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1/141868 (78%)
Visitors : 47453121      Online Users : 126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561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610


    Title: 期刊、出版與社會文化變遷︰五四前後的商務印書館與《學生雜誌》
    Authors: 王飛仙
    Contributors: 呂芳上
    王飛仙
    Date: 2002
    Issue Date: 2016-05-09 16:38:43 (UTC+8)
    Abstract: 
    Reference: 一、 中文部分
    (一) 期刊
    《小說月報》。
    《中國青年》。
    《中華教育界》。
    《中華學生界》。
    《少年中國》。
    《同舟》。
    《東方雜誌》。
    《婦女雜誌》。
    《教育雜誌》。
    《新青年》。
    《新潮》。
    《圖書彙報》。
    《學生雜誌》。
    《禮拜六》。
    (二) 史料彙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編,《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件匯編》,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
    朱有瓛編,《近代中國學制史料》,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3。
    范寅錚、李雄偉編,《五四運動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介紹與傳播》,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張允侯等編,《五四時期的社團》(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9。
    張靜廬編,《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57。
    張靜廬編,《中國現代出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59。
    許雪筠等編譯,《上海近代社會經濟發展概況(1882-1931)--《海關十年報告》譯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
    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台北︰中華書局,1979。
    魏邵昌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史料部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62。
    (三) 工具書、年譜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做編譯局研究室編著,《五四時期期刊介紹》,北京︰三聯書局,1979。
    王雲五,《商務印書館與新教育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王壽南編,《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李永璞、林治理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報刊名錄(1919-1949)》,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
    唐敬杲編,《新文化辭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大事記》,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張樹年主編;柳和城等編著,《張元濟年譜》,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陳福康,《鄭振鐸年譜》,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萬樹玉,《茅盾年譜》,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86。
    鄭子展編,《陸費伯鴻先生年譜》,台北︰文海,1973。
    (四) 日記
    中央檔案館、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編,《惲代英日記》,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
    周作人,《周作人日記》,鄭州:大象出版社,1998。
    胡適,《胡適的日記》,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
    張元濟著,張人鳳整理,《張元濟日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五) 書信集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研究室編,《胡適往來書信選》,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3。
    茅盾著,劉麟編,《茅盾書信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7。
    張元濟,《張元濟書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張樹年、張人鳳編,《張元濟友朋書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張樹年、張人鳳編,《張元濟蔡元培往來書信選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梁錫華選註,《胡適密藏書信選》,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0。
    惲代英,《惲代英來鴻去雁錄》,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1981。
    (六) 文集
    呂思勉,《呂思勉遺文集》(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7。
    周樹人,《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胡愈之,《胡愈之出版文集》,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
    惲代英,《惲代英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葉聖陶,《葉聖陶出版文集》,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
    (七) 回憶錄、自傳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上、下、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王雲五,《岫盧八十自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台北:龍文出版社,1990。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
    胡愈之,《我的回憶》,東台︰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
    茅盾,《我走過的道路》,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1。
    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
    張靖廬,《在出版界二十年》,台北︰龍文出版社,1994。
    張靜廬,《在出版界二十年︰張靜廬自傳》,上海︰上海書店,1990。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台北︰傳記文學,1964。
    童世亨,《企業回憶錄》,台北︰龍文出版社,1994。
    楊賢江教育思想研究會編,《楊賢江紀念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鄭學稼,《我的學徒生活》,台北︰帕米爾出版社,1984。
    顧潮,《歷劫終教志不灰︰我的父親顧頡剛》,上海市︰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八) 專著
    1949年以前
    《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結算草案》1925、1927、1929、1930年。
    《學生與政治》,出版項不詳。
    上海書業商彙編,《上海書業商會念週紀念冊》,上海︰上海書業商會,1924。
    上海商務印書館,《小學教師必攜》,上海︰商務印書館,1912。
    大東書局,《大東書局之過去狀況與今後計劃》,上海︰大東書局,1933。
    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十年來之報告》,上海︰中華書局,1948。
    中華書局編,《中華書局五年概況》,上海︰中華書局,1916。
    中華書局編,《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概況》,上海︰中華書局,1936。
    中華書局編,《中華書局概況》,上海︰中華書局,1933。
    中華書局編,《民國三年春中華書局慨況》,上海︰中華書局,1914。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人事管理概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志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通訊錄復業特刊》第337期,上海︰商務印書館,1932.9.15。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圖書彙報》,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
    商務印書館編,《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上海︰上海書店,1990。
    商務印書館編,《學生必攜》,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
    1949年以後
    《上海出版志》編纂委員會編,《上海出版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
    Shearon A. Lowery, Melvin L. De Fleur著,王嵩音譯,《傳播研究里程碑》,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
    Wilbur Schramm著,游梓翔、吳韻儀譯,《人類傳播史》,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
    王建輝,《文化的商務︰王雲五專題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王雲五,《新目錄學的一角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0。
    王爾敏,《近代思想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朱傳譽,《報人、報史、報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朱聯保,《近現代上海出版業印象記》,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
    庄鍾慶,《茅盾史實叢微》,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領導階層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吳相,《從印刷作坊到出版重鎮》,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呂芳上、張哲郎編,《五四運動八十週年論文集》,台北︰政大文學院,1999。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香港牛津,2000。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1996。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84。
    汪家榕,《商務印書館史及其他---汪家榕出版史研究文集》,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
    汪容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周光慶、劉瑋著,《漢語與中國新文化啟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周武著,《張元濟︰書卷人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出版社,1979。
    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台北︰時報文教基金會,1991。
    周策縱著,周子平等譯,《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79。
    林.亨特(Lynn Hunt)編,江振寬譯,《新文化史》(The New Cultural History),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林毓生,《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金立人、賀世友,《楊賢江傳記》,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
    洪長泰著,董曉萍譯,《到民間去︰1918-1937年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運動》,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
    胡傳希編,《辛亥革命與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
    袁進、王文英、朱文華著,《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五十年---一個出版家的生長及其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1950。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一百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九十五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九十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輯五四運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
    張仲禮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張榮華,《張元濟評傳》,南昌︰百花州文藝出版社,1997。
    張寶明,《啟蒙與革命─五四激進派的兩難》,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郭穎頤(Kwok, D.W.Y.)著,雷頤譯,《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9。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陳萬雄著,《五四新文化的源流》,香港︰三聯書局,1992。
    陸堅心、完顏紹元編,《20世紀上海文史資料文庫》(6)新聞出版卷,上海︰上海書店,1999。
    曾虛白,《中國新聞史》,台北︰三民出版社,1989。
    程之行,《新聞傳播史》,台北︰亞太圖書,1995。
    舒衡哲Vera Schwarcz著,劉京建譯,《中國啟蒙運動︰知識分子與五四遺產》,台北︰桂冠出版社,2000。
    馮客Frank Dikotter著,楊立華譯,《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台北︰允晨文化,1998。
    黃亮吉,《東方雜誌之刊行及其影響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
    楊奎松、董士傳,《海市蜃樓與沙漠綠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楊揚,《商務印書館:民間出版業的興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楊壽清,《中國出版界簡史》,上海︰永祥印書館,1946。
    葉宋曼瑛著,張人鳳、鄒振環譯,《從翰林到出版家─張元濟的生平與事業》,香港︰商務印書館,1992。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劉俐娜,《出版史話》,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潘懋元,《馬克斯主義教育理論家楊賢江》,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鄭逸梅,《書報話舊》,上海︰書林出版社,1983。
    賴光臨,《中國近代報人與報業》(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戴仁著,李桐實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897-1949》,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謝菊曾,《十里洋場的側影》,廣州︰花城出版社,1983。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東大圖書,1998。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顧昕,《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五四反思與當代中國意識型態之爭》,香港︰牛津大學,1992。
    (九) 學位論文與單篇論文
    王玉,〈文學研究會與新文學運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收在氏著,《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1995),頁33-50。
    呂芳上,〈娜拉出走以後----五四到北伐青年婦女的活動〉,《近代中國》92(1992.12),頁103-128。
    李惠惠,〈新潮雜誌與五四新文化運動〈1918-1922〉〉,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李德徵,〈五四時期的商務印書館〉,《文史哲》1989﹒3,頁1-14。
    李輝,〈激動文化潮流---新文化運動中商務印書館的改革〉《中國出版》1998﹒4,頁49-51。
    周武,〈為國家謀文化上之建設:杜亞泉與商務印書館〉《檔案與史學》1998﹒4,頁43-49。
    周武,〈商務印書館與五四新文化運動〉《社會科學》1999﹒5,頁70-74。
    周武,〈張元濟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史林》1998﹒2,頁74-49。
    周敘琪,〈1920年代的都會「新婦女」生活風貌─以《婦女雜誌》為分析實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12月。
    林毓生,〈二十世紀中國的反傳統思潮與中式馬列主義及毛澤東的烏托邦主義〉《新史學》6-3(1995.9),頁95-154。
    金觀濤、劉清峰,〈近代中國「權利」觀念的意義演變─從晚清到《新青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12),頁209-260。
    金觀濤、劉清峰,〈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5期(2001.6),頁1-64。
    柳和城,〈從一份地址看張元濟與民國風雲人物的交往〉《出版史料》1990.1,頁39-41。
    夏克勤,〈《東方雜誌》歐戰論述初探(1914-1915)〉《史繹》29(1998.5),頁51-66。
    桑兵,〈論清末民初傳播業的民間化〉,收入胡傳希編,《辛亥革命與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頁236-252。
    高崧,〈商務印書館今昔〉《出版史料》第一輯(1982.12),頁73-77。
    商務印書館職工運動史料組,〈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在”五卅”運動中〉《出版史料》第五輯(1986.6),頁13-21。
    張玉法,〈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新聞與言論1915-192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1994.6),頁285-329。
    陳以愛,〈「整理國故」運動的普及化〉,《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1999)。
    陳國祥,〈新青年雜誌對中國文化與政治問題的言論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陳福康,〈鄭振鐸編輯的報刊〉《出版研究》1983.12,頁58-62。
    黃克武,〈從申報醫藥廣告看民初上海的醫藥文化與社會生活1912-1926〉,《近史所集刊》17下(1988.12),頁141-194。
    黃克武,〈梁啟超與康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期上冊(1998.12),頁101-147。
    黃克武,〈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4期上冊(1995.6),頁83-148。
    楊揚,〈商務印書館與二十年代新文學中心的南移〉《上海文化》1995年第一期,頁175-187。
    葉聖陶,〈我和商務印書館〉《出版研究》1983.12,頁51-52。
    熊月之,〈五四與上海社會〉《社會科學》1999年第五期,65-69。
    劉曾兆,〈清末民初的商務印書館---以編譯所為中心之研究(1902-193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鄭振鐸,〈鄭振鐸書簡〉《出版研究》1983.12,頁53-54。
    鄭爾康,〈鄭振鐸在商務印書館的十年〉《出版研究》1983.12,頁55-57。
    羅志田,〈新舊能否兩立︰二十年代《小說月報》對於整理國故的態度轉變〉《歷史研究》2001年第三期(2001.6),頁9-28。
    羅歇.夏爾提埃(Roger Chartier),〈文本.印刷術.解讀〉收在林.亨特(Lynn Hunt)編,江振寬譯,《新文化史》(The New Cultural History)(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頁219-244。
    嚴麟書,〈葉聖陶的編輯生涯(一)〉《出版研究》1995.1,頁54-57。
    二、 日文資料
    前田愛,《近代讀者の成立》,東京︰岩波書店,2001。
    三、 英文資料
    (一)工具書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 London: Clarendon Press, 1989.
    (二)專著
    Chartier, Roger,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Darnton, Robert, The Business of Enlightenment: A Publishing History of the Encyclopedie, 1775-1800,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Darnton, Robert, The Kiss of Lamourette: Reflections in Cultural History, New York: W.W. Norton, 1990.
    Dirlik, Arif,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Febvre, Lucien and Martin, Henri-Jean, The Coming of the Book: The Impact of Printing 1450-1800. London: Verso, 1990.
    Hung Chang-tai, Going to the Peopl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folk literature 1918-1937,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5.
    Johnson, David, Nathan, Andrew J. and Rawski, Evelyn S. eds. ,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Lee, Leo Ou-fan, 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Lee,Leo Ou-fan,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Link, E. Perry,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Schwartz ,Benjamin,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Ulloth, Dana R., Klinge, Peter. Eell, Sandra s, Mass Media:Past , Present , Future.St. Paul: West Publishing CO., 1983.
    Wakeman, Frederic Jr. and Yeh Wen-hsin, eds., Shanghai Sojourners,Berkeley :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1992.
    (三)單篇論文
    Lee,Leo Ou-fan and Andrew J. Nathan, ”The Beginnings of Mass Culture: Journalism and Fiction in The Late Ch’ing and Beyond,” in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and Evelyn S. Rawski ed.,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360-395.
    Lo, Shuk Ying, "Images of Japanese Imperialism In Eastern Miscellany 1928-1937," M. Phil. thesis,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
    Yeh, Wen-hsin,” Progress Journalism and Shanghai’s Petty Urbanities: Zou Taofen and the Shenhuo enterprise, 1926-1945,”in Frederic Wakeman,Jr. and Yeh Wen-hsin,eds., Shanghai Sojourners,(Berkeley :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1992),186-23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19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0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