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4/141854 (78%)
Visitors : 47816877      Online Users : 58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482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822


    Title: 蘇曼殊與清末民初的浪漫主義
    Authors: 邱一玄
    Contributors: 尉天驄
    邱一玄
    Keywords: 蘇曼殊
    拜倫
    浪漫主義
    南社
    鴛鴦蝴蝶派
    革命詩僧
    天涯紅淚記
    斷鴻零雁記
    Date: 2001
    Issue Date: 2016-04-15 15:58:14 (UTC+8)
    Abstract: 以英國革命浪漫詩人拜倫,與法國浪漫文學領袖雨果為代表的西方浪漫主義,帶著充滿感情與想像、重視精神與狂熱、反抗成規與企圖改變世界的態度、人道主義、自然主義、個人與自由主義……種種特質,隨著清末民初西方思潮的引進,在梁啟超、馬君武、林紓、蘇曼殊等人的介紹下,來到了中國。在那個內憂外患、動盪不安的大時代□,浪漫主義多樣貌的精神特質也分別展現在不同的地方。號稱「以革命為導向的文學團體」的南社,是革命浪漫主義的集結之地。而拜倫的革命浪漫精神,也經由南社社員蘇曼殊個人濃厚的浪漫氣質和全力介紹,在革命當時以愛國思想鼓舞了革命力量;又在革命挫敗之後的反動下,造成了浪漫主義的流行與一股「拜倫熱」,並展現在消極逃避的鴛鴦蝴蝶派和積極提倡白話文學、人道主義、自由主義的新文化運動當中。懷著「身世之恫」的蘇曼殊,夾處在中西思潮衝擊和新舊文化交替的時代變局□,使得他原本就憂抑感傷的心靈更加矛盾痛苦。他有積極的愛國思想,於是熱情地參與革命活動;但他也有消極的另一面,於是他出家為僧,尋求超然的解脫。天性率真浪漫的他,即使出了家依然反抗成規,不拘世俗眼光地貪吃嗜食、愛喝花酒。從他的言行舉止和文學作品之中,可以看到他熱愛民族、反抗成規、感性浪漫以及感傷淒婉、悲涼孤獨……種種發自性情,又受到浪漫主義影響的浪漫精神的展現。掙扎在新舊傳統、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蘇曼殊,不僅被當時文人稱為「一個渾身充滿著浪漫氣質的詩人」,更自然而然地帶動了清末民初的浪漫風氣,也為往後的文學留下了一股浪漫的影響力量。
    Reference: 一、 文公直主編《曼殊大師全集》武陵出版社 1983年
    二、 包天笑著 張玉法、張瑞德主編《釧影樓回憶錄》龍文出版社 1990年
    三、 王悅真《蘇曼殊小說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年
    四、 王友琴《魯迅與中國現代文化震動》水牛圖書出版社 1986年
    五、木村泰賢撰 巴壺天、李世傑譯《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協志工業叢書出版1986年
    六、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研所近代文學研究小組主編《中國近代文學研究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85年
    七、朱傳譽《蘇曼殊傳記資料》天一出版社 1979年
    八、朱少璋《蘇曼殊詩研究》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9年
    九、李蔚《蘇曼殊傳奇》國際村文庫書店 1993年
    十、李蔚著 珠海市政協編《蘇曼殊評傳》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73年
    十一、李奭學《中西文學因緣》聯經出版公司 1991年
    十二、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1987年
    十三、李國祁著 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1985年
    十四、李恩涵、張朋園著《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與自強活動》食貨出版社 1989年
    十五、《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本書編輯委員會合編出版 1977年
    十六、周作人《知堂回想錄》龍文出版社 1982年
    十七、邵迎武《蘇曼殊新論》徐州師院學報編輯部 1989年
    十八、雨果著 鍾文譯《悲慘世界》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1987年
    十九、雨果著 鍾斯譯《鐘樓怪人》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1980年
    二十、雨果著 柳鳴九譯《雨果論文學》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3年
    二十一、柳亞子編《蘇曼殊全集》五冊 北京中國書店 1985年
    二十二、柳亞子《柳亞子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年
    二十三、柳亞子《磨劍室文錄》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年
    二十四、柳無忌《曼殊大師紀念集》正風出版社 1996年
    二十五、柳無忌《從磨劍室到燕子龕》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986年
    二十六、柳無忌《南社紀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年
    二十七、胡適《胡適文存》遠東圖書公司 1983年
    二十八、胡秋原《一百三十年來中國思想史綱》學術出版社 1980年
    二十九、胡樸安《南社文選》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
    三十、胡丙勛《蘇曼殊詩研究》新亞研究所文學組 1990年
    三十一、范伯群《民國通俗小說鴛鴦蝴蝶派》國文天地 1972年
    三十二、姚一葦《藝術的奧秘》開明書局 1968年
    三十三、唐潤鈿《革命詩僧—蘇曼殊傳》近代中國出版社 1980年
    三十四、馬以君《燕子龕詩箋注》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年
    三十五、馬以君《蘇曼殊與拜倫》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年
    三十六、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論爭》商務印書館 1990年
    三十七、夏志清《新文學的傳統》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991年
    三十八、朗福德著 杜若洲譯《拜倫傳》中華日報社 1984年
    三十九、高爾基著 許海燕譯《論文學》志文出版社 1999年
    四十、高爾基《蘇聯的文學》新文藝出版社 1956年
    四十一、張國安《紅塵孤旅—蘇曼殊傳》業強出版社 1992年
    四十二、張玉法《清季的革命團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2年
    四十三、陳萬雄《新文化運動前的陳獨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79年
    四十四、陳敬之《首創民族主義文藝的南社》成文出版社 1986年
    四十五、曹讓庭《歐洲近代文學論評》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6年
    四十六、黃鳴岐《蘇曼殊評傳》百新書店 1949年
    四十七、劉心皇《蘇曼殊大師新傳》東大圖書公司 1992年
    四十八、魯迅《魯迅全集》谷風出版社 1989年
    四十九、鄭學稼《陳獨秀傳》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989年
    五十、鄭逸梅編著《南社叢談》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五十一、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正中書局 1991年
    五十二、劉揚體選評《鴛鴦蝴蝶派作品選析》四川文藝出版社 1978年
    五十三、劉增傑編《中國近代文學思潮》文史哲出版社 1997年
    五十四、廚川白村著 林夕瑞譯《苦悶的象徵》志文出版社 1989年
    五十五、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雅典出版社 1990年
    五十六、錢鍾書《林紓的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1年
    五十七、魏紹昌《鴛鴦蝴蝶派小說研究》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4年
    五十八、羅家倫主編《革命文獻》第五輯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1978年
    五十九、蘇曼殊《蘇曼殊全集》大中國圖書公司 1974年
    六十、顧蕙倩《蘇曼殊詩析論》淡江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8715101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01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5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