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0934/141854 (78%)
造访人次 : 47777176      在线人数 : 43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486


    题名: 組織符號之研究:非營利組織-慈濟功德會的個案分析
    作者: 彭俊亨
    贡献者: 江明修
    彭俊亨
    关键词: 符號
    非營利組織
    日期: 1995
    1994
    上传时间: 2016-04-29 16:02:42 (UTC+8)
    摘要:  符號(symbol)可以是物體、行動、觀念或語言形式,隱含了較其身更深遠的意義,表達了較其原本內容更豐富的意涵,不僅喚起人們的感情,並使人們採取行動。
      組織的研究者直到70年代末期才將符號的觀點用組織分析上,將觀注的焦點置於組織符號的使用,符號的活動,以及符號的意象。本研究整理和引介此一組織分析的重要領域--組織符號論的觀點。
      本研究是以慈濟功德會為個案,在慈濟臺北分會、花蓮本會及醫院進行田野工作。從符號觀點的文化分析來探究慈濟世界的實體,以質的研究方法,藉著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來瞭解慈濟是如何在組織中運用與的傳遞來建構意義與推動各英志業,並學習慈漳人的組織生活與世界觀。並將觀察所得,歸納在文字的符號、行動的符號及物質的符號等三個範圍中,藉以呈現觀察的文化現象。
      研究發現,慈濟人共同建構了有意義的和有目的的組織符號,人們在組織中不斷地參與、學習和自我反省,使得慈濟的精神在心靈上潛稱默化,而活出了個人生命的意義。而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也正是「學習型組織」的真諦所在。
      藉著組織符號觀點的引介,人種誌方法的運用,以及慈濟文化的呈現,建議公共行政的研究應關注「公共服務的意義追求」、「組織生活的美學」、「質的研究方法」、「人文精神」,這些走向和理念值得吾人反思和體證。
    謝辭
    摘要
    目錄-----I
    圖表目錄-----I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名詞界定-----8
      第三節 研究限制-----15
    第二章 理論探討
      第一節 組織文化觀點的分析-----16
        壹、變項和隱喻-----17
        貳、組織生活的文化分析-----20
      第二節 組織符號論的興起-----24
        壹、組織符號論的歷史發展-----25
        貳、組織符號論的興起原因-----28
      第三節 組織符號論的基本內涵-----30
        壹、基本內涵-----30
        貳、基本假定-----37
        參、分析架構-----38
        肆、組織文化與組織符號論-----41
      第四節 組織符號的管理-----44
        壹、基本概念-----44
        貳、符號管理的內涵-----47
        參、符號管理的原則-----50
    第二章註釋-----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質的研究法-----56
        壹、自然論的觀點-----56
        貳、內涵與特徵-----58
        參、資料蒐集的方式-----59
      第二節 研究設計-----62
      第三節 資料蒐集-----63
        壹、田野工作-----63
        貳、研究者的角色-----64
      第四節 資料分析-----65
    第四章 慈濟功德會之簡介
      第一節 慈濟功德會之緣起和發展-----67
      第二節 慈濟慈善基金會的組織架構-----70
    第五章 個案分析-慈濟功德會
      第一節 文字的符號-故事、語言的傳遞與創造-----75
        壹、故事-----76
        貳、標語-----79
        參、名稱-----81
      第二節 行動的符號-行動中學習-----86
        壹、委員的活動-----87
        貳、精舍的活動-----90
      第三節 物質的符號-充滿意義的圖像-----94
        壹、委員的服裝-----94
        貳、建築物-----96
        參、標幟-----100
      第四節 隱喻:慈濟是個「大家庭」-----102
        壹、隱喻的概念-----102
        貳、慈濟是一個大家庭-----103
    第五章註釋-----11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討論-----119
        壹、組織符號的研究-----119
        貳、關於慈濟功德會-----22
      第二節 建議-----130
        壹、組織生活的美學瞭解-----130
        貳、「質的研究方法」的選擇-----131
        參、人文取向的關注-----132
    參考書目-----135

    圖表目錄
    圖2-3.1:符號功能連續圖-----39
    表2-1.1:Habermas的知識構成趣向理論-----54
    表2-2.1:1982-1991年Scos開會地點與主題-----55
    表3-1.1:實證論與自然論基本公理對照-----57
    圖3-1.1:研究過程-----62
    圖4-2.1: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四大志業組織系統圖-----74
    圖5-2.1:精舍大殿早課排列位置圖-----107
    圖5-2.2:精舍中庭座位排列圖-----107
    圖5-3.1:靜思精舍外觀圖-----108
    圖5-3.2:靜思錆舍空間配置圖-----108
    圖5-3.3:慈濟台北分會靜思堂外觀圖-----109
    圖4-3.4:慈濟功德會標幟圖-----109
    圖4-3.5:慈濟醫學院標幟圖-----110
    圖4-3.6: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標幟圖-----110
    圖4-3.7:慈濟護專標幟圖-----11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517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107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