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871/143842 (78%)
Visitors : 49960992      Online Users : 55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4828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828


    Title: 《海音詩》俗語、典故之分析
    Authors: 蔡寶琴
    Contributors: 黃志民
    蔡寶琴
    Keywords: 海音詩
    典故
    俗語
    劉家謀
    Date: 2001
    Issue Date: 2016-04-15 15:58:27 (UTC+8)
    Abstract: 清.道咸年間遊宦詩人劉家謀來臺四年所作的《海音詩》百首七絕,首首有註,體例特殊。但其詩卻相當艱澀難讀,如同陳香所說,「讀其詩未及其註,味同嚼蠟」。若將劉家謀《海音詩》置於清代臺灣宦遊詩人的系統之下,甚至是整個臺灣清代詩歌作品底下,那麼它的確有其特殊之處:1.在他之前,未有百首詩首首作註者。2.大量「俗語」入詩。然而若擺放在整個清朝詩歌體系之下,卻並非其特色。因為我們在《清代海外竹枝詞》中,就發現很多首首作註的詩歌,記錄諸多海外事蹟,不過像《海音詩》般大量將俗語入詩的雖有,卻仍為少見,可說是《海音詩》的特出之處。俗語的直接使用雖然是《海音詩》的特色,卻也造成了「雖俚俗卻艱澀」的詩歌風格,所以陳香才會說「讀其詩未及其註,味同嚼蠟」。然而,造成其詩艱澀難讀的原因除了俗語的入詩之外,也不能忽視《海音詩》中大量「典故」的使用。因為使用俗語和許多深奧陌生的典故,造成讀者閱讀視境中斷,使作者與讀者之間產生了不同文化對應的隔閡。因此我們要深入了解《海音詩》,當一個「合格的讀者」,就必須打破俗語、典故的雙重隔閡。因此本篇論文主要目的是分析詩句中所使用的俗語與典故,探索典故來源,以及俗語、典故這兩種作為一種有機質料的特殊詞匯在詩中所扮演的內涵意義。
    Reference: 以下依書名的筆畫順序排列。
    一.劉家謀作品
    《外丁卯橋居士初稿》清道光戌申東洋學署刊本
    《海音詩》臺北 臺銀經研室《臺灣雜詠合刻》1958
    《校註海音詩全卷》吳守禮校註 臺北 臺灣省文獻會1953
    《開天宮詞》清稿本 劉氏手敘
    《操風瑣錄》 藝文印書館1971
    《觀海集》 南投 臺灣省文獻會1997
    二.專書
    (一)臺灣文學
    《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王國璠、邱勝安 鳳山 臺灣時報社1977
    《平臺紀略》藍鼎元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58
    《東征集》藍鼎元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58
    《東槎紀略》姚瑩 臺北 文海1980
    《東瀛識略》丁紹儀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57
    《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 江寶釵 嘉義 嘉義市立文化中心1998
    《臺灣十二家詩鈔》陳香編 臺北 臺灣商務1980
    《臺灣文學史》劉登翰等編 福建 海峽文藝1990
    《臺灣文學史綱》葉石濤 高雄 文學界雜誌社1991
    《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陳昭瑛 臺北 正中1998
    《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 臺北文津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江寶釵 臺北 巨流1999
    《臺灣竹枝詞選集》陳香編 臺北 臺灣商務198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6
    《臺灣詩史》廖雪蘭 臺北 武陵1989
    《臺灣詩乘》連橫 南投 臺灣省文獻會1992
    《臺陽詩話》王松 臺北 臺銀經研窒1959
    《臺灣詩錄》陳漢光編 臺灣省文獻會1984
    《臺灣詩選注》陳昭瑛 臺北 正中1996
    《臺灣詩錄拾遺》林文龍編 臺灣省文獻會1979
    (二)中國古典文學
    《山海經》臺北 金楓 出版年不詳
    《天中記》陳耀文 臺北 文源1964
    《文心雕龍讀本》王更生注譯 臺北 文史哲1995
    《文選》蕭統 臺北 文津1987
    《太平御覽》李昉編 臺北 商務1974
    《古今注》崔豹 臺北 中華1966
    《白居易集》白居易 臺北 里仁1980
    《本草綱目》李時珍 臺北 新文豐1987
    《世說新語校箋》徐震堮 臺北 文史哲1989
    《池北偶談》王士禎 北京 中華1997
    《全明傳奇》林侑蒔編 臺北 天一1983
    《全唐詩》臺北 文史哲1978
    《西京雜記》劉歆 臺北 臺灣商務1979
    《西溪叢語》姚寬 北京 中華1997
    《邵氏聞見錄》邵伯溫 北京 中華1983
    《述異記》任昉 北京 中華1991
    《神仙傳》葛洪 北京 中華1991
    《神異經》東方朔 北京 中華1991
    《詩人玉屑》魏慶之 臺北 臺灣商務1974
    《賭棋山莊全集》謝章鋌 臺北 文海1975
    《樂府古辭考》張侃如 臺北 臺灣商務1970
    《樂府詩集》郭茂倩 臺北 里仁1981
    《鍾嶸詩品箋證稿》王叔岷 臺北 中研院文哲所1992
    (三)文學評論
    《中國古代詩歌與節日習俗》韓廣澤、李岩齡 天津 天津1992
    《中國詩學》劉若愚 臺北 幼獅文化1977
    《中國詩話史》蔡鎮楚 湖南文藝1988
    《中國詩學思想史》蕭華榮 上海 華東師大1996
    《古代詩歌修辭》周生亞 北京 語文1996
    《比較詩學》葉維廉 臺北 東大1983
    《典故的運用》董志新 遼寧 遼寧教育1989
    《清代文學批評史》鄔國平 上海 上海古籍1995
    《清代海外竹枝詞》王慎之、王子今 北京 北大1994
    《晚清詩研究》魏仲佑 臺北 文津1995
    《楊柳青青江水平 歷代竹枝詞賞析》臺北 開今文化1994
    《詩心與詩學》簡政珍 臺北 書林1999
    《詩史本色與妙悟》龔鶻程 臺北 臺灣學生1986
    《詩歌修辭學》古遠清.孫光萱 臺北 五南1997
    《詩論》朱光潛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1998
    《詩學十論》沈秋雄 臺北 文史哲1993
    《詩學析論》張春榮 臺北 東大1987
    《詩學理論與詮釋》張簡坤明 板橋 駱駝1995
    《福建文學發展史》陳慶元 福建教育 1996
    《漢字的魔方》葛兆光 香港九龍 中華書局1989
    (四)史地、社會、文化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閻步克 北京 北大1998
    《三國志》陳壽 北京 中華1959
    《文化、文學與美學》龔鵬程 臺北 時報文化1988
    《文化形態史觀》雷宗海、林同濟 臺北 業強1988
    《文化紊流中的文學與文士》董乃斌 河南 河南人民1995
    《文學與宗教》輔仁大學外語學院 臺北 時報文化1987
    《中原文化與臺灣》王國璠等 臺北 北市文獻會1971
    《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 許雪姬 臺北 自立晚報1993
    《台灣人四百年史》史明 Sam Jose, CA 蓬島文化1980
    《台灣人民歷史》陳碧笙 臺北 人間1996
    《台灣民間宗教信仰》董芳苑 臺北 長青文化1984
    《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迎神卷》 劉還月 臺北 臺原1997
    《台灣的民間信仰》姜義鎮編著 臺北 武陵1997
    《台灣的書院與科舉》林文龍 臺北 常民文化1999
    《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林明義主編 臺北 武陵1998
    《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周婉窈 臺北 聯經1998
    《台灣縣誌》薛志亮總裁;謝金鑾、鄭兼才總纂 臺北 武陵1999
    《恆春縣志》屠繼善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0
    《府城叢談:府城文獻研究》 范勝雄 臺南 臺南市政府1998
    《重修鳳山縣志》王瑛曾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2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劉良璧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1
    《重修臺灣府志》范咸 臺北 臺銀經研室1861
    《重修臺灣縣志》王必昌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1
    《南瀛正史與風土》黃文博 臺北 常民文化1995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原住民生活》蕭瓊瑞 臺北 東大1999
    《清代臺灣方志研究》陳捷先 臺北 臺灣學生1996
    《清代台灣的商戰集團》卓克華 臺北 臺原1990
    《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楊熙 臺北 天工書局1985
    《清代臺灣土著文化研究》陳奇祿 臺北 聯經 1997
    《清代臺灣之鄉治》戴炎輝 臺北 聯經1998
    《清代臺灣民變研究》劉妮玲 臺灣師大歷史研究所專刊9 1983
    《清代臺灣社會經濟》王世慶 臺北 聯經1994
    《清代臺灣的綠營》許雪姬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清代臺灣移民社會》陳孔立 廈門 廈門大學1990
    《清代臺灣教育史料彙編》莊金德編 臺灣省文獻會1973
    《清代臺灣義民研究》丁光玲 臺北 文史哲1994
    《清史稿》北京 中華1986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上)(下)》臺銀經研窒 南投 臺灣省文獻會1994
    《鹿耳門地理演變考》盧嘉興 臺北 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5
    《問俗錄》陳盛韶 南投 省文獻會1997
    《區域文化與民間文藝學》姜彬 北京 中國民間文藝1990
    《道光福建通志臺灣府》陳壽祺 臺北 成文1983
    《新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 鼎文1987
    《新校本宋史》臺北 鼎文1978
    《新校本南史》臺北 鼎文1985
    《新校本後漢書》臺北 鼎文1981
    《新校本漢書》臺北 鼎文1981
    《媽祖的子民:閩台海洋文化研究》徐曉望 上海 學林1999
    《鳳山縣志》陳文達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1
    《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0
    《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林美容 臺北 自立晚報1993
    《臺灣之寺廟與神明(四)》仇德哉編著 臺中 省文獻會1983
    《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李亦園 臺北 聯經1995
    《臺灣文化志》伊能嘉矩 臺灣省文獻會編譯1986
    《臺灣史》林衡道主編 台中 眾文出版1979
    《臺灣史》戚嘉林 臺北1985
    《臺灣史志論叢》黃秀政等 臺北 五南2000
    《臺灣史論文精選》張炎憲等主編 臺北 玉山社1996
    《臺灣史論叢》黃富三、曹永和主編 臺北 眾文1980
    《臺灣民俗》吳瀛濤 臺北 眾文1994
    《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3
    《臺灣私法債權編》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0
    《臺灣的年節》廖漢臣編 臺灣省文獻會1973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陳其南 臺北 允晨文化1987
    《臺灣的歲節祭祀》劉還月 臺北 自立晚報1993
    《臺灣府志》高拱乾 北京 中華書局1985
    《臺灣府輿圖纂要》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3
    《臺灣采訪冊》陳國瑛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59
    《臺灣通史》連橫 南投 臺灣省文獻會1992
    《臺灣開發史》張勝彥等編著 臺北 空大1996
    《臺灣歷史民俗》林衡道 臺北 黎明文化1991
    《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陳秋坤、許雪姬編 台北 中研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2
    《臺灣歷史年表》楊碧川 臺北 自立晚報1988
    《臺灣歷史綱要》陳孔立主編 臺北 人間1996
    《臺灣縣志》陳文達 臺北 臺銀經研室 1961
    《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鈴木清一郎 馮作民譯 眾文1989
    《增修臺灣府志》宋永清 臺北 成文1983
    《澎湖紀略》胡建偉 臺北 成文1984
    《噶瑪蘭廳志》陳淑均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3
    《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林偉盛 臺北 自立晚報1993
    《續修臺灣府志》余文儀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2
    《續修臺灣縣志》謝金鑾.鄭兼才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2
    (四)工具書與其它
    《中國歷代職官詞典》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台灣種族、地名、政治沿革》張德水 臺北 前衛1996
    《清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吳宏一、葉慶炳 臺北 成文1979
    《清代思想史》陸寶千 臺北 廣文1983
    《清代思想史綱》容肇祖 上海 上海書店1990
    《雅言》連橫 臺北 臺銀經研室1963
    《臺日大辭典》臺北 眾文1981
    《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灣史料評析講座紀錄(一)》張炎憲、陳美蓉編 臺北 自立晚報1994
    《臺灣語典》連橫 臺北 金楓1999
    《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吳福助 臺北 文津1999
    以下依年代先後順序排列。
    三.期刊論文
    〈劉家謀的海音詩〉廖漢臣《臺南文化(舊刊)》2卷1期1952.1
    〈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梅祖麟.高友工《中外文學》4卷7期1975.12
    〈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中)〉梅祖麟.高友工《中外文學》4卷8期1976.1
    〈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下)〉梅祖麟.高友工《中外文學》4卷9期1976.2
    〈清代臺灣書院制度初探(上、下) 張勝彥《食貨月刊》6卷3期、4期1976.6、7
    〈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李國祁《中華學報》5卷2期1978.7
    〈社會百家存真影:說近代竹枝詞〉夏曉虹《讀書》10期1989
    〈劉家謀的觀海集〉翁聖峰《臺灣文獻》45卷4期1996.12
    〈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儒家道統意識:臺灣儒學研究之一〉陳昭瑛《第一屆臺灣儒學研討會論文集》1997.6
    〈由《臺灣教育碑記》看臺灣儒學〉林耀潾《第一屆臺灣儒學研討會論文集》1997.6
    〈台灣平埔族的儒化〉莊萬壽《第一屆臺灣儒學研討會論文集》1997.6
    〈台灣儒學教育與古典詩的發展〉吳榮富《第一屆臺灣儒學研討會論文集》1997.6
    〈海洋台灣與海洋文學〉東年《聯合文學》13卷10期1997.8
    〈清代台灣鳳山縣的儒學教育〉陳昭瑛《高雄歷史與文化》第4輯1997.10
    〈儒學在臺灣的移植與發展:從明鄭至日據時代〉陳昭瑛《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總論篇》1998
    〈竹枝詞探析-以劉禹錫「竹枝詞」為對象〉張家豪《中文研究學報》2期1999.6
    〈試述清代閩台教育的一體化〉趙建群《台灣研究》2期2000.6
    〈論劉家謀《海音詩》〉黃叔華《東吳中文研究集刊》7期2000.6
    四.博碩士論文
    《臺灣詩社之研究》王文顏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清代流寓詩人及其詩之研究》周滿枝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之研究》林偉盛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施懿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光復前臺灣重要詩社作家作品研究》陳丹馨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翁聖峰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道咸同時期淡水廳文人及其詩文研究:以鄭用錫、陳維英、林占梅為對象》謝志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臺灣六堆客家山歌研究》彭素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唐宋文人竹枝詞研究》朴培卿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清代臺灣學校教育與儒學教化研究》林孟輝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清代台灣游民研究:以羅漢腳為中心的探討(1684-1874)》林丁國 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黃美娥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87151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01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6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