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853654      Online Users : 88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0169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169


    Title: 戴震反程朱思想之研究
    Authors: 胡健財
    Contributors: 董金裕
    胡健財
    Date: 1989
    1988
    Issue Date: 2016-05-03 14:16:49 (UTC+8)
    Abstract: 論文提要
    一、研究目的:
    本論文之研究,指在檢討戴震反對程朱思想的意義,以澄清戴震對程朱思想的誤解,並評估戴震哲學的價值。
    二、參考文獻:
    本論文所用之文獻,以戴震《原善》、《孟子私淑錄》、《孟子字義疏證》以及《戴震文集》為主(上述各項,係以里仁書局出版之新標校《戴震集》為底本)。又後人之論述戴震思想及其反程朱之相關論者,亦儘量加以參考。
    三、研究方法:
    本論文之研究法,係就戴震批評程朱的三個層面:形上學、心性說、工夫論,分別處理。處理方法是:首先說明戴震的批評意見,其次介紹戴震的思想,最後是對戴震的批評加以檢討,期能兼顧文獻之處理與義理之體察。
    四、研究內容:
    本論文全一冊,計十萬餘字,分六章十四節。茲略述各章之內容如下:
    第一章是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方法與宗趣,並考察前人的研究意見,以及說明本文所依據的資料等。
    第二章介紹戴震的思想淵源、哲學著作、治學精神,以及戴震與程朱的關係;其次,則是分析戴震反程朱思想的背景,以作為本文的研究基礎。
    第三章說明戴震對程朱「理氣論」的批評,介紹戴震「理存於氣」的主張,並檢檢討他反對朱程「理氣論」之得失。
    第四章說明戴震對程朱「心性說」的批評,介紹戴震「血氣心知」的主張,並檢討他反對程朱「心性說」之得失。
    第五章說明戴震對程朱「工夫論」的批評,介紹戴震的「工夫論」,並檢討他反對程朱「工夫論」之得失。
    第六章是結論,檢討戴震反對程朱思想的意義,以及評估戴震哲學的價值。
    透過本論文之研究,可知戴震對程朱思想的批評,是出於誤解的因素居多,但無可否認,程朱思想有其嚴峻的一面,因而有過度抑制情慾的流弊;戴震哲學的價值,及來自對情欲的肯定,而其缺失,卻也因此而產生。
    Reference: 重要參考書目
    一、
    1. 《戴震集》,清,戴震撰。台北,里仁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一月
    2. 《戴震文集》,清,戴震撰。台北,華正書局。民國六十三年十月
    3. 《戴東原先生全集》,清,戴震撰。安徽叢書第六期。台北,大話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4. 《二程集》,宋,程顥、程願撰。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一年三月
    5. 《朱文公文集》,宋,朱熹撰。台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印名刊本)。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
    6. 《朱子語類》,宋、朱熹撰,宋、黎靖德編。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7. 《四書章句集註》,宋、朱熹撰。台北、鵝湖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8. 《四書或問》,宋、朱熹撰。台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文淵閣本)。民國九十五年三月
    二、
    1. 《十三經尚書注疏》,唐、孔穎達等撰。台北、藝文印書館(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輔學開雕本)。民國七十年元月
    2. 《十三經禮記注疏》,唐、孔穎達等撰,同上。
    3. 《張載集》,宋、張載集。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4. 《黃勉齊先生文集》,宋、黃幹撰。台北、青山書局。民國四十六五月。
    5. 《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清、顧炎武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六十年四月
    6. 《顧亭林詩文集》,清、顧炎撰。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7. 《明儒學集》,清、黃宗義撰。台北、華世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二月
    8. 《南雷集》,清、黃宗義撰。台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
    9. 《張子正蒙注》,清、王夫之撰。台北、中國船山學會自由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十一月。
    10. 《讀四書大全說》清、王夫之撰。同右。
    11. 《四存編》,清、顏元撰。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四年四月。
    12. 《明末顏習齊先生(元)年譜》,清、李塨撰。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
    13. 《抱經堂文集》,清、盧文弨撰。台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民國六十年十一月。
    14. 《揅經室續集》,清、阮元撰。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新編)。民國七十四年元月
    15. 《潛研堂文集》,清、錢大昕撰。台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民國六十八年一月。
    16. 《十駕齊養新錄》,清、錢大昕撰。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二年四月。
    17. 《文史通義》,清、章學誠撰。台北、華世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18. 《段玉裁遺書》,清、段玉裁撰。台北、大化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五月。
    19. 《漢學師承記》,清、江藩撰。台北、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民國五十九年一月
    20. 《經學歷史》,清、皮錫瑞撰。台北、鳴宇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三、
    1. 《讀經示要》,民國、熊十力撰。台北、明文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七月。
    2. 《章氏叢書》,民國、章太炎撰。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七十一年四月在版。
    3. 《清代學術概論》,民國、梁啟超撰。台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二月。
    4.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民國、梁啟超撰。台北、華正書局。民國六十八年五月
    5. 《戴東原》,民國、梁啟超撰。收入《飲冰室專輯》(八)。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四月,台二版。
    6. 《戴東原的哲學》,民國、胡適撰。台北,逮流出版公司。一九八六年七月
    7.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民國、錢穆撰。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四十六年十月
    8. 《朱子新學案》,民國、錢穆撰。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一年四月在版。
    9. 《朱子新探索》,民國、陳榮捷撰。台北、學生書局。貧國七十七年四月。
    10. 《王陽明與禪》,民國、陳榮捷撰。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11. 《心體與性體》、第三冊,民國、牟宗三撰。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五年一月。
    12. 《中國哲學史》,民國、勞思光撰。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年二月暫訂出版。
    13. 《中國思想史》,民國、韋政通撰。台北、大林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七月。
    14. 《清代思想史》,民國、陸寶千撰。台北、廣文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九月三版。
    15. 《兩漢思想史》,卷三,民國、徐復觀撰,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二月再版。
    16. 《論戴震與章學誠》,民國、余英時撰。台北、華正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元月台二版。
    17. 《歷史與思想》,民國、余英時撰。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18.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民國、劉述先撰。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八月再版。
    19. 《知識與價值─和諧、真理、正義的探索》,民國、成中英撰。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四年七月。
    20. 《史學評論》,第五期─朱子思想研究專號,史學評論社編輯。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一月。
    21. 《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上冊,中央研究院編印。民國七十年十月
    四、
    1. 〈戴東原教育思想研究〉,民國、張光甫撰。政大教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五十六年三月
    2. 〈戴東原思想研究〉,民國、梅汝椿撰。文大哲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五年七月。
    3. 〈戴東原學記〉,民國、包師國順撰。政大中研所博士論文。民國六十期年六月。
    4. 〈戴東原與伊藤仁齊思想之比較研究〉,日本,村上義雄撰。台大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
    5. 〈朱子與戴震思想比較研究〉,民國、劉玉國撰。台大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五月。
    五、
    1. 〈戴東原的哲學思想〉,民國、王覺源撰。《新天地》,第四卷第十期,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
    2. 〈評戴東原理字疏證〉,民國、艾奧林撰。《學宗》,第七卷第三期,民國五十五年九月
    3. 〈戴東原哲學論評〉,民國、周世輔撰。《幼獅學誌》,第九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一年一月。
    4. 〈戴東原學術思想精義〉,民國、史耘次撰。《輔大人文學報》,第二期,民國六十一年一月
    5. 〈戴東原哲學之評析〉,民國,黃懿梅撰。《台大哲學論評》,第五期,民國七十一年一月。
    6. 〈戴東原性理之學〉,民國、陳正榮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五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一年二月。
    7. 〈章太炎「釋戴篇」申論〉,民國、胡楚生撰。《幼獅學誌》,第十九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8. 〈戴東原對宋儒評論〉(一)(二),民國、劉文起撰。《孔孟月刊》,第十九卷第九、十期,民國七十年五月。
    9. 〈論戴震排斥宋儒理學〉,民國、陳振風撰。《台南家專學報》,第六期,民國七十六年三月。
    10. 〈近三百年朱子學的反對學派〉,民國、何佑森撰。《幼師學誌》,第十六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11. 〈論清初新儒學哲學思潮〉,民國、曹文超撰。《淡江學報》,第三期、民國五十三年十一月。
    12. 〈清初學風與乾嘉考證之學〉,民國、張火慶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五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13. 〈清代漢宋之爭平議〉,民國、何佑森撰。《台大文史哲學報》,第二十七期,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5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9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