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0934/141856 (78%)
造訪人次 : 47700318      線上人數 : 117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594


    題名: 臺灣省村里組織與功能之研究
    作者: 何燕萍
    貢獻者: 吳堯峰
    何燕萍
    日期: 1987
    上傳時間: 2016-05-04 14:32:10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1.田中角榮著,廖俊輝譯:「日本改造論」,天人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
    2.朱岑樓:「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紀念叢書」,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年。
    3.朱堅章主譯,呂文通、邱坤玄合譯:Garele Pateman原著:「參與和民主理論」,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
    4.─────,黃紀、陳忠慶合譯:「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
    5.江繼五:「台灣地方自治制度」,遠東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一年。
    6.───:「地方自治概要」,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
    7.───:「台灣地方自治法規要義」,遠東圖書公司,民國四十九年。
    8.江炳倫:「政治學論叢」,自印,民國六十二年。
    9.李宗黃:「中國地方自治概論」,正中書局,民國卅八年。
    10.「里仁之美」,台灣新生報社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11.林家楠:「地方自的理論與實際」,台北議壇週刊社,民國五十七年。
    12.「非政府的政治學」;政治科學大全,幼獅文化事業公司編譯,民國七十三年。
    13.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14.吳定校訂:「組織理論-整合結構與行為」,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15.吳定、陳錦德、黃靖武合譯:「組織行為」,天一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
    16.金葆光:「台灣的地方自治」,正中書局,民國卅九年。
    17.姜占魁:「行政學」,五南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九年。
    18.───:「機關組織與管理」,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19.徐震:「社區與社區發展」,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20.───:「社區發展在歐美」,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二年。
    21.───譯,桑德斯著:「社區論」,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22.高瑋譯,約翰納斯比著:「大趨勢」,正欣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23.郭錫嘏:「先總統 蔣公地方自治論」,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
    24.連雅堂:「台灣通史」,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25.陳陽德:「台灣地方民選領導人物的變動」,四季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
    26.華力進:「政治學」,中華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
    27.───:「行為主義評介」,經世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28.商文立:「比較地方政治制度」,作者自印,民國五十一年。
    29.張潤書:「組織行為與管理」,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30.───:「行政學」,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31.張世賢、林水波:「公共政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32.彭懷恩:「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33.───朱雲漢主編:「中國現代化的歷程」,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
    34.黃紀等譯:「政治學名著精選」,洪流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
    35.黃明堅譯;Alvin Tofflor著:「第三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
    36.────: 「面對未來-預測廿一世紀的生活」,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37.董翔飛:「地方自治與政府」,五南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38.聞鈞天:「中國保甲制度」,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
    39.楊懋春:「鄉村社會學」,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二年。
    40.趙永茂:「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之關係」,德馨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41.管歐:「地方自治新論」,五南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五年。
    42.──:「地方自治概要」,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年。
    43.「蔣總統經國先生言論集」第二集,中央日報社印,民國六十五年。
    44.潘家慶:「傳播、媒介與社會」,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年。
    45.蔡文輝:「社會變遷」,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46.蔡勇美、郭文雄:「都市社會發展之研究」,巨流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47.───────:「都市社會學」,巨流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
    48.薄慶玖:「地方政府與自治」上、下冊,中華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
    49.鍾泰德:「地方自治之理論與制度」,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50.───:「中國地方行政」,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五十八年。
    51.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
    52.瞿海源、章英華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印,民國七十五年。
    53.羅志淵:「地方自治的理論體系」,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

    (二)政府出版品
    1.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八月份人口統計資料
    2.中華民國選舉簡介-民國七十四年、七十五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統計彙編,中央選委會印,民國七十五年。
    3.七十三年台灣省各縣市村里幹事人力狀況調查統計表。
    4.「日據初期之鴉片政策」第二冊,附錄:保甲制度,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六十七年。
    5.文崇一「鄰里關係與社團活動」,台北市研考會委託市政專題報告第一四○期。
    6.江慶林:「台灣的行政組織與民間的基層組織」,七十二年暑期自強活動(學生組)講義彙編,台灣史蹟源流研究會印,民國七十二年七月。
    7.「充實工作機能提高公務生產力」,台灣省民政廳印,民國七十六年二月。
    8「村里民大會與村里民參與政治建設之改進研究報告」,台灣省民政廳,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9.「村里人員服務手冊」: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台灣省民政廳。
    10.吳堯峰等「赴日研習地方自治行政管理及選舉業務報告書」,台灣省民政廳印,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11.社區發展後續計劃工作幹部研習班參考資料,省社會處編印,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12.「社區發展與地方自治二者可否合併暨社會工作員與村里幹事兩者之配合協調問題研商會議紀錄」,民國七十二年十月廿日。
    13.林錦池、魏長庚:「強化村里組織之研究」,台灣省民政廳印,民國七十三年。
    14.徐震:「台灣省十年來社區發展成效之評鑑及未來發展之研究」,台灣省研考會印,民國七十二年五月。
    15.「桃園縣志卷三政事志」(上)(下)桃園縣文獻會,民國五十三年。
    16.許濱松:「台北市里民大會功能之探討」,台北市研考會,民國七十三年。
    17.健全村里組織確保地方治安之研究案」: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
    18.健全村里鄰組織及加強村里鄰長訓練實施要點。
    19.張炳楠、蔡信重「日本地方自治制度」,台灣省民政廳印,民國六十二年。
    20.曾昭濬:「村里辦公處法定地位及職權之研究」,台灣省民政廳印,民國六十六年。
    21.雷飛龍、薄慶玖、陳小紅: 「社區發展與地方自治兩者可否合併專題研究報告」,內政部印,民國七十五年。
    22.雷飛龍、薄慶玖、陳小紅:「社會工作員與村里幹事協調配合題研究報告」,內政部印。民國七十五年。
    23.台灣省各縣市村里幹事人力狀況調查統計表:民國七十四年五月,台灣省民政廳製。
    24.「台灣省加強村里幹事人力運用健全基層組織實施方案」,刊於台灣省政府公報六十九年冬字第九期。
    25.「台灣光復四十年專輯」台灣省新聞處印,民國七十四年。
    26.「台灣省基本省政資料,七十五年版,台灣省新聞處印,民國七十五年。
    27.「台灣省通志政事志保安編」,台灣省文獻會印,民國四十八年。
    28.「台灣省通志,卷三政事志地方自治編」第(一)(三)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五十九年。
    29.「台灣省地方自治誌要」,台灣省地方自治誌要編輯委員會,民國五十四年。
    30.「蔡信重等:「健全村里組織加強村里幹事服務之調查研究」,台灣省民政廳印,民國七十二年。
    31.「蔡?清:「加強村里行政-各種社會組織如何有效配合聯繫」,台灣省研考會印,民國六十八年。
    32.「總裁講詞輯要」,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印,民國六十年。
    33.薄慶玖「台北市發展史-地方自治編」,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印,民國七十二年。

    (三)期刊、雜誌、報紙
    1.「中美社會工作員制度研討會」,東海大學,刊於社區發展第十四號,民國七十年六月,第一○一~一○七頁。
    2.伊慶春:「都市居民的鄰里滿足程度-以台中市居民為例」,刊於思與言第廿三卷第三期,民國七十四年九月,第六三~七二頁。
    3.邱春鳳:「台灣地區鄰里關係的測定」,社會建設第廿四期,民國六十四年九月,第九七-一○七頁。
    4.易譯翔譯:「迷你電話電腦在法國」,刊於經濟雜誌第十九期,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第五五-五六頁。
    5.林瑞穗:「都市社區鄰里關係,社區團結與社區發展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五號,民國六十七年七月,第卅八-六二頁。
    6.施長要:「台灣農民公共事務消息來源之研究」,新聞學研究第十集,民國六十一年,第八八-九一頁。
    7.范珍輝:「健全社區組織,擴大發展功能」,載於社區發展季刊第廿六號,民國七十三年六月,第十三~十八頁。
    8.郎裕憲:「選得愈多不一定愈民主-關心人士談地方派系」,刊於聯合月刊第三期,民國七十年十月,第十六頁。
    9.胡鴻仁、林鶴玲:「台灣地方派系大觀」,聯合月刊第三期,民國七十年,第十二~廿三頁。
    10.柴松林:「國民消息來源與意見反映系統研究」,時報雜誌第一二五、一二六期,民國七十一年。
    11.徐震:「論社區與村里在社區發展工作中不同的意義與功能」,載於社區發展季刊第廿四號,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第五~十二頁。
    12.華力進:「自功能觀點檢討台灣地區鄉鎮縣轄市政府體制」,中國行政卅八期,政大公企中心暨公共行政研究所,民國七十四年二月,第十三~卅四頁。
    13.陸光:「社會工作師與村里幹事不同」,列於社區發展季刊第廿四號,民國七十年十二月,第十三-廿頁。
    14.黃清高:「都市居民社會網絡之研究」,刊於思與言,第廿三卷第三期,民國七十四年九月,第卅五~六十二頁。
    15.曾華源譯:「社會工作者為多重角色的通才實務工作者」,刊於社區發展季刊第卅四期,民國七十五年六月,第九十七-一○六頁。
    16.葉鍵得:「從健全基層組織談村里幹事行政革新」,中國地方自治第卅一卷十一期,民國六十八年三月,第十八~十九頁。
    17.董翔飛:「近卅年來的台灣地方政府」,反攻第四○三期,民國六十五年六月,第十頁。
    18.揚振芳:「社區發展與健全基層行政」,載於社會建設第36. 37.聯號,民國六十八年六月,第四十三-四十四頁。
    19.詹中原:「派系在選舉中之角色分析」,中國論壇第13卷五期,民國七十年十二月,第四八-四九頁。
    20.「台灣省推行社會工作員制度工作報告」,省社會處,刊於社區發展季刊第廿四號,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第廿四~卅二頁。
    21.劉必榮:「政治溝通、溝通政治」,幼獅月刊五卷六期,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第十三頁。
    22.鳳雛:「台灣未來飛躍的十五年」,刊於經濟雜誌第十三期,民國七十四年五月,第五十二頁。
    23.薄慶玖:「台灣省村里制度之研究」,思與言九卷四期,民國六十年十一月,第十三~卅頁。
    24.賴慧貞:「在職訓練模式與運作之研究分析」,刊於社區發展季刊第廿七號,民國七十三年九月,第四六~五六頁。
    25.謝高橋:「轉型社會的離婚現象」,張老師月刊第一九號,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第一○頁。
    26.蕭蔚:「鄰里計劃的社會學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十二號,民國六十九年,第卅一-卅七頁。
    27. Priscilla Buckley: 「迷你通的奇妙世界」,刊於讀者文摘一九八七年三月號,第四一-四七頁。
    28.中央日報75.9.25.第七版。
    29.中央日報75.12.20.第六版。
    30.中央日報76.1.3.第七版。
    31.中央日報76.1.20.第六版。
    32.中央日報76.9.26.第三版。
    33.台灣新生報75.8.7.,第二版社論。

    (四)研究學術論文
    l.何忠良:
    「鄰里單元思想演變及規劃系統研究」,成大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
    2.李惠明:「台北市里長角色之研究」,政大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
    3.吳聰成:「台灣省鄉鎮縣轄市公所組織及職權之研究」,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三年。
    4.吳聰賢:「農業消息之傳播」,農業推廣叢書第五種,台大農業推廣系,民國五十三年。
    5.林錫棋:「台中市里幹事工作滿足之研究」,未出版,民國七十四年七月。
    6.林怡岑:「縣政府與民眾間溝通之研究」,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
    7.徐佳士:「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政大新聞研究所,民國六十四年。
    8.陳德禹、朱志宏:健全基層組織發揮功能以加強為民服務,國科會研究報告,民國六十八年。
    9.陳滄澤:「台北市基層行政組織之研究」,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四年。
    10.郭立民:「台北市里民大會之研究」,政大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
    11.黃正雄:「里長角色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
    12.黃有志:「在社區發展中社區與村里功能之比較分析」,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13.黃癸楠:「台灣省社會工作員制度之研究」,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4.張巧珍:「社區理事會在社區發展中所擔任之角色研究」,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5.曾華源:「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員在社區工作中角色期望之研究」,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16.馮靜如:「我國行政現代化-形式主義問題之探討」,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二、英文部分:
    1. Alexander, C., "The City as a Machanism for Sustaining Human Contact", working Paper NO. 50, Bereley, Calif. Institute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Calif, 1966.
    2. Almond, Gabriel A.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See Almond, Gebrial A. & Coleman, J. S ., (eds.)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Princeton: Princetan University Press , 1960.
    3. Easton, David,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cd Cliffs , N.J., 1965 .
    4. Easton, D & Dennis, J.,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 McGraw-Hill, 1969.
    5. Greenstein, F. I.,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Sills , D. L. et al.,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The Mcmillan Company and the Free Press, Vol. IV. 1968.
    6. Huntington, .Sammel P. and Nelson, Joan M., "No Easy Choice :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7. Kast, F. E. and Rosenweig, J. 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3nd ed.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N. Y. 1979.
    8. Kweit, Mary G. & Kweit , Robert W., " Implemen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Bureucratic Society", N. Y. Praeger Publishers , 1981.
    9. Langton , Kenneth P., "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 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10. Lipsky, Micheal: "Streel-Level Bureaucracy 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 ",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 N. Y., 1980.
    11. McClosky , Herbert ,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 Vol. XII,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8 .
    12. Milbrath, Cf. Lester W. & Goal, M. L., "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icago, Rand McNally, 1976.
    13. Milgram, Stan1ey,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in Cities", Science, 167(March), 1970.
    14. Nie , Norman H. & Verba Sidney , "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eds., "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IV.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75.
    15. Perlman, Robert & Gurin Arhold : "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Planning", W. A. Friel Lowede, 1972. 台灣環球書局翻印。
    16. Pye, Lucian W. "Political and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tems , Vol. 3, No.3, 1969.
    17. Simmel, Geory, "The Sociology of Geory Simmel," Translated by K. H. Wolff , N.
    Y. Free Press, 1950.
    18. Weiner, Myr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risis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Leonard Binder and James S. Coleman eds ., "Crisi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87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16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