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829964      Online Users : 80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795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953


    Title: 危險昇高理論之研究
    Forschung ~Zber die Risikoerh~Thungstheorie
    Authors: 鄭銘仁
    Cheng, Ming Jen
    Contributors: 許玉秀
    Hsu,Yu Hsiu
    鄭銘仁
    Cheng, Ming Jen
    Keywords: 險昇高理論
    假設結果原因
    假設性合法行為之結果歸責
    不純正不作為
    Risikoerh~Th ungstheorie
    objektive Zurechnungstheorie
    ausalit~Dt
    Date: 1995
    Issue Date: 2016-04-29 09:40:15 (UTC+8)
    Abstract:   結果在符合義務的情形下,也會發生時,此結果乃屬不可避免的結果,不應歸責於行為人。然而,若相同結果在符合義務的情形下,只是有可能避免,換言之,仍有發生之可能性時,則是否對過失行為人的結果歸責有所影響?這種情形在日常生活中並非罕見,例如,超速行駛撞上突然從巷口闖出來的行人,若依當時具體事實判斷,縱使駕駛人不超速行駛,相同的結果仍可能因為被害人突然自巷子口衝出來,駕駛人無法即時煞車而撞上,亦即在行為符合義務的情形下,結果只是可能被避免而非必能避免時,肇事者是否仍須為此一可能無法避免的結果負責?倘一昧忽視相同結果在符合義務行為下的發生可能性,只要行為人過失引起結果發生,即肯定結果歸責,似乎過於嚴苛;若只要相同結果在符合義務的行為下也有發生的可能性,即排除對於過失行為人的結果歸責,則又失之過於寬鬆。如何在這兩難之間尋找一個均衡點,使一方面能發揮刑法保護法益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不致對於人民的行動自由造成過度限制,是刑法學理論研究上時時必須面臨的一個問題,也是本論文所要正面面對解決的問題。這種情形不僅存在於過失作為犯,不純正不作為犯有也相同的情形存在。行為人依法履行救助義務是否即能防止結果的發生?倘若僅是可能防止時,是否會影響對於行為人的結果歸責?此外,由於幫助犯的本贊在於促進正犯行為結果的實現,是否幫助行為與正犯結果間必須具有因果關係,才能成立幫助犯?抑或只要是昇高正犯結果發生的危險,即構成幫助犯?
    "謝辭
    縮語表
    目錄-----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5
    第二章 客觀歸責理論-----9
      第一節 前言-----9
      第二節 客觀歸責理論的基本思想-----11
        第一項 對傳統形式主義的反動—實質化的思想-----12
      第三節 客觀歸責理論的內容-----17
        第一項 歷史發展-----17
          第一目 黑格爾的歸責思想-----18
          第二目 Larenz的客觀歸責思想-----23
          第三目 Honig的客觀歸責-----29
          第四目 Roxin的客觀歸責理論-----34
            第一款 製造不被容許的風險-----36
            第二款 實現不被容許的風險-----41
            第三款 構成要件的效力範圍-----45
      第四節 國內對客觀理論之研究狀況-----49
        第一項 黃榮堅教授的觀點-----50
        第二項 許玉秀教授的觀點-----54
        第三項 黃常仁教授的見解-----57
        第四項 林山田教授的見解-----59
        第五項 小結-----61
      第五節 客觀歸責與因果關係-----61
      第六節 危險昇高理論與客觀歸責理論-----72
    第三章 假設性合法行為(rechtmäβiges Alternativverhalten)的結果歸責-----75
      第一節 緒論-----75
      第二節 傳統的解決方法—德國法院實務的見解-----78
      第三節 傳統的解決方法—學者的見解-----85
        第一項 因果關聯性的解決-----86
          第一目 作為或不作為?-----87
          第二目 因果關聯性-----90
        第二項 罪責層面的解決-----95
          第一目 Arthur Kaufmann假設的結果原因理論-----95
            第一款 Arthur Kaufmann對條件理論的批評-----97
            第二款 假設結果原因的情形欠缺結果不法-----102
            第三款 對於假設結果原因理論的批評-----104
              一、Arthur Kaufmann的理論運用的結果,將使得有一部份的人被排除在法秩序的保護之外?-----105
              二、Arthur Kaufmann將民法的理論適用在刑法的領域並不適當-----108
          第二目 Exner的可能性說-----111
        第三項 Ulsenheimer的注意規範保護作用說-----112
      第四節 小結-----115
    第四章 危險昇高理論-----117
      第一節 危險昇高理論的提出-----117
      第二節 危險昇高理論在客觀歸責理論中的體系定位-----123
      第三節 危險昇高的判斷-----126
        第一項 判斷時點-----126
          第一目 以行為時存在的事實為判斷素材:事前判斷(ex ante-Beurteilung)-----127
          第二目 以判斷時存在的事實為判斷素材:事後判斷(ex post-Beurteilung)-----131
          第三目 本文觀點-----133
        第二項 判斷標準-----135
          第三目 危險昇高難以確定時-----138
      第四節 對於危險昇高理論的質疑-----142
        第一項 危險昇高理論牴觸罪疑無罪原則?-----143
          第一目 批評-----143
          第二目 辯駁-----145
          第三目 修正-----148
          第四目 本文觀點-----150
        第二項 危險昇高理論將實害犯變成危險犯?-----152
          第一目 批評與辯駁-----152
          第二目 本文觀點-----154
      第五節 小結-----157
        第一項 案例解析-----157
          第一目 山羊毛案-----157
          第二目 腳踏車騎士案-----159
        第二項 與傳統理論的比較-----160
    第五章 危險昇高理論其他領域的運用—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結果歸責-----163
      第一節 緒論-----163
      第二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因果關係與歸責-----168
        第一項 法院實務的觀點-----170
        第二項 不作為的因果關係—學界的觀點-----174
          第一目 不作為的因果關係-----174
            第一款 肯定不作為的因果作用-----174
            第二款 不作為因果作用的否定-----177
            第三款 本文觀點-----179
          第二目 通說對不作為因果關係的判斷-----182
      第三節 危險昇高理論的運用-----184
        第一項 對通說的批評-----185
          第一目 條件理論的缺陷-----185
          第二目 限縮可罰性範圍-----186
          第三目 未遂犯方面的質疑-----188
          第四目 主觀要素上的一點質疑-----190
        第二項 危險昇高理論的解決-----194
          第一目 Hardwig的觀點-----194
          第二目 Brammsen的降低風險觀點-----197
          第三目 其他的支持觀點-----198
      第四節 危險昇高理論應否適用在不作為犯-----199
        第一項 牴觸罪疑無罪原則-----200
        第二項 結果犯變成危險犯-----202
        第三項 本文觀點-----204
    第六章 危險昇高理論與幫助犯-----207
      第一節 問題所在-----207
      第二節 幫助犯的因果關係—實務見解-----210
        第一項 德國實務見解-----210
        第二項 我國實務見解-----216
      第三節 幫助犯的因果關係—學說見解-----219
        第一項 因果關係是否必要?-----220
          第一目 Roxin的觀點-----220
          第二目 Jakobs的觀點-----221
          第三目 Jescheck的觀點-----223
          第四目 其他肯定幫助犯因果關係的觀點-----224
        第二項 因果關係之外的其他歸責原則-----226
          第一目 Roxin的觀點一補充因果關係的危險昇高理論-----226
          第二目 Samson的歸責要件-----227
          第三目 Küpper的觀點-----230
      第四節 否定幫助犯因果關係的觀點-----231
        第一項 對通說的批評-----231
        第二項 Herzberg的觀點—抽象危險犯-----235
        第三項 取代因果關係的危險昇高理論-----238
      第五節 我國學者見解-----242
        第一項 否定說-----243
        第二項 肯定說-----245
      第六節 結論-----249
    第七章 結論-----255
      一、客觀歸責理論部分-----255
      二、過失犯方面,假設性合法行為結果的歸責問題-----256
      三、危險昇高理論基本內涵-----257
      四、危險昇高理論對不純正不作為犯的適用-----258
      五、危險昇高理論對幫助犯的適用-----259
      六、建議-----260
    參考文獻-----26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8125101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27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18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