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24957      Online Users : 96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675


    Title: 從農業發展條例之研修檢視我國農地移轉制度
    Review on Agricultural Land Transfer System through Amend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ct in Taiwan
    Authors: 張志銘
    Contributors: 顏愛靜
    張志銘
    Keywords: 農業用地
    耕地
    農企業法人
    農業發展條例
    農地移轉制度
    農地政策
    促進農地合理利用
    有效管理農地使用
    農地農有、農地農用
    放寬農地農有、落實農地農用
    Agricultural land
    Arable land
    Agribusiness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ct
    Agricultural land transfer system
    Agricultural land policy
    Promote reasonable farmland uses
    Effectively manage farmland uses
    Farmland to be owned and used by farmers
    Ease the restriction on farmland transfer and realize the substantial results of farmland use
    Date: 2002
    Issue Date: 2016-05-09 16:49:16 (UTC+8)
    Abstract:   我國為配合加入WTO,紓緩日後大量農產品開放進口,對本土農地利用管理與農業生產所帶來的衝擊,政府乃大幅度修正農業發展條例(以下簡稱農發條例),以為因應。該條例及配套法案業於民國八十九年一月四日、六日及十三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由總統於同年一月二十六日公布施行。本次農發條例之修正要點,在農地政策方面,主要側重於農地合理的利用、有效地管理與適當的釋出,其中最大的轉變在於調整為「放寬農地農有,落實農地農用」原則,不再限制農地移轉承受人之身份與資格,並有條件地許可農企業法人承受農地。這樣的變革,旨在建立更為開放競爭的耕地買賣市場,增進耕地的流動性,以利農業經營者取得耕地,調整農業經營結構,應值贊同。然而,條文內容有無疏漏不妥?仍有待深入檢討;條文原則性的規定能否落實?尚待相關法令的配合修訂,方能儘速建立合理農地利用、管理與釋出機制,以確保我國的農業發展。
      緣此,本研究乃就農發條例之研修條文內容,深入探析農地政策與移轉規定之轉變,同時藉由實地調查(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及拜訪農政等單位,以瞭解移轉制度變遷之實施現況及其對農業經營之影響程度,並訪察農業經營者之意向及博採各方之想法,據以確實地檢視現行農地移轉制度有關之爭議與問題,再提出研修現行條文、修訂行政命令及研議配合措施等改進意見,冀能有助於促進農地合理利用,並供後續法律修正、執行之參考。最後,再綜合本研究之成果,推衍以下結論:
      一、調整農地農有制度係時勢潮流,農地農用管理機制應詳加落實。
      二、實證調查發現,受訪者大抵認同目前農地移轉制度之變革規定,惟對促進農地流動及帶動農業升級助益不大。
      三、引進農企業法人承受耕地之成效不彰,且牽涉法令繁多,亟待整合修訂。
      四、制度規則未能公平提供誘因,且未能有效減低執行面之不確定性,應儘速檢討改進並確實執行之。
      五、農民與農企業法人普遍欠缺對相關法令資訊的瞭解,應加強相關人員之專業訓練與宣傳輔導。
      此外,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仍有相關課題有待未來後續研究,以促使農地更有效利用管理,並能確保農業永續發展,建議如下:
      一、健全農企業法人承受耕地之管理制度。
      二、建構重要農業區之區分與保護機制。
      三、進一步研究農業產銷班與農地利用之關聯性。
      For joining WTO and moderating the impact of the im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n agricultural lands use and,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our government reacted by revising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ct (ADA). The ADA has been revised by the Legislative Yuan on January 4 and promulgated by the Presidential Decree on January 26, 2000. The main point of the revision is to emphasis on reasonable farmland uses,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adequate release of the land regulations in the agricultural policy. The main change is to adjust ADA’s principle from “the right to own and use farmland to be limited to the farmer” to “the release of the restriction on farmland transferee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ubstantial farmland uses.” The revision does no longer set a limit to the status and qualification of transferees and permits the transferable rights of agribusiness on some certain conditions. It is approved that the revision is to establish a more open and competitive arable land market, to improve the liquidity of arable lands, to facilitate the acquirement of arable lands for agribusiness, and to adjust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However, we should review the completeness and realization of the revised ADA after the promulgation in order to assure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probe into the change of the agricultural land policy and transfer regulation from the provisions of the revised ADA, examine the exercising of transfer system change and its influence on agricultural operation, investigate the intention of agricultural managers for reviewing the relative debates and issues, and then offer some advice as references of revision in the future. The conclusion is described as follows:
      1.It is a trend of the times to adjust the transfer system that the right to own and use farmland is limited to the farmer, and the mechanism of assuring the substantial farmland uses should be realized.
      2.From empirical research, the interviewees almost agree to the new agricultural land transfer system, but think that it is not useful for accelerating the liquidity and promoting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3.It is not significant on introducing agribusiness to be the transferee of arable lands, and it is necessary for our government to integrate too many relative and complicated laws.
      4.We should review and implement the revised ADA because the rules themselves cannot provide fair incentives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uncertainty from exercising it.
      5.Farmers and agribusinesses lack the knowledge of relative laws, so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hance them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give them consultant service.
      In addition, from this research, we also found that some issues need to be studied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land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future.
      1.How to sound the management institution when agribusinesses want to be the transferee of arable lands.
      2.How to designat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zones and establish protection mechanism.
      3.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ing class and agricultural land uses.
    Reference: 一、 中文部分
    中國土地經濟學會,農地釋出政策總檢討研討會論文集暨會議實錄,民國88年5月。
    中國農村經濟學會,當前農業政策系列研討會專輯,民國88年5月。
    立法院公報處,(經濟、內政聯席會議)委員會紀錄:審查農業發展條例草案,立法院公報,第62卷,第39期,民國52年5月26日。
    立法院公報處,院會記錄:農業發展條例草案審查修正案--廣泛討論,立法院公報,第62卷,第60期,民國52年8月8日。
    立法院公報處,院會記錄:農業發展條例--完成三讀,立法院公報,第89卷,第四期(一),民國89年1月12日。
    立法院秘書處,法律案專輯第六十一輯: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民國73年10月。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農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民國86年3月。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農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民國87年5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重點說明,民國88年11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統計年報,民國89年6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發展條例及相關法案修正重點,民國89年2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發展條例相關法規,民國89年12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發展條例相關法規,民國90年12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邁進二十一世紀農業新方案(期程:90年1月至93年12月),民國90年4月。
    丁文郁,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後對農會經營衝擊之分析--兼論其對農民權益、農業、農村發展之影響,農業金融論叢,民國90年7月。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6年11月。
    王進祥、黃丞義,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前後對照及評析,現代地政,第223期,民國89年。
    毛育剛,臺灣土地改革後農地政策之再出發─邁向地盡其利,農地金融論叢,第37輯,民國86年1月。
    吳功顯,影響台灣農業土地利用因素之研究,人與地,第199期,民國89年7月。
    吳珮瑛,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競爭或互補,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4卷第3期,民國86年9月。
    吳清輝,放寬農地農有與農地管理策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民國87年6月。
    吳清輝,農業發展條例修正相關實務執行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民國88年6月。
    吳清輝,以限制發展保護重要農業用地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民國89年12月。
    李鴻毅,土地法論,修訂第廿一版,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印行,民國85年9月。
    李遠哲,淺談生物農業科技與農業土地利用(在第四次全國農業會議之專題演講),農政與農情,第75期,民國87年9月。
    李蕙君,新鄉土改造運動─農地開放自由買賣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0卷第6期,民國86年6月。
    林英彥、陳奉瑤,農地移轉與農民自耕能力證明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民國75年9月。
    林國慶,核發自耕能力證明書制度之調查研究,內政部地政司,民國80年12月。
    林國慶,農業區劃分對土地利用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研究計劃,民國82年12月。
    林國慶,農業區劃分之政策選擇,經社法制論叢,第22期,民國87年7月。
    林國慶、吳珮瑛,農業補貼制度之調整與穩定農家所得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研究計劃,民國88年6月。
    邱湧忠,農地政策變革與鄉村發展的策略探討,農業金融論叢,第42輯,民國88年7月。
    洪民榮,小農經營結構與台灣的農業發展,中國農村經濟,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辦,民國88年4月。
    殷章甫、劉健哲,改善農業結構增進農民福利有關政策措施與法規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編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民國73年6月。
    姬世明,放寬農地所有權移轉限制之探討,台灣地政,第110期,民國84年。
    姬世明,農地所有權移轉許可制度之研究--以我國自耕能力證明書核發制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常惠廉、黃振德,「農業發展條例」立法背景與修正方向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11期,民國82年1月。
    張訓舜,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推動情形(對「臺灣省各級農會總幹事講習班」講詞),臺灣農業,第九卷第2期,民國62年6月。
    張志銘,從台灣農業發展現況看農業發展條例修正頒行之影響--雲林縣實地深度訪談記實,人與地,第202--205期,民國89年10月至民國90年元月。
    張志銘,從農業發展條例之研修看農地政策的轉變,人與地,第206期,民國90年2月。
    許金煜,農地所有權移轉移轉限制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6月。
    許 松,農地開放自由買賣之探討,人與地,第180期,民國87年10月。
    許文富,農業政策導論,台北:財團法人豐年社,民國88年4月臺初版。
    郭文亮,台灣第二階段農地改革執行成果之評析,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6月。
    陳奉瑤,限制農地移轉法令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6月。
    陳立夫,農業發展條例及相關配套法律修正重點解說,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期,民國89年3月。
    陳立夫,土地法總點檢,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6期,民國89年11月。
    陳明燦,農地價格與農地利用問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地政學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民國84年10月。
    陳明燦,我國農地移轉政策及利用問題之探討:以政策被管制者之觀點為基礎,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二期,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民國89年10月。
    陳希煌,現階段農地利用與農地釋出的檢討,「因應貿易自由化之農地利用與水權制度」研討會論文集,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永續發展研究室編印,民國87年11月。
    彭作奎,農地政策調整與企業發展,國立中山大學企業家聯誼會專題演講,農政與農情,第82期,民國87年。
    彭作奎,農業發展與農地政策,月旦法學雜誌,第58期,民國89年3月。
    舒逸琳,農地開放自由買賣政策對農地利用影響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黃明耀,農地農用與開放興建農舍之政策,月旦法學雜誌,第58期,民國89年3月。
    黃俊傑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史料彙編,台北:三民書局印行,民國80年6月。
    黃振德,農業發展條例立法決策過程之研究--新制度經濟學之應用,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3年6月。
    黃振德,農業發展條例形成過程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28期,民國90年7月。
    焦必方,日本農地規模化經營的動向分析,中國農村經濟,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辦,民國89年7月。
    楊松齡,道路兩旁農地利用問題之研究,中國土地經濟學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民國83年6月。
    楊松齡,農業發展條例中有關農地政策之探討,現代地政,第237期,民國90年3月。
    楊振榮,農地承受及轉用限制應否放寬限制之探討,台灣經濟,第142期,民國77年7月。
    楊振榮,台灣農地永續利用之研究,土地與環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主辦單位:中國土地經濟學會、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民國86年6月。
    楊振榮,台灣耕地利用變遷及永續利用策略之研究,2001年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主辦單位:台北大學地政學系,民國90年9月。
    楊振榮,台灣耕地利用變遷之研究,人與地,第212、213期合刊本,民國90年9、10月。
    劉健哲,論農地農有農用政策,台灣地政,第78期,民國81年8月。
    劉健哲,農地移轉管制政策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第28輯,民國81年7月。
    鄭詩華,建立農地買賣許可及管理制度之探討,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7卷第1期,民國79年3月。
    鄭詩華,台灣及日本農地政策與管理制度之研究,台北:豐年社出版,民國80年12月。
    鄭詩華,台灣農地保護措施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第30輯,民國82年7月。
    顏愛靜,台灣農業基礎條件與農業結構變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5年6月。
    顏愛靜,臺灣農地政策、農地權屬、農地規模與農地市場--當前趨向與問題癥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7卷第1期,,民國81年12月。
    顏愛靜、張志銘、張嘉紋,農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之評析--側重農地利用與管理之層面,人與地,第193期,民國89年1月。
    顏愛靜、魏碧珠、王玉真、陳炳坊,日本農地移轉制度對農業經營與農地使用權流通之影響,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民國90年。
    顏愛靜,從農業發展條例修正頒行看今後的農地利用與管理,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8卷第3期,民國90年9月。
    蘇志超,農地權益制度與農地使用之生產效率,人與地,第178期,民國87年10月。
    二、英文部分
    Allan, S. A.,Property, Power, and Public Choice--an Inquiry into Law and Economics , 2nd ed,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 1987.
    Bell, M. M. & Lowe, P.,“Regulated freedoms: the market and the state, 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6:285-294 , 2000.
    Binswanger, H. P. and Elgin, M.,“Chap 19: Reflections on Land Reform and Farm Size.”,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Edited by Carl K. Eicher and John M. Staatz, 3rde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Baltimore and London , 1998.
    Firman, T.,“Rural to urban land conversion in Indonesia during boom and bust periods.” Land Use Policy 17:13-20 , 2000.
    Furubotn, E. G. and Richter, R.,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Theory--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 Economics.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2000.(中譯本:顏愛靜等譯,制度與經濟理論--新制度經濟學之貢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90年9月。)
    Kasper, W. & Streit, M. E.,Institutional Economics--Social Order and Public Policy. M.A: Elgar Edward , 1998.(中譯本:韓朝華譯,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Mellor, J W.,“Toward a Theo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No.2 , 1967.
    North, D. C.,Institutions, Institutions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0.(中譯本:劉瑞華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民國83年11月。)
    North, D. C.,“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359-68. Alfred Nobel Memorial Prize Lecture in Economic Science, 1994.
    Ostrom, E.,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0.
    Schultz, T. W.,Economic Growth and Agriculture.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 1968.(中譯本:殷章甫譯,經濟成長與農業,台灣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6年。)
    Staatz, J. M. and Eicher, C. K.,“Chap 1: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dea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Edited by Carl K. Eicher and John M. Staatz, 3rde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Baltimore and London, 1998.
    Stevens, R. D. and Jabara, C. L.,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inciples.,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and London , 198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8725701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14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4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