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525/141438 (78%)
Visitors : 46989289      Online Users : 110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379


    Title: 孔子與老子政治思想之比較研究——以無為而治論為主軸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olitical Theories of Confucius and Laotzu:A Non-action Viewpoint
    Authors: 吳濟安
    Wu, Chi-An
    Contributors: 蔡明田
    Tsai, Min-Tien
    吳濟安
    Wu, Chi-An
    Keywords: 無為
    強制性
    恣意性
    權力結構
    消解
    失範
    Non-action
    Force
    Obstreperousness
    Power structure
    relieve
    anomic
    Date: 1996
    Issue Date: 2016-04-28 13:37:36 (UTC+8)
    Abstract: 本文的主旨在於以「無為而治」論作為孔子與老子政治思想的總原理,從而組織和比較兩者的各項政治主張。全文共分六個部份,分別敘述如下:緒論。旨在說明研究的動機、目的與假設,並將研究的範圍和對象做一限定。第一章思想背景的比較。敘述和比較孔子與老子思想中所反映出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及其時代所遭遇的困境和難題。第二章思想基礎的比較。分述和比較孔子與老子兩者對天、道、人性、人心,以及天人關係的觀點。第三章主要思想內容的比較。將孔子與老子二者從修己到治人的各項不同主張,做一對比性的論述,並比較他們對當時遭遇的問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第四章政治理想的比較。分析比較孔子與老子所塑造出的理想人格和理想社會。結論。綜合說明研究的結果,並與當前政治環境
    Reference: 一、書籍:
    1 .基本書籍:
    王梓,老子新編校釋,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二
    年四月初版。
    王弼,老子註, 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四年九月三版。
    司馬遷,史記,御制重刻二十一史, (清)弘畫等奉敕校刊,上海
    :上海中華書局,要去珍仿宋版。
    朱熹集註,蔣伯潛廣解,四書讀本,三冊, 臺北:啟明書局。
    李宗侗、葉慶炳,春秋公羊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校訂本。
    林品石,呂氏春秋今註今譯, 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九
    年四版。
    河洛圖書出版社編輯部,帛書老子,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
    六十四年十二月臺初版。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年十月
    三版。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二月初
    版。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胡志奎,論語辨證,臺北:聯經出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
    高誘,准南子注,畫,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一年四月初版。
    許慎,說文解字, 畫,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
    四年五月修訂版。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六年四
    月八版。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四
    年六月初版。
    梁啟雄,韓子淺解,臺北:學生書居,民國八十一年九月初版。
    張默,老子新譯,臺北:大夏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九月再版。
    薛安勤,春秋穀梁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
    三年八月初版。
    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世界書局,民國四十五年。

    2 .一般書籍:
    王邦雄,儒道之間,臺北:漢光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
    六年十月四版。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八
    版。
    王邦雄,生命的大智慧一一老子的現代解讀,臺北:漢光文化實業
    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三版。
    王邦雄,老子道(老子三書之一) ,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初版。
    王邦雄,生死道(老子三書之二) ,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初版。
    王邦雄,人問道(老子三書之三) ,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八十二年八月初版。
    王邦雌,人人身上一部經典,臺北:漢光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二年八月初版。
    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
    二月初版。
    方東美,生生之德,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七十四年二月五版。
    成中英,知識與價值:和諧、真理與正義之探索,臺北:聯經出版
    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初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諦,臺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初
    版。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學生書局,民國八十年增訂新版。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六十七年初版。
    吳光,古書考辨集,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
    八年十二月。
    吳光,儒道論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三年六月初版。
    杜安弘,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恕,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
    十一月。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八十一
    年六月初版。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初版。
    邱鎮京,論語思想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八月增
    訂三版。
    兒島獻吉郎,諸子百家考,陳清泉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
    國五十八年。
    原田鋼,少數統治的原理,李憲文譯,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
    七十一年九月初版。
    袁金書,孔子及其弟子事蹟考詮,臺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年四
    月初版。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年
    九月初版。
    浦薛鳳,西洋近代政治思潮,第一冊,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
    員會,民國四十二年六月初版。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初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三年八月三
    版(臺初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民
    國七十一年三月初版。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學生書局,民國七
    十七年增訂再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篤,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
    三年四月初版。
    鄒文海,西洋政治思想史稿,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八年七月

    鄒昌林,中國古體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九月初
    版。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二年三月
    初版。
    陳麗佳,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八
    十年四月初版。
    黃俊傑,春秋戰國時代尚賢政治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問學出版社
    ,民國六十六年九月初版。
    康學偉,先秦孝道研究,畫,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十月初
    版。
    森三樹三郎,無為的思想,姚百勤譯,高雄:敦理出版社,民國六
    十八年十月初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卷) ,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八十年十二月初版。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臺北:業強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初版。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四年十月初版。
    會昭旭,孔子和他的追隨者,臺北:漢光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二年七月初版。
    會昭」,凹,論語的人格世界,臺北:漢光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民
    國八十年四月初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七年增訂四
    版。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一一中國文化一個基本特徵的探討,大林出版
    社,民七十年一月初版。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
    院,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初版。
    張立文主編,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九0年十二月
    第一版。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八
    十三年三月初版。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臺北:巨
    流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二年第一版。
    張瀨,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
    九年修訂再版。
    熊十力,十力語要,臺北:明文書局,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四月初版。
    蔣伯潛,諸子通考,臺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七年臺六版。
    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初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九
    年十月初版。
    劉岱編,中閻文化新論思想、篇(一) ,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出
    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九月初版。
    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卜,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
    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九月初版。
    錢遜,先秦儒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八十三年二月初
    版。
    錢穆,孔子傳,臺北:綜合月刊社,民國六十四年八月。
    錢穆,雙溪獨語,臺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年一月初版。
    薩孟武?儒家政論衍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初版。
    譚宇權,老子哲學評論, 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八月初
    版。
    羅恨澤編,諸子考索,臺北:泰順書局,民國五十九年。
    顧頡剛編,古史辨,第四、六、七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初版。
    嚴靈峰,老子研讀須知,臺北:正中書局,民國八十一年臺初版。
    嚴靈峰,馬王堆吊書老子試探,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
    五年十月臺初版。

    二、期刊:
    丁原明,「略論孔子『仁』『禮』 『政』思想」,孔子研究,一九
    八六年第三期。
    王振海,「 試論『比較』 」, 哲學研究,一九八五年第四期。
    王德裕,「 也論老子」, 人文雜誌,一九八一年第四期,總第十二
    期。
    何新,「 再辨『德』附斯維至同志的信」, 人文雜話、,一九八五年
    第一期。
    何炳樣,「 原禮」,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十一期,一九九二年六
    月號。
    沈清松,「 原始儒家與與民主思想」, 東方雜誌,復刊第二十一卷
    第七期,民國七十七年一月一日。
    周可真,「 也談「道』、『一』、『有』、「 無」一一與王博同志
    商榷」, 中國哲學史研究,一九八九年第一期。
    胡止歸,「 孔子之「 道」, 「德」思想體系探原」, 孔孟學報,第十
    期,民國五十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柯遠揚,「 試論孔子的軍事思想」, 孔子研究,一九九0年第一期

    施家珍,「 『不患寡而患不均』辨」, 孔子研究,一九九三年十二
    月第四期,總三十二期。
    袁長瑞,「 老子其人其書」, 哲學論集,輔仁大學出版社,民國八
    十二年九月,第二十七期。
    郭衍,「 老子的宇宙論與規律論新說」, 哲學研究,一九九四年第
    六期。
    陳金生, ,「 《老子》第二十一章的解釋」, 中國哲學史研究,一九
    八一年第三期,總第四期。
    孫以楷,「 先秦儒家人性學說的邏輯發展」, 哲學研究,一九八八
    年第六期。
    孫廣德,「 中國傳統政治思想中的德與力」,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第六十四期抽印本,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斯維至,「 說德」, 人文雜誌,一九八二年第六期,總第二十期。
    梁治平,「『法』辨」, 知識份子,一九八六年春季號。
    蔡尚思,「 孔子思想問題的百家爭鳴」, 哲學研究,一九八三年第
    二期。
    蔡明田,「 論孔子仁學中的正名思想」, 孔孟學報,第四十八期,
    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盛成,「 論語為政篇『為政以德』章研究」, 孔孟月刊,第三卷,
    第五期,民國五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
    楊世文,「 天道與君道一一殷周君主觀念與儒家君主理論的一個視
    角」, 孔子研究,一九九三年九月第三期,總二十七期。
    楊澤波,「 孔子的心性學說結構」, 哲學研究,一九九二年第五期

    趙忠文,「 論孟子「仁政」與孔子「仁』及,「 德政』說的關係」,
    中國哲學史研究,一九八七年第三期,總第二十八期。
    黎紅雷,「 道之以德與齊之以禪一一儒家管理哲學的控制理論」,
    孔子研究,一九九一年第四期。
    盧育三,「 『反者道之動」爭議」, 」, 中國哲學史研究,一九八七
    年第一期,總第二十六期。
    蕭弓,「 先秦民本思忠、想述評」, 中州學刊,一九八二年第五期,總
    第十一期。
    饒宗頤,「 天神觀與道德思想」,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四十九本
    第一分,民國六十七年。

    三、文集論文:
    石元康,「 自發的秩序與無為而治」, 國立臺灣大學創校四十週年
    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民國
    七十四年十一月。
    高柏園,「 就無為而治,論儒道法三家治道之異同」, 第一屆中國
    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一一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臺中
    :東海大學文學院,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
    孫廣德,「 先秦儒道法三家的無為而治思想」, 第一屆中國思想史
    研討會論文集一一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臺中:東海
    大學文學院,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
    張亨,「『天人合一」觀的原始及其轉化」, 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
    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民國八十一年。
    蔡明田,「 論老子的善道」, 第一次世界道學會議會後論文集,中
    華民國老在學會編印,民國七十七年一月一日。
    蔡明田,「 論老子的無為思想」, 慶祝朱建民先生七十聖誕論文集
    ,臺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謝啟武,「 老子第二章音聲相合求解」, 國立臺灣大學創校四十週
    年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民
    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四、其他:
    孫安迪,「 氣在人在,氣強命長」,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五月
    十日星期五,第三十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
    8225201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69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政治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3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