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885348      Online Users : 82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811


    Title: 我國企業與政府關係之研究-從政策制定面探討
    The Study of Business-Government Relations: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Dimesion
    Authors: 莫祥雲
    Moh, Hsiang Yun
    Contributors: 吳定
    Wu, Ding
    莫祥雲
    Moh, Hsiang Yun
    Keywords: 政商關係
    利益團體
    政策制定過程
    威權政體
    Business-Government relations
    interest group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authoritarian regime
    Date: 1993
    Issue Date: 2016-04-29 16:35:15 (UTC+8)
    Abstract: 在社會漸趨多元化的情勢下,我國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許多變化
    ,其中最主要的變化尤以利益團體的影響活動為最。而自政府播遷來台後
    ,政治統治由強硬的威權政體轉型為軟性的威權政體,企業所處的政策制
    定環境也產生了變化。在現代國家體系中,企業不免會影響政治機器的運
    作,再者社會日趨多元化,政策考量越來越專業化,尤其關於財經方面的
    政策問題,更是有賴企業業者提供政府相當的資訊,以利作出較具可行性
    的政策。是故,企業確有必要參與政策制定之過程。檢視我國企業參與政
    府政策制定過程之關係,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瞭解企業如何影響政策之
    制定,為此,本文討論之內容如下:第一章緒論,主要在探討筆者為此文
    之動機及目的,同時就研究範圍界定文中之重要名詞,並據此提出本文之
    流程架構。第二章企業參與公共政策制定之基礎理論,主要探討包括有政
    策問題之形成、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等三階段的政策制定過程,並說明
    企業在政策制定上的影響動力來源及原因,以及企業參與政策制定的途徑
    。第三章我國企業政策制定環境概說,主要探討我國政治環境之轉變,以
    及在當前環境下我國政府體制和政黨政治影響政策制定之情形,期冀藉由
    對企業經營所面對環境變遷之分析,瞭解企業對政策制定所應採用的各種
    策略以及所應施用的對象所在。第四章我國企業對政策制定的影響策略,
    主要探討我國企業在特殊的政府體制及政黨政治下,企業參與政策制定之
    主要接近管道及影響策略,接近管道包括有:行政機關、立法機關、政黨
    及監察機關;而主要的影響策略則包括有政治性的策略、遊說活動策略、
    組織策略聯盟及關係網絡的建立。第五章個案分析: 以中華民國全國工業
    總會為例,主要探討全國工總之組織及權力架構,並透過深入的訪問以明
    瞭該會對於政府政策制定過程之影響策略,以進一步檢視筆者就所得之資
    料及個人觀察所得的結果,同時對於企業參與政策制定之影響策略及活動
    作一番之推論。第六章結論,就以上各章節之研究結果提出筆者之發現,
    並提出建議供相關機關、人員作為政策制定之參考,並提出未來相關研究
    之建議,期冀未來之相關研究者能對我國企業與政府間關係作更進一步的
    研究。
    Reference: 1 .中華民國仝國工業總會簡介,民80,7 , 1 0
    2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七十六年至八十一年工作報告
    書。
    3 .丘昌泰,「當前我國公共政策教育內涵的精進一理論
    架構問題的檢討與重建「。第四屆全國管理教育研討
    會,國立政治大學暨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主辦,民
    81 , 4 , 25。
    4 .田弘茂,大轉型一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臺
    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78 。
    5 .江金山,公共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4 。
    6. 朱志宏、謝復生, 利益團體參與政治過程之研究
    。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民78。
    7 .艾忍明譯,高祿夫(「alph Clough)著,海島中國。
    臺北:洞察出版社,民76 。
    8 .朱雲漢, 「 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 臺灣研究基
    金會編:壟斷與剝削,臺北:臺灣研究基金會, 1989

    9. 吳定,公共政策。 臺北:華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民80 。
    10. 吳定,「利益固體與政策運作的關係」。行政管理論
    文選輯,第六輯,民81 , 5,頁473-492 。
    11 .吳文程, 「 中華民國政治菁英結構的轉變:技術官僚
    與政治民主化」 `中國的民主前途:臺灣地區政治民
    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街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民主基
    金會,民80。
    12. 吳春來,行政院與立法院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互動關係
    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
    74 。
    13. 杭之,邁向後美鹿島的民間社會(下) 。 臺北:唐
    山出版社, 1990 。
    14. 柯三吉,公共政策與政治經濟論叢。臺北:時英出版
    社, 民80 , 9 。
    15. 林中正「 臺灣階層結構、政府角色與所得分自己之關
    係」 伊慶春, 朱瑞玲主編, 臺灣社會現象的分析。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社會科學研究所,民78 。
    16. 林水波、張世賢,公共政策, 三版。臺北:五南圖書
    出版公司,民76 。
    1 7 .胡煜嘉譯, Luncian Pye 著,中國人的政治心理,
    臺北:洞察出版社,民76 。
    18. 林鍾沂,美國官僚制度在政策形成過程中如何爭取政
    治支持。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
    68 。
    19. 施能傑,國會監督與政策執行。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
    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4 。
    20. 南民,國民黨無望論一診斷危機時刻的國民黨。
    臺北:臺灣文藝,民76 。
    21 . 許士軍等「 環境變遷與企業發展歷程一臺灣地區企
    管理經驗的傳承」。 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研究計畫,民77 。
    22. 許介麟,政黨政治的秩序與倫理。臺北:國家政策研
    究資料中心,民78 。
    23. 許石欽,利益團體與公共政策一醫師法修正案的個
    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69 。
    24. 陶百川,比較監察制度。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
    司,民67 。
    2 5 . 徐瑞希,政商關係解讀。臺北: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 1992 。
    26. 華力進,行為主義評介。臺北:經世書局,民69。
    27. 陳中信,國家政策與批判的公共述論,臺北:國家研
    究資料中心, 1989 。
    28. 陳彰輝, 美國利益團體政治勢力的研究。 淡江大
    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3 。
    29. 曹中興,我國中央行政機關諮詢制度之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4。
    30. 曹俊溪,公共政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民79 , 9 。
    31. 郭建中、黃世鑫「企業在整體政經發展中之角色」
    。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編「企業、政府與社會問關係研
    討會論文集」,1991 , 9 , 14 。
    32. 曾孟琮,我國優生保健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3 。
    33. 曾濟群,中國立法提案研究。臺北:正中書局,民64。
    34 .曾濟群,立法院人民請願案研究。 臺北:臺灣商
    務書局,民66 。
    35. 彭懷真, 臺灣企業業主的“關係"及其轉變。東海
    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78 。
    36. 彭懷恩,臺灣政治變遷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杜文
    化出版部,民77 。
    37. 彭懷恩,臺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風雲論壇
    出版社, 79 , 4 。
    38. 彭懷恩,臺灣政黨體系。 臺北:洞察出版社,民76 。
    39. 董來燦,美國壓力團體之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股
    份有限公司, 76 , 2 。
    40. 黃東益,多元政治與少數民主。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
    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9 。
    41 .張茂桂,民國七O 年代臺灣地區「自力救濟「事件之
    研究。 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79 。
    42. 楊泰順「 國民黨與在野勢力的互動關係」 中國的
    民主前途:臺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街研
    討會論文集。臺北:民主基金會,民80。
    43. 楊泰順,建立遊說活動管理制度之研究。臺北:行政
    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民80 ,未出版。
    44. 楊泰順,選舉。臺北:永然出版社, 民80。
    45. 廖兆陽譯,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著,中日會診臺灣一
    轉型期的政治。臺北: 故鄉出版有限公司, 1988 。
    46. 劉青雪,衝突與妥協一美國利益團體與遊說活動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77 。
    4 7 .劉進慶著,陳豔紅譯,中日會診臺灣一轉型期的經濟
    。臺北: 故鄉出版社, 1988 。
    48. 謝瑞智,社會變遷與法律。臺北:文笙書局, 7 9 , 6 。
    49. 魏啟林「 臺灣大小型企業之行為關係與發展趨勢」
    。 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 企業、政府與社會間關係研
    討會」論文集,未出版, 1 99 1 , 1 , 1 4。
    50. 蕭全政,臺灣地區新重商主義, 2 版。臺北:國家
    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79。
    51. 蕭全政「 政府與企業間的關係」。國家政策研究中
    心編,企業、政府與社會間關係研討會論文集, 1991
    , 9 , 14 。
    52. 蘇子琴等著,權與錢一透視臺灣政商關係,初版
    。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81。
    53. 蘇江海,美國民間團體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國立政
    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5。
    二、中文期刊:
    1 .工業,第168-265期,民76 , 2-81 , 5 。
    2 .方庭諧, 「 利益固體與政治參與」 。 公共行政學報,
    第2 期,民75 , 5 。
    3 . 朱雲鵬, 「 政商掛勾與利益輸送」。中國論壇月刊號
    ,第9 期,第31 卷10期,民80, 7 。
    4 .何方, 「 人強貨扎手,捐不捐由不得你! 」。 商業
    周刊,第210 期, 1991 , 12 , 1 。
    5 .朱志宏, 「 規範利益固體活動」。理論與政策,第5
    卷4 期,民80, 7 。
    6 .李仲一, 「 利益團體之規範」。中央月刊,第21
    卷1 1 期, 民77 , 10 。
    7 . 宋宗信, 「關說乎?建議乎? 」。經濟雜誌,第
    134 期,民77, 1 , 20 。
    8. 林嘉誠, 「 金錢政治的形成與補救之道」。聯合月刊
    ,第45 期,民74, 4 。
    9. 李長貴, 「 現代化過程中價值與規範的重建」。 理論
    與政策,第5 卷2 期,民80 , 1 。
    10. 卓越雜誌,民78 , 3 。
    11 .明鏡雜誌, 11 期,民74 , 4 ,頁37 -41 。
    12 .吳警聲, 「 大老問群相罹患『白道的恐懼」」
    財訊,第105 期,民79 , 10。
    13. 城仲模「 從法律的觀點論工業團體應有的功能」。
    14. 財訊, 1988 , 9 。
    1 5 . 高承恕、陳介玄, 「 臺灣企業運作的社會秩序一
    人情關係與法律」。社會與經濟,第3 、4 期合刊
    ,民78 , 2 , 25 。
    16. 馬彥彬「 工作假設」。社會與經濟,第2 期,民
    78 , 1 , 26 。
    1 7 .徐振國, 「 我國威權政體的發展及經濟制度的演變:
    其互動關係的初探」。政治學報, 1 6期,民77 , 12 。
    18. 徐正光, 「 解構與重構中的臺灣社會」。 卓越雜誌,
    1989 , 12 。
    19. 陳水誠「 立法委員選舉花費創新高」。中國時
    報周刊, 第51 期, 1 9 9 2 , 12 , 2 0 。
    2 0. 張世賢、「企業對公共政策的影響:理論分析」。 法
    商學報,第19期,民73 , 9 。
    21 .張世賢「 美國競選費用及其限制」。憲政思潮,第
    54 期,民70 , 6 。
    22. 陳念祖「 政商關係相輔相成」。工業,第273 期,
    民81 , 12 。
    23. 陳東豪, 「 大小企業都伸手, 人財兩得不掛勾」
    。新新聞周刊,第312 期, 1993 , 2 , 28 。
    24. 許彩雪「 新科立委改畫財經圈」。遠見雜誌,
    1993 , 2 , 15。
    25. 陳國祥、胡遜,「 政治權力也是生財工具」。聯合月
    刊,第8期,民71 , 3 。
    26. 陳朝平「 金錢、政客、蝕」 。聯合月刊,第10期。
    27. 皓雲「 黨政決策如何與民意結合」。政治評論,
    602期,民82 , 2 。
    28. 楊艾俐「 企業與選舉一立法委員的背後」。天
    下雜誌,第67期, 75 , 12 , 1 。
    29. 黃光國「 臺灣的社會變遷與倫理重建」。中國論壇
    ,第344 期,第29 卷8期,民79 , 1 。
    30. 葛永光, 「 民主政治與利益固體」。中國時報,
    民76 , 1 , 1 。
    32. 傅里熙「 企業界如何影響政府決策?」 。 聯合月
    刊,第13 期,民71 , 8 。
    33 . 傅修平「 臺灣將走向『錢』能政治」。卓越雜誌,
    89 期, 1992 。
    34. 劉淑惠「 遊說v. s. 利益團體」。國家政策季刊,第
    6期, 1990 , 6 , 15 。
    35. 商業周刊,第59-203期, 1989 , 1-1991 , 10 。
    37. 賴秀如、林文政, 「 防杜民代分食國建大餅亟待
    立法」。 中時晚報,民80 , 2 。
    38. 聯合報「 利益團體展三寸不爛之舌」。民77 , 1
    , 4 , 2版。
    39. 龍伯岳, 「 「國統會』能否統一臺灣高階政要? 」 。
    財訊, 104 期,民79. 11 。
    40. 中央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工商時報、自由時報
    、自立早報、中時晚報、聯合晚報、自立晚報,民73
    , 9-82 , 7 。



    1.Adamany,David W. & Agree,George E., political
    Money.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 75.
    2.Alexander,Herbert,Political Financing,Minnesota:
    Burgess Publishing Company,1972.
    3.Anderson,James, Public Policy-Making. New
    York : CBS College Publ i shing,1984.
    4 . Bal l ,Al an R. & Er a n ces , Mi l l a r d , Pr e ss ure Po li tics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London Macmillan,1986.
    5.Berry,Jeffery M., Lobbying for the People:
    The political Behavior of Public Interest
    Group.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6.Carroll,Archie B.,Business and Society:Ethics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Cincinnati,OH:
    Souuth-Western Publishing Co.,1989.
    7.Cobb,Roger W. & Elder,Charles D.,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Dynamics of Agenda-
    Biulding.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2.
    8.Dexter, Lewis Anthony,How Organization Are
    Represented ~n Washington Indianpolis:
    Bobbe-Merril, 1969.
    9.Dye,Thomas, U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Englewood
    Cliff,N.J. :Prentice-Hall Inc,1992
    10.Dye,Thomas R. & Zeigler,L. Harmon, The Irony
    of Democracy. Belmont,Calif.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70.
    11. Ep stein,Edwin M.,Th e Corporation ~n Amer ican
    Politi cs . Engl e wood Cliffs, N . J. :Prentic e - Hall
    Inc .,1969.
    12.Fewsmith,Josph, The Emergence of Authoritarian
    Corporatist Rule of Republic of China : The
    Change Pattern of Business Association in Shan
    -ghai.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0.
    13.Frederick,William C., Post,James E. & Davis,
    Keith,Business and society :Corporate Strategy,
    Policy, Ethics, 7th. ed .. New York:
    Mcgraw-Hill,Inc.,1988.
    14.Green,Mard J., who Runs Congreess?New York
    :Grossman publishers,1975.
    15.Greenwold,Carol S.,Group Power:Lobbying and
    Public Power.New York:Proaeger Publishers,
    1977.
    16.Harrigan, John J.,Politics and Policy .
    ~n states
    and Communities,3rd.ed .. Glenview,Ill. :Handline
    university,1988.
    17.Hartman,Heinz, Authority and Organization ~n
    German Management. Princeton N.J.:Princetion
    university Press,1959.
    18.Huntington , Samuel P . , po li tical Order ~n Chang i n g
    soci et i e s . Ne w Ha v e n Ya l e Univ ers ity
    Press, 1986.
    19.Jones,Charles 0.,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Monterey Calif. :BrookslCode
    Co. 1984
    20.Reefe,W. T. & Ogul M. S.,The American Legislative
    Process:Congress and State.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1964.
    21.L.S.Yang,"The Concept of Pao as a Basis for
    Social Relations in China",in J.K.Fairbamnk
    ,ed.,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
    22.Lasswell,Harold & Kaplan,Abraham, Power and
    Society.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0.
    23 . Lindblom, Charles E.,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2nd.ed ..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1980.
    24.Lindblom, Charles E., Pot i tics and Markets:The
    World`s political -Economic Systems. New York:
    Basic Books,197 7 .
    25.Linz,Juan J.,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 me" in Handbook ot Po litic al S c ience,ed.,
    F . Gr ee ns tein and N. Polshy , Reading Ma s s. ;
    Addision-Wesley, 1975, Vo l. 3, Ma cr o - Politi cal
    Theory.
    26.Linz, Juan J.,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
    Spain" ~n Erik A. Alland and stein Rokkan
    (eds. ),Mass.: Politics, 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New York:Free Press,1970.
    27.Lodge,George Cabot, Comparative Business-Government
    Relations.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90.
    28.Malloy,James M., Authoritarianism and Corpora
    -tism in Latin America. University of pitts
    -burgh Press, 1977.
    29.Mitchell,John Clyde,ed.,Social Networks ~n
    urban situatio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69.
    30.Morrow,william L., Public Administration:
    Politics, Policy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New
    York,N.J. :Random House Inc.,1980.
    31.Rapley,Randall B. & Franklin,Grace A.,Congress,
    t he Bureaucracy, and Public Policy. 3rd. ed.,
    Homewood, Ill. :The Dorsey Press,1984.
    32.Roening,Louis W., An Introduction to Public
    Policy. En gle wo o d Cl if f s ,N. J . : Pr e nt i ce - Hall
    In c . ,19 8 6.
    33.Rogow,A.A.,The Labour Government and British
    Industry. Ithaca, N.Y:Cornll University Press
    ,1955.
    34.Shapiro,Ieving S.,"Business and the Public
    Policy Process"in John T. Dunlop ed.,Business
    and Public Policy.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35.Sharkanshy,Ira., Public Administration .. Policy-
    - Making in Government Agencies, 3rd .. Chicago
    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1975.
    36.Shipper, Frank &Jennings,Marianne M.,Business
    strategy for the Political Arena.Westport,conn.
    :Quorum Books,1984.
    37.Steiner, George A.& Steiner, John F.,Business,
    Government,and Society:A Manageria l Perspective,
    5th. ed .. New York:Random House,Inc.,1988.
    38.Steiner,George A.,Business and Society,2nd.
    ed .. New York:Grossman Publishers,1975.
    39.studivarrt, Frederick D.,Business and society:
    A Managerial Approach,3rd. ed .. Homewood,IL.:
    Richard D. Irwin ,Inc.,1985.
    40. Truma n,David B ., The Go ve r nm e nta l Pro cess,
    Ne w Yo rk : Al fre d A . Kn o p f ,1 9 71.
    41.Useem,Micha el , "Bus i ness and Pol iti cs ~n the
    united states and united Kingdom",in Sharon
    Zakin & Paul Dimaggio ed., Structures of
    Capuita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2.Wilson,James Q.,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New York:Basic Books,1973.
    43.Winckler,Edwin A. "Taiwan Politics in the 19
    90`s: From Han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paper presented for Conference on Democratiz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January 9-11, 1989.
    44.Yoffie, David S.,"Corporate Strategies for
    Political Action:A Rational Model",in Alfred A.
    Marcus,Allen M. Kaufman, and David R. Beam,eds.,
    Business strategy and Public Policy:Perspectives
    from Industry and Academia.Westport,Conn. :Quorum
    Books,1987.
    45.Zeigler,Harmon & Wayne, Peak G.,Interest
    Group in American Society. N.J.: Prentic-
    -Hall,1972.
    四、英文期刊:
    1. "Business Lobbing" Consumer Reports,43. Sept,
    1978.
    2. Chung-Chian Teng(鄧中堅) "Economic Development
    & State Intervention in the Newly Industriali-
    2~ng Countries :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 a i wan and M a xi co政治學報,15期,民76。
    3.Kaplan, Abraham, " On the strategy of Social
    Planning",Policy Sciences, Vol.4,No.l,1973.
    4.Lerman Arthur J., "National Elite and local
    Politician ~n Taiwa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IXX,Dec.1977.
    5.New York Times. June 8,1976.
    6.Numazaki,Ichiro, "Networks of Taiwanese Big
    Business-A Preliminary Analysis
    China Vol.12,No.4,Oct 1986.
    7.Shribman,David, "How the Bankers Lobby on withholding Issue".
    The New York Times , April 8,1983.
    8.Wertheimer,Fred & Dart, Justin, "Keep Business
    Cash Out of pol itic s ? " . U.S . Ne ws and Wo rl d Report,
    30 Apr. 1979.
    9.Winckker,Edwin A. ,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n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
    -ly, 99.
    10:Yuan-Han Chu,"Government Business Relationship
    ,Economic Planning and the Cycle of Demostic
    Investment in Two East Asian NICS:A Research
    Note”。政治學報,第15期,民76。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G79661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01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4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