第一節 禍福相倚的因果律則
    一、禍福相倚
    二、禍福自取
    三、善有善報
    第二節 神異世界與人本思想並存的筆法
    一、晉文公夢楚子伏已
    二、神怪資料
    三、精神不朽的基本信仰
    (一)荀息死君
    (二)申生魂怒
    (三)荀偃死不瞑目
    第三節 左傳特別注重人物言行所突顯的器識
    一、祁奚的無私
    二、叔向的優游無懼
    三、叔向子產德刑貴賤之辯
    小 結
    第九章 左傳晉國建霸君臣形象與後代的文學取材
    第一節 對俗文學方面
    一、狄君厚「晉文公火燒介子推」元雜劇
    二、紀君祥「趙氏孤兒」元雜劇
    三、明徐元「八義記」傳奇
    四、東周列國志
    第二節 現代劇「申生」
    一、左傳中的申生造型
    二、姚一葦現代劇「申生」試析
    小 結
    第三節 在人物塑造理論的運用
    一、虛實論
    二、言不盡意
    三、情景交融
    第十章 結論
    參考資料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3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