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0525/141442 (78%)
造访人次 : 47061806      在线人数 : 95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921


    题名: 中共改革開放與外交政策之關聯. (1978-1990年)
    作者: 張文富
    贡献者: 明居正
    張文富
    日期: 1991
    1990
    上传时间: 2016-05-02 17:13:40 (UTC+8)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1 .人民日報研究室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8年9月。
    2 .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複印,民國58年。
    3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4 .王文摘,中共與日本的經濟關係及其對我之影響。 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5年3月。
    5 .王兆錚、黃崢編,從三中全會到十二大。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84年。
    6 .尹慶耀,「十三大」後的中共-人事重組與政策方向。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78年。
    7 .尹慶耀,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62年。
    8 .尹慶耀,中共的對外政策與動向。 台北:亞盟中華民國分會,民國67年。
    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
    10. 北京經濟學院政治教研室編,當代世界政治經濟和國際關係。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8年8月。
    11. 光明日報編輯部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3年7月。
    12. 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秘書處編印,十年來中共改革開放之評析。台北: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秘書處編印,民國77年12月。
    13. 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大陸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從天安門事件看中國大陸,民國78年11月。
    14. 沈沖、向熙揚編,十年來:理論、政策、實踐-資料選編(八)。北京:求實出版社, 1988年12月。
    15. 吳元黎,中共國際經濟政策-「現代化」和「開放」的探索。 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6年。
    16. 吳振坤、王樹云,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問題。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84年3月。
    17. 吳鵬翼,鄧小平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研究一(1978年-1984年)。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5 年。
    18. 林碧炤,神州悲劇的沈思-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評析。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8年12月。
    19. 林碧炤,論國際政治的持續與轉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76年4月。
    20. 姜洪,中國的現代化:改革與發展戰略。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1986年11月。
    21. 南京軍區政治宣傳部編,和平時期部隊戰備思想教育材料。 南京:南京軍區政治部宣傳部. 1987年5月。
    22. 袁木,沿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前進。北京:新華出版社. 1984年4 月。
    23.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10月。
    24. 孫同勛等編,中美關係報告:1979~1980。台北: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民國69年。
    25. 孫明明、蔡小紅,動盪中的國家安全。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
    26. 陳雨晨,中共經濟建設的戰略與佈局。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6年元月。
    27. 董輔礽,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年7月。
    28. 張京育主編,自由之血民主之花一中國大陸民主的坎坷路。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78年。
    29. 張佩珍,中共門戶開放後貿易政策之演變-1979~1986。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7年元月。
    30. 張雅君,從「三個世界」論七?年代中共外交政策的轉變。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8年6月。
    31. 解放軍出版社捕,國防發展戰略思考。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6月。
    32. 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治。香港:明報出版社,1987年6月。
    33. 蔡北華編,論對外開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
    34. 趙倩主編,鉅變與未來-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之後的中國大陸情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79年。
    35. 鄭竹園,台灣模式與大陸現代化。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5年。
    36. 鄧小平,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訂本)。香港:三聯書局香港分店, 1987年4月。
    37.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
    38. 魯凡之,中國經濟改革與調整。香港:銀域有限公司、京港國際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版,1986年6月。
    39. 劉國光主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
    40. 劉嶸,毛澤東哲學思想概述。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3年7月。
    41. 錢俊瑞編,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42. 蕭真美,現階段之大陸農經變革。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77年6月。
    43. 魏艾,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績效評估及其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7年1月。
    44. 魏宏森等編,發展戰略與區域規劃-理論與方法。重慶:重慶出版社. 1988年。
    45. 韓念龍等編,當代中國外交。北京:新華書店. 1988年3月。
    46. 蘇起,中蘇共關係正常化之研究(1979-1989)。台北:政訊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79年。
    47. 中國經濟年鑑(中文海外版)。香港:現代文化企業公司,1981年。
    48. 五十天的回顧與反思。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
    49. 共匪經貿專題之33,一九八四年以來中共重要活動。台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民國74年6 月。
    50. 共產黨原始資料彙編。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58年10月。
    51. 國內外大事記(1980年)。北京:新華出版社,1981年。
    52. 國際形勢年鑑。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年1月。
    53. 第十一屆中、日「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專輯。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73年。

    二、期刊、報紙
    1 .人民日報
    2 .九十年代
    3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
    4 .中國大陸
    5 .中國大陸研究
    6 .台北「中國時報」
    7 .世界知識
    8 .光明日報
    9 .共黨問題研究
    10. 爭鳴
    11. 東亞季刊
    12. 美國月刊
    13. 香港「大公報」
    14. 香港「文匯報」
    15. 紅旗雜誌
    16. 問題與研究
    17. 匪情年報
    18. 國際貿易問題
    19. 新華月報
    20. 瞭望雜誌

    貳、英文部分
    一、BOOKS
    1 .Armstrong, J.D.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United Front Doctrine.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2 .Baum. Richard. China`s Four Modernization.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Inc ., 1980.
    3 .Camilleri. Joseph. Chinese Foreign Policy: Maoist Era and Its Aftermath. London: Vantage Photoset-ting Co.Ltd.,1980.
    4 .Chang,King-Yuh. Mainland China After the Thirteenth Party Congress.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Inc.,1990.
    5 .Choudhury.G.W. China in World Affairs: The Foreign Policy of PRC Since1970.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Inc., 1982.
    6 .Comobell. Robert W. The Soviet Type Economics: Performance and Evolu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74.
    7 .Coplin.William D. "A Muti-Method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hicargo:Markham. 1971.
    8 .Copper.John F. China`s Global Role. California: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80.
    9 .Dreyer.June Jeuful. Chinese Defense and Foreign Policy. N.Y.: Paragon House Publishers. 1989.
    10.Godman.Merle and Simon, Denis Fr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ost-Mao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1.Gorbachev.Mikhail. Perestroika: New Thinking for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N.Y.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1987.
    12.Gungwu,Wang. China and the World Since 1949. N.Y.:St. Marlin`s Press. Inc.,1977.
    13.Harding,Harry.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1980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14.Harding,Harry. China`s Second Revolution-Reform after Mao. Washington D.C.: The Brooklings Institution. 1987.
    15.Hsiung.James. Beyond China`s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N.Y.: Praeger Publishers. 1985.
    16.Hsiung.C.James and Kim, Samuel S. China In the Global Community. N.Y.: Praeger Publishers. 1980.
    17.Holsti.K.J.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Engli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1977.
    18. Johnson, Chalmers. Change in Communist System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19.Keohane,Robert O. and Nye, Joseph S.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awn and Company. Inc.,1977.
    20.Kim. Samuel S. China and the World.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Inc.,1989.
    21.Maxwell. Neville and Mctarlane. Bruce. China`s Changed Road to Development.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4.
    22.Medvedev. Roy. China and the Superpowers. N.Y.: Basil Blackwell, Inc.,1986.
    23.Ness.Peter Van. Revolu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0.
    24.O`Leary.Greg. The Shaping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N.Y.: St. Martin`s Press. Inc., 1980.
    25.Roseau,James. Linkage Politics: Essays of the Convergence of National & International System. N. Y.: Free Press. 1969.
    26.Rozman.Gilbert.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N.Y.: The Free Press. 1981.
    27.Wallerstein,Immanuel.The Capitalist World Economy.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28.Yahuda.Michael. Toward the End of Isolationism: China`s Foreign Policy After Mao. N.Y.: St. Martin`s Press. Inc.,1983.

    二、ARTICLES
    1 .Yahuda, Michael. "China`s New Outlook:The End of ? Isolationism?". The World Today. Vol.35. No.5(May.1979).
    2 .Wu W.Y., Friedrich. "From Self-Reliance to interdependence?-Developmental Strategy and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Post-Mao China". Modern China,Vol.7. No.4(October.1981).
    3 .Hwang.Byong-Moo. "Linkage Politics In Chinese Foreing Policy-Making". East-Asian Affairs. Vol.2. No.1(Spring-Autumn.1982).
    4 .Copper.John 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On Track or Off Track?". Asia Pacific Community (Winter,1983).
    5 .Oksenberg, Michael. "China Policy for the 1980s" Foreign Affairs, Vol.59, No.2 (Winter.1980).
    6 .Cheng Y.S.,Joseph. "China`s Foreign Policy in the 1980s From Anti-Hegemony to Modernization". China Report, Vol.XXI(May-June 1985).
    7 .Harding. Harry.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oblems of Communism 32( March-April.1983).
    8 .Beijing Review. January 11-17,1988.
    9 .Lee.Edmund. "Beijing`s Balancing Act". Foreign Policy 51 (Summer 1983).
    10.Ng-Guinn.Michael. "The Analystic Stud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27 (June,1983).
    11.Goldein, Steven. "Sino-American Relations Building a New Consense". Current History, Vol.83, No.494, Sept,1984.
    12.Yahuda,Michael.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40: Foreign Rel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19 (September,1989).
    13.Sutter, Robert G .. " Prospects for Change in Peking`s Contemporary Foreign Polic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Issues & Studies, Vol.24, No.2,Febuary 1988.
    14.China Business Reviews. May-June,?1987.
    15.Lindsay,James M .. " Trade Sanctions as Policy Instruments: A Re-examina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No.30, 198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906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