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1/141868 (78%)
Visitors : 47499426      Online Users : 91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064


    Title: 金.元之際中原知識階層及其對蒙古汗廷之影響
    Authors: 郭慶文
    Contributors: 哈勘楚倫
    郭慶文
    Date: 1988
    Issue Date: 2016-05-04 17:26:16 (UTC+8)
    Reference: 參考書目
    一、史料
    王若虛 「滹南遺老集」,收在「叢書集成新編」冊六十五,台北:新文豐出服社,1985。
    王鶚 「汝南遺事」,收在「叢書集成新總」冊一百一十七,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王惲 「秋澗集」,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一千兩百~一千兩百零一,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元好問 「遺山集」,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一千一百九十一,台北:商發印書館,1986。
    「中卅集」,台北:鼎文書局,1973。
    宋濂等 「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86。
    李志常 「長春真人西遊記」,收在王國維編註「蒙古史料四種」頁221起,台北:正中書局,1962。
    李道謙 「甘水仙源錄」,收在「正統道藏」,冊三十三,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佚名 「大元通制條格」,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
    佚名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
    佚名 「玄風慶會錄」,收在「正統道藏」冊(五),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佚名 「蒙古黃金史」,札奇斯欽翻譯並註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佚名 「蒙古秘史」,札奇斯欽翻譯註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佚名 「聖武親征撮」,收在王國維編註「蒙古史料四種」頁1起,台北:正中書局,1962。
    姚燧 「牧庵集」,收在「叢書集成新編」冊五百四十,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耶律楚材 「湛然居士集」,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一千一百九十一,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西遊錄」,收在「叢書集成新編」冊九十七,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范曄 「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
    郝經 「陵川集」,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一千一百九十二,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許衡 「許魯齋集」,收在「叢書集成新編」冊七十五,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彭大雅及徐霆 「黑韃事略」,收在王國雄編註「蒙古史科四種」頁465起,台北:正中書局,1962。
    馬祖常 「石田集」,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一千兩百零六,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陶宗儀 「南村輟耕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袁宏 「後漠記」,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三百零三,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袁桷 「清容居士集」,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一千兩百零三,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脫脫等 「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
    脫脫等 「金史」,台北:鼎文書局,1984。
    張金吾輯 「金文最」,蘇州書局,1985。
    張德輝「嶺北紀行」,收在王惲「秋澗集」卷一百。
    張養浩「歸田類稿」,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一千一百九十二,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祥邁 「辯偽錄」,收在「大藏經」冊五十二,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
    虞集 「道園學古錄」,收在「四部備要」,台北:中華書局,1971。
    趙珙 「蒙韃備錄」,收在王國維編註「蒙古史科四種」頁431起,台北:正中書局,1962。
    趙秉文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收在「叢書集成新編」冊七十五,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趙孟 「松雪齋集」,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一千一百九十六,台北:商務印書館。
    劉祁 「歸潛志」,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一千零四十,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劉因 「靜修文集」,收在「叢書集成新編」冊六十五,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魏初 「青崖集」,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一千二百一十四,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歐陽玄 「圭齋文集」,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一千兩百一十,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蘇天爵 「元朝名臣事略」,收在「四庫全書珍本」第九集,台北:商務印書館。
    「元文類」,收在「國學基本叢書」冊一百九十六,台北:商務印書館。
    「茲溪文稿」,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一千二百一十四,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Juvaini 「世界征服者史」,何高濟譯,呼和浩特:人民出版社,1980。
    Rashid al-Din 「史集」,余大鈞、周建奇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二.專論、專著
    (一)金、元史部份
    王民信
    1973 「元朝的幾部『札撒』」,刊於「故宮圖書季刊」卷四,,第一期頁十七起;第二期頁十三起。
    巴雅爾
    1980 「關於『蒙古秘史』的作者和譯者」,收在「蒙古史研究究論文集」頁165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札奇斯欽
    1965 「西域和中原文化對蒙古帝國的影響和元朝的建立」,刊於「大陸雜誌」第三十卷第十期,頁11起。
    1971 「說元史中的『必閣赤』并論元初的『中書令』」,刊於「邊政年報」第二期,頁19起。
    1987 「蒙古文化與社會」,台北:商務印書館。
    宇文懋昭
    「大金國志」,台北:廣文書局,1968。
    宋德金
    1985 「建國以來遼金史若干問題研究」,收在「遼金史論文集」頁564起,遼寧:人民出版社,1985。
    李則芬
    1973 「漢蒙思想衝突對元代政治的影響」,刊於「東方雜誌」復刊卷七,第三期頁33起。
    1974 「蒙古羊羔兒利與元初斡脫錢之研究」,刊於「東方雜誌」復刊卷七,第九期頁29起;第十期頁44起。
    1974 「明人歪曲了元代歷史」,刊於「東方雜誌」復刊卷八,第五期頁21起;第六期頁37起。
    匡裕徹
    1983 「元代色目人對中國經濟和文化的貢獻」,收在「元史論集」頁536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多憐希布等著
    1966 「蒙文蒙古史」,烏蘭巴圖爾。
    那木云
    1980 「關於十一至十三世紀蒙古族社會的性質」,收在「蒙古史研究論文集」頁27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林瑞翰
    1958 「晚金國情之研究」,收在「大陸雄誌」卷十六,第六期期頁173起;第七期頁216起。
    洪鈞
    (清) 「元史譯文補證」,收在鼎文版「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冊(七),台北:鼎文書局,1986。
    柯劭忞
    (民國) 「新元史」,台北:藝文印書館。
    哈勘楚倫
    1987 「淺談成吉思汗大雅薩法典」,台北:蒙藏委員會。
    姚從吾
    1952 「金世宗對於中原漢化與女真舊俗的態度」,收在「東北史論叢」(下冊)頁118起
    1955 「忽必略對漢化態度的分析」,收在前揭書頁376起。
    1958 「漫談元朝秘史」,收在札奇斯欽「蒙古秘史新譯並註釋」頁1起,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1959 「金朝上京時期的女真文化與遷燕後的轉變」,收在「東北史論叢」(下冊)頁31起。
    1962 「耶律楚材西遊錄足本校注」,刊於「大陸雜誌史學叢書」第二輯第三冊,頁61起。
    1963 「金元之際元好問對於保全中原傳統文化的貢獻」,刊於「大陸雜誌」卷二十六,第三期頁1起。
    1964 「女真漢化的分析」,刊於「大陸雜誌」卷六第三期頁23起。
    1965 「元初封龍三老之一李治與關於他的若干問題」,收在「陳百年先生執教五十週年暨八秩大壽紀念論文集」。頁153起。
    1966 「成吉思汗信任邱處機這件事對於保全中原傳統文化的貢獻」,刊於「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十五期,頁209起。
    1967 「忽必烈汗與蒙哥汗治理漢地的岐見」,刊於「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十六期,頁207起。
    1970 「元好問癸己上耶律楚材書的歷史意義與書中五十四人行事考」,收在「姚從吾先生全集」(六),頁155起。
    1973 「遼金元史講義-(乙),金朝史」,收在「姚從吾先生全集」冊(三),台北:正中書局。
    1982 「成吉思汗時代的沙曼教」,收在「姚從吾先生全集」冊(六)頁139頁起,台北:正中書局。
    1982 「元世祖忽必烈汗:他的家世、他的時代與他在位期間重要設施」,收在前揭書頁399起。
    1982 「元世祖崇行孔學的成功與所遭遇的因難」,收在前揭書頁417起。
    宮崎市定
    1975 「以元朝治下的蒙古官職為中心的蒙漢關係-科舉復興意義的再檢討」,胡其德譯,刊於「食貨月刊」卷五,第八期頁383起。
    孫克寬
    1958 「元代神秘人物劉秉忠與其『藏春集』」,收在「蒙古漢軍與漢文化研究」頁99起,台北:文星書店。
    張興唐
    1972 「元代官制的研究」,刊於「輔大人文學報」第三期,頁289起。
    張瑞成
    1979 「元世祖時代漢人任職中書丞相府之情形」,收在「中國國邊政」第六十五期,頁2起。
    張博泉
    1961 「論金代猛安謀克制度的形成、發展及破壞的原因」,收在「遼金史論文集」頁343起,遼寧:人民出版社,1985。
    1984 「金史簡編」,遼寧:人民出版社。
    陳新會
    1935 「元西域人華化考」,台北:世界書局,1970。
    陳高華
    1980 「元代戶等制略論」,收在「蒙古史研究論文集」頁151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陶晉生
    1968 「金元之際女真與漢人通婚之研究」,收在「邊疆史研究究集-宋金時期」頁77起,台北:商務印書館」?1977。
    1977 「完顏昌與金初的對中原政策」,收在前揭書頁343起。
    1977 「劉祁與歸潛志_」,收在收在前揭書頁87起。
    屠寄
    (清) 「蒙兀兒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3。
    黃時鑒
    1985 「元朝史話」,北京:北京出版社。
    楊家駱
    1984 「金史識語」,收在「新校本金史并附編七種」冊一,台北:鼎文書局。
    1984 「金史述要」,收在前揭書同冊。
    1984 「新補金史文藝文志」,收在前揭書冊(五)
    1986 「元史述要」,收在「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冊(七),台北:鼎文書局。
    楊樹藩
    1973 「遼金貢舉制度」,刊於「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五期頁71起。
    楊志玖
    1983 「元世祖時代『漢法』與『回回』之衝突-緒言」,收在在元史三論」頁241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984 「元代回回人的政治地位」,收在前揭書頁245起。
    賈敬顏
    1980 「釋『行國』-游牧國家的一些特徵」,校在「蒙古史研究論文集」頁107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榮峻、高文德
    1980 「論蒙古諸部統一前的氏族殘餘」,收在「蒙古史研究論文集」頁1起,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崇文
    1968 「元漢人地位考」,博士論文。
    鄭素春
    1987 「全真教與大蒙古國帝室」,台北:學生書局。
    蔣武雄
    1980 「蒙古初期與遼金之軍政關係」,刊於「中國邊政」第七十一期,頁21起。
    箭內互
    1975 「元代蒙漢色目待遇考」,陳捷、陳清泉譯,台北:商務印書館。
    錢君曄
    1961 「試論紅襖軍起義」,收在「遼金史論文集」頁343起,遼寧:人民出版社,1985。
    蕭啟慶
    1961 「蘇天爵和他的元朝名臣事略」,刊於「大陸雜誌」卷二十二,第五期頁143起。
    1962 「忽必路時代潛邸舊侶考」,刊於「大陸雜誌」卷二十五,第一期,頁16起;第二期,頁57起;第三期,頁86起。
    韓儒林等鋼
    1985「中國大百科全書。歷史-元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韓儒林主嶺,陳得芝等著
    1986 「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B
    1934 「蒙古社會制度史」,劉榮峻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
    d`Ohsson, C.
    1967 「多桑蒙古史」,馮承鈞譯,北京:中華書局。

    (二)其它
    余英時
    1976 「『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收在「歷史與思想」頁47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0 「古代知識階層的興起與發展」,收在「中國知織階層史論-古代篇」頁1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0 「東漢政權之建立與士族大姓之關係」,收在前揭書頁109起。
    1980 「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收在前揭書頁330起。
    1982 「道統與政統之間」,收在「史學與傳統」頁30,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1982 「中國知識份子的古代傳統」,收在前揭書頁71起。
    李燾
    (宋) 「續資治通鑑長編」,台北:世界出版社,1961。
    林恩顯
    1987 「中國邊疆研究有關理論與方法初探」,收在「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年報」第十八期,頁1起。
    林同濟
    1980 「大夫士與士大夫」,收在「知識份子與中國」頁37起,台北:時報出版社。
    1980 「士的蛻變-從技術到宦術」,收在前揭書頁45起。
    徐復觀
    1980 「中國知識份子的歷史性格及其歷史的命運」,收在「知識份子與中國」頁201起,台北:時報出版社。
    金觀濤及劉青峰
    1987 「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台北:谷風出版社。
    孫鐵鋼
    1982 「書生議論-士人與士風」,收在「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吾土與吾民」頁89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高承恕
    1982 「布賀岱與韋伯:歷史對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的意義」,收在「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頁95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倬雲
    1980 「社會學與史學」,收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頁349起,台北:華世出版社。
    畢浣
    (清) 「續資治通鑑」,台北:文光出版社, 1975。
    張純及王曉波
    1984 「韓非思想的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寅恪
    1981 「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關係」,收在「陳寅恪先生文集」(一),頁180起,台北:里仁書局。
    陶晉生
    1977 「邊疆民族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收在「邊疆史研究集-宋金時期」頁1起,台北:商務印書館。
    黃寬重
    1982 「從塢保到山水寨-地方自衛武力」,收在「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吾土與吾民」頁227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葉啟政
    1980 「從文化觀談知識份子」,收在「知識份子與中國」頁23起。
    雷海宗
    1984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台北:里仁書局。
    趙翼
    (清) 「二十二史?記」,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
    錢穆
    1977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瞿同祖
    1976 「中國的階層結構及其意識型態」,劉紉尼譯,收在「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頁267,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顧頡剛(銘堅)
    1985 「秦漢的方士與儒士」,台北:里仁書局。
    屠格涅夫
    1979 「父與子」,譯者不詳,台北:遠景出版社。
    Bary, W. T.
    1976 「中國的專制政治與儒家理想」,張承堂譯,收在「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頁213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Braude1, Fernand
    1980 "On History", translated by Sarah Matthew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berhard, Wolfram
    1976 「漢代天文學與天文學家的政治功能」,劉紉尼譯,收在「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頁23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Mannheim , Karl
    1936 "Idelolgy and Utopia" translated by Louis Wirth and Edward Shils. New York : A Harrest Book 。
    Reischauer , E.O. & Fairbank , J.K.
    "East Asia-The Great Tradition" , Harvard Uni., 1960 。
    Sorokin , P.A.
    1959 "Social and Cultural Mobility" , Glencoe , III. Free Press。
    Weber. Max
    1951 "The Religion of China"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ans H. Greth , The Free Press。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etc.. Berkel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5 「學術作為一種志業」,故在「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頁91起,台北:允晨出版社。
    1985 「政治作為一種志業」,收在前揭書頁153起。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Ethnolog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8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