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54544      Online Users : 109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710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103


    Title: 由祭祀圈看北斗地區漢人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Authors: 蔡明雲
    Contributors: 林美容
    蔡明雲
    Keywords: 祭祀圈
    北斗地區
    Date: 1996
    Issue Date: 2016-04-28 09:55:31 (UTC+8)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01

    第二章 地理環境與人文變遷-----17
    第一節 地理環境-----17
    第二節 行政區畫-----34
    第三節 族群演變-----43

    第三章 村廟與農業聚落的形成-----57
    第一節 本鎮農業聚落的特徵-----57
    第二節 東北斗的村廟與聚落的形成-----6O
    第三節 北勢寮的村廟與聚落的形成-----72

    第四章 街廟與商業街肆的形成-----86
    第一節 本鎮街肆的特徵-----87
    第二節 東螺街與舊社天后宮-----91
    第三節 悅興街與螺青書院(文昌祠)-----96
    第四節 奠安宮與北斗街-----103

    第五章 農村與街肆間的互動整合-----111
    第一節 奠安宮信仰圈的形成與演變-----112
    第二節 北斗街角頭廟的形成-----119
    第三節 鄉庄祭祀圈的整合與分化-----126
    第四節 義塚型廟宇的社會整合意義-----13O

    第六章 結論-----136

    參考資料-----139


    圖1-1 祭祀圈與聚落發展模式-----06
    圖1-2 彰化南瑤宮信仰圈所涵蓋鄉鎮一覽-----08
    圖1-3 七十二庄聯庄組織分布圖-----09
    圖2-1 北斗鎮位置圖-----16
    圖2-2 北斗鎮與鄰鄉鎮關係位置圖-----18
    圖2-3 濁水溪平原等高線圖-----18
    圖2-4 北斗鎮所屬地理區位置圖-----19
    圖2-5 濁水溪沖積扇的範圍-----2O
    表2-1 北斗鎮昭和六年的溫度、雨量表-----21
    圖2-6 濁水溪上游支流圖-----22
    圖2-7 《諸羅縣志》山川圖 (一)-----24
    圖2-8 《諸羅縣志》山川圖 (二)-----2
    圖2-9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的諸羅縣圖-----25
    圖2-10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彰化縣圖-----25
    圖2-11 《彰化縣志》山川圖-----29
    表2-2 學者對濁水溪主支流演變的看法對照表-----30
    圖2-12 康熙中葉清宮秘藏臺灣軍備圖局部-----
    圖2-13 乾隆年間所繪的臺灣輿圖局部-----32
    圖2-14 明鄭時期臺灣建置圖-----36
    圖2-15 清代末期彰化縣堡的分布-----37
    圖2-16 清代末葉本鎮街庄的分畫-----38
    圖2-l7 日冶末期全臺川郡街庄分布圖-----39
    表2-3 北斗鎮行政區畫演變-----40
    表2-4 北斗鎮各里的演變過程-----41
    圖2-18 北斗鎮各里分布圖-----42
    表2-5 巴布薩族諸社名與所在位置-----43
    圖2-9 十七世紀彰化平原平埔族分布圖-----44
    圖2-20 東螺堡的範圍-----45
    圖2-21 乾隆年間古圖中出現的「眉裡庄」與「眉裡社」-----46
    表2-6 康熙初年臺灣的聚落及人口數-----48
    表2-7 昭和初年北斗街漢人居民的祖籍組成-----51
    表2-8 昭和五年北斗街日治時期種族別人口統計表-----52
    圖3-1 北斗鎮聚落分布的情況-----59
    圖3-2 寶斗庄的範圍-----61
    表3-1 寶斗庄土地伺的祭祀圈-----63
    圖3-3 寶斗庄祭花圈示意圖-----63
    圖3-4 中圳仔位置範圍圖-----65
    圖3-5 清領末期日治前期的中圳地區-----65
    圖3-6 清末年的溪仔底-----67
    圖3-7 溪仔底 (大新里)土地公祭祀圈分布圖-----68
    圖3-8 清末的大埔尾是舊濁水溪網狀水系間的河床荒埔-----70
    圖3-9 大埔尾(新生里)祭祀圈範圍分布圖-----70
    圖3-10 東北斗農業聚落分布圖-----71
    圖3-l1 北勢寮的範圍與聚落分布圖-----72
    圖3-12 西門外與半路店仔位置圖-----73
    圖3-13 清末日治初期中寮地區圖-----75
    圖3-14 中寮地區祭祀圈分布圖-----76
    圖3-15 北勢寮(大道里)祭祀圈範圍的區畫-----78
    表3-2 北斗鎮農業聚落信仰中心一覽表-----79
    圖3-16 康熙年間北斗鎮農業聚落分布圖-----80
    圖3-17 1898年~1911年北斗鎮農業聚落分布圖-----81
    圖3-18 1911年之後北斗鎮農業聚落分布圖-----82
    圖4-1 舊濁水溪河道與沿岸街市-----88
    圖4-2 北斗街初建時街道復原圖-----9O
    圖4-3 乾隆五、六年間中部地區街肆分布圖-----92
    圖4-4 乾隆年間所繪臺灣輿圖中的「舊杜庄」-----93
    表4-1 臺灣中部街肆形成順序圖-----95
    圖4-5 東螺街與北斗街的關係位置圖-----95
    圖4-6 乾隆下半期~嘉慶年間市街分布圖-----98
    表4-2 光緒十一年鹿港蘇府大王爺出巡路線圖-----102
    圖4-7 北斗街與附近聚落的關係位置圖-----107
    圖5-1 彰化平原的族群分布(一九二六年)-----126
    圖5-2 奠安宮五十庄信仰圈範圍示意圖-----117
    圖5-3 北斗街角頭廟位置分布圖-----119
    圖5-4 北斗建街前的廟宇位置分布圖-----122
    表5-1 北斗街各角頭廟一覽表-----124
    表2-8 昭和五年北斗街日治時期種族別人口統計表-----52
    圖3-1 北斗鎮聚落分布的情況-----59
    圖3-2 寶斗庄的範圍-----61
    表3-1 寶斗庄土地伺的祭祀圈-----63
    圖3-3 寶斗庄祭花圈示意圖-----63
    圖3-4 中圳仔位置範圍圖-----65
    圖3-5 清領末期日治前期的中圳地區-----65
    圖3-6 清末年的溪仔底-----67
    圖3-7 溪仔底(大新里)土地公祭祀圈分布圖-----68
    圖3-8 清末的大埔尾是舊濁水溪網狀水系間的河床荒埔-----70
    圖3-9 大埔尾(新生里)祭祀圈範圍分布圖-----70
    圖3-10 東北斗農業聚落分布圖-----71
    圖3-l1 北勢寮的範圍與聚落分布圖-----72
    圖3-12 西門外與半路店仔位置圖-----73
    圖3-13 清末日治初期中寮地區圖-----75
    圖3-14 中寮地區祭祀圈分布圖-----76
    圖3-15 北勢寮(大道里)祭祀圈範圍的區畫-----78
    表3-2 北斗鎮農業聚落信仰中心一覽表-----79
    圖3-16 康熙年間北斗鎮農業聚落分布圖-----80
    圖3-17 1898年~1911年北斗鎮農業聚落分布圖-----81
    圖3-18 1911年之後北斗鎮農業聚落分布圖-----82
    圖4-1 舊濁水溪河道與沿岸街市-----88
    圖4-2 北斗街初建時街道復原圖-----9O
    圖4-3 乾隆五、六年間中部地區街肆分布圖-----92
    圖4-4 乾隆年間所繪臺灣輿圖中的「舊杜庄」-----93
    表4-1 臺灣中部街肆形成順序圖-----95
    圖4-5 東螺街與北斗街的關係位置圖-----95
    圖4-6 乾隆下半期~嘉慶年間市街分布圖-----98
    表4-2 光緒十一年鹿港蘇府大王爺出巡路線圖-----102
    圖4-7 北斗街與附近聚落的關係位置圖-----107
    圖5-1 彰化平原的族群分布(一九二六年)-----126
    圖5-2 奠安宮五十庄信仰圈範圍示意圖-----117
    圖5-3 北斗街角頭廟位置分布圖-----119
    圖5-4 北斗建街前的廟宇位置分布圖-----122
    表5-1 北斗街各角頭廟一覽表-----124
    圖5-5 北斗街角頭廟祭祀圈與奠安宮信仰圈之間的演變-----125
    圖5-6 寶斗庄範圍暨天師公壇範圍擴大演變圖-----l27
    圖5-7 寶興宮祭祀圈的分化-----128
    圖5-8 北斗鎮鄉庄祭祀圈整合分化演變圖-----129
    圖5-9 北斗義塚型廟宇位置圖-----132
    圖6-1 北斗鎮聚落發展演變圖-----13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8215300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52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6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