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79335      Online Users : 97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490


    Title: 胡錦濤時期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因素研究
    Authors: 施喻琁
    Shih, Yu Hsiuan
    Contributors: 朱新民
    施喻琁
    Shih,Yu Hsiuan
    Keywords: 中美關係
    臺灣問題
    中共十六大
    美中臺三角關係
    Date: 2007
    Issue Date: 2016-05-06 16:44:07 (UTC+8)
    Abstract: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曾在會見美國前國務卿Henry Alfred Kissinger時感慨地說:「三十年前中美關係最核心的問題是臺灣問題,三十年後中美關係最核心的問題還是臺灣問題。」可見臺灣議題在中美關係中是非常敏感的,如果處理不當,很有可能會引發戰爭。不過,David Shambaugh和James R. Lilley認為,中美關係在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的發展勢頭良好,臺灣議題已不再是中美關係中的核心議題。北京和華盛頓基於本身的國家利益來看待臺灣問題。臺灣因素雖然無法影響中美關係的總體格局,但在某些時候卻可以對兩國的發展造成殺傷力。臺灣問題是因國共內戰和美國的亞太戰略而產生,它涉及到臺灣的主權歸屬。按照中共的看法,中華民國已經滅亡了,因此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臺灣因素攸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國家統一和國家安全,因清末以降中國遭受列強侵略下,中共認為,外國勢力的介入讓臺灣問題遲遲無法解決。中共十六大後,務實彈性的第四代領導核心,採取「對外和平、對臺和解、對內和諧」的策略,並且認為「經美制臺」是遏制臺獨的有效途徑,即北京到臺北的最短距離,是經過華盛頓。胡錦濤於去年四月提出發展中美關係的六點主張:第一,增進了解,擴大共識,構築長期穩定的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第二,把握機遇,開拓思路,鞏固和擴大經貿合作基礎。第三,恪守原則,履行承諾,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基礎上妥善處理臺灣問題。第四,密切磋商,迎接挑戰,加強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第五,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不斷加強兩國人民的友好交流。第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正確看待和處理彼此的差異。中美兩國對臺灣議題的南轅北轍觀點,並未影響到繼續合作的空間,因為雙方有許多共同的利益與合作的議題。不管是北京、華盛頓或臺北都有朝正面方向發展之取向,呈現出一種微妙平衡的態勢,但也很可能因為美中臺三方間的兩方過度接近或過度敵對,衍生一些狀況出來。揆諸實際,影響中美關係的因素,錯綜複雜,而臺灣位居要津,重要時刻能發揮關鍵性角色,不能等閒視之。中共和美國對敏感的臺灣議題上採取積極態度,也就是說在維護臺海穩定方面共同遏制臺獨。本論文嘗試就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上任後,國際局勢影響下的中美關係發展趨勢,以及中美互動對臺灣的影響做一闡述,並解析臺灣在政治、經濟與軍事等三個層面對中美關係的可能影響,檢視其中的轉折與意涵,進一步展望未來國際局勢的變化和中美關係的發展對臺灣的影響提出因應之道,讓我們鑑往知來,掌握關鍵,知所因應。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主編,2002。《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北京:軍
    事科學出版社。
    王良能,2000。《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臺北:唐山出版社。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
    石之瑜,1994。《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書局。
    石志夫,1994。《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史:1949.10-1989.1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田進、俞孟嘉等,1999。《中國在聯合國局─共同締造更美好的世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安衛、李東燕,2000。《十字路口上的世界-中國著名學者21世紀的國際焦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江振昌編,1993。《國際新秩序的探索與中共》。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李五一,2002。《大國關係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英明,2003。《重構兩岸與世界圖像》。臺北:生智文化。
    李英明主編,2003。《2002~2003年亞太形勢發展與展望》。臺北:遠景基金會。
    李英明,2004。《國際關係理論與反思》。臺北:揚智文化。
    李慎明、王逸舟主編,2001。《2002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汪新生編,2003。《九一一與中國加入 WTO 之後的亞太地區國際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何頻,1994。《鄧小平之後的中國:四十三位名家多角度分析》。臺北:新新聞。
    明居正,1992。《國際政治體系之變遷》。臺北:五南出版社。
    邵宗海,2006。《兩岸關係》。臺北:五南。
    吳玉山,1997。《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臺北:正中書局。
    吳東林,2002。《劇變中的強權戰略》。臺北:時英出版社。
    吳國光,1994。《鄧小平之後的中國:解析十個生死攸關的問題》。臺北:世界。
    周煦,1999。《冷戰後的美國東亞政策》。臺北:生智文化。
    周煦編,1994。《後冷戰時期中共對外政策》。臺北:政治大學外交系所。
    胡鞍鋼主編,2002。《中國戰略構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倪世雄等著,2001。《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宮少朋、朱立群、周啟朋編,1999。《冷戰後國際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信強,2005。《「半自主」國會與臺灣問題:美國國會外交行為模式》。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翁明賢,1998。《二○一○中共軍力評估》。臺北:麥田出版。
    翁明賢,1998。《未來臺海中的美國》。臺北:麥田出版。
    席來旺,1996。《廿一世紀中國戰略大策劃─外交謀略》。北京:紅旗出版社。
    許志嘉,2000。《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臺北:水牛出版社。
    許志嘉,2004。《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臺北:生智。
    陳岳,2002。《中國國際地位分析》。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陳雲林編,1998。《中國臺灣問題》。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
    郭瑞華,1996。《中共對臺工作組織體系概論》。臺北:法務部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資中筠、何迪編,1991。《美臺關係四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蘊嶺編,2001。《二十一世紀:世界格局與大國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楊潔勉,2000。《後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外交政策比較研究》。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
    楊潔勉等,2002。《世界格局中的臺灣問題:變化和挑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賈慶國、湯煒,1999。《棘手的合作:中美關係的現狀與前瞻》。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楚樹龍,2001。《冷戰後中美關係的走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蔣曉燕、信強,2005。《美國國會與美國對華安全決策(1989-2004)》。北京:時事出版社。
    趙全勝,1999。《解讀中國外交政策》。臺北:月旦。
    趙建民,1994。《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臺北:永業出版社。
    盧曉衡主編,2002。《中國對外關係中的臺灣問題》。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錢其琛,2003。《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蘇格,1998。《美國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二)譯著
    David M. Lampton著,計秋楓譯,2003。《同床異夢》(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James H. Mann 著,林添貴譯,1999。《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
    密》。臺北:先覺出版公司。
    James R. Lilley & Chock Downs合編,張同瑩、馬勵、張定綺譯,1999。《臺灣有
    沒有明天?-臺海危機美中臺關係揭密》。臺北:先覺。
    Zbigniew Brzezinski著,林添貴譯,1999。《大棋盤》。臺北:立緒出版社。
    (三)專書論文
    辛旗,1996。〈國際戰略環境的變化及臺灣問題〉,王家英、孫同文合編,《兩岸
    關係的矛盾與出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90。
    翁明賢,2003。〈兩岸軍力比較與臺灣因應之道〉,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
    臺北:新文京開發。頁147-190。
    (四)期刊論文
    于有慧,1999。〈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
    于曉輝,1996。〈戰後美國對抗政策的調整與演變〉,《現代國際關係》,第6
    卷,頁33-36。
    王立,2002。〈試析美國對華政策的波動期現象〉,《國際問題研究》。
    王海涵,1997。〈論克林頓政府的對華政策及其前景〉,《現代國際關係》,第
    1卷,頁3-8。
    王逸舟,1999。〈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
    略與管理》,第6期。
    王緝思,1993。〈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國外交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
    1期。
    王緝思,1996。〈「遏制」還是「交往」?〉,《現代國際關係》,第1卷,頁
    1-6。
    吳心伯,2002。〈從美國亞太戰略看布希政府對臺政策〉,《現代國際關係》,
    第5期。
    吳心伯,1993。〈轉換中的中美關係〉,《中國外交》,第8期。
    吳玉山,2000/7。〈臺灣總統大選對於兩岸關係產生的影響:選票極大化模式與
    戰略三角途徑〉,《遠景季刊》,第1卷第3期,頁1-31。
    邱坤玄,1999。〈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30
    卷第3期。
    席來旺,1998。〈積極推進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現代國際關係》,第
    5卷,頁2-7。
    時殷弘,2003。〈中國近期主要對外戰略問題〉,《戰略與管理》。
    梁守德,2004。〈淺談中國的新國際觀和外交戰略的新思維〉,《國際政治研究》,
    第2期,頁6。
    倪世雄、盧義民,1993。〈冷戰後中美關係初探〉,《中國外交》,第8期。
    許志嘉,2000。〈後鄧小平時期中共外交政策的持續與演變〉,《國際關係學報》,
    第15期。
    楚樹龍,1996。〈中美關係面臨戰略選擇〉,《現代國際關係》,第11卷,頁2-7。
    楊永明,1999/12。〈東協區域論壇:亞太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對話機制〉,《政治
    科學論叢》,第11期,頁145-180。
    楊潔勉,2000。〈跨世紀世界格局中的美國全球戰略〉,《國際問題研究》,第
    2期。
    劉江永,1998。〈克林頓訪華與中美日關係新趨勢〉,《現代國際關係》,第7卷,
    頁2-6。
    蕭全政,2001/6。〈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臺灣的角色〉,《政治科學論叢》,
    第14期,頁201-222。
    (五)報紙
    1993/11/5。〈鄧選第三卷中的幾個重要主張〉,《聯合報》,版7。
    2000/3/15。〈朱鎔基警告臺獨〉,《新華社》。
    林晨柏,2000/4/23。〈陳水扁:只要一中不是原則,聯邦、邦聯、國協都可談〉,
    《中國時報》,版1。
    2000/8/18。〈陳總統:國統綱領統一是否唯一結論值得探討〉,《中國時報》,版1。
    2001/1/2。〈總統元旦文告北京可能冷處理〉,《中國時報》,版15。
    2002/8/4。〈美學者驚訝但指華府不會激烈反應〉,《中國時報》,版3。
    傅依傑,2002/9/15。〈唐家璇在聯大提一中新三段論」,《聯合報》,版4。
    2002/11/9。〈對臺「新三段論」 中共正式提出 大陸學者分析江澤民談話 繼續警告臺獨 但臺灣問題非最急迫問題〉,《聯合報》。
    2002/11/14。〈解決臺灣問題 冀望臺灣民眾〉,《聯合報》。
    2003/1/3。〈中共首度回應陳總統元旦談話〉,《中央社》。
    2003/1/17。〈蔡英文:直航對臺灣有經濟價值〉,《工商時報》。
    2003/3/26。〈臺灣力挺 美國極為感謝 副助理國務卿薛蘭迪首度公開致意 指中共
    威脅日增 臺灣如需強化武裝 華府非常樂意相助〉,《中國時報》。
    2003/4/5。〈楊慶安教授為文呼籲美國不可犧牲臺灣〉,《中央社》。
    2003/5/20。〈WHO應把接納臺灣視為不可迴避的責任〉,《聯合報》,版2。
    2003/5/21。〈扁宣示推動加入WHO公投泛綠立委呼應 痛批中共不顧臺灣人民死
    活〉,《中華日報》。
    2003/5/21。〈大陸學者籲兩岸合作抗煞〉,《中國時報》。
    2003/7/18。〈王在希看公投:反對挑戰一中〉,《聯合報》。
    2003/7/19。〈王在希再談反公投 宣示甚於警示〉,《中國時報》。
    2003/7/25。〈臺灣為政治考量公投 美不支持 亞太副助卿薛瑞福明確表示 看不出
    有服人理由公投 國務院發言人:嚴肅看待扁不推動統獨公投之宣示〉,《聯
    合晚報》。
    2003/7/26。〈臺灣問題 美不會忽略中共意見 陳雲林、周明偉密訪華府 雖未達成
    共識 但美提到「兩岸人民」和平解決〉,《聯合報》。
    2003/7/27。〈多位學者不認為公投將影響臺美中關係〉,《中央社》。
    2003/7/27。〈華府臺北關係新變數〉,《中國時報》。
    2003/7/31。〈中共國臺辦發言人稱反對借公投進行分裂活動〉,《中央社》。
    2003/8/2。〈扁操作公投 一盤勝選的棋局 一方面持續與美溝通 不讓問題失控 一
    方面利用中共杯葛 藉藍綠對抗得利〉,《聯合報》。
    2003/8/2。〈阿米塔吉:確信扁會小心操作公投 注意到陳總統某次談話沒再提一
    邊一國 「公投是否明智 臺灣內部應辯論」〉,《聯合報》。
    2003/8/2。〈臺公投議題 美中找到妥協點 臺北若不重複一邊一國 北京就不對島
    內事務置喙 華府也沒站在臺北這邊〉,《聯合報》。
    2003/8/20。〈兩岸金錢外交 轉戰高價訂單 透過美國施壓臺灣 中共愈操愈熟!兩
    岸對立政經糾纏 跳不出的漩渦?〉,《聯合報》。
    許湘欣,2003/9/5。〈以中華民國(臺灣)加入聯合國是依據可行性〉,《中央社》。
    許湘欣,2003/9/5。〈臺灣不管用什麼名稱加入聯合國 實力最重要〉,《中央社》。
    2003/9/7。〈美中國問題專家:扁堅持公投 大選考量 意在利用SARS及WHO議
    題延續臺灣「反中」情緒 爭取選票〉,《中國時報》。
    2003/9/19。〈阿米塔吉:臺灣沒必要辦WHO公投 指臺灣人民希望參與世衛是很
    清楚的事 他未見臺灣有打消公投跡象〉,《聯合報》。
    2003/9/20。〈扁政府的公投戰略思維〉,《聯合報》。
    2003/11/2。〈陳總統:感謝過境禮遇 臺美關係成長 密集接見美方政要 國會臺灣
    連線議員期待下次能在華府相迎〉,《中國時報》。
    2003/11/02。〈扁:總有一天進聯合國 指過境美國待遇越來越好 夏馨:背後支持
    的是布希〉,《聯合晚報》。
    2003/11/3。〈陳總統以人權語言傳達了臺灣人的心聲〉,《中國時報》。
    2003/11/4。〈扁:外交禮遇突破 都經美同意 包括與僑胞握手、人權晚會餐會、
    國會議員午宴及東河上的僑宴開放採訪 絕非臨時起意 「最重要的是不應有
    突兀之舉」〉,《聯合報》。
    2003/11/7。〈欣榮圓滿美中臺關係新里程〉,《中國時報》。
    2003/11/14。〈北京藉CEPA對臺灣啟動新的經濟攻勢〉,《中國時報》。
    2003/11/23。〈臺灣應加強自由化 開創新局 積極吸引全球資源及大陸資金、人才
    來臺,擴大在區域經貿圈中的角色及分量,避免受困於政治因素,而在區域
    經貿結盟的風潮中被邊緣化。〉,《工商時報》。
    2003/11/28。〈藍綠北京 三方拉鋸將持續〉,《聯合報》。
    2003/11/28。〈中共國臺辦 暫不回應 大陸學者余克禮認為 議題不設限部分 仍可
    能引爆兩岸危機〉,《聯合報》。
    2003/11/28。〈公投法三讀 制憲、統獨議題排除 防禦性公投過關 明定提案事項
    須經「審議委員會」認定政院指責國親「立法獨裁」 不排除提覆議 二、三
    讀條文有出入 民進黨團決聲請釋憲〉,《中國時報》。
    2003/11/30。〈操之在己!扁從防禦性公投使力〉,《中國時報》。
    2003/12/6。〈南德日報社論:中國應以臺灣民主為榜樣〉,《中央社》。
    劉屏,2003/12/11。〈選情發燒 美不得不放棄模糊策略〉,《中國時報》。
    2003/1/26。〈華府媒體報導華航包機直航上海指出意義重大〉,《中央社》。
    2003/12/10。〈中美趨務實 美臺恐緊縮?〉,《中國時報》。
    2003/12/10。〈布希:臺灣 領導人 可能要改變現狀 與中共總理溫家寶會談 「反
    對臺灣領導人最近的言論及行動」 是近來美國最強烈的立場宣示〉,《聯合
    報》。
    2004/3/21。〈新聞幕後 臺灣第一次 雖未過關但深具意義〉,《中國時報》。
    2004/5/20。〈華府學者指陳總統演說有很大進步〉,《中央社》。
    2004/5/20。〈北京學者:今年底前兩岸關係相對平靜〉,《中央社》。
    2004/5/21。〈五二○就職前中國臺辦發表聲明談兩岸關係〉,《經濟日報》。
    2004/5/21。〈美學者對陳總統演說多表肯定但仍有部份關切〉,《中央社》。
    2004/9/17。〈凱德磊案影響臺美關係? 游揆:互動正常〉,《中央社》。
    2004/9/17。〈凱德磊事件 美學者金德芳指難以置信〉,《中央社》。
    2004/9/19。〈凱德磊案 恐衝擊臺美互信基礎 美國官員日後與臺灣接觸 會更有戒
    心或保留 將是此事最大負面效應〉,《聯合報》。
    2004/9/24。〈北京學者稱凱德磊案不會重創臺美關係〉,《中央社》。
    2004/10/26。〈鮑爾:尋求兩岸統一 勿片面扭曲 美兩岸政策不再模糊 鮑爾表明
    「臺灣不是獨立的,不享有作為國家的主權」 李大維:會請美方澄清〉,《聯
    合報》。
    2004/10/26。〈鮑爾訪問 大陸學者:階段性總結 朝核危機及臺海問題是東北亞緊
    迫議題〉,《中國時報》。
    2004/10/26。〈美官員:鮑爾改變美政策 智庫研究員葛來儀則指「臺灣無主權」
    是重話〉,《聯合報》。
    2004/10/26。〈北京智庫:不會接受鮑爾促談 大陸不會接受美國做調人 堅持兩岸
    中斷對話責任在臺灣〉,《聯合報》。
    2006/5/11。〈美副國務卿: 臺獨意謂戰爭 國會作證 美高層官員首度進一步闡明
    排斥臺獨〉,《聯合晚報》。
    2006/5/11。〈林中斌:臺美關係將有冷凍期〉,《中華日報》。
    2006/5/11。〈李潔明:美臺誤判造成不幸〉,《中華日報》。
    2007/1/2。〈《社論》評總統元旦祝詞與兩岸經貿政策談話〉,《工商時報》,版A2。
    2007/4/27。〈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 聖火傳臺北、港澳 是境外非國際
    路線〉,《中國時報》。
    2007/4/27。〈拒北京奧運聖火抵臺 美前官員建議臺採彈性〉,《中央社》。
    2007/4/28。〈國旗迎聖火 中共怎打壓 中共固然想矮化臺灣 我們若能藉體育盛事
    展現「軟實力」 比外交國防更有效〉,《聯合報》。
    2007/5/19。〈「踢館」能把臺灣送進國際組織?〉,《聯合報》,版2。
    許博淳,2007/5/27。〈加強民間互動 促進彼岸民主陸委會:臺灣戰略價值不在軍
    力對抗 而在我為民主標竿〉,《青年日報》,版2。
    林芥佑,2007/6/14。〈勞里斯:中國發展各式飛彈已改變臺海現狀〉,《中央社》。
    (六)網際網路
    關中,2001/12/27。〈九一一事件後的中美關係〉,《國政評論》。< http://www.npf.org.tw/psearch-1.htm >。
    呂其昌,2002/2/10。〈中美關係出現平穩發展的勢頭〉,《中國網》。
    周琪,2002/2/26。〈中美關係中的人權問題〉,《中國網》。
    楊念祖,2002/3/18。〈美核武新策左右全球安危〉,《國政評論》。< http://www.npf.org.tw/psearch-1.htm >。
    蘇格,2002/10/22。〈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之際的兩國關係審視〉,《中國網》。
    魏宗雷,2002/10/23。〈中美首腦會晤與當前中美關係〉,《中國網》。
    魏宗雷,2002/10/29。〈「和而不同」是中美關係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中國網》。
    阮宗澤,2003。〈中美關係此時此刻〉,《世界知識》,第24期,《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12/20/content_2767806.htm>。
    李華球,2003/4/4。〈北韓核危機與美中關係未來走向〉,《國政評論》。< http://www.npf.org.tw/psearch-1.htm >。
    徐琳,2005/1/26。〈春節包機成行,陳水扁成就「表面風光」?〉,《華盛頓觀察
    週刊》,第4期,
    <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story.cfm?storyid=1712&charid=2>
    徐琳,2005/2/2。〈美冷靜回應大陸《反分裂法》,臺灣「公關備戰」〉,《華盛頓觀
    察週刊》,第5期,<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index.cfm?charid=2>。
    2005/3/14。〈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答中外記者問(實錄)〉,《人民網》。
    李焰,2005/8/3。〈推演中美大棋局--前任駐華大使們眼中的中美關係〉,《華盛頓觀察週刊》,<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index.cfm?charid=2>。
    徐琳,2005/8/3。〈臺灣的水果政治〉,《華盛頓觀察週刊》,第28期,<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index.cfm?charid=2>。
    楊永明,2005/9/14。〈中美關係 再確認 再保證〉,《國政評論》,<
    http://www.npf.org.tw/psearch-1.htm >。
    徐琳,2005/11/9。〈兩岸之結何時解?--專訪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
    博士〉,《華盛頓觀察週刊》,
    <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index.cfm?charid=2>。
    徐琳,2005/12/7。〈美中關係,臺灣還是不是定時炸彈〉,《華盛頓觀察週刊》,第
    43期,<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index.cfm?charid=2>。
    劉峰,2005/12/10。〈第二輪中美戰略對話落幕 美重申中美利益相關論〉,《人民網》,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4549/3931655.html>。
    徐琳,2005/12/14。〈從WHO到APEC:國際組織是臺灣的「最後舞臺」?〉,《華
    盛頓觀察週刊》,<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index.cfm?charid=2>。
    2006/1/11。〈南方周末:2006年中國外交前瞻〉,《新浪網》。
    徐琳,2006/1/18。〈大陸動臺灣民心 扁政府騎「熊貓」難下〉,《華盛頓觀察週
    刊》,第3期,<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index.cfm?charid=2>。
    徐琳,2006/1/25。〈陳水扁「斬」謝表改革新意元旦講話未被美國認同〉,《華盛
    頓觀察週刊》,第4期,
    <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index.cfm?charid=2>。
    徐琳,2006/3/8。〈「廢統」與「終統」的字裏行間,臺美關係直落〉,《華盛頓觀
    察週刊》,第9期,<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index.cfm?charid=2>。
    2006/4/21。〈胡錦濤發表題為《全面推進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的重要講話〉,
    《新華網》,
    <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21/content_4457387.htm >。
    徐琳,2006/5/17。〈陳水扁過境外交「腐蝕」臺美關係筋骨〉,《華盛頓觀察週刊》,
    第18期,<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index.cfm?charid=2>。
    林正義,2006/6/21。〈近一年來臺美關係的互動與展望〉,《和平論壇》,<
    http://www.peaceforum.org.tw >
    楊鴻璽,2006/12/11。〈美學者試探中國口風?臺灣問題依然考驗中美關係〉,
    《國際先驅導報》,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37602737
    >。
    2007/2/14。〈理性主義占上風,臺獨發起去中國化的「最後聖戰」〉,《華盛頓
    觀察週刊》,第6期,
    <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story.cfm?storyid=1712&charid=2>。
    徐琳,2007/3/7。〈新年出新招,阿扁「四要」嘲諷美國?〉,《華盛頓觀察週刊》,
    第8期,<
    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story.cfm?storyid=1712&charid=2>。
    2007/3/19。〈芝加哥論壇報分析臺灣國營企業正名問題〉,《華盛頓觀察週刊》,
    <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story.cfm?storyid=1712&charid=2>。
    徐琳,2007/4/4。〈臺海衝突假想:臺灣拖延重於求勝〉,《華盛頓觀察週刊》,<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story.cfm?storyid=1712&charid=2>。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A. Doak Barnett, 1977. China Policy: Old Problem and New Challenges. Washington, D.
    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Babbie, Earl,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U.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arnett, A. Doak, 1985. 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in China: Structure and Proces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Bernstein, Richard and Ross H. Munro, 1997.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Bobrow, Davis B., 1979. Understanding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The Chinese Cas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ruce Russett and Harvey Starr, 1996. World Politics: the Menu for Choice. W. H. Freeman & Co. Publishers.
    Chiu, Hungdah ed., 1973. China and the Question of Taiwan.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Inc.
    Copper, John F., 1992. China Diplomacy: The Washington-Taipei-Beijing Triangl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Corwin, Edward S, 1948. The President : Office and Powers, 1748-1948.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Davi A. Shlapak, D. Orletsky & Barry Wilson, 2000. Dire Strait? Military Aspects of the China-Taiwan Confrontation and Options for U.S. Policy. U.S.: RAND.
    Earl Babbie,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8th. ed. U.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Eisendrath, Craig R. & Melvin A. Goodman, 2004. Bush League Diplomacy: How the Neoconservatives Are Putting the World at Rise.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Gregor, A. James, 1986. The China Connection: U.S. Policy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Harding, Harry, 1992.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U.S.: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Helen Milner, 1997. Interests, Institutions, and Information: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ames Rosenau, 1980. The Scientific of Foreign Policy. London: Frances Printer.
    John F. Copper, 1992. China Diplomacy: The Washington-Taipei-Beijing Triangle.
    Boulder, Colo.: Westview.
    Kagan, Robert & William Kristol, 2000. Present Dangers: Crisis and Opportunity in
    American Foreign and Defense Policy. San Francisco: Encounter Books.
    Kan, Shirley A, 2001. China/Taiwan: Evolution of the “One China” Policy-Key Statements from Washington, Beijing, and Taipei. Washington, D.C.: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Kennedy, Paul, 1994. Preparing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Kenneth Waltz, 1959.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halilzad, Zalmay, et al., 2001.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 Toward a New U.S.
    Strategy and Force Posture.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Lampton, David M. & Ewing, Richard Daniel, 2002. U.S.-China Relations in a Post-September 11th World. Washington D.C.: The Nixon Center.
    Lasater, Martin L., 1984. The Taiwan Issue in Sino-American Strategic Relations. Boulder, Colo.: Westview.
    Lieberthal, Kenneth G. and Michel Oksenberg, 1987. 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s,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L. Lasater, 1984. The Taiwan Issue in Sino-American Strategic Relations. Boulder, Colo.: Westview.
    Mearsheimer, John J., 2001.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Nye, Joseph S., Jr., 2002.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alph N. Clough, 1978. Island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 H. Solomon, ed., 1981. The China Factor: Sino-American Relations and the Global Scen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Robert Jervis, 1997. System Effect-Complexity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Lif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binson, Thomas W. & David Shambaugh, ed, 1994.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y, Denny, 1998.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Smil, Vaclav, 2004. China’s Past, China’s Future-Energy, Food, Environment.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Tammen, Ronald L., et al., 2000. Power Transitions. New York: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二)期刊論文
    Bachman, David, 2001.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Rhetoric and Reality,” Current History.
    Christensen, Thomas J., 2001. “Posing Problems without Catching Up: China’s Rise and Challenges for U.S.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4, pp. 5-40.
    Condoleezaa Rice, 2000/1-2.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Vol. 79, No. 1.
    Copper, John F., 1980. “China’s Views of Taiwan’s Status: Continuity and Change,” Asia Pacific Community.
    Eckholm, Erik, 2001/10/1. “Fearing Terror at Home, China Has Practical Reason to Aid U.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reeman Chas W. Jr., 1996. “Sino-American Relations: Back to Basics,” Foreign Policy, pp. 104.
    Friedberg, Aaron L., 2002. “11 September and the Future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Survival, Vol. 44, No.1, pp. 33-50.
    Goldstein, Avery, 2001. “The Diplomatic Face of China’s Grand Strategy: A Rising Power’s Emerging Choice,” China Quarterly.
    Huntington, Samuel P., 1999. “The Lonely Su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78, No. 2, pp. 35-49.
    Klimenko, A. F., 2004. ”Evolution of the Military Factor and Its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Relations in East Asia,” Military Thought, Vol. 13, No. 2.
    Lampton, David M., 2001/2. “Small Mercies: China and American after 9/11,” the NationalInterest.
    McClaran, John P., 2000. “U.S. Arms Sales to Taiwan: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Asian Survey, Vol. 4, pp. 623-640.
    Stephen G. Brooks and William C. Wohlforth, 2002. “American Primacy in
    Perspective,” Foreign Affairs, Vol. 81, No. 4, pp. 20.
    Swaine, Michael and Minxin Pei, 2002. “Rebalancing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 Policy Brief, pp. 13.
    (三)報紙
    Halloran, Richard, 2004/2/2. “U.S. Pacific Command Faces Sweeping Changes,” The Washington Times, p. 11.
    Sherman, Jason, 2004/5/31. “U.S. Shifts Troops around the World,” Defense News, p. 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93261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61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