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38112      Online Users : 81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813


    Title: 探討新創科技公司產品創新分工網路之研究
    Research on the network in division of labor for product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startup company
    Authors: 葉啟超
    Contributors: 李易諭
    葉啟超
    Keywords: 新創科技公司
    技術商品化
    分工網路
    創新社群
    價值鏈
    供應鏈管理
    Technology startup company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Network in division of labor
    Innovation community
    Value chain
    Supply chain mamagement
    Date: 2002
    Issue Date: 2016-05-09 11:55:24 (UTC+8)
    Abstract: 本篇論文主要探討新創科技公司產品創新分工網路之現況與績效,新創科技公司之兩大核心資源為創新與技術。公司成長與獲利通常來自技術商品化之價值,一般而言公司很少可完全依賴內部資源進行獨立創新。創新社群以技術為核心,社群中的組織必須顯著地參與一項新技術的商品化工作,主要辨認指標是垂直互補性資產與資訊流通。產業分工網路是企業內部組織和企業彼此間的結合型態,用以產生附加價值,其價值鏈活動是透過良好的協調以造成差異化或成本降低。資訊科技是改變價值活動的執行方式及價值鏈活動中各種連結的性質,影響競爭範圍並塑造新產品。
    I his thesis is mainly in finding out the reality and performance on the network in division of labor for product innovation of a technology startup company. The two core resources of a technology startup company are innovation and techniques. The growth and earning of such company normally come from the value of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Generally, such company could hardly rely on its internal resources completely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novative community centers on techniques and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 must involve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 new technique significantly, and the main identifying indicator is the vertical 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the information flow. Industrial network in division of labor is the connecting pattern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a business entity with other business, which is for creating added value. The value chain activities are made through sound coordination to generate differentiation and cost-down.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for changing the performing manner value activities,as well as the natures of connection among various chain activities. It serves to affect the scope of competition and to form new products.
    "目錄
    目錄-----I
    表目錄-----III
    圖目錄-----V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5
    第四節 研究流程-----8
    第五節 研究架構-----10
    第六節 論文架構-----11

    第貳章 文獻探討-----12
    第一節 新創科技公司-----12
    第二節 中小企業發展與創業-----24
    第三節 創新產業分工網路-----33
    第四節 供應鏈管理-----53

    第參章 半導體產業分析-----67
    第一節 半導體產業概論-----67
    第二節 產業特性-----69
    第三節 市場分析-----71
    第四節 價值鏈分工-----78


    第肆章 個案研究-----80
    第一節 個案背景-歸國學人創業的環國科技-----80
    第二節 個案分析與討論-----88

    第伍章 個案研究-----100
    第一節 個案背景-傳統產業轉型的九餘科技-----100
    第二節 個案分析與討論-----109

    第陸章 資料分析與個案研究結果-----121
    第一節 新創科技公司個案研究結果-----121
    第二節 中小企業分析結果-----126
    第三節 創新產業分工網路研究結果-----131
    第四節 供應鏈管理研究結果-----136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140
    第一節 研究討論-----140
    第二節 研究發現-----144
    第三節 研究建議-----146

    中文參考文獻-----147
    英文參考文獻-----149

    附錄-----151
    附錄一 訪談對象-----152
    附錄二 訪談大綱與企業評量表-----154
    附錄三 訪談記錄-----156


    表目錄
    表2-1-1 科技新創事業種子、創始階段特色與目標-----13
    表2-1-2 決定技術競爭地位的一般模式-----20
    表2-1-3 技術策略和一般性競爭策略-----21
    表2-2-1 民國89年中小型企業製造業中分類產業家數及比率-----25
    表2-2-2 影響中小企業創業與成長之主要因素-----28
    表2-2-3 中小企業正面影響特質-----31
    表2-2-4 中小企業負面影響特質-----32
    表2-3-1 六種關係形式的成因-----38
    表2-3-2 網路分工的類型-----43
    表2-3-3 網路形成原因-----43
    表2-3-4 技術商品化創新社群-----49
    表2-3-5 產業系統觀念性架構-----52
    表2-4-1 不同類型供應鏈的特性比較-----62
    表2-4-2 發散型供應鏈訂單實現模式的績效衡量-----65
    表2-4-3 供應鏈衡量指標-----66
    表3-3-1 CPU廠商市場佔有-----73
    表3-3-2 IDC對全球筆記型電腦成長的預測-----74
    表3-3-3 台灣筆記型電腦製造代工與品牌之關係-----75
    表3-3-4 台灣筆記型電腦製造公司大陸設廠時程表-----76
    表3-3-5 筆記型電腦零件供應商-----77
    表4-1-1 晶圓測試薄膜式與探針法比較-----82
    表4-1-2 環國科技經濟效益預估表-----87
    表4-2-1 制度環境與產業競爭力分析-----89
    表4-2-2 IC測試設備產業關鍵成功因素-環國科技自我評量-----92
    表4-2-3 環國科技之產業優勢創新矩陣-----93
    表4-2-4 環國科技之核心資源評量表-----94
    表4-2-5 環國科技之企業優勢創新矩陣-----96
    表4-2-6 環國科技之技術資產自我評量表-----97
    表5-1-1 便攜式電子產品之冷卻技術與產品比較-----104
    表5-1-2 九餘科技預估損益表-----109
    表5-2-1 電子散熱產業之競爭力分析表-----110
    表5-2-2 CPU散熱產業關鍵成功因素-九餘科技自我評量-----113
    表5-2-3 九餘科技之產業優勢創新矩陣-----114
    表5-2-4 九餘科技之核心資源評量表-----115
    表5-2-5 九餘科技之企業優勢創新矩陣-----116
    表5-2-6 九餘科技技術資產自我評量表-----117
    表6-3-1 技術/標準化互動-----133
    表6-3-2 附加價值產出表-----135
    表6-4-1 協力網路在供應鏈管理正面績效表-----138
    表6-4-2 協力網路在供應鏈管理負面績效表-----139


    圖目錄
    圖1-3-1 工業概念圖-----6
    圖1-4-1 研究流程圖-----9
    圖1-5-1 研究架構圖-----10
    圖2-1-1 競爭優勢策略分析模式之架構-----16
    圖2-1-2 市場構面之創新矩陣-----17
    圖2-1-3 研究發展活動程序-----22
    圖2-3-1 企業競爭力模式-----34
    圖2-3-2 穩定型、內部化、動態型網路-----36
    圖2-3-3 產業網路的組織結構圖-----40
    圖2-3-4 協同商務的三種合作模式-----47
    圖2-4-1 價值鏈-----54
    圖3-4-1 半導體產業價值鏈-----79
    圖4-1-1 環國科技組織圖-----81
    圖4-1-2 薄膜IC及晶圓測試卡製造流程圖-----84
    圖4-1-3 環國科技之生產價值鏈-----85
    圖4-2-1 IC及晶圓測試產業五力分析-----91
    圖4-2-2 環國科技之SW0T分析圖-----98
    圖4-2-3 環國科技之網路組織結構分析圖-----99
    圖5-1-1 九餘科技組織結構圖-----101
    圖5-1-2 微熱管製造流程圖-----105
    圖5-1-3 九餘科技生產價值鏈-----107
    圖5-2-1 電子散熱產業五力分析-----111
    圖5-2-2 九餘科技之SW0T分析圖-----118
    圖5-2-3 九餘科技之網路組織結構分析圖-----119
    圖6-2-1 產業網路之組織結構圖-----13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8836004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3202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3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