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53615      Online Users : 124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199


    Title: 我國有線電視費率管制之研究
    Authors: 朱砡瑩
    Contributors: 劉幼琍
    Liu, Yu-Li
    朱砡瑩
    Date: 2000
    Issue Date: 2016-05-10 18:47:49 (UTC+8)
    Abstract: 台灣有線電視費率問題,根源為播送系統時期的削價競爭,業者為爭取訂戶,不惜以一年三千元或二千五百元等之低價招攬收視戶,甚至有一元看一年的行情,及至行政院新聞局公告八十七年的收費標準以每月每戶六百元為上限後,於台北市內湖區、信義區、松山區始引發有線電視費率問題,民意代表亦表示高度關切。因此,有線電視的視費應如何管制,乃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為瞭解台灣有線電視收視費的問題,本研究系採文獻探討與深度訪談【以電話進行訪問】兩種方法。文獻探討的資料來源,主要為圖書館、行政院新聞局,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報紙、雜誌、網際網路等,而由於台灣有線電視發展時間尚不長,因此,所蒐集的資料有限,歷年來,自共同天線時期至播送系統、有線電視等階段之收費情形之資料付諸闕如,僅新聞局所提供之業者八十六與八十七年之收費資料。
    台灣有線電視普及率勘高,發展時間雖不長,但存在之收視費問題不少,雖然,台灣有線電視收視費較許多國家便宜,然以價格上限管制方式,仍無法達到促進競爭的目的,且收視戶對於有線電視服務品質亦多所抱怨,另外,台灣有線電視產業上下游依存的特殊結構,使得有線廣播電視法對業者的約束有限,而直播衛星亦尚無法成為有線電視的競爭者。鑑於前述問題的存在,本研究建議,主管機關審訂費率時,應考慮經營區的人口密度、各項財務資料、頻道數、訂戶數、服務品質、系統家數、物價上漲率與通貨膨脹等因素,同時,由於台灣有線電視產業之結構特殊,在法令僅能發揮防堵的作用下,為保護收視戶權益,有線電視的費率仍應受到管制,並嚴格要求業者應繳交正確的財務資料,才能建立合理的有線電視費率審核制度,繼而產生合理的收費標準。
    Reference: 中文部分
    王國樑(民85) 。我國有線電視收費標準與計算公式之研究。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
    王志文(民87) 。台灣地區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定價模式之研究。台北。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德明(民86 、87)。「有線電視斷訊影響消費者權益事件」 (二)、(三) ,消費者
    保護官調查報告彙編。台北。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
    王秀玉(民87) 。台灣地區有線電視系統產業結構及需求特性分析。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弓(民88)。「全球衛星與有線電視普及狀況」。台北。衛星與有線電視。
    尤英夫(民83) 。有線電視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世紀法商雜誌社。
    宋永福譯(民86)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何啟仁(民87)。「台北市民眾最常收視的頻道」。台北。衛星與有線電視。
    汪琪、鍾蔚文(民85) 。第二代媒介。台北。東華書局。
    李宛靜(民87) 。市場競爭對有線電視績效影響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亦堂(民87) 。跨世紀的美國電子傳播事業。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林亦堂(民86) 。英美有線電是執照核發程序及設立標準之研究。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林啟智(民87) 。結構管制之相關議題。桃園。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俊吉、劉孔中(民86) 。「價格決定機制之研究」 `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論文
    墓。台北。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
    高希均(民76) 。經濟學的世界。台北。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陳淨兒(民86) 。有線電視的市場競爭。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新生等(民85) 。新媒體經營策略。台北。三思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郭婉容(民83) 。個體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
    歐陽勛(民76) 。經濟學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陸民仁(民75) 。鐘盜望。台北。三民書局。
    莊春發(民87) 。有線電視分級付費可行性分析。台北。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系,中華民國有線電視發展協進會委託。
    許宗力、單驥、莊春發、吳秀明民(86) 。獨占事業濫用市場地位價格行為認定
    方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託研究。
    彭芸、鐘起惠(民86) 。有線電視與觀眾。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彭芸、鐘起惠(民86) 。「影視媒體內部協調策略與經營表現分析:以有線電視
    系統經營為例」。台北。中華傳播學會一九九七年論文研討會。
    彭芸、王國樑(民86) 。影視媒體產業(值)調查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
    院研究暨發展中心`行政院新聞局委託。
    馮建三(民83) 。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游醒人(民84) 。「美國有線電視面臨新挑戰」。台北。衛星與有線電視。
    游醒人(民87) 。「從西部有線電視發展看美國業界」。台北。衛星與有線電視。
    楊重信(民88) 。台灣地區有線電視節目播送系統收費標準。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委託。
    楊重信(民89) 。「如何合理訂定有線電視費率」。台北。台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引言報告綱要。
    董乾中(民82) 。有線電視產品發展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瑞城等(民84) 。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鄭優、王國樑(民85) 。服務業費率管制制度與競爭政策相關問題之研究。台北。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
    劉幼琍(民83) 。有線電視經營管理與頻道規劃策略。台北。正中書局。
    劉幼琍(民86) 。多頻道電視與觀眾。台北。時英出版社。
    劉邦典等(民82) 。獨占事業禁止行為之探討。台北。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託研究。
    鍾麗華(民86) 。台灣有線電視系統併購: 1994-1997 。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有線專業經理人調查結果出爐」 (民88) 。台北。衛星與有線電視。
    「從統計數字看美國有線電視的發展」 (民88 )。台北。衛星與有線電視。
    「台北市有線電視(播送)系統八十九年度收視費用座談會綜合紀錄」 (民88) 。
    台北市政府。
    「有線電視收費標準面面觀公聽會會議紀錄」 (民88 )。台北。中華民國有線傳播展協進會、中華民國有線電視頻道業者自律委員會、中華影視影片傳播製作
    事業協會。
    「有線電視收視意見調查結果」 (民87) 。台北。衛星與有線電視。
    「高雄市有線電視收視費率公聽會紀錄」 (民88) 。高雄市政府。
    「八十七年度有線電視(播送)系統收費標準」民(86) 。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八十八年度有線電視(播送)系統收費標準」民(87) 。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八十九年度有線電視(播送)系統收費標準」 `民(88) 。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工商普查歷次普查結果資料提要」 (民88) 。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經濟成長與國民所得」 (民88) 。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世界主要國家有線電視收費情形(民88) 。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問題與對策-全國有線電視研討會記實(民89)。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內政部統計月報(民88) 。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有線電視產業規範說明、審理原則暨案例彙編(民88) 。台北。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
    消費者保護官調查報告彙編(民87 , 88) 。台北。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
    「全國各大有線電視系統實際收費戶數參考資料」 (民87 , 88) 。台北。中華民國有線電視頻道業者自律委員會。
    「銘傳管理學院調查有線電視普及率台灣省六成以上」 (85 , 8 , 11) 。聯合報12版。
    「台灣七成五家庭有第四台」 (86 , 1 , 13) 。大成報2 版。
    「有線電視普及率近八成」 (86,4,29) 。大成報4 版。
    「從收視率、廣告量來看有線電視還沒威脅到三台」 (84 , 9 , 14) 。中國時報19 版。
    「DBS上視 收視戶做主」 (88 , 11 , 16) 。大成報9 版。
    「直播 有線 啥不同? 」 (88 , 11 , 16) 。大成報9 版。
    「有線電視開機率成長達三成」 (84 , 12 , 30) 。大成報8 版。
    「有線電視崛起 收視率受威脅 三台八點檔開機率下降」 (86,4,29) 0 中華日報11版。
    「喊價五五○元議會不滿意也無法接受」 (88 , 12 , 1) 。民生報2 版。
    「新聞處強勢協調有線電視降價」 (88 , 3 ,25) 。自由時報13 版。
    「月費上限五五○第四台業者監院陳情」 (88 , 12 , 5) 。自由時報14 版。
    「質疑官商勾結議員赴監院陳情」 (88,4,2) 。中央日報20 版。
    「馬英九v. s. 程建人盼保障收視戶」 (88,4,2) 。中央日報20 版o
    「北市要降價有線業者l嚇一跳」 (88 , 11 , 15) 。中國時報26 版。
    「有線掀漲潮公婆各有一理」 (88人8) 。大成報9 版。
    「有線頻道如縮減市府擬重罰業者」 (88 , 12 , 8) 。聯合報17 版o
    「審議收視費率縣府;完全合法」 (88 , 12 , 19) 。聯合報l 版。
    「北市府要脅降價有線電視業者不從」 (88 , 5 , 26) 。大成報9 版。
    「有線電視收費合理化有示範作用」 (88 , 5 , 31) 。中國時報20 版。
    「企業獲准結合案公平會得附但書」 (88 , 9 , 2) 。工商時報1版。
    「有線月費六百元『不發證照」 (88,5,25) 。自由時報14 版。

    英文部分
    Allard, N.A. (1 993, Dec.). "Reinventing Rate Regulation` Eederal Communication
    Law JournaL pp.63-81.
    Cheung, S. c. (1 974, April). "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 The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pp.53-75.
    Einhorn,M. E. (1991). Price Caps and Incentive Regul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Hazlett, T. H. and Spitzer, M.S. (1997). Public Policy Towards Cable Television.
    The Economics of Rate Controls London: MIT Press.
    Jolmson, Leland (1994). Toward Competition in Cable Television. London: MIT
    Press.
    Krattenmaker, T.K. (1996, Nov.). "The 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 Federal
    Communications Law Joumal pp.I-49.
    McAdams, D.M. (1999, Nov.). 、Rate Hike in the Works," Broadcasting & Cabl~,
    p.35.
    Meier, G.M. (1983, March). fricing Policv for Develooment Mana只emen t.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elody, W.M. (1997). Telecom reform principle, policies and regulatory practices.
    Denmark: Den Private Ingenorfo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Meyerson, M.M. (1997, May). " Ideas of the Marketplace: A Guide to the 1996
    Telecommunication Act," Federal Communications Law Journa1. pp.92- 11 O.
    Picard, Robert G. (1989). Media Economics: Concepts and Issues. London:
    Sage.
    Scherer,F.M. (1980).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s Performanc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Vogt,G V. (1999,March). "Cap-sized : How the Promise of The Price Cap Voyage to
    Competition Was Lost in a Sea of Good Intention," Federal Communications
    Law Journa1, pp.349-40 1.
    Webster, James G. (1989). "Television Audience Behavior: Patterns of Exposure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In J. L. Salvaggio & J. Bryant,eds. Media Us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Emerging Patterns of Adoption and Consumer Use.
    Hillsdaly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網址部份
    Cable Services Bureau, FCC, (1999), "Report on Cable Industry Prices."
    http://www.fcc.gov/csb/.
    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 (2000),"The Sixth Annual Report."
    http://www.fcc.gov.
    National Cable Television Association, .
    深度訪談名單
    江德利, 前吉元、觀天下有線電視公司總經理(88年10月15日) 。
    吳政學,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消費者保護官(89年4月1日)。
    高光海,高雄市政府新聞處編審(89年3月20日)。
    陳惠平,前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第一處科長(89年3月22日)。
    楊重信,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89年6月14日)。
    薛秋火,前台北市政府新聞處第一科股長( 89年3月23日)。
    鄭文泉,大新店民主有線電視公司總經理(88年10月12日)。
    鍾瑞昌,台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副秘書長(88年6月18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3342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8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