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658/141571 (78%)
Visitors : 47330004      Online Users : 62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367


    Title: 臺灣地區解嚴後政黨體系發展之研究
    Authors: 吳煬和
    WU, YANG-HE
    Contributors: 高永光
    GAO, YONG-GUANG
    吳煬和
    WU, YANG-HE
    Keywords: 政黨體系
    台灣
    Date: 1992
    1991
    Issue Date: 2016-05-02 15:22:22 (UTC+8)
    Reference: 一、中文書籍
    1.Powell , G.B. Jr.著,丁守中譯,當代民主政治,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會,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2.中央選舉委員會編印,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二次修正研討紀錄(上、下冊) ,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3.中華民國年鑑(七十四年),台北,中國民國年鑑社,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4.中華民國經濟年鑑(八○年),台北,經濟日報社,民國八十年四月。
    5.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國父全集,民國七十年一月。
    6.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至公至誠的中國國民黨,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7.中國國民點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實錄,民國七十八年五月。
    8.田弘茂:李晴暉、丁連財譯,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9.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一版四則,台北:自立晚報社,民國八十年四月。
    10.呂亞力:政治學,二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11.吳忠吉等著:壟斷與剝削,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民國七十八年。
    12.李國鼎、陳木在合著,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上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
    13.非政府的政治學,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編譯,民國七十一年十月。
    14.林秋山等著:世界各國主要政黨內部運作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
    15.林正義:台灣安全三角習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16.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三)(四),五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17.馬心韻:解除戒嚴實施國家安全法政策分析研究,台北:大新書局,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18.若林正丈著,張炎憲審訂:轉型期的台灣-脫內戰化的政治,台北:故鄉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
    19.南民:國民黨無望論-診斷危機時刻的國民黨,台北:台灣文藝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20. Dahl , R.A.著,張明貴譯:多元政治,台北:唐山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
    21.孫同勛編譯:不朽的美國歷史文獻,台北:新亞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七月。
    22.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
    23.馬起草:政治學原理(下) ,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五月。
    24.張枝榮:政治學,台北:七友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25.陳水逢:現代政黨論,台北:財團法人中日文教基金會,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26.許介麟:政黨政治的秩序與倫理,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27.盛杏湲:國民黨與黨外中央後援會選舉競爭之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五年。
    28.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29.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三版,台北:佳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
    30.程全生:政黨與政黨政治,四版,台北:華欣文化事業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四月。
    31.黃光國:兩結下的沉思,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六年。
    32.黃德福: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33.葉陽明:西德政黨論,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五月。
    34.彭百顯等著:當前台灣問題討論會專刊,台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
    35.彭懷恩: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初版四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36.彭懷恩:台灣政黨體系的分析(一九五○~一九八○),台北:洞察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三月。
    37.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38.彭懷恩: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二版,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八○年十月。
    39.雷競旋:選舉制度概論,台北:洞察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三月。
    40.鄒文海:比較憲法,台北:民國七十二年七月。
    41.鄒文海:政治學,六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42.葛永光:政治變遷與發展-台灣經驗的探索,三版,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43.葛永光等著:現代化的困境與調適-中華民國轉型期的經驗,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44.楊泰順:中華民國政黨政治發展之展望,台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民國七十九年元月。
    45.楊泰順:選舉,台北:永然出版社,民國八○年九月。
    46.楊泰順:政黨政治與台灣民主化,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年十一月。
    47.管歐:中華民國憲法論,再修二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48.劉進慶著,陳艷紅譯: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經濟,台北:故鄉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49.鄭竹園:海峽兩岸發展經驗比較,台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民國七十九年九月。
    50.劉阿榮等著: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與模式,台中:省新聞處編,民國七十四年。
    51.劉慶瑞:中華民國憲法要義,修訂十二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二月。
    52.蕭新煌主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九月。
    53.薩孟武:政治學,增訂新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七年。
    54.謝延庚等著:從現代政治思潮看政黨政治的運作,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55.張俊宏:到執政之路,六版,台北:南方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56. Duverger, M.著,張保民譯,政治之解析,台北:獅谷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二、中文期刊、論文
    1.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台北:民國七十八年三月。
    2.「民國八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常會要問」中央月刊第二十五卷第四期, (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3.司法院公報,第三十三卷第十二期, (民國八十年十二月)
    4.江炳倫「政黨與政黨體系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六十二期,民國八十年三月。
    5.朱雲漠「台灣政黨政治發展的趨勢」民眾日報,民國八○年七月五日,四版。
    5.呂亞力「政黨政治與當前我國民主政治之發展」政治學報十五期,台北:中國政治學會,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7.吳文程「英美政黨和憲政體制的運作」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十年三月二十九日。
    8.何思因:開放政黨登記對七十八年選舉的影響評估,行政院研考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未出版,民國八十年三月。
    9.吳東野「政黨民主與政黨政治」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十年三月二十九日。
    10.李慶雄「立院民進黨團的新方向和新策略」。台灣時報,民國八十一年二月十七日。
    11.林秋山「韓國政黨的組織與發展」憲政思潮七十六期,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12.周陽山「憲政體制和政黨體系的互動關係」九○年代國民黨的抗戰與回應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民國七十九年六月八日。
    13.林嘉誠「政治團體的要件與權利」民眾日報,民國七十六年二月十九日,二版。
    14.林嘉誠「政治團體的立法問題」中國論壇卷二十四第八期,民國七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15.姚立明「任何遊戲都要遵守遊戲規則-論違憲政黨及其相關問題」聯合報,民國七十六年一月十九日,二版。
    16.姚立明「政黨政治與憲政體制」九○年代國民黨的挑戰與回應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主辦,民國七十九年六月九日。
    17.陳一新「中國國民黨黨務革新與黨內民主」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年三月三日。
    18.高朗「國民黨革新、憲政改革與政黨政治發展」九○年代國民黨的抗戰與回應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19.許水德「析論非常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修正草案」理論與政策第三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七年十月。
    20.梁永煌「國民黨是全國最大的財團-國民黨黨營事業一年賺多少錢? 」民眾日報,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三十日,三版。
    21.張忠棟「國民黨台灣執政四十年」中國論壇第三一九期,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十日,頁六五~六七。
    22.曹俊漢「對當前政黨政治發展的省思」聯合報,民國七十六年十月十日,二版,特刊。
    23.曹俊漢「政治民主化過程中國民黨結構與功能的調適:觀察與評析」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24.曹俊漢「民進黨及台灣地區的政治民主化」台灣時報,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二版。
    25.曹俊漢「塑造中國國民黨為公共政策政黨芻議」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年三月二十九日。
    26.曹競輝「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析論」法學評論第五十五卷第六期,民國七十八年六月一日。
    27.許信良「關於黨的路線:選舉v.s.選舉」台灣時報,民國八○年一月九日,四版。
    28.陳義彥:縮小選區對七十八年選舉的影響評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未出版,民國八十年三月。
    29.黃德福「台灣地區解嚴後政黨政治」當代中國轉型期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教育部,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民國七十七年。
    30.黃德福「民進黨與台灣地區的政治民主化」中國的前途:台灣地區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
    31.彭懷恩「四十年來曲折多變的台灣反對運動」當代雜誌第九期,台北: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32.彭懷恩「台灣地區政黨內部結構之分析一比較國民黨、民進黨、中華社民黨」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年三月。
    33.雷飛龍「選區劃分的政治後果評議」聯合報,民國八十年七月十一日,十一版。
    34.董玉洪「台灣政黨政治的運作及其發展趨勢」中國論壇第三十二卷,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35.葛永光「一黨優勢制與經濟發展-中日韓之比較研究」政治文化第五期,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五年八月。
    36.鄭文義「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評析」社會建設季刊,七十號,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37.劉文斌「非常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修正經過」立法院院聞月刊,第十七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八年四月。
    38. 劉淑惠「對選罷法中競選經費規範之檢討」國家政策動態分析第五期,民國八十年四月二日。
    39.謝復生「選舉制度與政黨多寡-兼論科學法則的建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40.謝復生「從選舉制度與選民結構看我國今後政黨政治的走向」,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四卷第三期,民國七十八年九月。
    41.魏鏽「我國中產階級的興起及其意義」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二版。
    42.蕭天讚「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草案之剖析」實踐月刊,七七三期,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
    43.龐建國「展望九。 年代的國民黨及其社會基礎」九○年代國民黨的挑戰與回應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44.蘇秀法「德國的政黨與政治發展」問題與研究第二十七卷第十二期,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45.蘇俊雄譯「西德政黨法」憲政思潮七十九期,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46.龐建國「台灣地區的社會運動和政治民主化」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十一、十二日。
    三、學位論文
    1.吳迫「人團法修訂後政黨政治的發展」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2.何振盛「戒嚴時期台灣地區的民主化及政治變遷-一個發展途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3.林妙津「立法院第七十九至八十四會期施政總質詢之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4.胡克難「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國力與外交政策」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5.馬立引「國民黨政府與台灣發展」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論文,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6.郭正亮「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一九四五~八八)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7.張瑞玲「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8.梁欽堯「政治發展與政黨轉型:中國國民黨民主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9.彭鳳貞「 我國立法過程中黨政關係之研究-人民團體法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英文書籍、期刊
    1. Chambers, W. H. "Party Development and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in William N. Chambers and Walter D. Burnham (eds.), The American Party Syste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2.Coleman, J.S. and Rosberg, C.G. Political Parties and Integration in Tropical Afri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6).

    3.Copper, J .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 China and Taiwan Issue, ed. Hungdon Chiu, (N .Y.: Praeger, 1979) .
    4.Dahl, R.A. Political Oppositio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5.Diamond, L. "Introduction: Persistence, Erosion, Breakdown and Renewal" . in Larry Diamond, Juan J . Linz , and Seymour M. Lipset, eds Democra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Vol.3: Asia,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1989), P.42.
    6.Domes, J. "Political Differentiation in Taiwan: Group Formation Within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Opposition Circles 1979 -1980", Asia Survey, Vol. XXI, No.10 (Oct,
    1981) .
    7.Eckstein, H. "Party System",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14, (New York : Mcmillan and Free Press , 1968) .
    8.Haper, A. and Huper, J. The Social Science Encyclopedia, ed., (Boston : Rouledge and Hegan Paul, 1985).
    9. Huntington, S.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y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10.Huntington, S.P.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One -Party System", in Samuel P. Huntington and Celement H. Moore, eds . 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 The Dynamics of Established One-Party Systems.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70).
    11.Ranney, A. Govern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2nd edj Hinsdale: Dryden, 1975).
    12.Lapalombara, J. and Weiner, M. "The Origin and Develop ment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Joseph Lapalombara and Myron Weiner (eds).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second Print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3.Lipset, S.M. 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2nd.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1) .
    14.Lipson, L. "The Two Party System in British Political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XLVII (1953).
    15.McDonald, 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Parties, (New York, 1963).
    16.Neumann, S. Modern Political Parties: Approaches to Comperative Polit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17 .Rae, D.W.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 of Electoral law, rev.ed. (New Hasve,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
    18.Sartori, G.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London: Carn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Vo 1
    19.5chattschneider, E.E. "The American Party System", Basic Issues of American Democracy, edited by Hillman M. Bishop and Samuel Hendal, (4th; New York: American Century-Crafts, 1961).
    20.Walker, H.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N.Y.: Ronald Press, 1948) .
    21.Wallerstein, I. The Devine of the Party in Single Party, African States,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6 ) .
    22.Winkler , E.A.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No.99 (Sept. 198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37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8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